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比较Mask-RCNN不同层数的ResNet模型在成釉细胞瘤CT图像检测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0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釉细胞瘤患者的CT影像数据,按照标准将79名患者纳入研究。经过预处理后,共得到3566张图像,按照8∶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以及测试集。采用ResNet-18、ResNet-50和ResNet-101模型进行训练,实现肿瘤的自动检测并通过Dice系数、平均精确度AP及检测时间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ResNet-18及ResNet-50相比,ResNet-101模型自动检测的效果最好,其Dice系数为0.87,平均精确度AP(IOU 0.50∶0.95)为0.74。但该模型所需的检测时间最长,需要0.33 s。结论:不同层数的Mask-RCNN模型均可较好地实现对成釉细胞瘤的自动检测诊断,其中ResNet-101检测效果最好,但相应地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光学信号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ancer cell, OSCC)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首先, 将OSCC细胞系(SCC9和HSC3)及正常上皮细胞株Leuk-1与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体外共培养6 h, 验证近红外光学信号定量分析区分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能力。其次, 将16只BALB/c雄性小鼠(5~6周龄, 20~25g)分为两组, 每组8只, 将SCC9和HSC3细胞以1×106 个/ml浓度分别接种于小鼠背部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 模型构建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5 mg/kg ICG, 配对t检验分析近红外光学信号定量分析在OSCC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最后,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的10例OSCC患者, 其中舌癌6例, 颊癌4例, 男6例, 女性4例, 平均年龄58.6岁(46~71岁), 均在术前6~8 h经肘静脉注射ICG, 剂量为0.75 mg/kg。术中测量OSCC患者的肿瘤、瘤周(肿瘤边界外2.0 cm)及正常舌或颊黏膜的近红外光学信号强度。采用单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在正常口腔粘膜 (NM)、口腔粘膜白斑 (LK)及口腔粘膜鳞癌 (OSCC)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OSCC及其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m2 3 -H1在 8例NM、12例LK及 5 8例OSCC中的不同表达 ,用x2 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m2 3 -H1在NM及LK中多数为高染 ,分别占 87 2 5 %和 83 3% ,而在OSCC中低染率为 5 6 90 % ,与前两者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 (p<0 0 5 ) ;nm2 3 H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 ,都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m2 3 -H1蛋白表达水平是判断肿瘤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miR?135b?5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预测miR?135b?5p靶基因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肿瘤与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GenomeAtlas,TCGA)、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miR?135b?5p在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临床收集新鲜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不同组织中miR?135b?5p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5b?5p的靶基因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靶基因。结果OSCC组织中miR?135b?5p表达量较癌旁组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135b?5p表达量对OSCC组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960,P<0.001);OSCC组织中miR?135b?5p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相关(P=0.011);生信分析结果显示,miR?135b?5p的靶基因富集在与肿瘤相关的钙离子、cGMP?PKG、cAMP信号通路中;筛选得到10个关键靶基因:DLG2、ANK3、ERBB4、SCN2B、NBEA、GABRB2、ATP2B2、SNTA1、CACNA1D、SPTBN4。结论miR?135b?5p可作为一种促癌基因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并具有成为OSCC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miR-17-5p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经手术切除的OSCC组织标本和外周血标本各42例,使用qRT-PCR测定miR-17-5p的表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miR-17表达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OSCC组织和血浆中miR-17-5p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术前血浆中miR-17-5p高表达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高于低表达者(P <0.05);治愈患者术后血浆中miR-17-5p表达明显低于术前血浆中miR-17-5p含量(P<0.05),而OSCC术后复发患者无明显变化. 结论:miR-17-5p可以作为临床评估OSCC侵袭、转移和术后复发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NQO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研究NQO1生物可激活药物β-拉帕醌(β-Lapachone)体外抑制OSCC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50例OSCC组织和9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NQO1蛋白的表达,分析NQO1表达与OSCC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2)体外常规培养HN22和HSC4细胞。采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β-Lapachone对OS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β-Lapachone在OSCC细胞凋亡中作用;(3)β-Lapachone处理后,检测OSCC细胞活性氧(ROS)生成。在ROS抑制剂NAC(N-acetyl-L-cysteine)干预下,检测β-Lapachone对OSCC细胞的抗增殖能力是否有影响。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QO1蛋白在OSCC中表达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χ2检验结果显示,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7和0.041);(2)CCK-8、平板克隆、E...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层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8-mRNA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局部侵袭与血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用23例O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通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不同时段检测CK-18-mRNA在OSCC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K-18-mRNA与OSCC远处转移及复发的关系.结果 23例OSCC组织中有16例CK-18-mRNA呈阳性表达,但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P<0.01),与肿瘤部位无关.OSCC组织中CK-18-mRNA表达量[(29.30±22.37)%]显著高于痛旁组织[(15.50±11.07)%,P<0.01];其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23例OSCC术前外周血中有4例出现CK-18-mRNA表达,仪1例在随访过程中始终存在CK-18-mRNA的表达.结论 CK-18-mRNA可作为预测OSCC侵袭转移的辅助指标,中晚期患者外周血中CK-18的表达不能作为确诊OSCC远处转移的指标,但通过连续观察能够为监测OSCC转移与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建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相关的缺氧基因预后模型。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mRNA表达谱、临床数据和预后信息;通过蛋白互作网络(PPI)、Cox回归分析筛选和建立缺氧基因预后模型;生存分析(Kaplan-Meier, K-M)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预后模型的准确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评估模型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的可行性;免疫相关性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免疫检查点基因。结果: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了基于SLC2A3、GPI、PGK1三个缺氧基因的预后模型,将OSCC患者分为高风险组(n=173)、低风险组(n=172)。TCGA数据库中K-M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O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0.001),患者1、 3、 5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6, 0.677和0.713; GEO数据库中K-M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O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0.023),患者1、 3、 5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 0.705和0.690;单因素和多因...  相似文献   

9.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易发生细胞侵袭和转移,患者预后差,术后5年生存率<50%[1].目前OSCC的发病机制不清.有研究表明,微RNA (microRNA)与OS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已成为研究热点[2-3]. 一、微RNA生物学特性 微RNA是由18~ 25核苷酸(NT)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成熟的微RNA在5 '端有-HPO4基团,3’端有-OH基团,二者可与上或下游的序列不完全配对形成茎环结构,转录独立于其他基因,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任何蛋白质,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4].自1993年Lee等[5]首次发现与线虫幼虫发育相关的lin-4以来,已在58种真核生物中发现超过5000种微RNA,其中包括1048种人类微RNA,并收录在微RNABase数据库中(http:/micr orna.s anger.ac.uk/)[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 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 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半定量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2例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结论:APAF1基因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OSCC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 TS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O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临床及病理资料。TSR以50%为界限,将其分为高间质比组(≥50%)及低间质比组(<50%)。分析TSR和OSC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及临床资料完整的98例患者中,高间质比患者42例,低间质比患者56例。高间质比组OSC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以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1.0%(13/42)、26.2%(11/42);低间质比组OSC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以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2%(41/56)、67.9%(38/56)。肿瘤发病部位与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χ2=1.327,P=0.932)及5年无病生存率(χ2=3.113,P=0.683)无关;肿瘤临床分期、TSR与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RNA-seq和临床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FRGs,从而构建预后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使用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的独立队列做外部验证。结果:预后模型包括3个FRGs,与其他临床指标相比基于该模型的风险评分是一个更好的预后指标,可以作为O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模型的准确性在GEO的数据集中得到了验证。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FRGs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OSCC患者预后,为铁死亡在OSCC临床预后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CD_(44)V_6在口腔粘膜鳞癌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 4V6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4 4V6在 8例正常口腔粘膜 (NM) ,12例口腔粘膜白斑 (LK)及 5 8例口腔粘膜鳞癌 (OSCC)中的不同表达 ,用x2 检验 (Fisher精确概率法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 4V6在NM中全部为高染 ,在LK中高染率为 75 % ,但在OSCC中高染率为 48 2 8% ,与NM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但与LK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D4 4V6的低表达与OSCC的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丢失发生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 ,且与OSCC细胞的分化、浸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6、IL-17、TNF-α和IFN-γ水平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2021年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颌面外科的OSCC患者60例,非OSCC患者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抽取空腹外周血2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6、IL-17、TNF-α和IFN-γ水平,分析血清4种细胞因子与OS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患者术前血清IL-6、IL-17、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性别、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IL-6、IL-17、TNF-α表达与TNM分期和肿瘤大小存在显著关系(P<0.05),而IFN-γ表达与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P>0.05)。OSCC患者术前血清IL-6、IL-17、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OSCC患者和正常组(P<0.05);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OSCC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诊断价值分析显示,IL-6、IL-17、TNF-α、IFN-γ联合检测后敏感度、阳性预值均显著提高。结论:血清IL-6、IL-17、TNF-α和IFN-γ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口腔白斑及鳞癌中Rb、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 3 、Rb蛋白产物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 0例口腔白斑 (OLK)、3 3例鳞癌 (OSCC)组织中P5 3 及Rb蛋白的表达。结果 :Rb蛋白在OLK、OSCC中的表达较正常口腔黏膜组增强 ,但无显著性差异 ;突变型P5 3 蛋白的表达在OLK即已出现 ,且随着细胞异常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强 ,在OSCC中其阳性表达率高达 80 %。结论 :p5 3 基因突变、P5 3 蛋白过度表达与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OSCC的发生可能涉及Rb、p5 3 细胞周期生长抑制反馈调节通路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口腔鳞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OSCC肿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n=16)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应用EnVisionTM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n=12)和OSCC患者肿瘤组织(n=59)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OSCC肿瘤组织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6例患者OPN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59例蜡块标本的OPN表达在OSCC不同临床分期间、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间均有显著差异,而在OSCC高分化和中低分化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OSCC中,OPN无论是分子还是蛋白水平,均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和口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0例、癌旁组织标本15例及口腔正常组织标本15例,用鼠抗人Ezrin单克隆抗体以及SP超敏试剂盒进行染色,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Ezrin表达分别为26.67%、53.34%、7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表达逐渐增高,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OSCC和癌旁组织、OSCC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1)Ezrin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检测OSCC组织中Ezrin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OSCC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进行预测。3)OSCC中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皮型钙依赖黏附蛋白 (E cd)、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在口腔鳞癌 (OS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在 77例OSCC组织中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标记E cd和MMP 2。结果  77例OSCC中E cd蛋白表达与OSCC的WHO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P <0 .0 5 ) ;MMP 2蛋白表达与OSCC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 ) ;E cd蛋白表达与MMP 2表达呈负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E cd和MMP 2是影响OSC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 测定OSCC组织中E cd和MMP 2蛋白表达 ,对阐述OSCC浸润与转移机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且对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kinase 1,RACK-1)及常用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预后因素,探讨RACK-1与OS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可能影响OSCC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入常见的预后因子Ki-67,RACK-1与Ki-67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利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一步判定其预后判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吸烟、肿瘤大小、临床分级、RACK-1表达(OR=4.880,95% CI:1.060~22.473)以及Ki-67表达(OR=4.681,95%CI:1.008~21.744)等因素与复发密切相关,均为OSCC复发的危险因素.RACK-1与Ki-67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67,P<0.001).RACK-1 ROC曲线下面积(0.72)略高于Ki-67(0.70).结论 RACK-1表达是OSCC复发的危险因素,RACK-1与Ki-67相关,是一个较好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