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4岁以下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4岁以下IAHS患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确诊时、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确诊时NLR、PLR和MPVLR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采用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NLR、PLR和MPV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将患儿分组, 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 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与存活组患儿相比, 死亡组患儿确诊时的NLR、PLR、MPVLR偏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确诊时NLR、PLR、MPVLR预测IAHS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815和0.772。当NLR、PLR、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20例初发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CAL组(n=64)和无CAL组(n=156)。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计算NLR。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HRV指标:(1)时域指标:正常窦性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in N-N intervals,SDNN)、相邻N-N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 index)、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手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他因素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至2017年行心脏手术患儿11937例,根据NLR随年龄增长分布的变化拐点及发生医院感染与否将患儿分为<224天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及≥224天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其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川崎病(KD)免疫球蛋白(IVIG)敏感性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404例初诊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IVIG治疗前后的血常规、NLR和PLR值,通过ROC曲线确定NLR和PLR在预测川崎病IVIG不敏感的最佳cut-off值;用logistic回归确定IVIG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404例川崎病患者中31例IVIG不敏感。与IVIG敏感组相比,IVIG不敏感组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启用IVIG时的病程较短(P0.05);IVIG治疗前后的NLR、PLR水平以及CRP均较高(P0.05)。IVIG治疗前、后的NLR和PLR对川崎病IVIG不敏感最佳预测值分别为4.36、162和1.45、19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VIG治疗前的病程、CRP,以及IVIG治疗前后的NLR和PLR是IVIG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NLR和PLR可能作为川崎病患者丙球不敏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病例见本刊2011年第4期彩页)患儿初步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做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分析(血涂片)、EB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肺炎支原体、血沉、肝功能、结核菌素试验(PPD)、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咽拭纸培养、骨髓象、X线胸片、腹部彩超等。患者检查结果如下:血常规:白细胞10.3×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患儿血型糖蛋白C(GYPC)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治疗反应和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05年11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儿科及哈尔滨市血液肿瘤研究所儿科住院的ALL患儿.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LL初治患儿、缓解患儿、难治患儿、复发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GYPC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患儿的免疫表型,观察GYPC基因与免疫表型的关系.结果 (1)初治患儿GYP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后GYPC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儿GYPC表达水平不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也高于初治组(P<0.01);(2)38例初治患儿GYPC阳性24例,GYPC阴性14例,GYPC阳性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与GYPC阴性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0%、92.9%,P>0.05),但完全缓解患儿治疗前GYPC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患儿(P<0.05);(3)38例初治患儿中25例为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0例为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T-ALL的GYPC阳性率高于B-ALL(分别为90.0%、48.0%,P<0.05),且T-ALL的GYPC表达水平高于B-ALL(P<0.05).结论 GYPC的表达水平随儿童ALL的病情发展而变化,GYPC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预测复发、评估预后的一个新指标;GYPC高表达可能是儿童ALL的不利因素,GYPC高表达者疗效差,易复发;GYPC表达水平与免疫分型具有相关性,GYPC在T-ALL具有高表达,可能是T-ALL的缓解率低、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时,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体液免疫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MPP患儿211例,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6岁组和≥6岁组,同时依据胸片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入院初检测血常规、CRP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6岁组患儿MPP大叶性肺炎发生率为45.92%,高于1个月~6岁组的22.12%(χ2=13.4,P<0.001)。在1个月~6岁组中,大叶性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而在≥6岁组患儿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IgA、IgM含量低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两个年龄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CRP含量均高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结论年长儿MPP以大叶性肺炎多见,可能是年长儿MP感染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强烈的表现之一,MP感染后淋巴细胞减少和早期特异性抗体产生不足也可能与大叶性肺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肌酸激酶同工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动态观察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变化 ,分析柯萨奇B组病毒 (CVB)感染对CK MB的影响。方法 对上呼吸道感染 (A组 ) 132例、病毒性心肌炎 (B组 ) 80例 ,测定CK MB采用电泳法 ,CVB测定采用ELISA间接法。结果 ①入院时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心肌炎患儿CK MB均异常 ,分别是 (35 6 8± 11 33)IU/L、(32 44± 10 0 5 )IU/L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K MB恢复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快 (P <0 0 1)。②CVB阳性患儿CK MB异常率高于CVB阴性组 (P <0 0 1)。③CVB感染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CK MB异常持续时间较呼吸道感染患儿长 (P <0 0 1)。结论 ①呼吸道感染时CK MB异常率高 ,但恢复较快。②CVB感染对CK MB影响明显。③CK MB动态观察对病毒心肌炎防治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3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初治T-ALL及累及骨髓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儿的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3例患儿中25例患儿复发,3例因化疗或移植并发症死亡,5年累积复发率(CRF)为(37.89±6.02)%,5年无事件存活率(EFS)为(58.74±6.01)%。初诊时年龄≥13岁的患儿5年EFS显著减低,脾肋下≥9 cm及初诊时免疫球蛋白重链(Ig H)基因重排阳性患儿的5年CRF显著升高。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中,MTX血药浓度峰值≥40μmol/L患儿的预后明显改善。结论儿童T-ALL的长期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初诊时年龄≥13岁、脾肋下≥9 cm提示预后较差。初诊时Ig H基因重排阳性患儿可能存在较高复发风险。大剂量MTX的治疗可使T-ALL患儿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616例MPP患儿(MPP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 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MPP组与健康对照组、重症MPP组与普通MPP组间的NLR及PLR的差异。筛选出影响重症MPP的危险因素, 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寻找最佳截断点。结果 1.MPP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血小板计数(PLT)、NLR、PLR、免疫球蛋白(Ig)M的中位数及CD3-CD19+、CD19+CD23+百分比的中位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36×109/L比7.49×109/L、4.41×109/L比3.11×109/L、340.92×109/L比234.00×109/L、1.70比0.91、112.99比70.34、1.33 g/L比1.29 g/L、20.95%比17.10%、11.25%比9.70%];淋巴细胞数(L)、IgA的中位数及CD3+、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扭转坏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4年5月至2023年5月术中诊断为卵巢扭转的73例患儿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将患儿分为坏死组(27例)及未坏死组(4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侧别、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至手术时间、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值(C-reaction protein, 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淋巴细胞与CRP的比值(lymphocyte to C-reaction protein, LCR)及附件肿物直径。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卵巢扭转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  相似文献   

12.
探讨小儿初治达完全缓解 (CR)的急性白血病在以后定期化疗中 ,测定化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血浆丙二醛 (MDA)的变化。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红细胞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测定血浆MDA含量。结果显示 :30例CR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前SOD正常 ,MDA升高 ;化疗后SOD明显降低 (P <0 .0 1 ) ,MDA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SOD、MDA的变化 ,可作为反映化疗药物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前列腺凋亡反应基因4(Par4)mRNA表达量的临床意义。方法HIE患儿37例为实验组(轻度14例,中度15例,重度8例),正常新生儿8例为对照组。两组在生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1mL,采用Rt PCR法测定淋巴细胞中Par4mRNA表达量。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中Par4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均<0.01)。重度HIE患儿Par4mRNA表达量最高(F=64.6P<0.01)。结论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ar4mRNA表达量,对HIE的早期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病例见本期彩页)患儿诊断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依据:(1)患儿平素偏食,素食。(2)入院时查体:贫血貌,周身皮肤轻度黄染,巩膜轻度黄染。(3)血常规WBC 3.56×10~9/L,中性粒细胞(N)1.65×10~9/L,淋巴细胞(L)1.74×10~9/L。RBC1.71×10~(12)/L,血红蛋白(HGB)65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15.9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39.1 pg,平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辅助化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21例经病理确诊的MB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入组的21例患儿(男15例,女6例;中位年龄6岁3个月)中,肿瘤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水平和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集36例初治ALL患儿和13例健康儿童的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浆IL-6和IFN-γ水平,t检验分析ALL和健康对照组IL-6和IFN-γ水平变化.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4例初治ALL患儿、13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hTERT相对表达水平,t检验比较分析初治ALL与健康对照组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之间hTERT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初治ALL患儿组hTERT相对表达水平与血浆IL-6和IFN-γ水平的关系.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 仞治ALL患儿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3.27±32.05)ns/L vs(28.15±15.91)ng/L,t=4.841 P=0],但血浆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14.62±7.67)ng/L vs(24.22±10.43)ng/L,t=3.505 P=0.001].初治ALL患儿组外周血hTER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6057±0.1796 vs 0.0774±0.0219) ng/L,t=4.986 P=0,低于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0.6057±0.1796 vs 0.8883±0.0472)ng/L,t=3.071 P=0.006.初治ALL患儿组中外周血hTERT表达水平与血浆IL-6水平呈正相关(r=0.683 P=0.001),与血浆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70 P=0.011).结论 初治ALL患儿hTERT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存在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二者相互作用,促进AL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561479 小儿~3H—TdR 参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初步观察及临床应用刘严庄等陕西新医药15(6):49~52,1986应用~3H—TdR(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测定100例各年龄组健康人外周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至6岁组逐渐接近青年人水平。125例6岁以下住院肺炎患儿的~3H—TdR 参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e ratio,PLR)鉴别低于8月龄婴儿畸胎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和30例体检为健康儿童的N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8年间收治的再发性K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2 112例初发KD患儿,其中35例再发,再发率1.66%。35例再发KD患儿首次发病后KD再发的中位时间为13.5(4~69)月。与初发患儿相比,再发患儿的发热时间缩短,四肢硬肿比例较低,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再发KD患儿中,11例初发时有冠状动脉病变(CAL),8例在再发时亦出现CA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原体感染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升高是KD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再发风险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0.76~0.91),最佳临界值为1.24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3和0.70。结论 KD发生后至少应随访2年,支原体感染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升高可作为KD再发的预测指标。初发KD发生CAL者再发时更易发生CAL。  相似文献   

20.
Zhu GH  Shi HW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38-238
患儿男,12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年半,停药2年5个月,发现左侧睾丸肿大1d”于2003年7月入院.患儿6年半前(1997年1月27日)在我院因“间断发热10d,发现面色苍白皮肤出血点3d”入院,血常规示外周血幼稚细胞0.55,骨髓原始淋巴细胞 幼稚淋巴细胞0.945,糖原染色(PAS)0.1,过氧化物酶染色(POX)(-),单抗CD5( )、CD7( )、CD34( )、CD38( )、CD13(-)、CD33(-),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