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斯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LiHF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玉洁  李香  李晓娜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71-1273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7月间郑州人民医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50例,2017年11月—2018年2月间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8年3月—2018年7月间的76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依从性96.05%、94.74%高于对照组70.27%、81.08%(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训练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行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训练,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自我效能、低视力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分析系统(NOSIE)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极因素总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因素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NOSIE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量表(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应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肢体功能,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4%(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量表(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减轻并发症发生风险,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可能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3/53),低于对照组的20.75%(1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运动功能,强化日常生活能力,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股骨颈骨折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将两组护理后的国际焦虑评分量表(SAS)、国际抑郁评分量表(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下降,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