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巨野县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n=28):PFBN组男12例, 女16例;年龄(70.4±7.8)岁;骨折AO分型:31-A1型4例, 31-A2型16例, 31-A3型8例;采用PFBN固定治疗。PFNA组男10例, 女18例;年龄(73.0±8.9)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例, 31-A2型16例, 31-A3型10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PFBN组与PFNA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7.3±0.9)、(7.4±1.1)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骨折复位质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与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10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FBN组46例, 男22例, 女24例;年龄为(75.7±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4)d;采用PFBN固定治疗。PFNA组46例, 男20例, 女26例;年龄为(75.3±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3±0.5)d;采用PFNA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负重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PFB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3±11.4)min, 显著高于PFNA组患者[(39.2±15.3)min];术后负重时间为(7.9±2.7)d, 显著短于PFNA组患者[(21.2±5.7)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BN组与PFNA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分为机器人组(采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和牵引床组(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机器人组31例, 男11例, 女20例;年龄(78.7±9.3)岁;左侧16例, 右侧15例;骨折AO/OTA分型:31-A1型17例, 31-A2型12例, 31-A3型2例。牵引床组26例, 男12例, 女14例;年龄(78.7±7.7)岁;左侧13例, 右侧13例;骨折AO/OTA分型:31-A1型16例, 31-A2型9例, 31-A3型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患者复位时间(4.4±2.2)min、手术时间(29.0±13.5)min、术中出血量(76.5±30.5)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关节创伤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ERAS理念分为两组:ERAS组53例, 男27例, 女26例;年龄为(72.7±1.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7例, 31-A2型16例, 31-A3型10例;合并内科疾病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5.8±3.9)h。常规治疗组51例, 男31例, 女20例;年龄为(72.6±1.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1例, 31-A2型19例, 31-A3型11例;合并内科疾病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1.5±5.9)h。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1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受伤至手术时间外, 其余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04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E...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目前临床常用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Gamma钉、InterTan髓内钉及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而问世的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 但不同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早期负重时间尚无统一理论指导, 本文综述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PFNA、Gamma钉、InterTan髓内钉及PFBN等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的早期负重情况, 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分型, 以及在新分型指导下的复位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4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6例, 女68例;年龄(76.8±13.2)岁。根据骨折近端头颈骨块的移位方式, 将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3型:1型(旋转型)65例, 根据小转子位置再分为3个亚型:1.1型(小转子连在骨折远端型)24例, 1.2型(小转子连在骨折近端型)8例, 1.3型(小转子游离型)33例;2型(绞锁型)18例, 也分为3个亚型:2.1型(小转子游离型)13例, 2.2型(小转子连在骨折近端型)0例, 2.3型(小转子连在骨折远端型)5例;3型(反转子型)41例。在新的分型指导下, 对患者采用相应技巧(应用撬拨、钳夹、提拉及克氏针临时固定等技术)复位后行髓内钉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0±20.7)min, 术中出血量为(132.1±81.3)mL。根据Chang等、Kim等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101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62.95±12.44)岁(范围36~81岁);骨折均为SeinsheimerⅤ型。所有股骨转子下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及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其中7例伴有较大蝶形骨块者附加单根钛缆环扎辅助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Baumgartner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髋部疼痛程度。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33)个月(范围12~30个月)。术后根据Baumgartner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0例,复位可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36±1.36)个月(范围3~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9.05±7.75)分(范围71~100分),其中优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ouquet技术(多枚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小儿骨科采用Bouquet技术治疗的25例(26侧)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 女8例;年龄为5~11岁, 平均7.8岁;体重为23~62 kg, 平均36.3 kg;骨折类型:长斜形骨折6例(6侧), 粉碎性骨折19例(20侧)。10例(11侧)患者采用3枚(3A型)弹性髓内钉固定, 15例(15侧)患者采用4枚(6例4A型, 9例2A+2B型)弹性髓内钉固定。弹性髓内钉经股骨远端内、外侧穿过骨折端, 钉头端呈分散状均匀分布于骨折近端。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骨折复位质量和患髋功能等。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获18~27个月(平均2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 平均6.3周。1例患者股骨过度生长1.1 cm, 1例患者出现弹性髓内钉钉尾激惹。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关节活动受限、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 患肢力线恢复良好, 无成角、短缩及旋转畸形发生。末次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及DHS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DHS固定治疗的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 女10例;年龄为34~91岁, 平均67.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5例, 31-A2型13例, 31-A3型4例。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 从骨折线与内固定的关系确定术后支点的位置, 并测量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内侧力臂和外侧力臂。将32例患者根据内固定术后支点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3例, 支点在髓腔中心及以内, B组19例, 支点在髓腔中心外。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15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头颈螺钉切割但均未穿透2例, 退钉8例, 髋内翻畸形10例, 股骨颈短缩畸形15例。两组患者除骨折AO分型外其余术前一般资料及内固定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51.12 mm(39.4~57.9 mm), 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23.37 mm(15.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手术方式, 分为PFNA组和关节置换组, 每组52例, PFNA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进行治疗, 关节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髋伸屈活动度(ROM)、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85.83±7.93) min、(242.54±17.35) ml、(129.35±12.43) ml、(124.86±9.81) d、(11.37±1.99) d]明显高于关节置换组患者[(69.67±6.10) min、(185.88±15.73) ml、(96.08±12.75) ml、(96.46±11.22) d、(7.17±1.00) d],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 女117例;平均年龄为82.5岁(65~95岁);骨折改良Evans分型:Ⅰ型15例, Ⅱ型16例, Ⅲ型35例, Ⅳ型81例, Ⅴ型11例。统计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 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合并内科疾病, 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 再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确定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共有13例患者死亡, 病死率为8.2%(1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CCI、术前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多维交叉锁定钢板(multi-dimensional cross locking plate-Ⅱ, MDC-LP-Ⅱ)和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作为附加钢板在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治疗的2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根据使用附加钢板类型分为MDC-LP-Ⅱ组和LCP组。MDC-LP-Ⅱ组12例, 男10例、女2例, 年龄(36.83±12.61)岁,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09±2.37)kg/m2;与末次手术间隔(12.25±2.93)个月, 既往接受手术次数(1.33±0.65)次;肥大性骨不连5例、萎缩性骨不连7例, 骨不连断端缺损长度(1.19±0.78)cm。LCP组11例, 男9例、女2例, 年龄(30.55±8.85)岁, BMI为(26.74±5.05)kg/m2;与末次手术间隔(12.82±4.40)个月, 既往接受手术次数(1.36±0.96)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2-1体表定位法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 根据是否采用3-2-1体表定位法(3条纵轴线、2个预设切口、1个辅助切口)进行分组。体表定位组44例, 男25例、女19例, 年龄(61.59±18.43)岁(范围22~90岁);Seinsheim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6例、Ⅴ型14例;损伤机制:低能量损伤26例、高能量损伤18例。传统定位组53例, 男30例、女20例, 年龄(56.38±17.24)岁(范围24~90岁);Seinsheimer分型:Ⅱ型9例、Ⅲ型22例、Ⅳ型9例、Ⅴ型13例;损伤机制:低能量损伤30例、高能量损伤23例。记录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查, 摄髋部正侧位X线片评估影像学指标(颈干角、正侧位移位及成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假体周围骨折), 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其中顺转子间型12例、反转子间型23例、转子下型17例,按AO分型,A1型3例,A2型32例,A3型17例.术后每月进行随访一次,根据随访时髋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Harris评分,作出疗效评定.结果 术后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52例患者全部获得6~12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周.Harris评分:优44例,良8例,优良率100%. 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逆行耻骨上支髓内钉, 探讨其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4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 女4例;年龄(44.8±12.5)岁;骨盆骨折根据AO/OTA分型:61-A型5例, 61-B型4例, 61-C型5例;骨盆前环骨折根据Nakatani分型:单侧Ⅰ区骨折1例, 单侧Ⅱ区骨折5例, 单侧Ⅲ区骨折2例, 右侧Ⅱ区、左侧Ⅲ区骨折3例, 左、右两侧均为Ⅲ区骨折2例, 左、右两侧均为Ⅱ区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8±1.8)d。所有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采用逆行耻骨上支髓内钉固定。记录患者每枚髓内钉的置入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14例患者共置入18枚逆行耻骨上支髓内钉, 术中每枚髓内钉置入时间为(35.9±8.6)min, 术中X线透视次数为(22.8±1.9)次。术后所有患者置钉处手术切口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 良5例, 可2例。14例患者术后获(18.1±1...  相似文献   

16.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特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58例(60髋)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51例合并有较严重的各种内科疾病。骨折固定方法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包括短重建钉、经皮短重建钉及股骨近端钉。术后半年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本组5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8min(45~134min),平均出血量为215mL(50~800mL)。14例患者术后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例出院后死亡。复位及固定不满意者2例。47例患者术后获6~42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优27例,良13例,可2例,差5例,优良率为85.1%。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适用于大多数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充分评估生理机能及控制合并疾病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固定治疗老年稳定型股骨颈骨折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连续收治的5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分型和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稳定(Garden分型为Ⅰ、Ⅱ型及外展嵌插型骨折)组121例, 男28例, 女93例;年龄(77.6±8.1)岁;骨折Garden分型:Ⅰ型20例, Ⅱ型101例, 其中外展嵌插型34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Garden分型为Ⅲ、Ⅳ型、后倾角>20°的Garden Ⅱ型骨折)组421例, 男130例, 女291例;年龄(78.7±6.9)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14例, Ⅲ型403例, Ⅳ型4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病死率、再手术率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入院血清白蛋白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 其余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稳定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0 (4.0, 6.0)d]显著短于不稳定组患者[6.0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骶骨翼髂骨(sacral ala-iliac, 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采用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3例, 女9例;年龄(32.6±15.0)岁(范围13~5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1例, 交通伤1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4例, Ⅲ型8例。AO分型(Tile-Muller):C1.3型4例, C3.3型8例;其中C3.3型8例的改良Roy-Camille和Strange-Vognsen分型:Ⅱ型2例, Ⅲ型6例。8例C3.3型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3分6例, 4分2例;4例C1.3型无神经损伤。6例患者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3±9.2)d(范围6~32 d)。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骶神经根减压、骨折复位、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 骨盆前环根据损伤情况决定固定方式。根据Matta标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 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系统和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系统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股骨转子间骨折逐渐成为我国又一重大社会健康问题。目前内固定仍然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骨折复位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第一步, 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第一要素。如何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的骨折复位质量, 目前临床上仍存在争议。本文从骨折对线、骨折对位、不同判断标准、不同影像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和分析7种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质量的判断标准, 以期为取得共识、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空心螺钉(CC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FNS治疗的29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匹配29例采用CCS治疗的患者, 并据此分为两组:CCS组29例, 男14例, 女15例;年龄为(48.2±12.3)岁;采用CCS固定;FNS组29例, 男14例, 女15例;年龄为(48.2± 12.0)岁;采用FNS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程度、髋关节功能、Barthel指数、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评分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CC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10, 50) mL]显著少于FNS组患者[50(20, 50) mL], 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程度(1级5例, 2级18例, 3级6例)显著重于FNS组患者(1级21例, 2级6例, 3级2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