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尺骨截骨矫形关节囊松解紧缩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3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男18例,女14例;年龄2~9(5.3±1.2)岁;均无桡神经损伤症状。患者术前症状为肘关节疼痛、畸形,屈伸及前臂旋转受限,X线示尺骨畸形愈合或呈"弓形征",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术中作尺骨脊后方切口,在尺骨成角畸形最明显处行额状面长斜形截骨,然后采用Boyd切口显露肱桡关节及上尺桡关节,清理关节内的瘢痕组织,复位桡骨头,并在维持肘关节稳定的前提下,对尺骨截骨处进行处理,予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32例患儿均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8个月,其中1例患儿出现术口感染。根据Mackay评定标准:32例患儿术后均无肘、腕关节疼痛症状,29例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30±5)°/0°,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90°/(85±5)°;2例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19°/8°,121°/7°),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90°/75°,85°/60°);1例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90°/10°,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80°/60°。优29例,良2例,中1例。结论:尺骨截骨矫形、肘关节后关节囊松解、前关节囊紧缩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2年以内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2年以内陈旧性孟氏骨折低龄患儿采取尺骨近端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小头切开复位、肱桡关节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38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2~12个月。术后2例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4例桡神经损伤患儿功能完全恢复,其余患儿肘关节无畸形,无疼痛。肘关节伸直活动范围0°~20°(6°±4°),屈曲活动120°~135°(130°±5°),旋前平均80°±5°,旋后平均85°±5°。根据Mackay标准评定:优30例(78.9%),良6例(15.8%),差2例(5.3%)。结论尺骨近端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低龄儿童2年以内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陈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14例成人肱骨远端陈旧骨折患者。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活动度,采用改良An-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11.8±1.6)个月。术后4周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牢靠,有骨痂形成。骨折均愈合,时间12~24周。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An-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13/14;肘关节屈曲80°~140°(109.6°±12.2°),前臂内旋75°~80°(77.3°±2.1°)、外旋78°~82°(79.8°±2.7°)。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陈旧骨折,术野暴露充分,清创、复位、内固定操作方便,且内固定牢靠,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可吸收缝线辅助缝合固定治疗肘关节软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1例肘关节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肘关节脱位伴肱骨内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1例, 桡骨小头骨折伴软骨部分游离6例, 桡骨小头骨折伴肱骨小头骨折6例,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3例, 肘关节脱位伴桡骨小头尺骨冠突骨折4例, 尺骨鹰嘴桡骨小头尺骨冠突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在术中使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辅助固定关节软骨骨折块。术后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 记录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13~64个月, 平均23个月。1例因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形成二期行关节松解手术;1例内侧副韧带钙化, 肘关节僵硬。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119.8°(90°~140°), 伸直-3.8°(-45°~0°);前臂旋前78.3°(46°~84°), 旋后79.6°(62°~87°)。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为59~95分, 平均91.2分;优12例, 良8例, 差1例。结论通过缝合固定技术修复肘关节软骨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Boyd入路切开复位尺骨斜行截骨延长术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Boyd入路切开复位尺骨斜行截骨延长术治疗26例陈旧孟氏骨折患儿。术后12个月根据Kim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截骨处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根据Kim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7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24/26。拆除石膏后发生桡骨头再脱位1例、半脱位1例。2例截骨处延迟愈合,采用管型石膏固定6个月后愈合。均未发生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Boyd入路切开复位尺骨斜行截骨延长术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可较快恢复肘关节及前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半环形外固定架结合尺骨微创截骨延长成角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1月,应用改良Ilizarov半环形外固定架结合尺骨微创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7.2岁。先天性桡骨小头脱位1例,陈旧性孟氏骨折13例。Bado分型:Ⅰ型12例,Ⅲ型2例。比较手术前后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应用肘关节Mackay等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0~65 min,平均58 min。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21个月。均无切口、钉道感染和骨化性肌炎、桡骨小头再脱位发生。X线片复查示,尺骨截骨区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2~114 d,平均90 d;肱桡关系佳。肘关节伸屈和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ckay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获优12例,良2例。结论改良Ilizarov半环形外固定架结合尺骨微创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具有创伤小、去架方便、复位满意和有效避免尺骨截骨后骨不连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仅切开复位、尺骨截骨矫形外固定不行环状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6例平均年龄6.5岁(3岁6个月~12岁3个月),BadoⅠ型15例,BadoⅢ1例,病程平均为7.8个月(1个月~3年)。5例患儿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所有患儿均仅行了切开复位、尺骨截骨矫形外固定,平均随访18.5个月(12~3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其中12例患儿肘关节功能完全恢复。3例出现延迟愈合,有1例出现脱位复发,二期再次手术治疗。屈伸弧度从术前平均的100°提高到术后的132°,旋转弧度从术前176°提高到165°。按照Kim评分系统[1],其中12例为优、3例良好、1例差。5例伴有桡神经深支症状的患儿在术后12个月之内得到完全恢复。[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尺骨截骨矫形外固定而不行环状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减少了手术步骤,具有相对减少了手术时间、效果好、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系统实现精确截骨缩短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25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资料, 均采用桥接组合系统行尺骨短缩术(USO)。女14例, 男11例;年龄(43.2 ± 10.1)岁。术前根据患者CT结果规划手术, 制定个性化截骨方案。术中先将桥接组合系统固定于尺骨, 按照术前规划截骨, 通过桥接组合系统加压闭合截骨间隙后锁定螺钉固定。记录截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指标, 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3.5 ± 1.2)个月;所有患者尺骨变异获得矫正, 截骨端愈合, 无成角、旋转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腕关节疼痛VAS评分[2.0(1.0, 2.0)分]较术前[6.0(5.0, 6.5)分]显著下降, 腕关节Mayo评分[(85.4 ± 8.9)分]、握力[(39.4 ± 1.2)kg]、腕关节屈-伸(111.9°± 12.6°)、旋前-旋后(133.2°± 15.7°), 尺-桡偏(35.3°± 2.8°)活动度均较术前[(69.2 ± 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0月应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3例,年龄2~13岁,平均7.6岁;在尺骨适宜部位以直径2.5 mm螺纹半针固定3组半环形固定器,距尺骨鹰嘴3~5 cm处作尺骨横断截骨,术后1周沿尺骨长轴行纵向延长,每日1 mm,分6次完成,骨延长至肱桡关节间隙达5 mm时,停止尺骨纵向延长,依靠Ilizarov外固定器三组铰链不等距延长,使尺骨向与桡骨头脱位相反方向成角,桡骨头即缓慢复位。[结果]全部患儿均获随访,尺骨截骨处平均3.2个月骨性愈合,桡骨头复位稳定;肘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肘关节伸屈在0°~130°,前臂旋前45°~85°,前臂旋后60°~90°。根据Ma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2例。[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微创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有以下优点:(1)创伤小,尺骨背侧仅有1~1.5 cm切口;(2)操作方便,全部螺纹半针均在皮下可触及的尺骨上固定;(3)桡骨头复位稳定,随诊患儿无1例复发;(4)肘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满意。本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桡骨短缩截骨及肱三头肌腱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2012年5月对12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均行桡骨短缩截骨并一期行桡骨小头复位、肱三头肌腱膜重建环状韧带,术后所有患儿均得到随访。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个月~3年),所有桡骨小头均维持良好复位,10例术后肘关节活动与术前一致,1例术后肘关节屈曲功能较术前减少10°,1例前臂旋后功能减少5°,1例术后浅表钉眼感染。结论采用桡骨短缩截骨及肱三头肌腱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尺骨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头前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尺骨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头陈旧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桡骨头、尺骨上段截骨内固定治疗18例陈旧性桡骨头前脱位患者。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15岁,平均(6.9±1.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65个月,平均(24.0±5.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肘关节屈伸活动和前臂旋转活动受限,但均无桡神经损伤,桡骨头无明显变形。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骨不连、桡骨头再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8个月,平均(17.0±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3~3.9个月,平均(2.8±0.5)个月。术后肘关节屈曲活动及前臂的旋转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朱玉奎等评定标准,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尺骨截骨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头前脱位疗效满意,可以有效地改善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功能,防止桡骨头再次脱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18例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疼痛VA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并发症情况及Broberg-Morrey评分。结果手术时间65~180 min。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 2例失访。术后1例肱桡关节脱位,3例异位骨化,1例浅表切口感染,无神经及血管损伤。VAS评分与Broberg-Morrey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95°~135°、伸直0°~25°,前臂旋前50°~86°、旋后45°~80°。结论 对于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依据损伤特点及尺骨冠状突骨折分类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尺骨近端截骨治疗少年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采用尺骨近端截骨治疗少年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采用尺骨近端截骨治疗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的6例患者,手术时的年龄从7~12岁,从受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4年,平均为[(19.3±16.5)个月,x±s,下同],其中2例患者同时缝合了环状韧带,1例患者进行了桡侧侧副韧带的重建。重点分析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改变。结果本组6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6.5±8.7)个月。所有患者截骨部位均达骨性愈合,无异位骨化或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无肘关节疼痛和桡骨头再脱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40.0±7.1)°,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29.0±18.4)°,患侧握力占健侧握力的百分比为(96.9±3.5)%。术后影像学提示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尺骨的再塑形非常明显,表现为截骨所致的向后成角逐渐圆滑,最终成角消失,以及损伤所致的“尺骨弓征”逐渐纠正。结论对于少年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如果无明显桡骨头畸形,采用尺骨近端截骨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赵训明  邹银双 《骨科》2019,10(5):473-476
目的 探讨尺骨近端Z形截骨延长内固定联合环状韧带成形或重建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尺骨近端Z形截骨延长内固定联合环状韧带成形或重建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7.3岁(2~13岁),受伤至手术平均时间为5.3个月(1~8个月)。合并轻度桡神经损伤症状者2例。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范围。采用肘关节Mackay功能评分评价该术式对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儿手术时间为(98.4±14.6)min,住院时间为(12.2±2.4)d,平均随访时间为9.6个月(8~15个月),截骨临床愈合时间为(11.4±2.6)周;2例行环状韧带成形术的患儿,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桡骨头脱位,再次行环状韧带重建术。末次随访Mackay功能评分优1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3% 。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患儿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120.2°±6.7°,前臂旋前活动度为82.4°±5.3°,前臂旋后活动度为82.2°±5.6°,与术前的76.7°±10.1°、64.7°±10.2°、60.7°±8.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尺骨近端Z形截骨延长内固定联合环状韧带成形或重建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是目前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滑雪运动导致的肘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收治的90例因滑雪运动导致的肘关节损伤患者资料。男53例, 女37例;年龄(31.8±8.4)岁。记录患者肘关节损伤类型, 及治疗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保守治疗18例, 包括3例单纯Mason Ⅰ型桡骨头骨折和15例O’’Driscoll Ⅰ型冠状突骨折;其余7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获(31.3±18.7)个月随访, 至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单纯肘关节骨折患者63例, 单纯肘关节脱位患者2例, 骨折合并脱位25例。后脱位最多, 有22例。肘关节骨折中包含桡骨头骨折患者27例, 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41例, 尺骨近端骨折患者13例, 肱骨远端骨折患者28例;65例有副韧带损伤。保守治疗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关节活动度、MEPS评分分别为0.4 (0,1.0)分、(110.6°±0.6°)、(92.2±3.9)分, 均较治疗前[(4.7±1.4)分、(92.2°±14.4°)、(63.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析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23周。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17/19;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80°~140°(109.8°±12.2°),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10°~180°(140.6°±22.6°)。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显露充分,复位及内固定操作方便,双钢板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遗留关节功能障碍早期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06诊治的16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7例行尺骨截骨矫形,9例行尺骨截骨延长;然后均行桡骨头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及关节囊紧缩缝合术。10例肱桡关节克氏针贯穿固定,7例尺骨截骨端克氏针髓内固定,9例接骨板固定。结果16例均获得随访12~28个月,平均15.6个月。末次随访时,1例前臂旋前受限于50°。肘关节伸直0°~10°,平均4°;屈曲120°~145°,平均133°;旋前70°~90°,平均75°;旋后80°~90°,平均87°。疗效采用Mackay临床功能标准评定,优8例,良7例,差1例。结论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早期手术,尺骨截骨矫形(或延长)、桡骨头切开复位是恢复肱桡关节及上尺桡关节正常结构的关键,视桡骨头稳定情况行肱桡关节克氏针短期固定,为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473-1478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行关节切开复位、尺骨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资料。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7.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除2例分别为3年、5年外,其余20例为1~12个月。患者X线片示桡骨头脱位,尺骨桡侧或掌侧弓形弯曲,伤后时间长者见桡骨过度生长。2例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症状。所有患儿均采用经肘前Henry入路行肱桡关节切开、瘢痕彻底清除,有桡神经损伤者同时行神经探查松解;肘后沿尺骨嵴做纵切口,在尺骨鹰嘴下4~5 cm横行截骨,矫正尺骨畸形并反向成角、截骨端延长后予钢板固定。所有患儿均不行环状韧带重建。[结果]本组患儿随访12~59个月,平均15.4个月。根据Ma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2例,差1例。X线片示1例再脱位、2例半脱位,余复位稳定。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较术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前臂旋转功能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尺桡骨骨性连接等并发症。2例桡神经深支损伤患儿3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具有术野显露好、术中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前入路允许直视下处理关节内病理改变,同时便于行桡神经探查松解,后入路有利于尺骨截骨矫形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架尺骨延长治疗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O)所致前臂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外固定架尺骨延长治疗HMO所致前臂畸形患者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14.5岁(12~16岁);右侧2例,左侧3例;MasadaⅠ型2例,MasadaⅡB型3例。5例患者均接受尺骨延长手术治疗。对3例MasadaⅡB型患者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另2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架。1例合并桡骨骨折患者同时行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截骨术后8~10 d开始行尺骨牵开延长。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2~30个月)。3例MasadaⅡB型患者桡骨头均自行复位。5例患者尺骨平均延长37.5 mm(30~45 mm),平均应用外固定架时间162 d(122~274 d),平均外固定架指数48.9 d/cm。术前和术后平均梅奥肘关节评分分别为36.4分和92.7分,平均肘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分别为118.0°(110°~130°)和130.0°(120°~150°),平均伸肘活动范围分别为12.7°(10°~20°)和3.5°(0°~10°),平均前臂旋前活动范围分别为18.6°(5°~30°)和44.7°(30°~65°),平均前臂旋后活动范围分别为71.2°(50°~85°)和86.5°(75°~90°)。1例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2例出现针道感染;1例尺骨过早愈合,行第2次截骨手术后延长顺利。未见神经血管并发症。5例患者对治疗结果均满意。结论采用外固定架逐渐延长尺骨治疗HMO患者尺骨短缩畸形和桡骨头脱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青少年陈旧孟氏骨折肘关节畸形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青少年陈旧孟氏骨折肘关节畸形病例5例,采用Ilizarov技术一期尺骨截骨延长,二期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肱桡关节内固定术,三期解除肱桡关节克氏针和Ilizarov支架,四期强化功能锻炼。观察桡骨头脱位复位情况,尺骨成角矫正情况,尺骨延长长度,尺骨延长所需天数,尺骨愈合时间,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及手指伸直度情况等指标。结果 5例随访时间3~6个月,桡骨头复位良好,尺骨病理成角基本矫正,尺骨平均延长2.34cm,延长至合适长度平均需时48.6d,尺骨愈合时间平均78.4d。肘关节由术前伸5°~10°,屈50°~70°,旋前10°~20°旋后5°~15°改善为过伸5°~伸0°,屈100°~110°,旋前40°~75°,旋后40°~60°。无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患者,伸指伸腕正常。2例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伸腕50°,伸指-20°。患者主观满意。结论 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青少年陈旧孟氏骨折肘关节畸形尺骨延长满意,愈合良好,桡骨头脱位复位可靠,不短缩桡骨,同时不重建环状韧带,方法简单,短期随访疗效满意,可供临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