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 治疗白塞综合征(BS) 的作用机制。方法 动态观察22 例BS患者UBIO 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 MDA) 、过氧化氢酶(CAT) 、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亚微结构的变化,以药物治疗的11 例BS 患者为对照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UBIO 后BS 患者血中SOD、GSHpx、CAT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PO、MDA、TNF及血粘度显著降低,白细胞微绒毛显著增多变粗长,其总有效率(95 .9% ) 明显优于药物组(63.5 % )。结论 UBIO 治疗BS的机制可能与减轻BS患者自由基反应所引起的损害及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杀菌、消炎、吞噬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机制探讨季建梅,李金星,公衍文为探索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FCAS)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我们以血流变学、血气、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相似文献   

3.
对24例脑梗塞患者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UBIO)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UBIO治疗前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总T细胞(CD3^+)、T抑制细胞(CD8^+)数均较正常人明显减少,CD4/CD8比值上升;B^+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数增多;白细胞介素II受体(IL-2R^+)和T辅助(CD^+)细胞数则与正常人无差异。血浆Fn含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对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Ⅱ(HDL2-C)、亚组分Ⅲ(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体蛋白(Apo)A1、A2、b100、C2、C3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分成两组,对照且27例,给予硝酸酯类和维生素类药物,UBIO组32中用光量子疗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影  相似文献   

5.
对24例脑梗塞患者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UBIO)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UBIO治疗前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总T细胞(CD)、T抑制细胞(CD)数均较正常人明显减少,CD4/CD8比值上升;B+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数增多;白细胞介素Ⅱ受体(IL-2R+)和T辅助(CD+)细胞数则与正常人无差异。血浆Fn含量低于正常人。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UBIO治疗后,外周血中CD、CD细胞和Fn水平上升,CD4/CD8比值下降,B细胞数下降,HLA-DR+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提示UBIO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了解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儿30例,每隔3日照射1次,3次为1疗程,疗程前后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6、CD4/CD8、B细胞、NK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免疫球蛋白IgG、IgA、AgM的变化。结果:UBIO治疗后NK细胞、IL-2、CD8、B细胞明显降低,CD3、CD4/CD8比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方法。方法:将紫外线照射充氧自箅回输疗法(UBIO)和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IB)交替应用治疗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26例(治疗组),观察治疗前,治疗11天,治疗28天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红细胞变形能力(RCD)、HDS评分及临床疗效,并与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常规治疗组1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UBIO与ILIB交替治疗能显著降低多梗塞性痴呆患者血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1例CRF患者(治疗组)用海南省茶多酚(T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2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并与89例健康成人的SOD、GSH和MDA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CRF患者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成人(P均<0.01),MDA及GSH高于健康成人(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TC、TG、BUN和SCr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肾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前者为67.74%,后者为30.00%。结论:CRF患者确实存在SOD活性降低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海南省茶多酚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氧化酶SOD活性,改善CRF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1例CRF患者(治疗组)用海南省茶多酚(T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2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并与89例健康成人的SOD、G  相似文献   

10.
用ELISA法测定了71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MLDL)浓度,对比分析了患者血OM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100的浓度、变化及异常率,并分析了OMLDLI浓度与其它指的相关性。结果:CVD患者血OMLD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郭阳  赵艳艳 《现代康复》2000,4(5):680-681
目的:探讨血液光量子疗法(UBIO)对血清脂蛋白(a)「LP(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分布的影响。方法:将脑梗塞高血脂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UBIO组36例,一疗程前后采外周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UBIO疗法降低LP(a)、TC、LDL-C和TG有效率为79.2%、77%、68%、50%;UBIO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效地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方法。方法 AMI患者54例,随机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组及常规治疗组各27例。UBI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采静脉血200ml,经紫外线照射度充氧后回输,6d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电图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含量。结果 AMI患者QTcd、TNFα及ET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经UBIO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QTcd下降(P〈0.01),但下降幅度低于UBIO组(P〈0.01)。结论 AMI患者配合UBIO治疗可取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邱方  诸萍  王婵  江鹏  刘向东 《临床检验杂志》2021,39(10):748-751
目的 探讨汉族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 M2 亚型(AMA?M2)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 Red / ET 重组技术制备 AMA?M2 抗原表位蛋白 PDC?E2、BCOADC?E2 和 OGDC?E2,建立相应的 ELISA 检测方法,对 374 例 PBC 患者抗原表位分布进行分析。 比较 AMA?M2 主要抗原表位组合模式间清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结果的差异,熊 去氧胆酸(UDCA)药物生化应答和不应答患者抗原表位分布的差异。 结果 374 例 PBC 患者血清与 PDC?E2、BCOADC?E2 和 OGDC?E2 抗原表位有反应率分别为 86.6%、88.0%和 35.0%。 与 PBC 患者血清有反应性的常见抗原表位模式( PDC?E2+ BCOADC?E2+OGDC?E2、PDC?E2+BCOADC?E2、PDC?E2 和 BCOADC?E2)间 ALBI 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CA 生 化不应答患者血清与 BCOADC?E2 的反应率( 89. 9%) 高于应答患者( 77.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与 AMA?M2抗原表位 PDC?E2、 BCOADC?E2 和 OGDC?E2 同时有反应性的 PBC 患者疾病预后不佳的风险较高, PDC?E2 和 BCOADC?E2抗原表位可能与 UDCA 治疗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14.
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 (laserintravascularirradiation ,ILIB)及紫外线氧自血回输疗法 (ultravioletbloodirradiationandoxygenation ,UBIO)是国内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本文对 33例冠心病患者行ILIB及UBIO隔日交替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丙二醛 (malonyldialdehyde ,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redbloodcellsuper oxidedismutase ,RBC SOD),探讨ILIB及UBIO隔日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其对促肾上腺激素(ACT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对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高压氧(HBO)+活血化瘀补肾中药〕治疗;30例用UBIO+HBO治疗;35例患者用复方丹参治疗作对照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及95.6%,复方丹参对照组分别为14.3%及71.4%,UBIO+HBO组分别为33.3%和90.0%。中西医结合治疗后ACTH及SOD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CTH及SOD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使内分泌系统的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激素分泌作用增强,内环境SOD对自由基清除力增高,疗效高。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内NOS活性和NO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地塞米松(DM)对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围术期血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产量的影响。方法 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DM治疗组(于麻醉诱导前0.4mg/kgIV)和对照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NOS活性和NO产量。结果 术前两组NOS、NO均高于下沉对照组,其中NOS有显著性差异(P〈0.01)。DM组自麻醉诱导前至开颅手术后24小时(T0~T5)动态观察发现,NO、NOS自始至终呈降低趋势;而对照组则呈显著性升高(NOT1、T5,NOST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CI患者术前存在NOS、NO代谢率乱,开颅手术后其含量进一步升高而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诱导时应用DM可显著抑制ACI患者体内iNOS释放具有脑保护作用。可作为选择性iDOS拮抗剂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光量子血疗法(UBIO)对高粘滞血症(BHS)患者血流变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对48例BHS患者采用UBIO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UBIO治疗6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UBIO治疗后BHS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后6月复查血流变示血液粘度增高,与UBIO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BIO是治疗BHS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远期疗效不理想。提示BHS患者在UBIO治疗仍需继续使用降粘药物,并定期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9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 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制,观察UVA及UVC 两波段UBIO 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96 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UVA 及UVC波段UBIO疗法治疗并判定效果。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达到89 % (UVC) 和94 % (UVA) ,痊愈率UVA组48 % 是UVC组9 % 的5 倍。结论 UBIO治疗突发性耳聋是当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应早期应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有效治疗方法,进一步减少颅脑损伤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将65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紫外线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1,3,5,7天加用UBIO治疗。动态观察患者伤后7天内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孢和度(SaO2)、肺泡动脉氧压差[P(A-a)O2],并于伤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伤后1,3,7  相似文献   

20.
激光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综合治疗慢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L-UBIO)治疗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和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慢性肝炎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L-UBIO组)和保肝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L-UBIO组采自体血200ml经激光并紫外线照射充氧15min回输,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ALT、TBIL、NO、NK细胞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