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舌诊及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87例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的中医辨证、舌象及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辨证分型比率依次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其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率为胃络瘀血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舌质以淡舌及暗红舌居多,舌苔以薄黄苔居多,黄腻苔最少。其中以暗红舌及紫暗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黄腻苔感染率最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感染相关性与其舌象及中医辨证有密切联系,中医舌诊及辨证可以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治分布规律。方法 病例来源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62例,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25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96例。记录其临床症状、舌脉、证型及方药,用Excel数据库整理,采用频数统计法分析二者证治特点。结果 (1)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依次:脾胃虚弱证、肝气犯胃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型依次:肝气犯胃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2)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症状:胃脘痞闷、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高频症状分别腹胀满或痛、泛吐酸水、嗳气频作等。(3)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舌象:淡舌、暗红舌、少苔、薄白苔;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高频舌象:红舌、淡舌、黄腻苔、薄白苔。(4)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方药:炒白术、五灵脂、麦冬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方药有:柴胡、黄芩、炒白术等。结论 CAG以脾胃为主,病程长,发病机制气虚、阴伤为主,血瘀、气滞为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肝胃为主,病位浅,发病机制以气滞为主,伴肝脾失和、邪热犯胃、寒热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特点,分析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与中医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运用舌象仪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病理阶段的胃病患者舌象客观参数和特征,描述舌象特征的变化趋势,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较常见的舌象特征。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舌色参数R值和V值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舌质红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舌苔厚薄指数和剥苔指数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舌苔厚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结论 舌质红和舌苔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的舌象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变化与胃液pH值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舌象分析仪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舌象观察,并取其胃液采用精密试纸法检测胃液pH值.结果 1)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胃酸pH值低者,其舌苔多为无苔或少苔;胃酸pH值高者,其舌苔多为厚苔或中等厚度苔. 2)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胃酸pH值低者,随胃酸pH值升高,其舌苔颜色逐步由浅变深、由白变黄. 3)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胃酸pH值在各组舌质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舌苔变化与胃液pH值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随胃酸pH值的升高舌苔的厚度逐渐由薄变厚,舌苔的颜色逐渐由浅变深,由白变黄.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舌质变化与胃液pH值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变化与胃酸水平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变化与胃液pH值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象分析仪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舌象观察,并取其胃液采用精密试纸法检测胃液pH值。结果1)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胃酸pH值低者,其舌苔多为无苔或少苔;胃酸pH值高者,其舌苔多为厚苔或中等厚度苔。2)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胃酸pH值低者,随胃酸pH值升高,其舌苔颜色逐步由浅变深、由白变黄。3)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胃酸pH值在各组舌质中无明显差异。结论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舌苔变化与胃液pH值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随胃酸pH值的升高舌苔的厚度逐渐由薄变厚,舌苔的颜色逐渐由浅变深,由白变黄。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舌质变化与胃液pH值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舌诊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继荣 《河南中医》2004,24(1):71-71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望诊之一部分 ,是通过观察舌体、舌色与舌苔的变化 ,三者互相印证 ,得出结论 ,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一门学科。依笔者认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舌诊特点作一探讨。1 舌象转变规律有顺逆正常舌象舌体居中 ,不胖不瘦 ,伸缩灵活 ,舌质淡红 ,苔薄红 ,舌底络脉暗红无迂曲。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舌象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到舌质淡 ,苔白腻 ,气虚湿滞最为多见。舌象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疗效转归的参考指标。舌苔 :薄→腻→黄→黑为逆 ,黑→黄→腻→薄为顺 ;舌质 :淡→红→紫→暗为逆 ,暗→紫→红→淡为顺。舌质暗红有瘀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统计41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生活习惯、Hp、舌象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型分布与其相关性。结果:41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脾胃湿热186例(43.36%);脾胃虚弱143例(33.33%);肝胃不和87例(20.28%)。三种证型中,年龄分布、BMI分布、Hp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苔色、舌苔厚薄、腐腻苔分布和舌形胖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舌色、苔色、腐苔、腻苔分布与Hp是否感染无关。结论:揭示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舌象分析仪观察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表征,探讨慢性胃炎舌象变化规律,为“舌为胃之镜”理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胃镜下诊断分为单纯性浅表性胃炎和伴糜烂、伴返流3组;所有患者舌象均采用舌象分析仪照相及自动软件分析。结果: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分布占前2位的舌质为:红舌281例,占63.7%;淡红舌127例,占28.8%;其中淡红舌占28.8%,非淡红舌共占71.2%,总体分布以红舌为主。3组之间红舌分布为CSG伴返流(68.6%)〉CSG(63.3%)〉CSG伴糜烂(63,2%);绛红舌分布为CSG伴糜烂(3.4%)〉CSG伴返流(2.9%)〉CSG(1,6%);黯紫舌分布为CSG伴返流(8.6%)〉CSG伴糜烂(5.7%)〉CSG(1.3%)。舌苔分布为前3住为薄白苔占58.7%,白厚苔占14.2%,黄厚苔占10.7%。从苔色来分,白苔总共380例。黄苔61例,以白苔为主;从舌苔厚度来看,薄苔占61.9%;厚苔占31.3%。以厚苔所占比例为多。3组间薄苔分布CSC伴返流(77.1%)〉CSG伴糜烂(63.2%)〉CSC(60.0%),P〉0.05。结论:(1)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组舌质变化都以红舌比例最高,可以反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舌象变化规律,但与本病胃黏膜损伤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绛红舌、黯紫舌的出现可以提示胃黏膜病变较严重。(2)慢性浅表性胃炎3组舌苔变化都不明显,均以薄白苔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舌象与胃粘膜病理形态学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舌红苔为主的实热证组和舌红少苔为主的阴虚证组的胃粘膜急性炎细胞浸润较为明显,与其他各组比较存在显性差异(P<0.01),舌暗为特征的血瘀证组,舌红少苔队虚证组的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程度较为严重,且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一种癌前病变,是由多种致病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学比较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诊断方法之一,。拟探舌诊在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进行文献调查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念与病因病机、舌诊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中西医对舌苔的认识、国内外对舌苔与疾病关系的研究、CAG癌前病变舌象的研究等,来论述舌诊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舌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异性。舌诊可以作为一种筛查手段,应用于本病的临床筛查。结论:中医舌诊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诊疗过程中具有很珍贵的临床价值。它对推断和估计疾病的预后、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或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伴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长期追踪观察,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02例四种常见的胃粘膜病变患者,(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舌诊及舌苔印片检查,结果分析发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多见瘀暗舌(75%)和黄苔(87.5%),萎缩性胃炎则以淡白舌为多见(62.5%),且舌苔多为白苔。提示前者多有瘀血及里热的存在,而后者则以中焦虚寒为主要病机特点,建议治疗溃疡病应以活血化瘀及清解里热为主,治疗萎缩性胃炎则应以温补中焦为大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舌感异常的案例,简述王彦刚教授从胃辨治舌感异常的经验,即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湿、痰、滞、瘀、虚5个方面入手,以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为根本大法,辅以化痰、散瘀、通滞、滋阴之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舌感异常。  相似文献   

14.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舌象观察与探讨(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我院1978年2月至1982年12月,纤维胃镜检查前有舌象观察记录,经纤维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胃癌100例,"癌前病变"200咧(包括不典型增生100例,萎缩性胃炎100例)的舌象变化,并与对照组浅表性胃炎100例的舌象观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舌苔:各组病人均以腻苔为主(67%),其中黄腻苔(42.5%)多于白腻苔(24.5%);胃癌组有花剥苔48例占48%,而对照组仅2例占2%,不典型增生组12例占12%,萎缩性胃炎有22例占22%,均与胃癌组有明显差异(P<0.01)。且胃癌组中未分化癌14例中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有不用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  相似文献   

16.
31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与舌象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的内镜象和舌象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黄苔以癌肿、溃疡病并胃炎、复合性胃十二指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率较高。萎缩性胃炎、溃疡病静止期以白苔多见。舌苔脱落细胞和内镜检查结果说明,黄苔与胃粘膜炎症有关。不同舌苔似各有相应的胃粘膜病变,在一定范围内舌苔的变化可以作为胃十二指肠病变的体表反映。  相似文献   

17.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于舌象的观察,可以从中获得脏腑、气血等病理变化的部分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我们在诊治慢性胃炎病人的过程中,选择105例病人,作了舌象观察,现小结于下: 一般资料:本组系1978年1~10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69例,女性36例;年龄自19~72岁,平均42岁。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并除外染苔。其中:单纯慢性胃炎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22例),合并溃疡者33例。全组病人均于胃镜检查前,空腹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Hp相关性胃炎(HPAG)内镜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HPAG患者的基本情况、辨证分型与胃镜表现进行数据录入,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HPAG的发病与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及是否外出就餐有关。浅表性胃炎主要以脾胃湿热证和肝胃郁热证为主,萎缩性胃炎主要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HPAG不同中医证型与黏膜表现及舌质、舌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胃湿热证黏膜多表现为糜烂及充血,多见红舌、黄腻苔;肝胃郁热证黏膜改变以糜烂为主,多见红舌、黄苔;胃络瘀阻证舌象多表现为暗红舌;胃阴不足证的舌苔少或见剥脱。结论:HPAG患者的内镜表现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糜烂性胃炎舌象与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相关性。[方法]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将9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门诊患者根据舌象辨证分为5组:舌红苔黄-实热证组(48例),舌淡苔黄-寒热夹杂证组(16例),舌淡苔白滑-虚寒证组(10例),舌质紫暗-血瘀证组(8例),舌红少苔-阴虚证组(8例)。采集胃黏膜活检标本,根据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程度分为无(0),轻度(+)、中度(++)、重度(+++)。[结果]舌质紫暗-血瘀组和舌红少苔-阴虚组,胃黏膜萎缩程度较为严重,与其它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除17例无肠化生外,其余73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肠化率高达81.11%(73/90);舌质紫暗-血瘀组和舌红少苔-阴虚组肠化生程度均在(++)以上,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舌红苔黄(包括薄黄、黄腻)-实热证组和舌红少苔-阴虚组中,胃黏膜急性炎细胞浸润程度较为明显,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舌质紫暗-血瘀组和舌红少苔-阴虚组,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证型舌象与胃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可建立客观化、定量化的相关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与胃蛋白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舌象分析仪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舌象观察,并取其胃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胃蛋白酶水平.结果 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苔颜色黄者,胃蛋白酶水平高;舌苔颜色白者,胃蛋白酶水平低.1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水平在舌苔厚度、舌质及舌色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苔颜色变化可能与胃蛋白酶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舌苔颜色随胃蛋白酶水平升高逐渐由白变黄;而舌苔厚度、舌质及舌色与胃蛋白酶水平可能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