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虽然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遗传影响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他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但本病多在晚期发病,而且获得多代的家庭很困难,这些对进行遗传分析造成了障碍。为进一步调查这个问题,本文研究早期发生玻璃膜疣的病例。含EG F腓素样细胞外基质蛋白1(EFEM P1)基因的外显子10发生Arg345Trp突变,引起2个早期发生玻璃膜疣的临床表型(蜂窝状视网膜营养障碍和M alattia Leventinese),然而未出现其他早期发生玻璃膜疣的表型及典型AM D。在调查的散发和家族性病例及其患病亲属中,希望确定EFEM P1基因参与早期发生的玻璃膜疣。…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家族之间老年性黄斑病变(AM D)的遗传风险的异质性程度。设计:基于人群的家族聚集性病例-对照研究。受试者:65例疾病先证者的一级亲属195人;100例对照先证者的347位亲属。所有的先证者经荷兰鹿特丹研究基线的鉴定。方法:基于以下指标,即每个家庭黄斑疾病的发生和类型、预期的疾病风险及发病数量、亲缘关系的程度,及所有家庭成员的年龄。主要观察指标:经过眼底照片诊断A M D的存在和类型、家族评分、Logistic回归系数。结果:患者家庭的评分在大约0的位置达到峰值,但其后带一个偏斜的尾部(14%的家庭),比预期的疾病风险高,最大值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评价黄斑区玻璃膜疣与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形成后视网膜下纤维增生对阅读能力及对比敏感度的不同影响。方法:纳入136例患者犤玻璃膜疣(D)60例,纤维增生(F)76例犦,按黄斑病变类型与最佳矫正后视力将患者分为D1组与F1组(LogM AR0.2~0.4)、D2组与F2组(LogM AR>0.4~0.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与血浆高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此项前瞻性横断面研究评价了2004年3月至2004年9月在本院确诊为AM D的60例患者。禁食8h后,检测30例湿性AM D和30例干性AM D患者的血浆高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其结果与3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平均10.79±2.56μm ol/L相比,湿性和干性AM D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平均分别为14.19±3.11μm ol/L和13.07±2.90μm ol/L;P=0.000,P=0.008)。湿性AM D组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较干性AM D组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数码成像和眼底立体胶片成像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损害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设计:仪器验证研究。受试者:62例不同程度A M D患者(124只眼),其中包括非A M D者。方法:采用45°数码相机(630万像素)通过暗适应和药物散瞳的瞳孔进行视盘和黄斑成像。并对这些散瞳眼进行30°立体视网膜胶片成像。采用改良的W isconsinA RM D分级系统,对所有图像的玻璃疣大小、类型、区域,色素异常、区域性萎缩及新生血管病变进行分级。配对计算数码成像和胶片成像分级的精确吻合度和未加权κ评分。主要观察指标:立体反转投影像和数码非立体像所获…  相似文献   

6.
Arevalo  J.  F  Garcia  R.  A  Mendoza  A.  J  王永强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5):39-40
背景: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需要一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确定应用吲哚青绿(ICG)引导下光栓疗法(IM P)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AM D的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IM P治疗后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4m g TA治疗的26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一项以前的研究中,作者报道中心凹脉络膜血流量(ChBFlow)在A M D及玻璃膜疣患者中降低。为进一步研究A M D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本试验对ChBFlow和眼底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这些眼底特征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方法:本研究包括17例正常受试者的26只对照眼和123例A M D患者有早期A M D表现的163只眼。AM D研究眼依据CNV进展的风险增加分为3组:①玻璃膜疣≥63μm,观察眼无R PE色素沉改变,对侧眼无CNV;②玻璃膜疣≥63μm,观察眼有R PE色素沉着改变,对侧眼无CN V;③对侧眼有CN V。采用激光多普…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假说———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方法:设计一个横断面研究,数据来自心血管健康研究组(CH S),纵向研究纳入了1989—1990年美国4个社区的老年人,调查此人群中AM D和CR P水平间的关系。采用1997—1998年的眼底照片确诊390例AM D患者以及2365例非A M D患者。比较AM D和CRP水平(基线测量水平)间的关系,并校正潜在混杂因素: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相关特点。结果:在2755例有可分级的眼底照片的CH S受试者中,390例确诊为A M D患者。总体来说,AM D患者的中位CR P水平(1.76m g/L)…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腹泻、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在正确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临床症状评分,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调查R eykjavik地区居民年龄及性别特异性的老年性黄斑病变(ARM)和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5年发病率。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抽取50或50岁以上的居民纳入该基于人群的研究队列。在符合条件的1379人中,1045人在1996年进行初次检查,其中的958名存活者中有846人(88.2%)在2001年完成5年随访调查。根据AR M和AM D的国际分类和分期标准,计算玻璃膜疣及色素改变等典型A RM表现的发病率。早期A RM和AM D的评定主要是通过双盲分级眼底立体照片获得。5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最初检查年龄在50~59岁人群中有10.7%出现色素脱失(95%CI6.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重复注射兰尼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安全性,及其视力(VA)和AM D病变特征的变化。设计:多中心、开放性临床对照试验。受试者:64例典型AM D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以黄斑下新生血管为主型或少数型的患者。方法:Ⅰ期:受试者随机进行每月玻璃体内注射兰尼单抗共3月(0.3m g注射4次或在0.5m g注射3次后0.3m g注射1次,n=53)或常规护理(UC,n=11)。Ⅱ期:受试者继续其治疗方案3月或变换为另1治疗方案。主要观察指标:不良事件(AEs)、眼压(IOP)、VA及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照相的病变特征评价。结果:64例随机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侧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时序特征,及渗出性A M D产生前、后玻璃膜疣的形态变化。材料和方法:冰岛A M D遗传学研究项目中的2220例受试者中,有151例为双侧渗出性A M D。对冰岛大学视网膜部的既往资料进行分析,依据65例接受过双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资料明确双眼先后发病的时间间隔。53例患者的后发作眼在渗出性改变产生前接受了眼底彩色照相,对这只眼渗出性A M D产生前、后玻璃膜疣进行分级。结果:患者两只眼渗出性A M D先后发生的时间间隔2.5年(95%CI1.8~3.2,n=65),平均1.8年。82%的病例在4年内第2只眼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有新生血管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的短期安全性,生物学效应以及可能的治疗机制。设计:干预性、连续性、回顾性病例研究。受试者:79例有中心凹下新生血管的AM D患者的81只眼。方法:所有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1.25m g)1次/月,直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敏视锐度分析仪PH P检测近期发生的由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 D)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能力,及新发病的CNV和中期AM D引起CNV的能力。设计:回顾性、对照的、协同的、非随机、多中心试验。受试者:符合以下条件,矫正视力不<20/160,AM D和CNV确诊60d且没有进行治疗的患者,或中期AM D患者。方法:患者同意后,对患者施行常规视力矫正、盲法PH P检查、彩色眼底照和荧光造影检查。在不确诊和PH P结果的情况下,对眼底彩照和荧光造影结果进行分级。由读片中心的诊断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中期或新生血管性AM D。主要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老年性眼疾病研究组(A REDS)分别于基线、2年随访期及其后的每年对被调查者行立体眼底彩色照相。对眼底改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其中包括:玻璃膜疣的特征(大小、类型和面积)、色素异常(色素增加、脱色素和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一项简单的临床分级,对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方法:在老年性眼病研究(AR ED S)中,根据眼底照片的分级制定了一项详细评估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无2项容易判别的眼底异常:玻璃膜疣和色素异常,用交叉列表评价患者每只眼的晚期A M D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Ranibizumab)及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12例(12只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接受尿激酶10万单位静脉滴注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0.5 mg)及氩激光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后2周及4周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结果:治疗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5±0.11,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65±113)μm,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6±0.16(P=0.034),0.56±0.12(P=0.032);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15±89)μm(P=0.039),(255±50)μm(P=0.008)。结论: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及氩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可以使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简单分级评分法,创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的临床病例和病历记录。并评估患者的临床分类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分级(CARM S)系统。受试者:采用CARM S系统评估246例处于不同时期ARM的患者,该患者在第4年纳入本研究,设计:横断面对照研究。方法:CARM S系统依据裂隙灯所见的玻璃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地图状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对患者进行分类。采用受试者的眼底照相和临床数据评估CARM S系统的评分值。不同时期的ARM的246例患者的492只眼的临床分级与由读片中心评估的眼底照片分级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视网膜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又称黄斑色素,M P)是发生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危险因素。然而,目前对于M P是否随着年龄增加而衰退或老化能否引起A M D尚存争议。此研究旨在测定人生命周期内M P含量的变化,重点对老人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包括晶状体变性、AM D或两种病兼有的患者。方法:前瞻性、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机构:研究所。研究人群:横断面调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印地安那州的正常人、白内障患者、AM D患者共390名受试者,其中22人患白内障,59人患AM D。观察步骤:用以异色闪烁光度法为基础的心理物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 fER G)评估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近视儿童的视网膜功能。方法:治疗组(n=48)阿托品滴眼1次/d、持续2年,记录m fERG,对照组(n=57)相同时间安慰剂滴眼,记录m fERG。所有记录都从停用阿托品(安慰剂)第2至第3个月之间盲法开始。应用m fER G的一次核(k1)和二次核第一部分(k21)反应的振幅和暗示时间分别研究内层和外层视网膜功能。结果:阿托品组与安慰剂组相比,k1反应振幅无显著降低(阿托品组P=0.181,安慰剂组P=0.150)。两组间k1反应时间无明显差异(阿托品组P=0.767,安慰剂组P=0.849)。两组间k21振幅和暗示时间差异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