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吴文静  李荣  李亚红  任艳  王晓 《全科护理》2021,19(7):954-956
目的:探讨因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新生儿的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并接受换血治疗的271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胆红素脑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及换血前后肝功等指标。结果:271例病例中病例组90例,对照组181例。胆红素脑病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换血前总胆红素值、换血前间接胆红素值、换血前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总胆红素置换率、换血前伴发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换血前B/A值和伴发败血症是胆红素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换血前B/A值和伴发败血症是胆红素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尽早给予干预性治疗,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主要病因及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对8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进行血培养、溶血病筛查、肝功能等相关检查,根据肝功能中间接胆红素及白蛋白结果,计算血清间接胆红素(mg/dL)/血浆白蛋白(g/L)(B/A)值,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围产因素,溶血症(ABO及Rh),红细胞增多症,G6PD酶缺陷。日龄<7 d与日龄≥7 d两组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7 d组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高于≥7 d组(P<0.05);12例合并胆红素脑病组中B/A比值>1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脑病组(P<0.005)。结论: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日龄<7 d、B/A值>1者易合并胆素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3.
2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比较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值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结果】①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51.00%),其次是围产因素(26.63 %)及溶血因素(9.30%).②胆红素脑病21例,溶血、感染为主要病因,各占8例.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值及B/A比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总结68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导致胆红素脑病的病因、胆红素值、胆红素/白蛋白(B/A)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瞬态耳声发射(OAE)结果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及随访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胆红素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感染性疾病(47.06%,32/68)和溶血性疾病(33.82%,23/68),红细胞葡糖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13.24%,9/68)在溶血因素中仅次于ABO溶血(20.59%,14/68).68例胆红素脑病患儿B/A均值为0.81±0.14;CK-MB均值为(64.8±16.7)U/L;NBNA<37分36例,≥37分20例;OAE检查异常64例,阳性率94.12%.35例患儿一岁后复查OAE,有13例仍异常,发育落后11例,脑瘫4例.结论 感染和溶血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最危险因素,新生儿应常规进行G-6-PD筛查;CK-MB和OAE可作为临床监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一个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血浆清蛋白比值(B/A)及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溶血三项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HDN患儿(HDN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DN诊断标准及溶血三项试验结果,将HDN组又分为A、B、C、D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非HDN组。HDN组均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溶血三项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母亲相关资料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效能。结果 HDN组中A组、C组、D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组的母亲妊娠次数、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IgG抗体效价与非H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儿母亲妊娠次数1次、HDN患儿母亲ALP水平≤174 U/L、HDN患儿母亲IgG抗体效价1∶64、HDN患儿B/A比值均是HDN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新生儿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1例血总胆红素>342μmol/L的足月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48h持续蓝光治疗,其中27例联合输注白蛋白治疗(A组),24例联合换血治疗(B组)。光疗开始后6、12、24、48h检测静脉血总胆红素,对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住院时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6、12、24h胆红素下降差值B组大于A组(P均<0.01),但治疗48h后2组总胆红素下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有3例患儿出现听力损伤,3个月后复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B组与A组听力减退发生率(12.5%vs11.1%)及住院时间〔(9.1±2.1)vs(9.9±2.8)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持续蓝光照射联合换血疗法仍为首选方法,但总的疗效与持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输注疗法相当,在无换血条件的基层医院亦可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输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Y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分为ABE组(n=41)和非ABE组(n=122)。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检测血清中NYP、SAA、TXB2和6-Keto-PGF1α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YP和SAA在AB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YP、SAA与TXB2和6-Keto-PGF1α的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BE组患儿的入院时间明显长于非ABE组,败血症或感染占比、新生儿溶血病占比、总胆红素峰值、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占比、总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均明显高于非AB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患儿血清中NYP和SAA水平明显高于非AB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的比值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足月新生儿56例,以同期妇产科出生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在入院时及黄疸消失时进行两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20项,每项0~2分,总分40分,<37分为异常)评估其行为,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量,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的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血清胆红素与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6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结果:治疗前高胆红素组低于对照组(37.80±2.10,39.20±0.8,t=4.43,P<0.01);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②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治疗前高胆红素组高于对照组犤(5.54±1.45)×10-3,(3.56±1.29)×10-3,t=6.82,P<0.01犦,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③胆红素总量/白蛋白和行为神经评分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高度负相关关系(r=-0.97,P<0.01),直线回归显示存在着回归关系(回归方程Y=42.17-0.79X,回归系数为-0.79,P<0.01)。高胆红素组患儿当神经行为评分<37分时胆红素/白蛋白为6.54×10-3。④血清胆红素总量和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3.5,P>0.05)。结论:在预测神经毒性方面,胆红素总量/白蛋白较胆红素的量更准确、更直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当胆红素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达到6.54×10-3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积极采取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英伟  李淑敏  王俊兰 《临床荟萃》2011,26(13):1142-1143
近年来,我国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多,由于诊疗不及时,并发胆红素脑病致死或致残者也不少见.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本研究选择脐血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作为检测指标,探讨脐血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危险因素是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头颅磁共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检查在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治疗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28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胆红素脑病为研究组(n=182),胆红素升高但无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症状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n=101)。对比分析两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头颅磁共振T1W1、T2W1、DWI信号异常情况,脑脊液(CSF)信号强度值、苍白球(GP)信号强度值、GP/CSF对比,BAEP检查V波阈值和异常情况。结果两组IBIL水平、T1W1、T2W1、DWI信号异常率、CSF信号强度值、GP信号强度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T-BIL水平、GP/CSF比值、V波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BIL、GP/CSF、V波阈值联合诊断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灵敏度82. 6%,特异度为85. 4%,AUC面积为0. 819,截断值为TBIL≥448μmol/L,GP/CSF比值≥5. 28,V波阈值≥40. 4 d Bn HL。结论 TBIL≥448μmol/L,GP/CSF比值≥5. 28,V波阈值≥40. 4d Bn HL,三者联合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助于尽早采取干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3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别按总胆红素值及就诊时日龄分为两组,其中A组242例(血清总胆红素为220.6~340.0 μmol/L)、B组86例(血清总胆红素大于340.0 μmol/L),甲组136例(就诊时日龄≤15 d)、乙组192例(就诊时日龄>15 d);选取同时期门诊体检的无病理性黄疸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结果 A、B两组第一次听力筛查通过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次筛查通过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患儿的平均黄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次听力筛查通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可影响新生儿的听力,但多为可逆性的,且未发现其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对新生儿近期听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的比值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足月新生儿56例,以同期妇产科出生胆红素总量<205 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在入院时及黄疸消失时进行两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20项,每项0~2分,总分40分,<37分为异常)评估其行为,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量,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的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血清胆红素与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6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结果:治疗前高胆红素组低于对照组(37.80&;#177;2.10,39.20&;#177;0.8,t=4.43,P<0.01);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2]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治疗前高胆红素组高于对照组[(5.54&;#177;1.45)&;#215;10^-3,(3.56&;#177;1.29)&;#215;10^-3,t=6.82,P<0.01],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3]胆红素总量/白蛋白和行为神经评分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高度负相关关系(r=-0.97,P<0.01),直线回归显示存在着回归关系(回归方程y=42.17-0.79 X,回归系数为-0.79,P<0.01).高胆红素组患儿当神经行为评分<37分时胆红素/白蛋白为6.54&;#215;10^-3.[4]血清胆红素总量和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3.5,P>0.05).结论:在预测神经毒性方面,胆红素总量/白蛋白较胆红素的量更准确、更直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当胆红素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达到6.54&;#215;10^-3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积极采取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足月新生儿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治疗的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治疗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与B组患儿常规治疗同时连续3d等量静脉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A组总剂量为750U,B组总剂量为1 500U。通过对比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评估三组患儿的脑保护效果。结果治疗A组与治疗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血液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新生儿严重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适当的安全剂量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预防、减轻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改善胆红素脑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球浆比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去白浓缩红细胞与血浆按(2—3)∶1混合,对确诊的58名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做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其中ABO系统溶血病27例、Rh系统溶血病12例、严重感染11例、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和原因不明6例,换血总量约180 ml/kg;换血过程中予以生命体征监护,监测换血前后胆红素、总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血常规、电解质、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儿换血前总胆红素水平(476.2±123.1)μmol/L,换血后降为(219.7±85.5)μmol/L、B/A比值由12.53降为6.47,平均降低了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治疗后,患儿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所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Ca2+下降明显,由(2.41±0.27)mmol/L降低至(1.29±0.33)mmol/L,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痊愈出院55例,3例因不良神经预后放弃继续治疗。结论采用高球浆比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变化,探讨其在该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26例诊断为生理性黄疸(胆红素〈256μmol/L,根据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为B组,20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342μmol/L)为C组。临床诊断为胆红素脑病患儿11例为D组;同期正常无黄疸足月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A组.各组病例均除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疾病。清晨留取静脉血4 ml,取血清标本,测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值,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S-100蛋白浓度。结果对照组(A组)与生理性黄疸组(B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分别为0.285±0.116和0.315±0.121μg/L,两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C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为0.493±0.212μg/L,胆红素脑病组(D组)为0.865±0.392μg/L,两组之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B组和C组比较血清S-100浓度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S-100蛋白浓度作为神经系统损伤的特异生化指标,可提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并能反映其严重程度,提示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1H-MRS特征及MRI特点,探讨MRI及1H-MRS的诊断价值,同时随访其临床转归,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22年11月中山市博爱医院43例胆红素脑病患儿,所有患儿均行头颅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检查。由两位高年资诊断医生评估三组病例MRI图像特征,将波谱成像数据导入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对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NAA/Cr、NAA/Cho、Cho/Cr等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后同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分别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胆红素脑病患儿中,39例(90.7%)在双侧苍白球T1WI图像出现异常高信号,25例(58.1%)相同位置T2WI-FLAIR图像信号轻度增高。43例患儿MRS各项代谢物数值分别为:NAA为(0.011±0.003)、Cr为(0.013±0.002)、Cho为(0.022±0.003)、NAA/Cho为(0.561±0.144)、NAA/Cr为(0.84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脑脊液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颅脑MRI特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44例胆红素脑病组和79例非胆红素脑病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脑脊液总胆红素水平,并对2组行颅脑MRI检查。结果胆红素脑病组脑脊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胆红素脑病组(均P<0.01)。胆红素脑病组MRI表现为T1WI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33例,其他部位高信号7例(MRI表现为1例右侧基底节区内囊后肢外侧小片状异常信号、1例右侧尾状核头T1WI高信号、3例侧脑室旁异常信号、1例双侧额叶异常信号和1例窦汇处短T1T2信号),MRI未见异常信号4例。非胆红素脑病组MRI表现为T1WI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3例,其他部位高信号1例(MRI表现为1例右侧顶枕部点状异常信号),MRI未见异常信号75例。胆红素脑病组MRI T1WI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胆红素脑病组(P<0.01)。结论脑脊液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可作为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早期颅脑MRI主要特征为T1WI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需定期随访并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57-2559
目的探究行为神经评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设置为观察组,其中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为观察A组,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且342μmol/L的为观察B组,另选择同时间段的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设置为常规组,同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监测,比较NBNA评分。结果当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时,显示NBN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相比常规组新生儿的评分明显较低,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NBNA评分有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发的神经行为能力异常现象,利于对患儿进行早期疾病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的变化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及凝血异常的规律。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观察组,并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TBIL257μmol/L的17例患儿设定为A组,而TBIL≥257μmol/L的18例患儿设定为B组。选择同期的35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上述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LT、APTT、PT、TT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而FIB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为22.8%,对照组发生率为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PLT、APTT、PT、TT等指标水平均高于A组,FIB水平则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BIL恢复正常时间明显长于PLT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PLT会增多,且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随着血清TBIL水平不断升高,会加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情况;患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BIL恢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0.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并发症,可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留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听神经传导通路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胆红素最敏感部位之一,听觉受损常出现在神经系统受损之前,并且当存在早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溶血、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比值升高、酸中毒等因素时,更易发生听觉受损,因此早期进行听觉功能检测能及时发现胆红素对新生儿的神经毒性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策略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