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桂芝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03-104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自2010年1-5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304例,采用尿酸测定试剂盒(LIRO-PAP法).结果:1304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尿酸平均值为(352.5±101.3)umol/L,其中男性为(399.3±86.43)umol/L,女性为(273±71.23)umol/L,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 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者呈正相关 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0.14%,其中男性为39.24%,女性为14.81%.结论:本地区成人血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较高.而男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在职男、女职工个年龄段空腹血脂和血尿酸(uA)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用酶法检测我院359例在职教职工体检者的空腹血浆血脂两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血尿酸偏(〉420umol/L)者92人,占总检人数25.6%,其中男性83人,占男性人数的32.2%;女性9人,占女性人数的8.9%。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1)。在血尿酸偏高人群中,TG升高者40人,占43.5‰TC升高者33人,占35.9%。在不同年龄段中,以55-64岁的UA、TG、TG阳性率最高。结论: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且与高脂血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巴州地区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巴州人民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汉族冠心病(CHD)患者438例;对照组44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杏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造影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358.63±112.38)u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1.58±108.35)u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I.742,95%CI:1.106~3.215;P=0.021)。CHD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牢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容桂地区公务员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防治高尿酸血症提供参考。方法:对容桂地区205例公务员进行血清尿酸(BUA)、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血糖(GLU)检查以及肝胆B超、血压检测。分男性、女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以及高尿酸组、尿酸正常组,并分别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总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8.05%,男性66.36%,女性48.98%,不同性别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有差异,不同年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特征变量的高尿酸异常的分布情况,性别、高血压、脂肪肝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性别和脂肪肝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容桂地区公务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远高于内地水平;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尿酸水平无差异;男性的高尿酸栓出率较高,有高血压史和脂肪肝史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也较高。性别和脂肪肝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尿酸浓度的变化与痛风病诊断的联系.方法:选取2008-2011 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患者90例,作为实验组(A 组),再随机从正常健康人群中抽取90 例作为对照组(B1 组),并选取我院接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0 例作为对照组(B2 组),分别检测A 组、B1 和B2 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分别将A 组和B1 组,A 和B2 组中通性别之间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 组男性患者血尿酸为(503.4±106.7)μmol/l,女性为(403.4±56.7) μmol/l ;B1 组的男性为(343.5±73.5)μmol/l,女性为(258.8±59.8)μmol/l;B2 组的男性为(469.5±49.1)μmol/l,女性为(399.8±103.9)μmol/l,A组的血尿酸含量要远远高于B1 和B2 组.结论:体内血尿酸浓度的测定,对临床上通风的诊断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本地区高尿酸血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健康体检者2 433例,其中男性1 097例,女性1 336例。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葡萄糖。结果:佛山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中位数为368(306,436)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2.18%。男性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3.52%(453/1 097),女性患病率为39.38%(547/1 3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年龄分为≤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 70岁共5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渐升高;血尿酸与胆固醇(r=0.043,P=0.032)、三酰甘油(r=0.290,P=0.000)、葡萄糖(r=0.072,P=0.032)存在正相关。结论:佛山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同时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糖代谢具有密切关系,监测血尿酸水平对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娴娴  孙维峰 《陕西中医》2009,30(8):1098-1099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这一组与人们生活习惯及生存质鼍息息相关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对其病因病理、诊治等越来越重视,高尿酸血症便是归属于代谢综合征范畴的一种指细胞外液尿酸盐超饱和状态的常见疾病。口前一般认为: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血尿酸大于420μmol/L,绝经前女性血尿酸大于350μmol/L时应考虑为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显示,高尿酸血症从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的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不等,有些甚至可终身不出现症状,这种无症状状态极易被人们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海洋石油工作者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对检出为高尿酸血症的某海洋石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该人群的血尿酸情况。结果该单位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38.9%,其中年轻男性高于年轻女性,女性40岁以后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健康教育后,各年龄组的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对高尿酸血症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尿酸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酸(UA)是体内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酶降解嘌呤形成的终产物,尿酸来源;内源性约占80%,外源性约占20%。代谢去路:约25%经消化道排泄,其余大部分经肾脏排泄。血尿酸水平受尿酸生成、排泄过程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各种饮食结构的变化,从而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UA)或低尿酸血症(LUA)。一般认为UA值男性〉416,女性〉360μmol/L,即诊断为HUA。近年来,我国的高尿酸血症不断地增加,并发现临床上许多疾病UA增高,或UA增高与许多疾病相伴随,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市机关单位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调查本市618名机关单位职工的体检结果,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该群体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20.39%,其中男性为29.17%,女性为9.93%,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34.96,p〈0.01),有统计学意义.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高尿酸血症组合并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男性X2=39.23、24.28和5.76,p〈0.01-0.025,女性X2=9.29、8.64和5.82,p〈0.01-0.02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市机关单位职工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脂肪肝、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建议提倡"规律作息,科学饮食,戒酒限烟,适度锻炼"的生活方式,加强相关疾病的防治,以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一般认为血尿酸超过360mmol/L,视为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 mmol/L,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420 mmol/L时,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当血尿酸超过420mmol/L时,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随着生活水平和诊断技术的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就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现状加以分析,为提前科学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是指细胞外液的尿酸盐呈超饱和状,一般认为血尿酸盐≥417mmol/L时应考虑高尿酸血症,成年男性患病率约为5%~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有时虽然不会产生临床症状,却在悄悄地损害着人体的重要器官,甚至引发痛风。我们运用古方“萆薜分清饮”加减组方研制了中药新制剂——热痹消颗粒冲剂,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对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体检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依据。方法:选择 2018 年 12 月到 2019 年 12 月间在肇庆市端州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 1200 名, 对其分别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三酰甘油(TG)等指标水平检测,并对体检人群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进行测量,对老年高尿酸 血症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体检者中,检出高尿酸血症者 144 例,检出率为 12.0 %;男性所占比例高 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年龄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同样表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尿酸、空腹血糖、TG、TC、LDL–C、 HDL–C 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女性高尿血血症组患者腰围、BMI、年龄、收缩压、 血尿酸、TG、HDL–C 水平对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体质 量超标、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老年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mmHg)血尿酸(UA)在不同性别中的变化。方法:调查观察组中老年高血压前期1880例,对照组为正常血压者1396例,测试其血UA水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血UA水平在观察组中老年高血压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294.91±80.57):(277.06±73.37)mol/L,P=0.000]。高UA血症患病率在观察组为10.59%,高于对照组的7.89%,P=0.009有统计学差异。血UA水平在女性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高UA血症患病率在女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2),男性组不明显(P0.05)。结论: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中老年高血压前期已有升高,血UA及高尿酸的患病率在女性中升高显著,而男性不明显。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中老年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干预,适时提供中医护理,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项洁琼  陈仁慈  陈洪宇 《新中医》2016,48(10):188-190
正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HUA)。这是由于体内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而导致的血尿酸浓度升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日趋上升。目前,用于降尿酸的西药并不多,代表药物有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丙磺舒等,但由于副作用或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运用并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6.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正常成年人血清尿酸水平波动范围较窄,国内男性为(261·8±59·5)μmol/L,女性(202·3±53·4)μmol/L,一般男性高于420μmol/L(7mg/dl),女性高于350μmol/L(6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痛风作为高尿酸血症的主要临床病症,其发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单关节剧痛伴有红、肿、热症状。由于发病急骤、疼痛剧烈,患者难于忍受,因而如何尽快缓解患者痛苦、控制疾病发展,成为急性发作期痛风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临床观察发现痛风急性发作多为痰…  相似文献   

17.
正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均可使人血尿酸的升高进而导致高尿酸血症,目前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尿酸水平女性357μmol/L(6mg/dl),男性420μmol/L(7mg/dl)~([1])。临床可分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高尿酸血症,后者因尿酸盐沉积而引起急性的炎症反应。由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所以极易被忽视。然而,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15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科行血尿酸检查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体检资料,有效病例共5 844例,其中高尿酸血症1 156例,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体质分布占比为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在男性与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体质中占比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9岁及40~59岁高尿酸血症患者均以湿热质占比最高(P<0.05)。痰湿质、湿热质、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饮酒史、脂肪肝、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谷丙转氨酶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体质类型,痰湿质、湿热质、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饮酒史、脂肪肝、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谷丙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健康体检诊断明确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正常者设为男性和女性对照组。分别对男性和女性两组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成分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腰围、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的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医生应予高度重视并予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外液的尿酸盐呈超饱和状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SUA)男性420umol/L,女性357umol/L,未发生痛风者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HUA逐渐成为一种常见并具有广泛危害的代谢性疾病走进内科医生的视野。据估计,我国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大约为10%,与糖尿病患率相当;我国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达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更是在20%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且总体呈现出高发生率、年轻化、男性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