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蒋春明  张苗   《临床荟萃》2009,24(21):1869-187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新发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特点.并了解影响患者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128例维持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43例糖尿病和85例非糖尿病PD患者新发CVD的异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PD患者在随访期闰共发生62次新发CVD,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39次(P〈0.01)。糖尿病PD患者在新发脑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其中糖尿病PD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升高尤为明显。年龄、性别、糖尿病以及感染为影响本研究患者新发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原因(P〈0.01)。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PD患者具有更高的新发CVD发生率,其新发脑梗塞风险的升高尤为明显。除糖尿病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以及感染也是透析后新发CV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报道,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在逐年增长,相应的每年需要透析治疗的人群也在不断的增长。腹膜透析(PD)已经是成功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与血液透析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如具有操作简便和不依赖透析机、能很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屡次穿刺的痛苦、便捷的居家式透析方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至12月于厦门市第二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8例,透析时间≥6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血压水平,检测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等,根据心血管事件确认标准分为有心血管疾病组和无心血管疾病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5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112例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70.9%。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年龄、透析时间、血压、透析前肌酐、血尿酸、血磷、甘油三酯、CRP、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而血红蛋白、Kt/V显著低于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磷、血尿酸、CRP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年龄大、高血压、贫血、血清甘油三酯和血尿酸、血磷、CRP水平增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置管且规律透析大于3个月的27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的60例为观察组,继续规律腹膜透析的215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与对照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15.0%(9/60)与5.6%(12/215),进入腹膜透析治疗时年龄分别为(50.6±14.3)岁与(45.7±13.2)岁(t=-2.518),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6.0(4.5,9.4)与5.1 (4.2,6.6),血钾分别为(4.2±0.7)mmol/L 与(4.5±0.7)mmol/L(t=2.14),血肌酐分别为721.0(585.0,891.3)μmol/L与847.0(723.3,1033.3)μmol/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进入腹膜透析治疗时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水平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探寻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讨论减少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腹膜透析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开始腹膜透析的患者,并除外维持性腹膜透析不足1月者。记录患者的转归及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分析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数据、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腹膜转运特性、营养状况等。结果共841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女性431例(51.2%)。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平均年龄为58.53±16.6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第1位,为441例(52.4%),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149例(17.7%),糖尿病肾病121例(14.4%)。患者的平均腹膜透析龄为18.63±20.35月。至2011年12月底,继续腹膜透析246例(29.2%),死亡296例(35.2%),转血液透析152例(18.1%),肾移植64例(7.6%),失访83例(9.9%)。心血管事件是首位死亡原因(41.6%);其次为感染(33.0%),包括肺部感染(23.2%)和腹膜炎(9.8%);第3位死亡原因是脑血管事件(9.5%)。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59.2%);然后是导管功能障碍(堵管、漂管等,25.7%);透析不充分(7.2%)。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死亡的危险因素是老龄(HR:1.06,P<0.01);糖尿病(HR:1.88,P<0.01);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HR:1.49,P<0.01);低白蛋白血症(HR:2.44,P<0.01);血C反应蛋白增高(HR:2.07,P<0.01);低肌酐清除率(HR:1.89,P<0.05);腹膜高转运状态(HR:2.28,P<0.01)。结论在我中心,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最主要原因是死亡,其次是转至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是第1位的死亡原因,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是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老龄、糖尿病、由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腹膜高转运状态者有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及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探讨影响NT-proBNP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MHD组及MPD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及相应临床参数,分析并探讨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组NT-proBNP水平、右心房横径、24 h尿量、C反应蛋白(CRP)与MP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尿量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0.417,P均<0.01),与透析龄、右心房横径(RA)、左心房前后径(LA)、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LVDS)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247、0.288、0.341,P均<0.05);NT-proBNP与CRP呈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广义线性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与LVEF独立相关(回归系数为-640.641,P<0.01),与其他因素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较MPD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MHD患者右心房横径较大,残余尿量较少,微炎症状态有关。维持性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与LVFF独立相关,NT-proBNP可作为评估维持性透析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寻找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并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开始PD治疗的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病变将这些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无心脑血管病变、第2组为开始PD时已有心脑血管病变、第3组为开始PD后新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在PD治疗初始时的体重、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分析上述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163例PD患者中121例(74.2%)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第2组75例和第3组46例。截止2007年3月,共有28例死亡,其中11例(39.3%)死于心脑血管病。第2和第3组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多于第1组。3组患者的Hb分别为(94.3±22.4)g/L、(86.2±20.8)g/L和(86.8±18.1)g/L(P〈0.05);ALB分别为(30.6±6.5)g/L、(27.3±5.1)g/L和(27.0±5.3)g/L(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置管年龄、糖尿病及射血分数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超敏CRP高等密切相关。而置管年龄大、患有糖尿病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上述因素则可能减少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李倩 《临床医学》2013,33(5):55-5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15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外周动脉疾病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非PAD患者与PAD患者相比,其C-反应蛋白、血糖、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为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结论 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患者再次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再次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再次腹膜炎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共32例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及操作者的文化程度、患者原发疾病、年龄、Hb、Alb、腹膜炎发生的可能原因、透析时间、医疗付费方式等因素,比较上述因素与腹膜炎发牛的相关性.结果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再次腹膜炎发生与患者年龄、操作者的文化程度、Hb、Alb、透析时间、操作者、原发疾病有关(P<0.05),老年人、患者及操作者文化程度较低、营养状况差、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时间在1~3年患者易再次发生腹膜炎,而与性别及医疗付费方式无关(P>0.05),操作不规范、便秘、腹泻是腹膜炎再次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老年腹透患者、Alb和Hb较低、糖尿病、患者及操作者文化程度低、透析时间在1~3年的患者,特别是家属操作者要加强随访管理、再培训,防止腹膜炎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游离和总肉毒碱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总肉毒碱(TC)和游离肉毒碱(FC)的水平.方法 200名正常对照组标本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人群,受检病例为本院肾脏内科患者;TC和FC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 200名正常对照组TC(56.52±9.61)μmol/L,FC(46.60±8.23)μmol/L;37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TC(41.47±13.22)μmol/L,FC(24.58±8.91)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8例腹膜透析患者TC(40.59±9.94)μmol/L,FC(25.52±7.45)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透患者透析后TC(14.62±5.32)μmol/L,比透析前下降(64.70±5.95)%,FC(8.62±3.01)μmol/L,比透析前下降(63.84±9.14)%,且TC与FC的水平与透析程呈负相关(r=-0.68,-0.73);118例腹膜透析患者TC与FC的水平与透程无关(P>0.05).11例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给予左旋卡尼汀1 g,透析后TC(70.31±36.18)μmol/L,FC(35.53±19.2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肉毒碱缺乏,血液透析患者随着透析程的延长,缺乏越严重.静脉给予左旋卡尼汀可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循环肉毒碱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膜透析老年患者120例,分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情况与发生原因,并对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低钾血症发生率为17.50%,食欲与腹膜透析剂量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在分析老年患者低钾血症原因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维持性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及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红蛋白变异性(Hb-Var)的差异,探讨影响Hb-Var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性透析(包括血透及腹透)患者90例,观察9个月内患者的Hb、铁指标水平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进行Hb围绕目标值的分组及计算Hb余标准差(Res-SD)来表示Hb-Var,观察维持性腹透患者及血透患者Hb-Var,并分析9个月期间患者使用EPO剂量的变化以及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指标的变化,使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b-Var与性别、年龄、透析方式、基线Hb、EPO剂量、EPO剂量波动、铁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透患者透析后CRP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01),而腹透前后的CRP无明显变化。同期比较血透组使用的EPO剂量明显高于腹透组。围绕Hb目标值两组分布结果相似,血透腹透均围绕目标值下限波动最多,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透患者的Res-SD显著高于腹透患者(P=0.014),影响Hb-Var的相关因素有EPO剂量的波动和血透方式。结论血透患者较腹透患者的EPO使用量更大、血红蛋白变异性更为显著,EPO剂量的波动及透析方式是影响Hb-Va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致腹膜透析(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可能原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单中心、规律随访超过3个月的P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其他生化指标,行匹兹堡睡眠问卷(PSQI)及贝克焦虑量表(BAI)及中文版贝克抑郁量表Ⅱ(BDI-Ⅱ-C),中文版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瘙痒、焦虑抑郁及营养状况。结果共调查178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4%,与无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透析时间更长(P=0.022),每日透析液交换次数更多(P=0.00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高(P=0.010),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P=0.049)。残肾Kt/V较低(P=0.040),腹膜Kt/V较高(P=0.039)。FIIQ瘙痒总分、BAI焦虑评分和BDI抑郁评分明显较高(分别P=0.001、<0.001、<0.001),Karnofsky活动指数明显较低(P=0.024)。皮尔森相关分析示:PSQI评分与年龄(r=0.192,P=0.010)、透析时间(r=0.193,P=0.010)、每日透析液交换次数(r=0.255,P=0.001)、超敏C反应蛋白(r=0.202,P=0.008)、FIIQ瘙痒评分(r=0.304,P<0.001)、BAI(r=0.373,P<0.001)及BDI-Ⅱ-C评分(r=0.377,P<0.001)呈正相关,与残肾Kt/V(r=-0.194,P=0.009)、血清白蛋白(r=-0.291,P=0.011)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透析时间(P=0.026)、抑郁评分(P=0.035)和低蛋白血症(P=0.036)是PD患者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常与焦虑抑郁、瘙痒伴发有关。长程透析、抑郁及低蛋白血症是导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环节、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03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42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0.78%,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占28.6%、腹透相关(导管出口处、隧道、腹膜炎)感染占49.9%;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预防知识的欠缺、营养不良、置管前后无菌操作意识不强和手卫生不合格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护士的临床操作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在预防医院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长期腹膜透析(≥1年)患者疲乏状况,分析引起或加重腹膜透析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不同因素提出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建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随访的72例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居家腹膜透析及随访问卷、中文Piper疲乏量表),调查患者的疲乏状况。结果72例患者的中文版Piper疲乏量表(RPFS)总得分为0~181.06分,平均(91.96±59.4)分,中位数为108.02分。57例(79.2%)患者存在疲乏,其中轻度疲乏8例(11.1%),中度疲乏27例(37.5%),重度疲乏22例(30.6%)。影响疲乏的因素有年龄(P=0.004)、透析龄(P=0.004)、腹透独立性(P=0.037)及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P=0.047)。结论护理工作者应注意测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疲乏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于年龄、透析龄、腹透独立性、并发症的评估,给予个体化护理,从而尽可能减轻患者疲乏状况,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个体化透析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透析时间1~36个月,透析剂量平均8.5 L/d.通过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患者的腹膜透析充分性,并观察透析时间、残余肾功能(RRF)、体表面积、单位透析剂量(PV/S)对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尿素KT/V和Ccr,高于平均转运组或低于平均转运组的患者明显高于高转运组、低转运组患者.RRF和PV/S,透析不充分组明显低于透析充分组,而透析时间和BSA透析不充分组明显高于透析充分组.结论 影响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为腹膜转运功能、残余肾功能、透析时间、透析量,应根据病情变化制订合理的个体化透析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王冰  朱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5):2140-2141+2153
目的 评估该院门诊随访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共收集92例CAPD患者,采用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估营养状况,并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收集一般资料、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透析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营养良好51例(55.4%),营养不良41例(44.6%,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38例,重度营养不良3例),两组间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蛋白质摄入量(DPI)、残余尿量、腹膜透析超滤量、透析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清蛋白、DPI、高敏C反应蛋白为CA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血浆清蛋白、DPI、高敏C反应蛋白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加强患者个体化管理,制订精准化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探讨了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开始腹膜透析治疗的所有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技术生存率和无腹膜炎生存时间,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598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糖尿病患者130例(21.7%)。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较大(63.7±13.3岁比52.9±17.0岁,P〈0.001),合并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的比例更高(31.0%比13.6%,P〈0.001),血白蛋白(32.4±5.7g/L比35.1±5.3g/L,P〈0.001)和蛋白质分解率(normalized protein catabolic rate,nPCR)较低(0.87%±0.26%比0.96%±0.22%,P〈0.001)。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6.1%、73.5%、58.2%和50.9%,低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Log rank25.40,P〈0.001)。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Logrank13.36,P〈0.001);年龄≥65岁的患者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相似(Logrank0.723,P=0.395)。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生存率和无腹膜炎生存时间均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相似(P〉0.05)。老龄(HR1.0595%CI1.00~1.08,P=0.019),低血清白蛋白(HR0.9195%CI0.83~1.00,P=0.041)和CVD合并症(HR4.4995%CI1.94~10.41,P〈0.001)是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但技术生存率及无腹膜炎生存时间与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提示腹膜透析是糖尿病ESRD患者适用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老龄、低血清白蛋白和CVD合并症是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APD患者40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给予评价判断,根据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胆固醇(CH),以及进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测定分类。对比3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过测定40例CAPD患者营养良好25例(62.5%),轻中度营养不良10例(25%),重度营养不良5例(12.5%)。3组间Scr、ALB、PA、CRP、CO2CP、CH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中,低转运、低平均转运有22例,占88.0%,高平均转运仅3例;15例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13例,占86.67%,低转运、低平均转运各1例,两组腹膜平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且腹膜转运类型大都属于高转运以及高平均转运类型,Scr、ALB、PA、CRP、CO2CP、CH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纠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related peritonitis,CAPDrp)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在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