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咳嗽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主要症状之一,剧烈的顽固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与IPF疾病进展相关.认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是IPF相关咳嗽的发病基础,其中尤以肺肾气虚最为关键;同时脏腑虚损之体又极易内生痰、瘀,或是感受风、寒之邪,导致肺失宣降,加剧咳嗽.临床主张以"虚嗽"论治IPF相关咳嗽,具体疗法包括补肾益...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慢性复杂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较高,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现出一定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总结肺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根据络病理论和肺络的结构、功能特点,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提出其急性发作期的根本病机为“肺热络瘀”,为进一步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期的辨证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本文从肺损络伤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与治疗,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以肺络为中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致肺损络伤合并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治疗上调气以治其本,活血通络、养阴润燥以治其标,重用虫类药搜剔络邪,重视脾肾脏腑功能,以期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迁延性、难治性肺疾病,病死率高且治疗手段有限。中医的不断发展为IPF患者症状的缓解与生存质量的提高带来了福音。文章对IPF的中医病名、病机、中医药治疗进行了综述,并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血管新生、自噬、抗上皮间质转化、抗衰老、抗内质网应激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IPF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肺络病理论,即以络病理论为基础,以络病之肺络病的病因病机为出发点,结合肺络病中医药防治发展的核心内涵,从"久病入络""久病成瘀"及"久病必虚"的病理病变特征,探讨"补肺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原理,并对此法在IPF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阐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从肺络病论治IPF的科学内涵,为构建肺络病之证治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寻找新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桂才  周贤梅 《光明中医》2013,(12):2463-246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突出临床表现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改变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其预后甚差,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药物能逆转IPF的自然过程及终末结局[2].在中医传统著作中,没有与IPF完全相对应的病名,但有关本病症状的描述可见于"肺痿"、"肺痹"、"喘证"、"咳嗽"、"肺胀"、"痰饮"等疾病中.我们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过程,通过临床实践,对IPF的基本病机有了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凝血异常是IPF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中医学则认为"瘀"贯穿于间质性肺疾病发展的始终,中医治疗瘀证的理论论述详备,针对IPF瘀为核心病机,以活血化瘀作为基础疗法,结合益气、养阴、化痰等治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具有副作用小等特点。探究中医药从瘀论治IPF的科学本质对临床实践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IPF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措施有限,疗效较差。近年来中医界学者对IPF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很多研究探讨,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1 IP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中医学没有与IPF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目前大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于“肺痿”、“肺痹”、“喘证”等范畴。IPF的病因病机复杂,各家观点不一致。刘建秋认为本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气虚血瘀,痰热互结,痹阻肺络,病性属本虚标实,肺肾气阴亏虚为本虚,外邪、痰浊、瘀血、热毒为标  相似文献   

9.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公认的标准治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慢性、进展性、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状态医学”是姜良铎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学术思想。姜教授提出从状态论治应从整体出发,不局限于中医的望闻问切,应全面认识、收集疾病相关信息,对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从状态论治IPF应把握其病机状态:IPF核心病机为肺脾肾亏虚,痰瘀深伏凝结肺络,因此补益肺脾肾、活血化痰、散结通络贯穿始终;依据患者就诊时的状态辨别其当前病机,采用清热、养阴等治法对证治疗,往往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IIP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最为常见。IPF诊断后5年病死率达到65%,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2.
西医临床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尚无特效疗法,且副作用较大,祖国医学中虽无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多归为"肺萎""肺痹"范畴。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疾病方面有着广阔前景,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分期及其与肺痹、肺萎的异同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韩向莉  娄志杰 《河北中医》2011,33(5):789-792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播散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IPF可导致广泛肺纤维化,即疤痕组织,从而引起肺疤痕癌、肺泡细胞癌、腺癌等,  相似文献   

14.
<正>邱幸凡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湖北省首批知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载,经验颇丰。临床中重视识病辨证,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在邱教授生前跟师学习,亲聆教诲,收益匪浅,兹将其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整理如下。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以间质性肺炎、肺泡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和蜂窝肺改变为病理表现的慢  相似文献   

15.
从"肺"的生理功能角度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病)中医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提出补肺生肌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学说及理论依据;并根据珠及汤的药物组成、配伍、古代文献记载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等进行分析,探寻珠及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病)的可能性,提出中医治疗肺痿病可能的新思路,并举一典型病例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光明中医》2021,36(1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起病隐匿,病死率极高的难治性疾病。中医肺康复作为IPF缓解期的康复方法与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简、便、效、廉的特点,整理中医肺康复相关康复手段,包括针刺艾灸、中药、心理治疗、食疗及功法锻炼等康复手段进行综述,发掘IPF更佳的康复治疗手段,对IPF的临床康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总结史利卿运用温阳化湿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经验。史利卿认为阳虚寒凝为IPF发病的病机关键。湿热、血瘀是主要病理要素,贯穿IPF疾病各个阶段。病位在肺、肺络,兼及脾、肾等多个脏腑。病性本虚标实,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相兼共存,互为影响,故预后不佳。史利卿主张临证以温阳化湿通络为治疗大法,注重标本兼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肺脾肾多脏同调。通络之法不限于活血通络,尤为注重开宣肺气、温通阳气以通络开痹,补而不滞,宣通肺络,清化湿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络病理论浅谈特发性肺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类病程长且病情迁延反复的间质性肺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的趋势近年来不断上升,而关于其起病原因的说法却尚未得到统一。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者们对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将该理论应用于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因为外邪或内伤引动肺络虚火,从阳化热,病机为“肺热”、“络瘀”;并结合其病因病机,探究归纳《温病条辨》中清络法和中药复方清络饮在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的理论基础,为临床中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症状提供新方法,为肺络病证治体系构建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局限于肺部以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1],HRCT扫描可见胸膜下、两肺基底部网格状阴影和蜂窝影,肺功能测试示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近20余年来其发病率增加,中位生存期为3~5年[2],5年生存率20%~40%。在西医领域,目前治疗IPF仍缺乏有效药物,关于抗肺纤维化新药的多期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根据的IPF症状通常可将其归属与祖国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中医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IPF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