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目的:探究月经血干细胞(MenSC)移植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8~10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MenSC组,每组各15只。两组通过化学损伤法在大鼠一侧子宫内膜建立薄型子宫内膜损伤模型,建模7 d后分别将等渗氯化钠溶液及MenSC多点注入大鼠损伤侧子宫内,另一侧子宫作为手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第三代传代MenSC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细胞角蛋白(CK)18、波形蛋白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实时逆转录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β3(ITGβ3)及同源异型框A10(HOXA10)的基因表达。两组分别按雌鼠和雄鼠2∶1比例进行合笼实验,观察MenSC对模型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薄,腺体及血管数少(均P<0.01),MenSC移植后大鼠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子宫内膜慢性缺血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腺体数目的变化、同时检测端粒酶(TERT)、POU5f1、c-kit和caspase3的表达。方法实验组通过结扎8周龄SD大鼠双侧子宫动脉构建慢性子宫内膜缺血性损伤模型(实验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通过阴道细胞涂片判定性周期。3个月过后,于发情期处死SD大鼠,取子宫内膜组织HE染色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端粒酶和caspase3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c-kit、POU5f1和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端粒酶、c-kit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膜厚度(502±148)、腔上皮厚度(17.20±4.98)、腺上皮厚度(9.17±1.96)、内膜腺体数目(18.9±4.8)以及内膜腺体体积分数(0.15±0.02)和对照组内膜厚度(800±130)、腔上皮厚度(29.46±9.27)、腺上皮厚度(15.68±2.50)、内膜腺体数目(30±5.5)以及内膜腺体体积分数(0.40±0.16)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0.23±0.01)、(0.31±0.13)]较对照组[(1.00±0.06)、(0.75±0.09)]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1.43±0.22)、(0.67±0.23)]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16)、(0.40±0.08),P<0.05],端粒酶蛋白表达水平(0.64±0.19)明显低于对照组[(0.87±0.12),P<0.05]。结论子宫内膜慢性缺血以及子宫内膜慢性缺血引起的端粒酶和c-kit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增加可能是薄型子宫内膜发病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经助孕胶囊对促排卵周期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8~9 w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0 d后,造模,雌雄合笼。于妊娠第5天获取子宫内膜,检测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及MMP9/TIMP1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MMP9及TIMP1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MMP9、TIMP1及其比值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αvβ3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可导致着床期子宫内膜MMP9及TIMP1mRNA表达下降,影响MMP9/TIMP1比值,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促排卵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之一。调经助孕胶囊可增加促排卵周期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MMP9、TIMP1 mRNA表达,调节MMP9/TIMP1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子宫内膜深度损伤的动物模型,为子宫内膜干细胞复合生物支架疗法提供动物模型。  方法  将15只健康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表的分组方式分为假手术组(5只)及模型组(10只);假手术组雌性大鼠仅开腹不对子宫进行操作,模型组雌性大鼠开腹后对每只大鼠左侧子宫做手术切口后行子宫内膜机械搔刮及宫腔注入细菌脂多糖溶液、子宫缺血处理,右侧子宫做手术切口但不做其他任何处理。经过2个动情周期,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均于动情期开腹收集子宫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膜Collagen Ⅰ、CK18、Vimentin及PECAM-1的表达,对损伤子宫内膜的腺体数目和纤维化面积比率,内膜Collagen Ⅰ、CK18、Vimentin及PECAM-1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子宫内膜明显变薄,腺体数量减少,结构紊乱,间质纤维组织增多,胶原聚集,纤维化较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子宫内膜Collagen Ⅰ表达水平比假手术组高,CK18、Vimentin、PECAM-1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采用机械损伤、宫腔注入细菌脂多糖及缺血三重损伤法可以建立大鼠子宫内膜深度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定坤丹联合戊酸雌二醇对肾阳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取处于动情期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定坤丹组、戊酸雌二醇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肾阳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空白组自由饮食,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定坤丹组灌服定坤丹2.26 g/(kg·d),戊酸雌二醇组灌服戊酸雌二醇0.3 mg/(kg·d),联合用药组在戊酸雌二醇0.3 mg/(kg·d)基础上同时给予定坤丹2.26 g/(kg·d)。经过3个动情周期后,处死大鼠,取材。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中β-catenin、E钙粘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腔狭窄或增大,内膜层腺体、血管稀疏,子宫内膜变薄(P<0.01),VEGF表达降低(P<0.01),β-catenin、E-cadherin、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内膜腺体较多,分布均匀,内膜层血管丰富,内膜增厚(P<0.01或P<0.05),VEGF表达呈不同程度升高,β-caten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定坤丹组与联合用药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戊酸雌二醇组比较,定坤丹组β-catenin蛋白水平更高(P<0.05),MMP-9蛋白水平更低(P<0.01);联合用药组β-catenin、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定坤丹组β-catenin蛋白水平更高,E-cadherin蛋白水平更低(P<0.01或P<0.05)。  结论  定坤丹联合戊酸雌二醇通过上调肾阳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膜VEGF表达,下调β-catenin、E-cadherin和MMP-9蛋白水平,增厚大鼠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定坤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构建EM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组)、定坤丹低(1.13 g/kg)剂量组(DKP-L组)、定坤丹中(2.26 g/kg)剂量组(DKP-M组)、定坤丹高(4.52 g/kg)剂量组(DKP-H组)、孕三烯酮(60 mg/kg)组(GES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SD大鼠只开腹不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设为假手术组(Sham组),以药物分组干预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质量与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率)与VEGF、MMP-9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NOS、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VEGF与MMP-9表达、血清VEGF、MMP-9、iNOS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织p-PI3K/PI3K、p-AKT/AKT、p-mTOR/...  相似文献   

7.
依扑拉芬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扑拉芬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2 4只 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扑拉芬组 ,每组 8只 ,术后 15天开始给药 ,用药 6 0天后 ,处死大鼠取子宫 ,对其子宫内膜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依扑拉芬组比较 :大鼠子宫内膜上皮较薄 ,腺体数目显著减少 ,腺体缩小 ;依扑拉芬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形态表现相似 ,但腺体较小 ,腺体数目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过程中 ,依扑拉芬有维持子宫内膜生长作用 ,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血补肝肾方对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胚胎着床的分子基础。【方法】将90只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30只,其中,治疗组小鼠予以中药益气血补肝肾方治疗(包括经后增殖方8 mg/kg和促黄体方8 mg/kg),在妊娠第4天(Pd4)上午8∶00采用米非司酮诱导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胚胎着床障碍,12 h后处死小鼠(每组20只),剖腹取小鼠子宫,小心刮取子宫内膜,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整合素β3在各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其余小鼠(每组10只)于Pd4剖腹取小鼠子宫,固定于体积分数2.5%戊二醛溶液中,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整合素β3 m 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可显著升高整合素β3 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胞饮突在模型组中的表达少于治疗组和正常组,而胞饮突在治疗组和正常组的表达相似。【结论】中药益气血补肝肾方可上调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的表达,对胞饮突在Pd4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秀萍  郝秀芳  朱秀娟 《西部医学》2022,34(9):1296-1301
目的 探究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内膜容受性及CXCL12/CXCR4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组)、中药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组给予活血消异方干预治疗组)、西药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干预组)和拮抗剂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组给予AMD3100干预组),每组10只(只在检测CXCL12和LXCR4蛋白表达中使用拮抗剂组干预)。ELISA检测4组大鼠性指标E2、P水平;HE染色比较4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LIF、αvβ3、CXCL12和CXCR4蛋白(Western blot检测);CXCL12和CXCR4 mRNA表达(RT-PCR)。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性激素指标E2、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血清中性激素指标E2、P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且中药组E2、P含量升高的较为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LIF、αvβ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后的西药组和中药组中的LIF、αvβ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中药组升高较为显著(P<0.05)。模型组CXCL12和CXCR4蛋白和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的西药组、中药组和拮抗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和相对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中药组和拮抗组大鼠CXCL12和CXCR4蛋白和相对表达较西药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CXCL12、CXCR4表达。  相似文献   

10.
刘音吟  谈勇 《现代医学》2014,(11):1257-1261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妊娠大鼠早期妊娠结局及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同源框基因A10(HOXA10)、EMX2及整合素ανβ3的影响。方法:20只正常雌鼠自80日龄起予生理盐水灌胃后与雄鼠合笼,将妊娠大鼠作为正常妊娠组(A组)。70只雌鼠予以脱氢表雄酮制作PCOS模型,自大鼠80日龄起予CC灌胃后与雄鼠合笼,选取其中24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PCOS妊娠组(B组)、PCOS妊娠+地屈孕酮组(C组)。于妊娠第5天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断头处死,留取子宫和子宫内膜标本,以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HOXA10、EMX2及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妊娠第8天将剩余大鼠断头处死,留取双侧子宫计算胚泡数量。结果:大鼠胚泡的着床率A组〉C组〉B组;3组平均胚泡着床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νβ3的mRNA及蛋白表达A、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EMX2的mRNA及蛋白表达A组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大鼠经促排卵治疗后种植窗期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下调,EMX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早期流产的原因之一;而地屈孕酮可能通过上调子宫内膜容受因子HOXA10、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减少早期妊娠丢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助孕增膜方对肾虚胚胎着床障碍小鼠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及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时序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肾虚胚胎着床障碍小鼠病证结合模型。造模成功后,将200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给予助孕增膜方灌胃,剂量为44.4 g·kg~(-1)·d~(-1))、西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灌胃,剂量为0.02 mg·kg~(-1)·d~(-1)),每组50只。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小鼠在妊娠第4天晚21∶30-22∶00时(第1时间点,T1)和妊娠第5天上午9∶30-10∶00时(第2时间点,T2)2个时间点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表达。另在4组小鼠中,每组取5只小鼠于合笼第0、2、4、6、8天5个时间点取小鼠子宫内膜,并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PCR检测各组小鼠着床窗期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时序表达。【结果】(1)正常组T1时子宫内膜表面表达大量发育中的胞饮突,T2时则表达大量发育完全的胞饮突;模型组胞饮突表达迟滞于正常组,中药组胞饮突的表达接近于正常组。(2)着床窗期模型组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3)正常组小鼠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mRNA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合笼日表达较弱,随后逐渐增强,在妊娠第4天(小鼠胚胎植入当天)达到高峰(P0.01),之后表达逐渐减弱,妊娠第8天仍高于非孕水平(P0.05)。中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小鼠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mRNA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的时序表达规律类似于正常组。【结论】整合素β3及骨桥蛋白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客观标志。中药助孕增膜方能使着床窗期肾虚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同步,并上调整合素β3和骨桥蛋白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3月选取SPF级雌性SD大鼠42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造模组33只。造模组参照《雌性大鼠肾虚血瘀模型初探》建立肾虚血瘀薄型子宫内膜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对照组、造模组均随机选取3只大鼠验证造模成功与否,随后将30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佳乐组5组,每组6只。对照组、模型组均灌服蒸馏水10 ml/kg;补佳乐组灌服补佳乐0.3 mg•kg-1•d-1;补肾活血低剂量组灌服补肾活血方2.16 mg/kg,10 ml/d;补肾活血中剂量组灌服补肾活血方4.32 mg/kg,10 ml/d;补肾活血高剂量组灌服补肾活血方8.64 mg/kg,10 ml/d;均为1次/d,给药3个动情周期即15 d后处死大鼠开腹取子宫,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面积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面积。结果 对照组子宫内膜结构完整,腺上皮和腔上皮细胞完整,腺体和血管数量正常;模型组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腺上皮和腔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腺体稀少,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补肾活血低、中剂量组腺上皮及腔上皮细胞呈矮柱状,腺体减少,毛细血管增多,内膜稍厚;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佳乐组大部分腺上皮和腔上皮细胞完整,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小于对照组(P<0.001);补肾活血低、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大于模型组(P<0.05);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大于补肾活血低、中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少于对照组(P<0.001);补肾活血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多于模型组(P<0.001);补佳乐组大鼠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多于补肾活血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面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面积小于对照组(P<0.001);补肾活血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面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面积大于模型组(P<0.05);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面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面积大于补肾活血低剂量组,小于补肾活血高剂量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够增加子宫内膜各层厚度、腺体数、血管数以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面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5只为空白对照组,75只为模型制备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x-one,DHEA)溶液建立PCOS大鼠模型,判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达英-35组、补肾化瘀方组,分别用蒸馏水、达英-35及补肾化瘀方对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1 d,停药7 d为1周期,3个周期后停药,按雌雄鼠1:1合笼,并于妊娠第4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及LIF的表达.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达英-35组、补肾化瘀方组整合素αvβ3表达均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化瘀方组整合素 αvβ3较高(P<0.05),达英-35组整合素αvβ3较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达英-35组LIF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化瘀方组LIF较高(P<0.05).结论 补肾化瘀方可提高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及LI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PN与MMP-9在大鼠内异症模型异位内膜中表达的特点及OPN与MMP-9的相关因子。方法大鼠手术建模28d后二次手术开腹,肉眼观合并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建模成功后,取大鼠的在位(在位组)、异位内膜组织(异位组)和建模前在位内膜组织(对照组),通过RT-PCR、免疫组化法测定内膜中OPN与MMP-9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OPN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间质内少量表达;MMP-9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核内无表达;异位内膜组中OPN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为53 735.4±4 896,高于在位内膜组33 733.8±5 322和对照组(37 291.2±4 588,P〈0.05),对照组和在位组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异位组内膜中MMP-9的表达为32 645±9 967,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P〈0.05),而在位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9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OPN与MMP-9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呈正相关,两者在细胞信息调节中可能存在级联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丽君  张艳  徐谦  刘莉  黄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6(6):325-326,I0003
目的观察西药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7月龄SD大鼠,12只为假手术组,24只为造模组。造模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假手术组仅切除一段肠系膜。去卵巢后60d,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2组,尼尔雌醇组用尼尔雌醇液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用生理盐水灌胃,60d后处死动物,常规切片,染色,光镜观察,摄片。结果模型组8只大鼠子宫内膜呈增生或萎缩型改变。假手术组5只大鼠呈增生期改变,3只呈分泌期改变。尼尔雌醇组8只大鼠子宫内膜均呈分泌期改变。结论尼尔雌醇可使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改变,这一实验结果有悖于目前的内分泌学说,亦不同于既往的实验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对促排卵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24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的麻油溶液制作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Con)同期皮下注射麻油.PCO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克罗米芬组(C)、克罗米芬+针刺组(C+A),其中M组不作任何处理,其它各组均于80日龄起进行干预5 d.治疗结束后,各组部分大鼠断头处死,留取子宫和子宫内膜标本.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同源盒基因A10(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PR、HOXA10、LIF及整合素αvβ3(Integrin αvβ3)蛋白的表达.各组其余大鼠与雄鼠交配,于妊娠第8天处死,观察大鼠胚泡着床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C+A组大鼠子宫内膜发育更好,上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也更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能显著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导致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状态,可能通过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人蜕膜移植建立NOD-SCID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蜕膜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早孕期蜕膜组织种植于NOD-SCID鼠腹部皮下,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2、4、6、8周,取出其皮下移植物送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其形态学、增殖活性方面有无改变。结果 16只小鼠均存活,有15只小鼠皮下病灶经HE染色可见明显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成功率为93.75%。腺上皮细胞角蛋白、ki67染色均阳性,基质细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8周移植物中一些基质细胞减少区域的腺上皮细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结论 采用人蜕膜建立NOD-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功率高,模型形状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及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给药30 d后,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以RT-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结果少腹逐瘀丸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TNF-α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VEGF mRNA的表达(P<0.01)。结论少腹逐瘀丸通过降低TNF-α和VEGFmRNA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异位黏附、种植和生长,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νβ3、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8周龄雌性SD大鼠子宫内膜中分离提取EDSCs,采用机械分离与两步酶消化法,实验选用纯度较高的第3代细胞,分别采用尾静脉和宫腔注射的方法移植到实验大鼠体内;采用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子宫内膜bcl-2和H-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假手术+注射溶剂,n=10)、去势组(双侧卵巢切除术+注射溶剂,n=10)和雌激素替代组(双侧卵巢切除术+注射雌二醇,n=10)。第13周处死动物,取其子宫称重,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bcl-2 mRNA, H-ras mRNA及Bcl和H-ras蛋白的表达。结果:去势组子宫湿重、内膜厚度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和雌激素替代组(P<0.01)。替代组出现1例单纯性增生和1例鳞状细胞化生。替代组bcl-2和H-ras mRNA和Bcl和H-ras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去势组(P<0.01),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抑制子宫内膜萎缩,且会出现单纯性增生或鳞状细胞化生,具有潜在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雌激素可通过增加bcl-2和H-ras mRNA及Bcl和H-ras蛋白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