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基因沉默(si-STIP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FOB1.19细胞)和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MG63和SaoS-2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测定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STIP1)在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si-STIP1及阴性对照(si-NC)转染U2OS细胞48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蛋白印迹测定细胞MMP2和MMP9及IGF1R/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FOB1.19细胞相比,U2OS、MG63和SaoS-2细胞的STI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si-NC组相比,si-STIP1组U2OS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率、侵袭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MMP2、MMP9、p-IGF1R、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STIP1基因沉默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控IGF1R/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Notch3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下调Notch3表达后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探讨Notch3在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Saos2、U20S,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3种骨肉瘤细胞系中Notch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siRNA敲低Notch3在骨肉瘤U20S细胞中的表达,并将细胞分为siNotch3组和阴性对照组,检测下调Notch3的表达后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迁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 Notch3在骨肉瘤细胞MG63、Saos2、U20S中均呈阳性表达,并且在低级别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级别细胞系Saos2和U20S(P <0.05),下调Notch3的U20S细胞(siNotch3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较阴性对照组减弱,凋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肉瘤细胞U20S中下调Notch3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促进凋亡.Notch3可能是Notch 通路在骨肉瘤中的关键受体之一,并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低浓度组、罗哌卡因中浓度组、罗哌卡因高浓度组。采用平板克隆法测定MG63细胞平板克隆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G63细胞Ki-67表达,采用Transwell法测定MG6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G6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TOR、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低、中、高浓度组MG63细胞克隆形成率、Ki-67阳性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以及MMP-2、MMP-9、mTOR、HIF-1α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罗哌卡因低浓度组比较,罗哌卡因中、高浓度组MG63细胞克隆形成率、Ki-67阳性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以及MMP-2、MMP-9、mTOR、HIF-1α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罗哌卡因中浓度组比较,罗哌卡因高浓度组MG63细胞克隆形成率、Ki-67阳性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以及MMP-2、MMP-9、mTO...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相关蛋白DJ-1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 印迹检测骨肉瘤细胞株(MG-63,Saos-2和U2OS)及正常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中DJ-1和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from chromosome 10,PTEN)基因的表达。DJ-1 siRNA处 理人骨肉瘤细胞后,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DJ-1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 胞存活率;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l 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吡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 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水平。结果:与hFOB1.19细胞比较,骨肉瘤细胞DJ-1蛋 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U2OS细胞升高最为显著(P<0.01)。DJ-1 siRNA可显著降低U2OS细胞中DJ-1蛋白 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水平,以及增加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 另外,与hFOB1.19细胞比较,PTEN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DJ-1可抑制人骨肉瘤 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石榴甙(PUN)对骨肉瘤(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OS的U2 OS和MG63细胞,用不同浓度PUN处理,分别设置为不加PUN的对照组和50、75、100μmol·L-1 PUN组.用结晶紫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分析lncRNA-ATB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周期S期聚集、迁移及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其对皮下骨肉瘤生长及细胞增殖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lncRNA-ATB在骨肉瘤组织HOS,Saos-2和U2OS细胞株及正常人成骨细胞株NHOst中的表达;CCK8、流式细胞法、Tunel及Transwell检测lncRNA-ATB对Saos-2细胞生物学功能调控能力;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利用Saos-2细胞构建骨肉瘤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裸鼠模型中皮下瘤体重量变化。结果 28例患者组织中,骨肉瘤组织中的lncRNA-ATB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NHOst组相比,lncRNA-ATB在HOS,Saos-2和U2OS中均升高,其中Saos-2中表达最高(P<0.05)。ATB组Saos-2细胞的OD值高于NC组,ATB组Saos-2周期S期长于NC组(P<0.05)。siATB组Saos-2细胞OD值低于siNC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499-5p在骨肉瘤MG63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MG63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和miRanda对miR-499-5p和AKT2基因的靶向配对关系进行预测.未转染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脂质体2000转染miR-499-5p模拟物为mimics组,转染干扰AKT2基因的siRNA为siRNA组.Real-time PCR检测3组细胞中miR-499-5p和AKT2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AKT2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体外的迁移情况.结果 TargetScan和miRanda显示miR-499-5p和AKT2基因二者靶向配对良好.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转染mimics后,AKT2 mRNA的表达量降至(45.06±8.12)%,与control组(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mimics组AKT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32±0.05),与comtrol组(0.69±0.11)比较,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mics组MG63细胞凋亡率(18.97±2.41)%及细胞划痕愈合率(63.54±5.43)%,与control组(10.35±2.56)%和(90.35±6.8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iR-499-5p能够下调骨肉瘤MG63细胞中AKT2基因的表达,促进癌细胞的凋亡以及抑制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蜂毒素(melittin,Mel)抑制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SD大鼠成骨肉瘤UMR-106细胞株建立骨肉瘤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将18只裸鼠随机等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Mel组和顺铂组。观察各组裸鼠骨肉瘤的体积和体质量抑制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裸鼠瘤体 CD31、CD105、PCNA 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Mel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结果 Mel组肿瘤体积和体质量抑制率分别为42.98%和39.03%,Mel能明显抑制CD31、CD105标记的血管生成密度,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Mel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及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Mel具有抑制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强或降低Twist表达对不同恶性程度的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成瘤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 及Western blot检测Twist在143B、MG63及TE85三种不同骨肉瘤中的基础表达。采用Ad-Twist及Ad-siTwist腺病毒感染 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平行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垂直迁移及侵袭能力。 Ad-Twist及Ad-siTwist感染Luc标记的143B细胞,制备胫骨近端骨肉瘤模型,活体成像动态观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结果在 骨肉瘤细胞中Twist 的基础表达显著高于C3H10 细胞(P<0.05),其中在143B细胞表达最高,MG63 细胞次之,TE85 细胞中最 低,Twist的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Ad-Twist及Ad-siTwist感染细胞分别能显著提高或降低骨肉瘤细胞 中Twist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生长曲线结果显示Twist过表达能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而抑制Twist的 表达后,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Twist过表达后,3种骨肉瘤细胞迁移或侵袭至小室的细胞 数明显增多,而抑制Twist的表达可降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5)。143B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内成瘤能力,Twist过表 达促进143B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活体成像动态观察荧光信号显著高于对照组,抑制Twist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在裸鼠体内生 长,信号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Twist可增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不同转移潜能的骨肉瘤 MG63 细胞亚株裸鼠肺转移模型,为探讨骨肉瘤发生发展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MTT 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的人骨肉瘤 MG63 细胞亚株 M8、M6 细胞增殖情况,将生长良好的细胞制成 2×107/ml 细胞悬液注射裸鼠尾静脉,第 4 周起处死裸鼠,肉眼及镜下观察肺部转移灶形成情况,肺组织经过石蜡包埋切片后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相关指标 Cyclin E1 和 Bcl-2 的表达.结果 高转移潜能细胞 M8 组细胞增殖能力强于 M6 组.尾静脉注射瘤细胞后,M8 组 20 只裸鼠除 2 只死亡外,有 17 只发生肺转移;低转移潜能 M6 组 20 只裸鼠仅 1 只发生肺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M8 组裸鼠肺组织Cyclin E1和Bcl-2表达呈阳性,而 M6 组未见阳性细胞表达.结论 采用尾静脉注射入骨肉瘤细胞亚株 M8、M6 可成功建立高、低转移潜能的骨肉瘤裸鼠肺转移模型,为深入研究骨肉瘤侵袭和转移机制及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