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付天芳  王瑞  李冰 《河北医药》2016,(9):1342-134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30例,按照是否合并亚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进行分组。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为A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为B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C组(50例)。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肾功能水平(尿酸、肌酐、尿素氮)。结果 A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Q.05)。 A组患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组患者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组患者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呈负相关( P <0.05)。 B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 P <0.05)。 C组促甲状腺激素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 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亚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的异常对肾功能影响较为严重,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预防肾功能损伤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筛查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功能紊乱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孕妇按TPOAb定性检测结果分为TPOAb阳性组48例和TPOAb阴性组52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组(A组)50例和非甲状腺功能紊乱组(B组)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100例孕妇进行血清TPOAb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SH.结果 100例孕妇中,TPOAb阳性48例,TPOAb阴性52例.A组TSH水平(8.46±4.47) mlU/L,高于B组的(1.62±0.85) mlU/L(t =0.45,P<0.05);A组TPOAb水平(97.34±24.73) U/ml,高于B组的(11.28 +4.36)U/ml(t =3.41,P<0.05);A组TPOAb阳性率(82%)高于B组(14%) (x2 =2.17,P<0.05).TPOAb阳性组TSH< 0.3 U/L或> 5.50 U/L发生率为23%,高于TPOAb阴性组的6%(x2=1.42,P<0.05).结论 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明显增加,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甲功五项与血脂变化,以及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00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亚临床甲亢组(50例)和亚临床甲减组(50例),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处另选择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甲功五项和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亚临床甲亢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减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甲亢组患者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水平异常,且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脂代谢紊乱相关,相关指标的监测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卫民 《中国医药》2012,7(12):1527-1529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组)患者2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组)患者25例,体检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20例,同时测定各组TC、TG、LDL—c、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及亚甲减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组TSH较亚甲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及亚甲减组患者的TG、TC、LDL、ApoB、尿酸升高,HD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亚甲减组比较,甲减组患者HDL、ApoA减低,TG、TC、LDL、ApoB、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TsH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1、0.686、0.648、0.341、0.429、0.519、0.351,均P〈0.01),FT3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3、-0.641、-0.716、-0.327、-0.415、-0.571、-0.368,均P〈0.01),n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2、-0.-675、-0.697、-0.317、-0.403、-0.537、-0.324,均P〈0.01)。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异常及血尿酸改变的原因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其功能,TSH水平均有关系,因此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合理的应用甲状腺素对于防治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2015 年 6 月收治的 13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 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正常 组, 0.27 mIU/L<TSH≤4.50 mIU/L, 43 例)、 轻度亚甲减组 (轻度组, 4.50 mIU/L < TSH < 10.00 mIU/L, 62 例)、 重度亚甲 减组 (重度组, TSH ≥10.00 mIU/L, 27 例)。比较 3 组性别、 年龄等一般资料; 检测患者空腹血糖 (FPG)、 血脂、 甲状腺 过氧化物酶抗体 (anti-TPO)、 B 型尿钠肽 (BNP) 等生化指标; 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计算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及心动 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的最大值 (E 峰) 与舒张晚期心房充盈最大值 (A 峰) 的比值 (E/A)。结果 轻度组女性患者 所占比例高于其余 2 组 (P < 0.05), 重度组的 anti-TPO 阳性率高于其他 2 组 (P < 0.05), 3 组间 FPG、 血脂、 BNP 异常 比例和 E/A 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nti-TPO 阳性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 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尿酸、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分成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观察组,50例)和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血脂谱、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谱、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TSH、血尿酸、血肌酐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TSH、尿酸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TSH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其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65例老年亚临床甲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例(n=33)和B组(n=32)。均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根据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变化调节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的剂量,B组每日给予25μg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疗程10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高于B组,TSH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低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B组(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依照血清中促甲状腺素水平变化情况调节患者服用的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对于老年亚临床甲减有显著疗效,能明显调节患者的脂代谢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优于服用固定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相似文献   

8.
张力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458-459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糖尿病69例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69例患者分成研究组,选取同时期经我院确诊为69例2型糖尿病无甲状腺合并症患者归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乙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诊断,研究组的FT3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的TSH和FT4无明显差异,P〉0.05。从治疗效果来看,如果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胆固醇血症,那么只利用L型甲状腺素钠片替补治疗可以收获到不错的疗效;如果是糖尿病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同时还有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那么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做出有效控制,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其他合并症。结论在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诊断中,应重视甲状腺激素测定,在治疗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纠正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其能够让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筛查在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功能紊乱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孕妇按TPO定性检测结果分为TPOAb阳性组29例和TPO-Ab阴性组73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组(Ⅰ组)35例,和非甲状腺功能紊乱组(Ⅱ组)6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102例孕妇进行血清TPOAb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SH。结果Ⅰ组TSH异常率、TSH水平均高于Ⅱ组,TPOAb水平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TSH〈0.35MU/L或〉5.50MU/L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明显增加,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脑梗死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薛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03-1404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将88例老年(〉60岁)住院病例以脑CT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组(57例)和非脑梗死组,即对照组(31例)。均测定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血尿酸(UA)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糖(GLU)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和P〈0.05)。结论高血压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防治老年人脑梗死的重点内容。降低LDL、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的脑梗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通过抽签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32例。实验组运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参比组运用甲状腺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0.20±0.56)pmol/L、游离甲状腺素(12.10±0.33)pmol/L显著高于参比组的(5.38±0.40)、(2.33±0.20)pmol/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4.22±1.10)μIU/ml显著低于参比组的(8.70±1.37)μI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1.32±0.20)mmol/L、总胆固醇(4.20±0.34)mmol/L均显著低于参比组的(3.80±0.43)、(6.53±0.5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亚临床甲减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血脂指标,具有较优用药效果以及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住院的48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按TSH水平将其从低到高分为4组,其中A组(0.30~<1.00 mIU/L)108例,B组(1.00~<1.90 mIU/L)140例,C组(1.90~<2.50...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7,(8):599-601
目的:对妊娠早、中期女性甲状腺功能筛查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进行产检的妊娠女性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孕早期)、B(孕中期)两组,各8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期女性30例作为C组。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三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A、B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C组,B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A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对于妊娠早、中期女性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达到优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检查用于诊断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高频彩超进行临床诊断,B组采用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临床诊断,C组采用高频彩超结合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临床诊断,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分析3组患者的确诊率,A组42例患者,22例患者确诊,11例未确诊,9例误诊,确诊率为52.38%。B组42例患者,26例患者确诊,9例未确诊,7例误诊,确诊率为61.90%。C组42例患者,38例患者确诊,3例未确诊,1例误诊,确诊率为90.48%。C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对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按FPG不同分为三组,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不同病程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分析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FPG〉13.47 mmol/L组、FPG〉8.81 mmol/L且≤13.47 mmol/L组的FT3显著低于FPG≤8.81 m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 FT3呈下降趋势。病程≥10年组的FT3水平显著低于病程〈1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起到指导临床控制及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刘桂芝  任平香 《河北医药》2012,34(20):3081-3082
目的探讨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踝臂指数(ABI)与血尿酸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ABI,按ABI分为4组:A组(0.9≤ABI〈1.3,n=40),B组(0.6≤ABI〈0.9,n=30),C组(0.4≤ABI〈0.6,n=30),D组(ABI〈0.4,n=20)。同时检测性激素、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和性激素与ABI的关系。结果整体血尿酸水平随ABI下降而上升;A组与其他3组间血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及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孕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预示外周动脉病变的存在,性激素无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借以揭示血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408例受检者的体检结果 ,将受检者分成血糖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将糖代谢异常组分为A、B、C三组,即HbA1c〈6.5%(A组)、6.5%≤HbA1c〈8.0%(B组)、HbA1c≥8.0%(C组),糖代谢异常组为分析组,血糖正常组为对照组。将各项检测指标分别在组内(分析组的A、B、C)和组间(分析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组内比较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CHOL)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各项在A组与B组间、B组与C组间、A组与C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A组与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与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和对照组比较,HbA1c、FBG、PBG、HDL-C、CHOL、TG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可导致血脂异常,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糖升高可产生"代谢记忆效应",应该重视血糖监测以便尽早发现糖代谢异常而进行尽早干预,以减少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甲亢患者糖耐量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糖耐量的改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甲亢糖耐量减低者52例,为A组。甲亢糖耐量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32例,为B组。正常对照组24例,为C组。进行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标(HOMA-I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结果:IAI、HOMAIR:A、B两组与C组相比明显低下或增高(P〈0.05)。HOMAIS:A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相比明显低(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糖代谢,出现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临床医学》2005,31(2):139-143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 2期第 1套题)1.哪一项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征A.有明显甲减症状B.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C.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 )正常D.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 )降低E.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 )升高2.哪一项不是亚甲减的流行病学特征A.老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次日的FPG水平将386例ACS患者分为3组:A组112例,FPG2.8~6.9mmol/L;B组178例,FPG7.0~11.09mmol/L;C组96例,FPG〉11.1mmol/L。对3组住院期间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所有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ACS患者的FPG水平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监测及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