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病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对患者颅内病灶的影响。方法:对经UBIO治疗的患者58例和对照组52例,进行治疗前后头颅CT病灶体积缩小差值比较。结果:脑梗塞UBIO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前后颅内病灶体积缩小差值,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脑出血UBIO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颅内病灶体积缩小差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颅内血肿体积缩小差值,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BIO有助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病灶的吸收与缩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心心肌力学测定方法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心肌舒缩性能进行定量化估价。方法:对COPD和肺心病各26例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记录心电图、右房压、右室压和肺动脉压,测定右室内压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零负荷时心肌收缩成分缩、舒速度(±Vmax)、心室压力1.33kPa(1kPa=7.5mmHg)时室内压上升(或下降)速率(±Vce10)和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值)。结果:肺心病患者Vmax和T值均低于COPD患者;2组间Vmax、-dp/dtmax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dp/dtmax、-Vce10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Vmax、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Vmax是一个既能反映心肌收缩能力,而又不受前后负荷影响的心肌力学指标,而其它指标如±dp/dt、±Vce10、T值均受前后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高凝状态56例,另以56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总有效率UBIO组为93%,对照组为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4.38,P<0.05).UBIO组凝血时间、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抗凝血酶III异常变化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和球结膜微循环的血管形态、周围状态及总积分改善非常显著(P<0.01),PaCO2下降,PaO2,SaO2上升非常显著(P<0.01~0.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吸入小剂量一氧化氮(NO)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6.4kPa(1kPa=7.5mmHg)〕患者9例,年龄3~20岁,在自主呼吸下吸入36±10vpm的NO,监测并记录NO吸入前和吸入后1、3、5、10和15分钟时的MPAP、平均血压(M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参数的变化。结果:基础MPAP为9.5±1.8kPa,吸入NO后各时间点MPAP显著降低,波动于8.9~8.1kPa(P<0.05);并可明显增高SvO2(P<0.05),从0.76±0.06升至0.83±0.02(P<0.05);MBP、HR和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小剂量NO确能选择性降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并增高SvO2;吸入小剂量NO对这类患者围手术期有显著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60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组),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5%),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9.80±2.31)kPa(1kPa=7.5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5.10±1.03)kP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40±2.81)kPa和(7.24±1.94)kPa〕(P均<0.01)。而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的下降中西医组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老年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犬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采用连续HFJV基础上间歇叠加深吸气(HFJV+DI)的新通气方法,以期为ARDS的治疗寻找一种新途径。用油酸复制犬ARDS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HFJV+DI组(n=10):在连续HFJV基础上每隔10分钟加入1次深吸气;常规机械通气组(CMV,n=10),给予0.785kPa(1kPa=10.2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对照组(n=10),未予通气治疗。每隔1小时测定1次氧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共观察5小时。注射油酸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12.400kPa(1kPa=7.5mmHg)降至6.560kPa(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未见明显变化。通气治疗后,CMV和HFJV+DI均使PaO2明显升高,PaCO2无明显变化(P>0.05),HFJV+DI的氧释放指数(DO2I)明显高于CMV组(P>0.05),心脏指数(CI)在CMV组及HFJV+DI组均明显减低(P<0.05)。提示:HFJV+DI时PaO2的提高大于CI下降所致的不利影响,在改善组织缺氧方面明显优于CMV时加用PEE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UBIO与传统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仅用传统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经过Ridit法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UBIO治疗1个疗程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治疗前显著增强(P<0.001),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BIO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UBIO对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增强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48例老年肺心病人住院治疗前后血浆t-PA(纤溶酶原激活物)、PAI(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SOD(赵氧化物歧化酶)、MDOA(丙二醛)的变化.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t-PA值下降,而PAI、GMP-140、MDA升高(P<0.01);病情缓解期t-PA回升,而PAI、GMP-140,MDA则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虽SOD无明显玉米化,仍说明肺心病急性期有显著的血纤溶系统紊乱和血小板激活反应,形成高凝高粘滞血症及微血栓形成,加重肺循环阻力,恶化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这些与过氧化损伤相关,提示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PEEP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全身氧供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全身氧供给(DO2)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放置Swan-Ganz导管,依次调节PEEP为0、049kPa、098kPa、147kPa四种压力水平,分别测定气体交换功能及氧动力学指标。结果PEEP为048kPa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即开始明显升高(P<05),心脏指数(CI)却出现降低(P<005),随着PEEP增加,CI逐渐下降。DO2在PEEP为098kPa以下时变化不显著,在147kPa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氧摄取率(ExtO2)则有所增加(P<005)。结论PEEP使用不能明显提高DO2,高水平的PEEP可以降低DO2,必须采取措施提高CI才能使DO2增加。  相似文献   

10.
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高凝状态56例,另以56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总有效率UBIO组为93%,对照组为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8,P〈0.05)。UBIO组凝血时间、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抗凝血酶Ⅲ异常变化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和球结膜微循环的血管形态、周围状态及总积分改善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救治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扩容治疗时中心静脉压(CVP)应维持的最佳范围。方法将68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并低血压休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3组(A组、B组、C组),3组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如休息、吸氧、镇静、止痛、抗凝、抗血小板及再灌注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扩容治疗,使A组患者CVP维持在6~12 cm H2O,B组患者CVP维持在13-19 cm H2O,C组患者CVP维持在20-26 cm H2O,监测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尿量及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各组疗效。另分别计算出单纯右室心肌梗死与非单纯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CVP值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和C组在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尿量方面均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肺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右室心肌梗死组的CVP明显高于非单纯右室心肌梗死组的CVP(P〈0.05)。结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扩容治疗时中心静脉压(CVP)应维持的最佳范围为13-19 cm H2O。  相似文献   

12.
ICU机械通气患者两种吸痰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ICU行机械通气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进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潮气量、气道压力、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肺部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除心率、血压、潮气量外,气道压力、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肺部相关并发症等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吸痰时,使用吸痰→湿化→扩肺→吸痰→扩肺或者吸痰→扩肺的方法,可以提高吸痰效果,减少肺部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干预下肺心病凝血功能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低分子肝素的干预,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探讨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的降纤、抗凝药物,是提高肺心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关键。方法 (1)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 5 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 4 5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凝血功能(TT、PT、APTT、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表观粘度)、肺功能(FEV1)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略有改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肺功能有所改善(P <0 .0 5 ) ,显示常规治疗虽能使肺心病患者得到改善,但无法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或P <0 .0 5 ) ,而且治疗后肺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显示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同时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肺心病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必需配合降粘、抗凝及降纤治疗,效果肯定,对病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及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肝癌介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呼吸、血压变化,并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对手术前后两组病人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前对照组与干预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焦虑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术后焦虑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前心率、呼吸、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大,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趋势,而干预组心率、血压较稳定,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应用音乐疗法可明显改善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的应激状态,稳定术中生理指标、减轻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10 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 ,10 0IU/kg ,q .12h ,疗程 7d ,治疗前后监测肺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血凝及纤溶指标 ,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肺平均动脉压下降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凝及纤溶指标有变化但未引起出血现象 ,治疗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变化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可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肺动脉压 ,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6.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6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心率、呼吸频率、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BiPAP)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到2008年12月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两组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3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呼吸、心率及pH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h后呼吸、心率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O2、p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3h后治疗组呼吸、心率、PaO2、PaCO2及pH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具有无创、并发症少的特点,能减少患者的痛苦,节省治疗费用,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项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联合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入和尿激酶在实验猪肺栓塞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意义.方法 12只健康幼猪分成两组,分别建立肺栓塞模型.尿激酶组6只,模型建立后静脉给予2万U/(kg·h)共2 h;联合组6只,模型建立后静脉给予2万U/(kg·h)的同时持续2 h吸入10 ppmNO,两组均观察180min.每组于栓塞前30 min,栓塞后0 min,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共6个时间点分别测定生理死腔(Vophy)、肺泡死腔(Vdalv)、肺内分流(Qs/Qt)、平均肺动脉压(PAP)、血压(SBP)、心率(HR)、心输出量(CO)、动脉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数据分析采用单因数方差分析(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栓塞前比较,两组栓塞后VDphv,Vdalv,Qs/Qt,PAP明显增大(P<0.01),但PAP于栓塞后随着时间推移在逐渐减小.PaO2栓寨后较栓塞前明显减小(P<0.05和P<0.01).HR、SBP、CO、pH、PaCO2栓塞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联合组PAP较尿激酶组明显减小(P<0.05和P<0.01),其余指标两组动物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栓塞发生后,尿激酶溶栓基础上联合低浓度NO吸入可以快速降低肺动脉压,但不会发生血液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的恶化,NO反跳也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9.
刘斌 《临床医学》2013,33(7):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源性心脏病并PAH患者72例,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疾病常规治疗+前列地尔,他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葡萄糖钙片,1片/d,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同时选择门诊体检正常者36例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间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他汀组患者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通过抗炎、减少内皮素,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脉搏血氧浓度,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氧合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儿均在CPB下进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试验组在CPB肺动脉灌注氧合血中加入20mL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在CPB中仅行常规肺动脉灌注。2组患儿在CBP前、主动脉开放后0、6、12、24h时抽取动脉血2mL,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CPB前、主动脉开放后0、6、12、24h时的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QI),并记录气道峰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6、12、24h血清MDA、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术后6、12、24hRI、Q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术后6、12h气道峰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氧合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在CPB中的肺保护作用较单纯持续肺动脉灌注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