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16)
目的 探讨年龄、职业是否使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关系。方法 将参加检测的人员按年龄、职业、是否使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进行分类,对每一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按年龄分组HBsAg阳性成人组>儿童组>新生儿组,儿童组的高比例(39.60%)说明了在我地区的人群中,儿童期是HBV感染的高峰期;从HBeAg 阳性和HBe阴性率上看,儿童组61.01%高于成人组54.49%,说明儿童组的HBV感染者具有更高的传染性。按职业分组HBsAg阳性公职人员>企业人员组>无岗人员组;从HBcAg阳性和HBe阴性率上看,企业人员组55.72%高于公职人员组51.32%,说明企业人员组的HBV感染者具有更高的传染性。按是否使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分组,HBsAg阳性未使用组>使用组;但是,从HBeAg阳性和HBe阴性率上看,使用组66.66%高于未使用组56.10%,说明使用组的HBV感染者具有更高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方法将902例乙肝患血清标本,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用酶标仪进行结果检测。结果本组血清病毒学标记模式可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两组共12种模式,感染期模式组以135和145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22.5%。恢复期模式组以245,25,2为主,占全部病例的56.3%.结论本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率.方法对2003年5月-2003年12月来我院作健康体检的5021份乙肝两对半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0.5%,明显高于全国以及本省的平均水平.从分组情况看,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有着显著性差异,与年龄成正相关,10岁以下人群,基本接近全国或本省的平均水平.结论乙肝感染率与计划免疫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预防保健意识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为了解和掌握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1~2003年分别对盐城市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入学新生连续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体检者145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检测结果及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该组体检者中具有传染性的大三阳占2.40%(35/1457),小三阳占8.92%(130/1457),双阳占1.24%(18/1457),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样本的采集及处理,试剂的影响,操作因素的影响。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对乙肝病毒的检出有重要作用,应尽量排除影响因素的干扰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准确度,评价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制定进一步的措施.方法 对2009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期间乙型肝炎两对半监测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时采用英科新创酶标仪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法)进行.结果 260 例进行检测的体检者中其中为大三阳者90 例,占34.6%,小三阳40 例,占15.4%.结论 两对半检测是预防、诊断、治疗、大样本筛查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临床检验操作中加强统一管理,督促检验工作者严谨负责、规范操作,使检测结果能更准确反映出体检者体内真正的情况,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820例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受检者的临床资料。820例受检者均接受乙肝两对半、血脂、尿常规、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丙肝等检查项目。重点分析体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结果我们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2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312例。其余436例受检者全部标志物均为阴性。我们对HBsAg阳性的72例体检者进行血清标记发现,大三阳34例,小三阳28例,小二阳10例。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乙肝诊断、预防及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临床检验中,检验者应认真严谨、规范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杨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8):52-53
目的 了解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的意义.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80例健康体检患者测定乙肝两对半.结果 HBsAg(1.10±0.25)ng/ml,HBsAb(8.20±0.71)mIu/ml,HBeAg(0.62±0.13)PEIU/ml,HBeAb(2.10±0.51)PEIU/ml,HBsAb(2.80±0.64)PEIU/ml.结论 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ELISA法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检验中普遍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由于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易操作、重复性好、试剂稳定等优点,多年来一直被推广使用。但在ELISA法乙肝两对半检测实际工作中,各实验室环境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盒质量也不尽相同;检测者对实验方法操作的掌握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都对乙肝两对半测定准确性造成干扰。检测结果不能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同一标本在不同实验室或使用不同试剂盒可能得出不一致结果。本文就ELISA法定性检测乙肝两对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一些因素和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在学生中的发病率,及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选择4562名学校新生以自制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调查,根据体检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健康学生和患病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乙型肝炎发病率很高,占新生比例的10.14%,通过对乙肝疾病知识普及,改变了学生不良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患病学生遵医行为增强,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7,(1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两对半的检验结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70例患者应用乙肝两对半检验,统计分析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 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乙肝两对半检验结果,有28例为大三阳,占40%,有16例为小三阳,占22.9%;检测HBsAg与HBcAb阳性2例,占2.9%;检测HBsAb与HBcAb阳性4例,占5.7%;检测HBeAb与HBcAb阳性4例,占5.7%;检测HBeAb与HBcAb、HBsAb阳性12例,占17.1%;经HBV-DNA检测阳性43例,占61.4%。结论应用乙肝两对半检验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及早发现大三阳和小三阳,可以使患者及早接受临床治疗,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病例资料分析乙型肝炎两对半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评价监测结果的临床价值,从而确定进一步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间246例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应用英科新创酶标仪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法)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间对246前来就诊的患者及体检人员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其中感染HBV的总人数为45例,其所占的感染率为18.29%,45例感染者中包括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患者17例,占总人数的6.91%,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患者28例,占总人数的11.38%,而一五(HBsAg、抗HBc)为阳性的被检人数为21例,占8.53%;二五(抗HBs、抗HBc)阳性的被检人数为19例,占7.72%;单五(抗HBc)阳性的被检人数为16例,占6.50%。结论在我国感染HBV的患者众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例也较大,并且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广大人群的两对半检测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乙型肝炎的作用,检测所得各项指标可以准确、直接的反映出被检测者机体内的真正感染情况,以便于今后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从事临床检验二十余年,在使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试验中,有时发现空白和阴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结果正常(Cutoff=0.105)而血液标本孔的OD值却有普遍偏高的情况(大多数OD值≥0.060),标本的阳性率很高。每44份标本中有8~13份阳性结果,且大多数阳性标本都出现弱阳性结果(0.105≤OD值≤0.500)。我们就此经过仔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最终解决了乙肝两对半中这个问题。我们用乙肝两对半中表面抗原为例,进行一系列试验,现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竹山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用ELISA法对城关境内四所中小学生共9698例进行两对半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为842例(8.7%),抗HB(s+)4564例(47.1%),5项标志物均阴性为4292例(44.3%)。842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记物为5种模式,1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298例(35.4%);2组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287例(34.1%);3组小二阳[HBsAg(+)、抗HBc(+)]157例(18.6%);4组HBsAg(+)67例(7.9%);5组抗HBc(+)33例(3.9%),两对半大、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模式。结论竹山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偏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偏低。应加大宣传乙肝疫苗接种力度,防止乙肝病毒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6.
荧光定量检测HBV DNA与ELISA法测两对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检测HBV DNA与乙肝两对半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与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42份血清,对其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51例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51/51);6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HBV DNA检出率51.7%(31/60);9例HBsAg( )、抗—HBs( )、HBeAg( )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9/9);5例HBsAg( )、HBeAg( )、抗—HBe( )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5/5);11例抗—HBs( )及31例抗—HBs( )、抗—HBe( )、抗—HBc( )血清HBVDNA检出率o;38例抗—HBs( )、抗—HBc( )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7.9%;17例HBsAg( )、抗—HBc( )血清HBV DNA检出率58.8%;20例抗—HBc( )血清HBV DNA检出率10%。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具有准确、灵敏、特异等优点,对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临床乙肝三对检测的检测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采用乙肝三对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86例患者进行乙肝三对检测,确诊大三阳患者38例、小三阳患者26例、急性肝炎患者13例、重型肝炎患者9例。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乙肝三对检测,可以确诊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发展程度,为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温晓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47-47
目的 观察并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l-Ag)与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的关系,以评价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236例乙肝患者及1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Pre-S1及乙肝两对半检测,测定结果并对其比较分析.结果 PreS1-Ag与HBeAg的阳性率具有一致性,PreS1-Ag敏感性优于HBe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eSl-Ag与乙型肝炎两对半联合检测,可弥补两对半的缺陷,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疗效考核中将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灵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技术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8-11~2020-10 HBV感染患者94例,根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为3组,A组(n=21)均为大三阳患者,B组(n=45)均为小三阳患者,C组(n=28)为其他类型患者,均行高灵敏HBV-DNA及乙肝两对半检测,统计3组HBV-DNA阳性率及HBV-DNA浓度分布情况,比较HBsAg、HBeAg检出结果与HBV-DNA阳性符合率。结果:3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85.71%(18/21)>B组28.89%(13/45)>C组7.14%(2/28)(P<0.05);3组不同HBV-DNA浓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HBV-DNA浓度分布>B组>C组(P<0.05);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符合率为93.94%(31/33),明显高于HBeAg阳性符合率54.55%(18/33)(P<0.05)。结论:高灵敏HBV-DNA技术与乙肝两对半检测具有互补作用,其HBV-DNA与HBsAg存... 相似文献
20.
HBV感染后血清标志物的模式表现呈多样化。本科血清免疫室2004年共检测到42例少见模式,占阳性总例数的0.6%(42/6744)。其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者33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者9例。更换不同厂家试剂检得相同结果。HBVDNA—PCR检测42例均呈阳性。笔者分别对上述两种少见模式的HBsAg(-)(P/N0.1~2.0)和抗HBe(+)(抑制率0.6~0.8))作进一步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