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5.00%,有效率93.75%;利培酮组分别为68.75%、90.6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59,0.3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1例、女42例,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PANSS量表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体重,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男女性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男性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1);治疗8周末,男性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 <0.05)。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P <0.05,P <0.01)。男(60.6%,37/61)、女(57.1%,24/42)性患者使用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但男性、女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性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培酮对男、女性精神分类症患者均由治疗效果,且对男性患者的疗效优于女性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商品名:思贝格)和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0.7%和93%。两药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3.2%和56.2%,有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出现泌乳、月经改变、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更适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对照方案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71.8%,有效率为89.7%;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1.1%,有效率为86.8%。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无显著性(X^2=0.16,P〉0.05)。PANSS量表各因子减分率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说明两药均有较好的疗效。最终PANSS量表减分率总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44,P〉0.05),说明两药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利培酮组为68.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6.89,P〈0.01)。阿立哌唑组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厌食;利培酮组以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和泌乳较多。结论:两种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均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对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奥氮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5.3%,80.9%,奥氮平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131.6±10.3)rag/d]36例,利培酮组[(5.9±1.3)mg/d]36例,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开始,两组PANSS评分较人组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显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0.0%、77.8%与47.3%、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齐拉西酮组为47.2%(17/36)、利培酮组为52.8%(19/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血脂增高、高泌乳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李树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20-2021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对照方案分别使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为51.3%,有效率为79.7%;利培酮组显效率为51.1%,有效率为76.3%。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无显著性(x^2=0.16,P〉0.05)。PANSS量表各因子减分率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两药均有较好的疗效。最终PANSS量表减分率总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0.75,P〉0.05),说明两药疗效相当。齐拉西酮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4%,利培酮组为29.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6.89,P〈0.01)。齐拉西酮组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QT延长;利培酮组以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和泌乳较多。结论:两种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均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对高。  相似文献   

9.
曹长安  郭金宏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33-433,438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喹硫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0.
刘力 《实用新医学》2000,2(10):886-887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脑梗塞(ACI)患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7例男性ACI组和56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e)及E2/Te比值的变化。结果:男性ACI患有性激素失衡,表现为E2、E2/Te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性差异(P<0.01,P<0.05)而Te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性激素紊乱是男性ACI患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力脑清素片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强力脑清素片+利培酮)和对照组(50例。单用利培酮),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24、48周用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第8周PANSS总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0.0%;第2周PAN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明显;自第12周起,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2、48周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总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例次低于对照组。结论:强力脑清素片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较单用利培酮起效快,效果好,远期副反应轻,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数字划销试验(CT)和临床记忆量表(CMS)进行检查,评估其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脱落4例,73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的WAIS-RC、CT、CMS总分均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3.
王萍  娄涛  李曦  段德香  武小玉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4):104-104,107-108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利培酮联用西酞普兰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各评定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周末两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及8周末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与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者性(P〈0.05或P〈0.01)。8周末两组问比较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以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全喜  张小智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02-2802,2820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9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精神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分别为89.6%、86.6%。两组间比较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齐拉西酮锥体外系反应、对体重的影响以及内分泌的改变较利培酮明显少得多,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新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奎的平对精神病病人体重的影响。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或奎的平组各20例,进行为期6周的临床观察。结果:氯氮平组体重明显增加,平均增重1.63kg。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性(P<0.05)。利培酮或奎的平组体重虽有增加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氯氮平易导致病人的体重增加,利培酮奎的平对体重影响较轻,临床医师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检测8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和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浓度,并与利培酮血浓度、年龄、病程、PANSS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治疗8周末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期组在治疗8周末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显著增高(P〈0.01),女性患者的泌乳素增高比男性更为显著;而慢性期组在治疗8周末男性和女性患者泌乳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利培酮浓度和泌乳素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前,泌乳素浓度与PANSS量表总分和阳性量表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在治疗8周末,泌乳素浓度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总分和阳性量表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利培酮治疗后泌乳素浓度的升高较慢性期患者更为显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变化与阳性症状的改善程度密切相关.也许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一种客观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痛病人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测体重、身高,并分析其变化。结果:氯氮平组体重指数增加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易导致体重增加,利培酮对体重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谭俊华  周群  王筱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2974-2975,2980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PANSS、TESS于疗前及疗后2、4、6、8周末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并了解患者月经的变化。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9.29%,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阿立哌唑组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较少出现月经周期的改变;其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奎硫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于治疗基线和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进行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领悟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填图测验评定临床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治疗,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奎硫平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而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前者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轻,心电图改变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