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匮要略》是一部杂病治疗专著 ,其中有关内容为后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归纳出六大类方 :麻黄类方、乌附类方、石膏类方、防己类方、黄芪桂枝类方及虫类方药 ,具体体现了开腠发汗、温经散寒、清热和络、祛风除湿、扶正蠲痹、搜剔络邪等治疗大法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还结合导师及各家的经验 ,探讨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临证要点。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及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辨证属湿热阻络及寒热错杂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丸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纽症状改善及血沉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71.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及寒热错杂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和重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之一,可归属于中医"痹证""络病"范畴。目前虽有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治疗,但存在毒副作用较大、易增加患者感染等弊端。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痹证的代表方剂,目前中医临床大多用其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本文基于"络病"理论和"风药"理论相关认识,从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治风之剂新的视角认识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中各药可归属于风药,诸药合用,共奏通络宣痹之效,使风寒湿得祛,郁热得清,气血通行,痹痛得止,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络病学说角度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重温络病学说的相关文献,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与络病学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提出络脉病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根据病程可分为络脉瘀阻、络虚不荣、络息成积三个阶段;运用络病学说,紧扣血瘀络阻的病机,以通络为基本治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归属于络病范畴,以络病学说为指导开展治疗,拓展了对该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脏虚络病”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东涛  沈鹰 《天津中医药》2008,25(6):482-483
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探讨"脏虚络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进而讨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为调和营卫之主方,从“营卫不和”角度论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并通过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证明桂枝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充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判断疗效。结果:益气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的局部疼痛、肿胀,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89.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古代文献回顾和现代研究成果,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以湿热痹阻、郁毒内蕴及瘀血阻络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9.
自拟类风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5例湖南省益阳市中医院(413001)李润生主题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笔者自1992年5月~1994年4月采用自拟类风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5例,并与38例风湿镇痛酒对照观察,结果类风宁的疗效明显优干对照组。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苗药金乌健骨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金乌健骨方配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采用益肾蠲痹丸配合甲氨蝶呤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炎性活动指标等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苗药金乌健骨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加味马钱子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味马钱子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江苏省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李迎(226400)关键词加味马钱子汤,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似属祖国医学痹证范围。笔者在临床上自拟加味马钱子汤治疗类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于下。基本方药生马钱...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是临床常见证候。通过对该证候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确立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为治疗大法及该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科学性和重要地位,有利于拓宽思路,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阳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7例长春客车工厂职工医院(130052)任丽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丽华【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阳和汤中医疗法笔者自1993年以采用阳和汤为主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7例中,男性...  相似文献   

14.
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西苑医院原院长房定亚教授,根据世界风湿病大会提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是一种全身坏死性血管炎的新观点,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多表现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提出用中医治疗脱疽(脉管炎)的验方四妙勇安汤为基础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笔者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证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耀鸿 《江苏中医》2001,22(1):14-15
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侯。通过对该证侯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确立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为大法及该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科学性和重要地位,有利于拓宽思路,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方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类风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每日1剂,15d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激素及其他药物。结果:有效率95.94%。结论:类风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登文 《四川中医》2009,(11):104-104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关节病变呈渐进性,不可逆性改变,致残率较高。本文观察采用我院老中医杜仲民教授的验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该方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之功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散寒除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口服抗风湿汤为治疗组,共50例;口服英太青(双氯芬酸钠)为对照组,共28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抗风湿汤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散寒除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9.
腹针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内盛组、气滞血瘀组、寒湿阻络组、正虚邪恋组,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情况评估积分(DAS积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治疗组为优;从DAS积分改变来看,治疗组各分型组治疗前后DAS积分比较,气滞血瘀组、寒湿阻络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热毒内盛组、正虚邪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确,尤以气滞血瘀型与寒湿阻络型两型为佳.  相似文献   

20.
无湿不成痹史济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湿不成痹──史济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上海市北站医院(200085)胡海影关键词:史济柱,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属中医“痹证”范畴。史济柱老师认为其与“湿”关系密切。在治疗上当以化湿为先,兼以祛风、散寒、温经舒络;或兼清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