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探究治未病思想渊源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糖尿病肾病(DN)防治的关系,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经》治来病思想的阐述,从体质、环境因素、饮食、运动、情志、生活起居、防治并发症等方面简要探讨如何防止消渴。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发生必定会经历的一个时期,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将"治未病"思想引入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中,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群进行干预,积极发挥其作用,对于防治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根据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其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丛葳 《光明中医》2016,(23):3395-3396
基于"治未病"理论体系的研究,以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为依据,探究糖尿病防治应用。提出应依照"治未病"基本内容"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已病早治,防其传变"辨证论治,以适应自然,调和阴阳;调摄精神,怡情养性;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为原则,将"治未病"理论贯穿糖尿病防治始终。  相似文献   

7.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33-1734
从"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瘥后防复"五方面浅谈"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不同时期防治中的含义及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措施,作好预防,防止疾病发生,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29-1630
从临床治验出发,传承岭南名老中医劳绍贤教授治疗胃肠息肉经验,总结出脾胃本虚,六淫、饮食、七情等导致胃肠寒热失调,寒凝血瘀而变生息肉之病机特点,故以胃肠一体,"治未病"贯穿始终,从脾论治胃肠息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其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糖尿病肾病疗效以及减少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关键。“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智慧结晶,在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结合中西医诊疗现状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策略,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探究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盛防危、病后防复五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发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母、儿影响极大,并增加母亲及其子代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角度,探讨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纠正妊娠女性体质状态,既病后谨防病情加重,预防控制并发症状,愈后防其复发等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传"、"瘥后防复"这四方面的认识,将"治未病"与防治肾脏病紧密联系起来,旨在提高人们对肾脏病的认识,将疾病治疗的重心放在发病之前,并对肾脏病发生、发展和各个环节进行提前干预,可以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显著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培育正气;既病防变,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Ig A肾病中,未病时,严防病症出现;病未显时,要及时发现病情、控制病情;未传时稳定病情;未盛时要极力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瘥后要注意各种调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并发症之一,也是DM的主要死因。根据我们多年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经验及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特点,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对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高。“气之盛衰”是《黄帝内经》对于人一生生理性气血盛衰变化机制的高度概括,基于中老年人五脏之气衰减理论,认为DN病程变化会影响到五脏之气的生成与布散,且五脏之气的衰减又会加快DN病程进展,两者相互影响,成为中老年DN难治的主要原因。“治未病”理论是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理念,其理论蕴含丰富,贯穿疾病始终。在治疗DN现证的基础上,不同年龄段巩固相应未受损的脏气,做到未病先防,或补充已衰减的脏气,做到既病防变,防治结合,从而治疗中老年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