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 随着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日趋增加,伴有牙周病的成人错(牙合)畸形矫正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常常把注意力主要关注于近期牙齿的移动排齐而忽略了可能由于不当的治疗造成牙周附件的丧失,牙槽骨丧失等不良后果,故我们对9例牙周病患者进行牙周治疗和矫正,6例安氏Ⅰ类错(牙合),3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牙周病涉及全口牙齿,以下前牙牙槽骨吸收1/3~2/3,其中吸收2/3为2例,下前牙松动Ⅰ~Ⅱ,牙石牙垢指数Ⅰ~Ⅱ,牙龈出血指数Ⅰ~Ⅱ,牙周袋探诊3~5mm,用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正畸过程中密切注意牙周状况,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并做定期牙周洁治术,矫正时施以轻力直接粘接颊面管比使用磨牙带环更利于牙周健康,滑动法比关闭间隙法更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2.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1):32-33
目的:探讨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 325例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均大于安氏Ⅱ类,而全牙Bolton值及Bolton不调发生率则为Ⅰ类 >Ⅱ类 >Ⅲ类(P<0. 05)。结论:Bolton指数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须进行Bolton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娜  米方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2-33
目的比较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牙槽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及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儿童各15例,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测定骨性参数SNA、SNB和ANB的数值;运用螺旋CT测量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区牙槽的骨密度。结果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及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下前牙区的SNA、SNB和ANB的数值发生改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替牙期正畸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更明显。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区牙槽骨密度发生改变,与头部摄片骨性参数的改变相一致,并能较好的反映矫治前后骨组织代偿的过程,值得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探讨其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 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非拥挤错牙 合患者21 例(男7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X 线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正畸治疗后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后退(U1- NA, U1-L1°,↓);颌骨的改变不明显,下颌部分发生了轻微的后下旋转(OP- SN°↑),下前牙有压低并有轻微的唇倾(L1- NB°L1-MP°↑);软组织上下唇均有后退(Z 角,NLA↑,上下唇突度减少). 结论:上颌单颌减数矫治非拥挤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改变主要发生在牙及牙槽骨.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错■类型患者上前牙区牙槽骨厚度。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1例患者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BCT)重建资料,根据安氏分类将其分安氏Ⅰ类组(44例)、安氏Ⅱ类组(44例)、安氏Ⅲ类组(23例),使用Invivo 5.2测量上颌前牙唇腭侧的牙槽骨厚度(右上颌中切牙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U1L、U1P,右上颌侧切牙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U2L、U2P,右上颌尖牙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U3L、U3P,右上颌中切牙阻抗中心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U1Lr、U1Pr,右上颌侧切牙阻抗中心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U2Lr、U2Pr,右上颌尖牙阻抗中心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U3Lr、U3P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Ⅲ类组U1L厚于安氏Ⅱ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U1Pr厚于安氏Ⅱ类组和安氏Ⅰ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氏Ⅲ类组U2L、U3L均厚于安氏Ⅱ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氏Ⅲ类组、Ⅱ类组U3Lr均厚于安氏Ⅰ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氏Ⅲ类错■进行正畸治疗时,上颌前牙区唇腭向的移动范围可比安氏Ⅰ类错■与安氏Ⅱ类错■更大。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2月我科收治 1例 18岁以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 ,采用正畸掩饰性矫治方法 ,取得满意的效果。1 病例摘要患者男 ,19岁。Ⅲ类面型即面部侧貌为轻度凹面型 ,磨牙为近中关系 ,前牙反牙合 ,下前牙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系 :3|3唇侧向错位。X线头影示 :SNA 78° ,SNB 81° ,ANB- 3°,反复牙合Ⅱ°,反覆盖Ⅰ°。诊断 :安氏Ⅲ类错牙合 ,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目标 :(1)内收下牙列开展上前牙 ,矫治前牙反牙合。(2 )促后牙齿槽骨长高 ,使下颌骨产生向下、向后旋转 ,从而达到矫正下颌前突的效果 ,促成安氏Ⅰ类关系。 (3)保持治疗后咬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在固定正畸治疗结束后5年上下颌咬合关系变化的趋势,并探讨与下前牙拥挤复发有关的因素.方法 对20例成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固定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后石膏模型进行测量.以T2-T1代表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牙合)的变化,T3-T2代表保持前后(牙合)的变化,T3-T1代表错(牙合)畸形治疗前与保持后(牙合)的变化.对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合)关系在保持前后大部分指标都有复发的趋势,以下前牙拥挤的复发为甚.下前牙拥挤复发与矫治后下颌牙弓弧度长度减小、戴用保持器时间有相关性.与是否存在第三磨牙并无相关.结论 在临床正畸治疗结束后应坚持戴用保持器,以维持(牙合)关系的稳定.防止随年龄的增长牙弓不断缩短的趋势而造成下前牙拥挤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常有一些前牙缺失的患者 ,因伴有错牙合畸形而无法修复义齿。我们对这类病例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方案 ,效果十分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1 1 收集我院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5月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的患者总计 2 4例 ,年龄 15~ 46岁 ,男 14例 ,女 10例 ,治疗前均经正畸科、修复科医生会诊后 ,确定正畸、修复方案。1 1 2 前牙牙列缺损情况 :主要由外伤所致 ,其次为龋坏拔除。多数病例牙列缺损后长期 (1~ 3年 )未做修复。加重了错牙合的程度 ,给修复造成困难。1 1 3 错牙合的类型 :安氏Ⅰ类 12例 ,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上下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以及各类错(牙合)Bolton分析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合患者的模型,每组男女各50例,共300副模型.测量其Bolton的3个比率以及牙量不调量的统计,并对Bolton3个比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0例病例中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占19.33%,前牙比、后牙比、全牙比均呈ClassⅢ>ClassⅠ>ClassⅡ的趋势,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上下颌牙量关系不调是错(牙合)发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Bolton分析应成为正畸诊断和确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颅颌面形态和牙弓宽度的联合研究,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0例13~18岁(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26例和个别正常牙合者24例)未正畸治疗患者取记录模型和拍摄头颅侧位片.在记录模型上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宽度和牙冠宽度.计算Pont指数;头颅侧位片采用WinCeph 8.0软件系统测量相关的15项骨性指标,对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模型测量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患者的上下颌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的宽度均明显小于个别正常(牙合)组(P<0.05),同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的前磨牙Pont指数明显大于个别正常耠组(P<0.05).头颅侧位片分析显示∠SNB,A.P.D.I.ANS-Me,ANS-Me/N-Me(%)小于个别正常(牙合)组,O.D.I.和Pog-NB大于个别正常(牙合)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尖牙及前磨牙段牙弓宽度发育不足,下颌牙槽骨及面下1/3发育不足而颏部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 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牙合)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牙合)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牙合)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 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功能调节器 (FR)是由德国R .Frankel在 6 0年代设计的一种活动矫治器。该矫治器被称为“正畸矫治器的一个革命。”FR -Ⅲ型矫治器临床上用来矫治在生长发育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者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选 12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患者 ,男 5例 ,女 7例。年龄 8~ 12岁 ,平均年龄 10 .6岁。其中 ,10例仅前牙反牙合 ,2例全牙列反牙合 ,磨牙为近中关系 11例 ,中性关系 1例。下颌可以退至对刃有 8例 ,不能退至对刃 4例。反覆牙合Ⅲ度2例 ,反覆牙合Ⅱ度 7例 ,反覆牙合Ⅰ度和浅覆牙合 3例。反覆盖平均 2 .4mm ,面部外貌为…  相似文献   

13.
多数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不但影响美观 ,而且影响功能。本文应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均收到理想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患者中 ,男 12例 ,女 16例。年龄为 12~ 15岁。2 1| |或   |12|反牙合者 10例 ,3个前牙反牙合 5例 ,12 |12|反牙合 13例。其中 ,安氏Ⅰ类错牙合 5例 ,安氏Ⅲ类错牙合 2 3例 ,伴有不良舌习惯者 6例 ,有颞颌关节疾患 2 0例 ,下颌侧方运动均受限 ,前牙拥挤均为Ⅰ度。以上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 ,矫治时间为4~ 8个月 ,均达到理想效果。2 矫治体会2 1 对于安氏Ⅰ类患者 ,后牙咬牙合关系良好 ,只矫治上颌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错(牙合)的方法和原理.方法:选择25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0~12岁,后牙均为远中关系,全天戴用Twin-block矫治器9~12个月.结果:用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牙合)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改善了安氏Ⅱ1牙弓间的不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用于早期以下颌功能性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功能性矫治,可取得明显的牙(牙合)骨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取22名安氏Ⅱ类错(牙合)正畸结束患者作为实验组,另22名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结果 实验组髁突移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多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髁突多数向后下方移位;髁突移位量与Ⅱ类牵引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本实验尚不能证明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但治疗中仍应重视髁突位置,争取达到咬合和关节协调一致的功能(牙合)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16.
55例安氏Ⅱ~1类错合牙量关系的Bolton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安氏Ⅱ1 类错合患者上下牙量关系对其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55例安氏Ⅱ1 类错合的恒牙合模型上下牙进行Bolton分析。结果 :55例病例中前牙比与全牙比在正常范围内者分别为 32例、 2 6例 ;前牙比与全牙比小于正常值者为 1 5例、 1 7例 ;前牙比与全牙比大于正常值者为 8例、 1 2例。结论 :55例安氏Ⅱ1 类错合中有近 1 /2病例Bolton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 ,上下牙量关系协调 ;有近 1 /3病例Bolton指数小于正常值 ,上牙相对过宽或下牙相对过窄 ;有近 1 /5病例Bolton指数大于正常值 ,下牙相对过宽或上牙相对过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功能矫治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 用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twin-block)对15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患者除SWA角无明显变化外,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前牙的覆盖(is/r-ii/r)减小,磨牙关系(ms/Y-mi/Y)在矢状方向变化明显.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8.
成人错畸形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就诊率不断增加 ,笔者总结自 1999年以来 5 2例成人错牙合畸形的矫正治疗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2例中男性 16例 ,女性 3 6例 ,年龄 18~43岁 ,平均 2 4 1岁。其中 3 0岁以上 8例。错牙合类型如下 :安氏Ⅰ类前牙拥挤者 2 9例 ,占 5 5 8% ;安氏Ⅱ类 2 0例 ,占3 8 4% ;安氏Ⅲ类 3例 ,占 5 8%。1 2 治疗方法 :①所有病例 ,常规记取记存模型 ,拍曲面断层X线片及个别牙位牙片 ,检查口腔卫生情况及牙周、牙体是否存在病患 ,需要治疗者先给予治疗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总结矫治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临床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骨性指标、牙性指标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矫治后,垂直向骨性测量指标N-ANS、ANS-ME、MP/SN及MP/FH明显增加,牙性测量指标U1-NA、U1/NA、U1/SN、L1-NB、L1/NB及L1/MP显著增加,软组织测量指标UL-LL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非拔牙矫治可以很好地解除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前牙闭锁牙合和颌骨的垂直向不调,对软组织侧貌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直丝弓和Tip-Edge Plus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炎患者135例。对照组(n=66例)接受直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n=69例)采用Tip-Edge Plus正畸治疗。记录两组正畸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前牙唇侧角化龈宽度(KGW)、出血指数(BI)、牙周袋指数(PPI)、牙齿菌斑指数(DP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牙列排齐时间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正畸术前,两组患者的VAS、KGW、PD、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正畸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KGW增高(P<0. 05),PD和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明显降低(P<0. 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牙齐排列时间较短(P<0. 05),患者及口腔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均增高(P<0. 05)。结论:与直丝弓比,采用Tip-Edge Plus正畸可明显缩短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患者的牙列排齐时间,改善病理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