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0例肿瘤患者应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定位,观察组应用心内心电图技术进行PICC置管定位.对比两组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留置情况.结果 置管后,观察组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上腔静脉下端及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患者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PICC置管定位准确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与盲穿法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行PICC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方式进行分组,将接受行盲穿法进行PICC置管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78/8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80/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60/70)和92.9%(6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5、5.91,P值分别为0.008、0.01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4/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1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优于盲穿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ECG技术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选取9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ECG技术辅助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异位发生情况,以及导管末端深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置管异位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末端在上腔静脉下1/3处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G技术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能够帮助精准定位,减少导管异位,有利于判断导管尖端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设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观察记录2组贵要静脉使用情况、导管末端位置、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2组穿刺、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3%(149/15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7%(148/150),总置管成功率100%,贵要静脉使用率95.3%(143/150),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比例94.7%(142/1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51±17)d亦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穿刺点渗血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性。结论:PICC置管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电位指导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进行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成功植入中心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病人160例。观察组采用上腔静脉电位指导定位技术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普通心电机上连接胸前导联V1实时观察P-QRS波形的动态变化,直接引出并检测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颈内、颈外静脉、右心耳/右心房等不同部位特征性形态改变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前端位置;对照组采用早期老式置入流程,术后床头透视定位法。观察比较两组置入方法的差异。结果 160例病人成功置管后,通过1个月带管期追踪病人体检胸部CT薄扫影像收集,分析解剖结构对比手术操作记录,发现观察组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准确率为100%;两组均经过临床后期胸部CT检查证实导管尖端位于理想位置,观察组置管后病人无须二次调整导管头端位置。结论上腔静脉电位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中,具有实时、快捷、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并可精准到达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肝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成功率,以及如何减少局部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将选择普通PICC置管和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284例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试验组(138例),由固定人员操作,统一评估标准,并对比2组的置管成功率、局部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1.2%和100%,置管后Ⅲ度渗血发生率分别为11.6%和4.3%,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7%和0(P均<0.05).结论 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肝病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置管后局部渗血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判断导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104例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置管时利用导丝与心电监护仪RA导联相连引出腔内心电图,根据P波特征性变化对PICC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判断结果再与置管后根据X线胸片判断的导管末端位置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的一致性,计算心电判断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4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出现特征性P波,心电判断结果与X线胸片判断结果一致率为96.2%。4例未出现特征性P波的患者X线胸片显示,有2例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上段、1例位于上腔静脉下端、1例位于对侧头臂静脉。两种方法的判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100%。结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线胸片,且此方法不会对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也无放射性污染。心电监护与临床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相结合可以使PICC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二聚体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患者148例,共183条上肢静脉,置入PICC的上肢静脉进行定期检查。于置入PICC前行超声及D-二聚体检测,置入PICC后每周进行D-二聚体检测,每2周进行超声检查,如上肢出现浮肿、疼痛等症状或D-二聚体值大于标准值500μg/L,即行超声检查。结果 148例患者183条上肢静脉中,32条(17.5%)被临床确诊为血栓,均被超声检出。置入PICC后发生血栓的患者D-二聚体显著高于未发生血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2±717)μg/L vs(423±420)μg/L,P<0.01]。结论 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发生血栓的概率较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静脉血栓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中等长度导管尖端置入不同位置对老年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病人86例,按导管尖端位置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病人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研究组病人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护士使用血管超声定位导管尖端在血管内的位置,比较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年龄、性别、穿刺血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静脉炎及血管导管相关感染,但研究组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于老年病人,将导管尖端置于锁骨下静脉可有效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高龄危重患者血液净化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1例高龄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床旁超声指导血液净化置管的情况,分析超声在介导穿刺及并发症监测中的作用。结果超声引导直视(ultrasound-guided)深静脉置管建立通路,与快速超声筛查(quick-look ultrasound)标志定位相比,具有快速、安全、成功率高等优势;此外,床旁超声可迅速判断导管位置及发现动静脉瘘等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高龄危重病患者放置血管导管,应该倡导置管前快速超声筛查,最好在超声直视下操作。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6\]。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后血栓诊断的意义。方法所有病人置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管,超声检查从置管处沿静脉走行向近心端追踪,对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进行全程显示,以观察导管在血管内是否呈现出规整的平行线回声,位置及大体的走向,且置管部位是否能被挤压。结果156例病人血管内无血栓形成,内壁光滑,血管内血流通畅持续。26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管腔局部或者全部闭塞,可见低回声,静脉增宽,局部管腔内不可以压瘪。26例有血栓的病人中,I级血栓13例,Ⅱ级血栓5例,Ⅲ级血栓8例。此外,有血栓的病人置管后至血栓出现,历经时间最短为11d,最长为35d,平均17d。结论血栓是PICC置管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该并发症状进行及时监测,尽早发现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传统中心静脉置管(CV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航天中心医院NICU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NICU住院患者317例,根据患者置管方式不同分为PICC组134例和CVC组183例,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性症状性血栓形成(SCRDVT)、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及严重置管操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差异。结果PICC组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VC组[(19.8±10.4)d vs (14.9±9.0)d,P=0.001];SCRDVT发生率显著高于CVC组(7.5%vs 1.6%,P=0.010)。PICC组与CVC组CRBSI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0%vs 6.0%,P=0.988);PICC组无严重置管操作损伤发生,CVC组2例,其中气胸1例,误置入锁骨下动脉1例。结论 NICU患者中,PICC较传统CVC有更高的SCRDVT发生风险,但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总结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在肿瘤科1例头颈部肿瘤老年患者的应用经验。笔者收治了1例双上肢及下肢重度水肿,呼吸困难,无法平卧,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患者无法在上肢或下肢行PICC置管,因此采取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术。患者成功置入PICC导管,穿刺时间为42分钟,X线摄片显示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置管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应用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从颈内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可有效解决无法从四肢血管进行PICC置管患者的静脉治疗难题,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为疑难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输液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SA引导在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常规盲穿及超声引导下长期透析导管置管失败患者64例。采用DSA技术,通过造影剂观察血管情况,标定体表标识指导穿刺血管,必要时当即进行溶栓、球囊扩张等辅助手段协助长期透析导管植入,确保导管达到满意的位置,满足透析需要。并对置管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盲穿及超声引导下置管失败的64例病人,在DSA可视下置管,全部成功,首次穿刺成功率亦高达95%(61例)。所有患者术后透析时导管血流量均在200-280ml/min,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及感染等。结论:DSA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能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并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可作为传统盲穿法及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困难病人的补救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引起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实施PICC导管留置的新生儿220例,未发生CRI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发生CRI的新生儿为病例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因素之间的区别。结果:在新生儿PICC导管出现CRI的危险因素中,两组间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是否发生堵管及置管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执行新生儿PICC置管时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合理支配穿刺次数及时间,妥当选取置管环境,严格监测管理,汇集分析材料是减少CRI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渐进式注水法在老年重症患者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1至10月在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行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重症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置管过程中使用床旁超声联合渐进式注水法引导鼻肠管置入,并在不同解剖位置定位鼻肠管头端。以腹部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头端位于幽门后作为成功置管的标准。计算置管成功率,超声定位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 结果52例老年重症患者中48例(92.3%)置管成功,其中46例(88.5%)一次性置管成功,平均置管时间为(21.0±4.7)min;4例(7.7%)置管失败,经腹部X线确认均为胃内打折。48例置管成功患者中有46例使用超声定位成功,2例幽门后未探及鼻肠管声影。超声定位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8%、100.0%、100.0%、67.0%、96.2%。 结论超声定位联合渐进式注水法能快速、准确、安全地引导老年重症患者鼻肠管置入,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超声引导下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技术较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提高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和降低静脉炎、血栓、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但由于解剖的原因,在置管过程中PICC极易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高达3%~37%~([2]),若不及时纠正,可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联合PICC置管在危重早产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早产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在出生当天给予PICC穿刺置管治疗;观察组患儿出生后即刻给予脐静脉置管治疗,10 d后拔除改用PICC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静脉穿刺次数、每次穿刺所需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静脉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次穿刺所需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发生率(40. 0%)低于对照组(9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危重早产儿中联合使用脐静脉置管与PICC穿刺置管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住院治疗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降低药液外渗发生率以及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监测重症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前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7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置管>48h者在抽血复查CRP、D-Dimer、PLT、PT、APTT、FIB、TT且病情允许情况下,行B超检查监测深静脉穿刺管内管外是否有血栓形成,并取样送病理检查。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管腔内血栓的价值。结果 7例患者静脉穿刺置管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超声检查见导管内血栓形成,经病理检查支持B超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监测深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