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按不同诱导方案行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足月剖宫产的产妇30例,随机分为靶控组(TCI组)和静脉推注组(IV组).两组产妇从0~5min按时间点完成给药、切皮、插管过程,随后根据胎儿娩出时间采取相应方案维持麻醉.诱导药物包括丙泊酚、顺式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和艾司氯胺酮.其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TCI组采取靶控输注,IV组采取单次静脉推注.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3min(T1)、麻醉诱导后6min(T2)、麻醉诱导后10min(T3)、胎儿娩出后5min(T4)的MAP、HR和BIS值.记录两组出胎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以及丙泊酚、瑞芬太尼、氯胺酮用药量和产妇术后满意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TCI组比较,IV组在T3平均压较高,心率较快且艾司氯胺酮用量较多.结论 丙泊酚+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按时间点给药的方案可为剖宫产产妇提供安全有效可行的全身麻醉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选择靶控输注使产妇生命体征更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案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工作中全身麻醉剖宫产麻醉诱导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氯胺酮组(Ⅰ组)、瑞芬太尼组(Ⅱ组)、氯胺酮+瑞芬太尼组(Ⅲ组),每组各10例。Ⅰ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滴注异丙酚1 mg/kg,氯胺酮1 mg/kg,维库溴铵8 mg;Ⅱ与Ⅲ组依次静脉滴注异丙酚1 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8 mg,瑞芬太尼推注时间>60 s。Ⅰ、Ⅱ组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气管插管与手术切皮同时进行;Ⅲ组患者麻醉诱导只完成气管插管的工作,5 min后静脉给予氯胺酮0.5 mg/kg再开始手术操作。记录3组产妇全身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麻醉诱导至胎儿取出断脐(I-D)时间;胎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所有麻醉方案均能满足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的手术要求。血流动力学:与T1比较,Ⅰ组产妇在T3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升快;Ⅱ、Ⅲ组产妇在T2的HR明显下降(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组产妇在T2SBP、DBP下降,HR减慢(P<0.05);麻醉诱导至胎儿取出断脐(I-D)时间:Ⅲ组与Ⅰ、Ⅱ组比较,时间明显延长;新生儿Apgar评分:Ⅱ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明显降低,与Ⅰ、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依次给予异丙酚1 mg/kg,瑞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8 mg,麻醉诱导期间只完成气管插管的工作;5 min后静脉给予氯胺酮0.5 mg/kg再开始手术操作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气管插管以及手术操作等刺激引发的不良应激反应,避免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同时又不会影响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可推荐作为择期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给药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安全性和优势。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妊娠、母婴健康且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氯胺酮组在注入试验量5min并测试麻醉平面确实后,经硬膜外腔按0.5mg/kg剂量注入氯胺酮(以苄索氯铵为防腐剂),对照组不给氯胺酮。术中常规监测SBP、DBP、HR、SpO2。每组分别于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和胎儿娩出时(T3)三个时段,对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不良反应,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行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期间的SBP、DBP、H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在T1、T2、T3时镇静评分明显升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氯胺酮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二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有2例出现兴奋多语,但症状较轻能自行缓解。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给药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地增强剖宫产术中镇痛效果,为剖宫产术中硬膜外麻醉比较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诱导对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36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吸入8%(1.3 MAC)七氟醚加6 L/min氧吸入诱导;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1.5 mg/kg静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条件、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 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1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丙泊酚组有2例.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具有同丙泊酚静脉诱导相似的效果,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设计实验,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行择期非胸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肥胖患者60例, 年龄18~65岁, 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 kg/m2, 麻醉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试验组使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 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及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试验组以艾司氯胺酮、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 对照组以丙泊酚、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 维持剂量的七氟烷、丙泊酚、艾司氯胺酮用法恒定, 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根据术中调整剂量, 其余药物、补液一致。术后均以氟比洛芬酯静脉泵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瑞芬太尼的用量。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术后2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2.37±0.50)、(3.05±0.46)、(3.30±0.47)、(3.40±0.64)分, 对照组分别为(2.85±1.13)、(3.45±0.42)、(3.70...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8):106-108
目的探讨产房中紧急实施全身麻醉产科手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产房试产失败紧急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45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麻醉地方分为A组(产房中紧急全身麻醉行剖宫产,21例)和B组(手术室紧急全身麻醉行剖宫产,24例),比较两组患者紧急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紧急分娩时间,麻醉前、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术毕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产妇术后躁动、产妇麻醉误吸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紧急麻醉时间、紧急手术时间均短于B组[(3.5±1.0)min vs.(8.7±1.5)min,(15.4±2.9)min vs.(20.4±3.8)min,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术毕时MA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B组(47.62%vs.83.33%,P<0.05);新生儿死亡、产妇术后躁动及麻醉误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中紧急实施全身麻醉产科手术可争取麻醉和手术时间,改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并不增加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不同的剖宫产全麻诱导方式,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的影响,研究出一种对新生儿及产妇影响最小的全麻诱导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分成3组:腰硬联合麻醉组(EA组)、七氟烷吸入全麻诱导组(P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组(RP组),每组30例。记录3组母体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前胎心率、记录分娩期间新生儿的Apgar评分、产后不同时间点产妇出血情况。结果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子宫出血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全麻诱导和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都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全麻的诱导,对新生儿及产妇术中术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和母婴结局影响。方法:90例单胎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入选本研究,ASA I~Ⅱ级,随机分为3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芬太尼0.2μg/kg,A组(n=30)给予布比卡因5 mg,B组(n=30)给予布比卡因7.5 mg,C组(n=30)给予布比卡因10 mg。比较3组不同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中七氟烷、顺阿曲库铵用量、拔管后5 min疼痛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并比较3组苏醒相关指标,比较3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C组T2、T3时刻MAP均低于A组,T2时刻HR低于A组(均P<0.05),A组T1、T2、T3时刻MAP、HR均高于T0时刻,C组T1、T2、T3时刻MAP、HR均低于T0时刻(均P<0.05),B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均P>0.05)。B组、C组七氟烷、顺阿曲库铵用量均低于A组(均P<0.05),且B组、C组拔管后5 min VA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C组麻醉药物用量及拔管后5 min低于B组,但是无显著差异(均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C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5),C组短于B组,但是无显著差异(均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给予布比卡因7.5 mg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合并有并发症产妇的剖宫产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全麻组(Q组)和椎管内麻醉组(Z组)。Q组方案:静注氯胺酮1mg·kg-1、司可林100 mg,气道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前一般无需追加上述药物,若追加氯胺酮其总量不超过1.5 mg·kg-1、司可林总量不超过200 mg,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胎儿脐带血行血气分析并对胎儿进行1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产妇入室至离室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率血氧饱和度及产妇入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等指标。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5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在两组血气分析数值中Q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项值均高于Z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血压、心率两组间在个别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入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Q组明显短于Z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以安全地用于剖宫产术全麻中,尤其适用于危重或禁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在分娩镇痛转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转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硬膜外注药辅助应用艾司氯胺酮麻醉,对照组产妇继续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点[产妇进入手术室时(T0)、硬膜外腔注入实验量4 min时(T1)、切皮时(T2)、胎儿娩出时(T3)、清理腹腔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_)水平,产妇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入室至切皮时间、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产妇的围手术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手术医生满意度、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点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T2、T3、T4时的HR、MA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入室至切皮时间(5.77±1.61)min、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8.07±1.03)min短于对照组的(18.59±2.11)、(20.11±1.26)min,...  相似文献   

11.
宋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70-171
目的复合应用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阿曲库胺等药物于急诊剖宫产全麻,探讨其在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急诊剖宫产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麻,记录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30例急诊全麻剖宫产患者,麻醉过程顺利、效果满意,产妇及新生儿未见相关合并症及并发症。结论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阿曲库胺等复合应用可安全用于产科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27):3786-3788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产妇于麻醉前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500 ml,麻醉前5 min给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4 ml,缓慢静脉推注;对照组产妇于麻醉前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500 ml,麻醉前5 min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缓慢静脉推注。记录两组产妇开始实施麻醉穿刺前(T1)、麻醉后产妇取左侧卧位后(T2)、胎儿娩出后(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T2、T3时点MAP显著低于同组T1时点及试验组,HR显著高于同组T1时点及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各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昂丹司琼后,可有效降低恶心呕吐、低血压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米库氯铵联合应用于产科全麻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以38例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而行全麻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两组,每组各19例。 A 组:给予丙泊酚+氯胺酮+维库溴铵组合,B 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米库氯铵组合。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10、20 min 时的 HR、DBP、SBP,记录两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产妇完全苏醒时间、Steward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处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A 组产妇 HR、SBP、DBP 在麻醉各个节点上有较明显的波动,各个节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B 组 HR、DBP、SBP 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各个节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5、10 min 时 Apgar 评分以及使用面罩吸氧的新生儿例数均大体相当,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 组产妇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较 A 组短,Steward 评分比 A 组高,三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剖宫产产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米库氯铵组合,产妇血流动力学容易维持稳定,苏醒快,对胎儿/新生儿影响小,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急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症剖宫产产妇7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①两组产妇手术开始后的2 min、4 min的MAP和HR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满意度(100%)明显大于对照组(8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症剖宫产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硬外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且Apgar评分无影响,新生儿的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全麻对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官产术的产妇30例为全麻组,随机选取同期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30例为对照组。全麻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0.75%罗哌卡因进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情况,并记录胎儿娩出1、5 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全麻组产妇在手术切皮和胎儿娩出时MAP、HR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时间两组患者MAP、SpO2、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生1、5min均无窒息情况发生,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新生儿娩出1、5 min时两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全麻对剖宫产的效果较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微,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是剖宫产需全麻时比较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氯胺酮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韩保江  罗君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87-148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或硬膜外给药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单胎足月妊娠、母婴健康且拟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在注入试验量5min测试麻醉平面确实后,经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0.5mg/kg,B组在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C组不给氯胺酮。术中常规监测SBP、DBP、HR、SpO2、ECG。每组于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胎儿娩出时(T3),分别对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3组产妇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期间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在T1、T2、T3时VAS、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VAS均比C组明显降低(P<0.05),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C组(P<0.05)。3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或硬膜外给药复合硬膜外麻醉,均能安全有效地增强剖宫产术中镇静、镇痛效果,为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诱导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采用全身麻醉80例足月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静脉注射诱导量依托咪酯,对照组静脉注射诱导量丙泊酚,观察对比两组术后1h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HR、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P、DAP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2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5min、10min 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诱导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能够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5例需行全身麻醉的剖宫产产妇,静脉注射氯胺酮0.8mg/kg,吸入七氟醚施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常规监测ECG、HR、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记录麻醉给药前(T0)、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胎儿娩出时(T3)的生命体征,给药到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静脉注射氯胺酮1min后,动脉压升高20%~30%,脉搏加快,在七氟醚吸入约1min后,BP、HR、呼吸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BP、HR在T2、T3时点升高25%以内,SpO2维持在98%以上。给药到胎儿娩出时间为4~10min,平均(7.8±1.2)min。新生儿娩出即刻、5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9.7±0.8)分、10分。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剖宫产麻醉过程平稳,比较安全,麻醉强度足够,新生儿呼吸无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丙泊酚、琥珀胆碱复合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胎心音正常的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产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以氯胺酮1.5 mg/kg、丙泊酚2 mg/kg、琥珀胆碱1.5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对照组以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琥珀胆碱1.5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两组均少量吸入异氟醚(异氟烷)维持麻醉,胎儿取出后各组再常规加深麻醉并加大异氟烷吸入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均较平稳,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7分1例(4%),对照组6例(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余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结论 氯胺酮、丙泊酚、琥珀胆碱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时麻醉过程较平稳,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肌松残余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七氟烷组持续吸入1.5MAC的七氟烷维持麻醉,联合用药组持续泵入丙泊酚412 mg·kg-1·h-1复合0.5MAC的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12 mg·kg-1·h-1复合0.5MAC的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术中根据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仪显示第一个肌颤搐(T1)恢复到25%时追加顺阿曲库铵0.05 mg·kg-1。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肌松药,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所有麻醉药,术毕不使用肌松拮抗药。记录术中失血量、补液量、麻醉时间、顺阿曲库铵总用量及患者肌松效应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补液量、麻醉时间、顺阿曲库铵总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七氟烷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肌松效应恢复到25%的时间(从停肌松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缩短、恢复指数(T1从25%至75%的时间)减小,拔管后30 min两组残余肌松[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0.9]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3 h残余肌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可缩短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肌松恢复时间,减少残余肌松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