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经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确诊2例焦炉工肺癌,现报道如下。例1 患者男,42岁,炉顶工,从事煤焦炉顶加煤23年。1996年5月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右肺中叶块状阴影,即转入某市级医院。入院时患者无明显症状。既往体健,吸烟史20年,15支/d。查体:T37.3℃、P65次/min、R14次/min、BP16.0/11.5kPa(1kPa=7.5mmHg),血、尿、粪等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胸片示右肺中叶有一4cm×4cm块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CT报告为肺癌。入院后行右肺中叶切除术,取活体…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5岁,因发现右肺占位9年于2013年1月7日入院。患者于9年前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有占位性病变,考虑良性,患者无自觉症状,未行手术治疗。每隔2~3年复查,病灶较前无明显改变,患者仍无自觉症状,以右肺下叶肿瘤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无胸闷、咳嗽、咳痰与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61岁,因“胸闷、憋气伴咳嗽、咳痰半个月余”于2013年6月3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憋气、阵发性咳嗽伴少量白色浆液性痰,无寒热,无明显胸痛.既往有常年吸烟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入院查体:身高170 cm,体质量91 k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外形正常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肺下缘移动度正常,触觉语颤正常对称,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行胸部CT示:右肺下叶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图1),下叶背段呈阻塞性肺炎改变.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带蒂肿瘤,表面光滑(图2),取活检病理示支气管黏膜组织.诊断:右肺下叶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并于2013年6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管口带蒂肿瘤,肿瘤表面光滑、切面黄色、包膜完整(图3).术后病理示:支气管黏膜下脂肪瘤(图4).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5岁。1998年1月初出现低热、干咳,抗感染治疗无效。体温波动于37℃~38.5℃,盗汗、消瘦、极度乏力。约40天后出现进行性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胸透:右上肺可见团块状阴影,边缘模糊;双侧胸腔积液,疑为“肺结核、肺癌”于1998年2月23日收住院。否认结核病史、心脏病史及风湿性关节炎史。查体:T37.3℃,Bp110/80mmHg右锁骨上窝可触及1.0cm左右活动、质软、无压痛之淋巴结。气管居中,无颈静脉充盈。右肺中下及左肺下叩浊且呼吸音消失。心界不大,心音较低。肝脾不大,无奇脉…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1例叁期水泥尘肺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肺段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X线胸片示两肺中下网影和少量类圆形小阴影;右肺尖区不均匀小斑结状高密度影。CT显示右肺尖类团块状影,边缘示长毛刺,与毗邻胸膜相连,其间示气肿带,局部胸膜增厚,胸廊缩小。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尘性块状纤维化,并与增厚的胸膜粘连。其块状纤维化的影像学及病理学改变与其他尘肺相似。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肺癌术后1月,拟行化疗于2006年3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12月开始出现咳嗽,阵发性干咳为主,外院胸片未见异常,抗炎治疗后咳嗽无明显好转,并出现咳血1次,于2006年2月8日入本院呼吸内科,CT检查示右下肺癌,纵膈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纤支镜检查示声带活动正常,右肺下叶开口处被新生物完全阻塞,病理报告示鳞状细胞癌。于2006年2月21日在全麻下行右肺下叶切除及肺门淋巴结清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右肺下叶低分化鳞癌。术后开始出现进食梗阻感,未引起重视,以后逐渐加重,行胃镜示:距门齿29 cm处可见菜花样隆起,大小约1…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于1996年8月出现右侧胸痛,当时无咳嗽、无胸闷、无咳血、无发热、无盗汗等其它不适。1996年9月在行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大片实变,在我院行右肺下叶肿块穿刺活检,诊断为右肺腺癌,收住院。1996年9月在我院行导管介入治疗1次,无不适。1996年11月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论断为腺癌。术后恢复顺利。手术20天后,在肿瘤科行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行CT检查发现颅内小脑转移灶不能手术,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行X刀治疗,并放疗结束后,肢体活动不灵消失,至今无不适,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咳嗽右胸痛     
主治医师:这次查房讨论一例男性青年患者诊断问题,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男患者,19岁,住院号206229。因咳嗽3个月。右胸痛2月,加重5天,痰中带血3日,于1982年12月20日入院。1982年4月20日饮酒后出现咳嗽,一个月后右季肋钝痛,当地县医院检查诊断“支气管周围炎,反应性胸膜炎”,给予青、链霉素治疗三周后。胸痛缓解,X线检查“右肺下叶不张”,继续用上述治疗,并加用氢化考的松,病情未见好转。20天前去某医院,经X线检查发现“右肺门淋巴结核,右肺中叶不张”,用链霉素、雷米封、维生素B;等治疗,仍未见好转。胸痛加重。侧卧时剧  相似文献   

9.
杨志胜 《中国校医》2007,21(1):58-58
1病历摘要例1,男,74岁,因发热、咳嗽、黄痰、气短1周入院。体检:体温38℃,右肺中下可闻及湿性罗音。胸片提示:右下肺肺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5.0 生理盐水500 mL,治疗3 d。发热缓解,但仍有咳嗽、黄痰、气短,随后给予炎琥宁(广东宏远集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40 mL 5%葡萄糖2  相似文献   

10.
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3例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的X线与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1病例 1.1 病例1患者,女性,56岁,哮喘病史30年,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喘憋,抗炎治疗无缓解,近1周加重并高热入院.检查:胸片两肺下野中外带可见斑片状模糊影,胸部CT两肺下叶可见斑片状阴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激素治疗好转.1周后复查CT两肺下叶病灶已吸收,同时右肺中上叶可见新的炎性病灶.病灶呈游走性分布特点,持续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病灶吸收,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 ,2 5岁 ,法警。全身反复发作性风团性1+年。发生和消退都较快 ,伴瘙痒。确诊为顽固性荨麻疹。 1年中 ,经多次多种抗过敏药物治疗 ,无效 ,且随时间推移发作越发频繁。追溯病史 ,患者阵发性干咳 1年 4个月 ,咳嗽加剧伴咯血 2月。胸片检查提示右肺中部渗出性炎性变 ;CT检查示右肺中叶及下肺后基底段炎性变伴不张 ;纤支镜刷片镜检及PCR痰检TB-DNA ,未见结核菌 ;但经BAC法痰培养 ,却查见人型结核菌生长 ,给予HRES四联抗痨治疗 ,治疗 1周后 ,咳嗽咯血好转 ,同时风团发作减少 ,稀疏。治疗 1月半后风团发作…  相似文献   

12.
1病历简介 例 1,患者女, 63岁,某大学后勤科退体工人。 1997年 11月 1日因咳嗽、咯痰、气短15年,加重2周入院。该患者15年前曾有明确的急性氯气中毒职业史。此后即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时有发热及咯黄痰。查体: T 38.4 ℃, P 108次/分, BP18/13kPa。口唇、肢端发绀,额窦及双上颌窦区压痛(+),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胸部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布满干湿罗音,心脏听诊S2>A2,肝大肋下 3.0 cm,触痛(+),杵状指(趾),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 WBC 1…  相似文献   

13.
肺血管瘤少见,术前诊断困难。1992年~1997年我院初诊2例肺癌患者后经手术证实为肺内海绵状血管瘤,现报告如下。例1,男,52岁。间断性咯血2月。查体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Hb120g/L,WBC6-5×109/L,N0-72,L0-28。痰:集菌及培养均未找到抗酸杆菌。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片)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直径约3-5cm的圆形块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分叶及钙化征象,周围未见卫星灶。X线诊断:右肺占位性病变,肺癌可能性大。手术见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肿物约4cm×3-5cm×3-5c…  相似文献   

14.
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四川省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610081)王艳李泸莎楼方男,5月,因“进行性苍白2月,咳嗽1周”入院。住院号225236。出生2月时曾患“肺炎”,G1P1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家族中无类似贫血病患者。查体:T39.1℃...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患儿,男,2岁。自出生2个月后反复发热、咳嗽、呛奶,1周前症状加重就诊。体检:神志清楚,营养一般,心脏无畸形。右下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无异常。临床诊断为右下肺感染。X线检查:正侧位胸片示右肺下叶外后基底段见斑片状致密影,边缘稍模糊,其内见含气的囊性阴影。食管钡餐示钡剂经食管下端的异常开口进入右肺下叶的斑片状阴影内,其支气管走行异常,由内下向外上方呈放射状分布并有囊状扩张;钡剂可返回食道内,但与正常的支气管无交通。手术及病理:右肺下叶外后  相似文献   

16.
侯硕  刘婷  裴复阳  宋晓萍 《现代保健》2012,(23):127-127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 岁,发热咳嗽胸痛2 d 入院,既往吸烟史.体温38.1 ℃, 脉搏102 次/min, 血压155/70 mm Hg, 呼吸2 2 次/min.门诊行肺CT 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少许炎症,血常规白细胞12 .5×10 9/ L,心肌酶学正常,D- 二聚体114 0 μg / L,心电图SⅠQ Ⅲ.入院查体:喜坐位,口唇及四肢末梢略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P2〉A2,双下肢无水肿.急检血气分析pH 值为7.414,PaO2 :68.6 mm Hg,PaCO2 :40.7 mm Hg ;肺增强CT 提示右肺下叶实变,双肺下叶肺动脉分支栓塞.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1 d 后加用华法林口服,监测凝血项,同时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完善肿瘤指标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双McAb-ELISA夹心法检测3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2周、4周血清中sIL-2R的水平,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P〈0.01)。手术2周、4周血清中sIL-2R均有所下降,但部分Ⅲ期及Ⅳ期患者下降不明显,特别是半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2例患者,手术前后几乎无明显变化。提示:1.乳腺癌患者机体处于高度免疫抑制状态。2.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得到  相似文献   

18.
杨君华 《现代保健》2010,(30):195-19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2岁,因反复咳嗽、气紧20d于2010年5月19日上午11时步行平诊入院,入院时T37℃,P93次/min,R20次/min,BP101/68mmHg(0.133kPa),无声嘶、胸闷及胸痛,能平卧。5月20日予抽血化验及各项物理检查,胸片提示:(1)右肺中叶占位并上叶前段炎症;(2)右侧胸腔积液。B超提示:肝实质性占位病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以下简称MFH)多发生于四肢及软组织。发生于肺内组织者在国外或国内报道极少,实属罕见病例。本文报告1例如下: 男性,67岁,反复咳嗽、吐痰20余年,咯血,痰中带血2个月;不吸烟胸部透视:右下肺野呈团块状阴影,边界不清,约4×4大小。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中支气管下段、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有息肉样组织突起。活检组织病理学报告:低分化腺癌。经北京首都医院  相似文献   

20.
王程  栗春  张成作  李炎 《现代保健》2012,(13):162-16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0 岁,因刺激性干咳4 个月伴痰中带血1 次就诊,行胸部CT 及增强检查发现:右肺下叶中央型占位,下叶多发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融合,与中下叶支气管和肺动脉间隙消失.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B7、8 开口处可见肿瘤,其余各叶、各段支气管未见异常.支气管镜病理检查:低分化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