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肿瘤细胞具有血管形成依赖性〔1〕,而实体瘤的持续生长和侵袭转移有赖于充足的微血管生成和血液供应营养〔2~ 4〕,因此 ,抑制肿瘤血管的的生成可作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手段〔5〕。Oreilly于 1994年从荷瘤鼠尿液及血清中分离到一种特异抑制肿瘤血管及转移灶生长的多肽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Endo statin) 〔6〕。我国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筛选克隆到该基因 ,在酵母菌中表达出可溶性人Endostatin〔7〕。这种物质在体外特异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本文对我所研制的Endostatin进行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  (…  相似文献   

2.
肿瘤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关于肿瘤的治疗的研究从未中断.上世纪70年代初,Folkmn发现[1]肿瘤组织生长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而提出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假说.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包含5个称为kringle的结构域,其多种形式的kringle水解片段都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新生血管增生和肿瘤生长的作用,近年发现的kring 1-5(K1—5)是其中活性最强的一种[2].下面就近年对K1-5这一新型血管抑制因子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肿瘤是目前医学界面I临的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关于肿瘤的治疗的研究从未中断。上世纪70年代初,Folkman发现肿瘤组织生长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而提出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假说。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包含5个称为kringle的结构域,其多种形式的kringle水解片段都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新生血管增生和肿瘤生长的作用,近年发现的kringle1—5(K1—5)是其中活性最强的一种心。下面就近年对K1—5这一新型血管抑制因子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关于肿瘤的治疗的研究从未中断。上世纪70年代初,Folkm an发现[1]肿瘤组织生长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而提出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假说。纤溶酶原(p lasm inogen,PG)包含5个称为kringle的结构域,其多种形式的kringle水解片段都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新生血管增生和肿瘤生长的作用,近年发现的kringle 1-5(K1-5)是其中活性最强的一种[2]。下面就近年对K1-5这一新型血管抑制因子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1纤溶酶原Kringle结构域水解片段及其生物学活人纤溶酶原是分子量为96 kD的糖蛋白,由1个…  相似文献   

5.
抑制血管生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新生血管形成。由于体内抑制因子活性降低,或某些血管生成因子活性增高,可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过度生成,这成为促成子宫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的最重要步骤。本文主要从血管促进因子在新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血管生成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介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是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1-2〕。IFITM1是一个细胞生长和肿瘤生长的重要的负调控因子,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3〕,但目前尚不清楚该基因对子宫颈癌的影响。为了解IFITM1基因对子宫颈癌的作用,为子宫颈癌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免  相似文献   

7.
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是新血管的生成,而新血管的生成主要取决于血管生长因子及其抑制因子的调控,其中研究最多、最重要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是目前发现最重要的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因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参与肿瘤生长和淋巴管转移。人体多种实体瘤均有VEGF及其受体的过高表达,其在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显著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并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20世纪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尽管新型化疗药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耐受性、耐药性及毒性反应等因素的存在,其疗效已渐近平台.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以提高肺癌的治疗水平.肿瘤血管生长依赖血管生成,肿瘤生长为1~2mm3时就必须依赖生成新生血管来为肿瘤继续生长提供氧和营养.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就控制了肿瘤的"生命线",可抑制其生长、浸润及转移,从而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内皮抑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它对以肿瘤血管为代表的活跃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有强烈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且无毒性、无耐药性,能明显对抗肿瘤的进行性生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进展与肿瘤类似,存在明显的新生血管依赖性,抑制异位血管增生被认为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途径,从上提示,内皮抑素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该文将结合内皮抑素的结构特点,围绕其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着重对其可能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而肿瘤这些生物学特性又和肿瘤的血管生成紧密相关。本文就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其由此衍生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1 肿瘤血管生成的概念肿瘤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 ,又称血管形成 )是指在肿瘤内生长的新形成的血管 ,这一过程包括从微血管前期到毛细血管生长形成新的血管结构 ,其主要依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 (pericyte ,又叫周皮细胞 )的功能来完成。具体过程为 :在血管刺激因子的作用下 ,宿主毛细血管充血 ,通透…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肿瘤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对大肠癌的发生机理和癌变过程和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预后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大肠癌和血管生成中重要的促进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血管生成的概念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肿瘤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 ,又称血管形成 )是指在肿瘤内生长的新形成的血管 ,包括从微血管前期到毛细血管生长形成新的血管结构。Folkman等[1~ 4 ] 认为肿瘤的生长和维持依赖于肿瘤的新生血管 ,当癌细胞繁殖到直径 1~ 2mm的球状团块时 ,摄取营养物质及排出废…  相似文献   

12.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已成为当前抗肿瘤治疗新的靶点,中医药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中药活性成分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汇总、归纳、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机制,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有效成分和功能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中药方剂肺岩宁在抗肺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生长和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类调控因子,可通过IGF受体介导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进程,血管生成和肿瘤的转移。近年来针对IGF系统进行癌症靶向治疗,已经取代了传统治疗手段,成为研究新热点。本文对IGF系统进行了概述,并综述了IGF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性以及IGF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没有血管 ,肿瘤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生长 ,不能转移 ;同样没有有效的血供 ,抗肿瘤药物也不能有效输送到肿瘤区[1] 。血管生成受许多刺激性和抑制性因子的调控 ,构成了血管生成“开关”。血管生成“开关”受不同的信号调节 ,包括代谢应激如低氧 ,低 pH值 ,低血糖等 ;机械刺激 ;免疫和炎症反应 ;基因突变等。环境因素和基因机制如何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是一个复杂尚未解决的问题。内皮细胞、癌细胞、基质细胞和胞外基质能释放促进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 ,它们的相互作用与肿瘤的表型、位置、生长浸…  相似文献   

15.
烧冲复合伤是平战时均较常见的一种伤类 ,其损伤的靶器官是肺脏〔1~ 3〕。伤后肺脏可见明显充血、水肿、出血 ,尤其肺血管损伤明显〔4〕。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 (VEC)合成的 ,常被认为是VEC的标志 ,其含量的高低可作为一项敏感的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指标〔5〕。弹力纤维是组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成分 ,创伤后其含量也常降低〔6〕。因此 ,本实验运用图象分析技术检测了烧冲复合伤后不同时间肺组织vWF和弹力纤维含量的变化 ,以期寻找反映烧冲复合伤肺组织损伤及伤…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而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发展已经成治疗肿瘤的瓶颈[1].从1971年提出"阻断血管,饿死肿瘤"假说,到2004年第1个抑制肿瘤血管药物问世,抗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热点[2].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和肿瘤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3].一些外周循环血中免疫细胞通过表达分泌一系列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的细胞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4].随后发现一类有趋化性能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受体Tie2基因的单核细胞(Tie2-expressingmonocytes,TEMs),TEMs在肿瘤发生时被优先募集到肿瘤组织,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血管形成[5].本文针对TEM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机制及作为新靶点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缺氧诱导因子-1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一种异源二聚体转录因子,由α和β亚基组成,它与缺氧反应基因的HIF-1结合位点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转录。在促进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促进糖酵解,诱导或抑制凋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茶氨酸在体内外对肺癌A549细胞株生长的抑制、凋亡效应、抗肿瘤生成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观察茶氨酸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FCM检测茶氨酸对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茶氨酸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上对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观察茶氨酸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茶氨酸显著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茶氨酸使A549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凋亡率17.8%。茶氨酸组治疗2周后,移植瘤瘤体体积变化和瘤体重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瘤率为47.2%。茶氨酸组瘤体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瘤体组织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降低,因此,茶氨酸显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结论茶氨酸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饮茶抑制血管生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发现茶可以抑制动物体内一些肿瘤生长,如肺癌和食道癌等。饮茶,尤其是饮绿茶,与人类癌症的低发生率相关。作者调查了饮用绿茶是否能够抑制血管生成过程,此过程为肿瘤生长和转移所必需。作者发现绿茶及绿茶中的一种成分(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能够明显阻止动物新生血管的生长,这一证据表明饮茶有益于预防和治疗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如癌症及糖尿病引起的失明。作者认为绿茶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生长而介导的。为了观察绿茶是否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生长,作者检测了EGCG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刺激的牛毛…  相似文献   

20.
实体肿瘤的生长取决于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这两类细胞的数量,两者相互依存,任何一种细胞群的增减必然会导致另一类细胞群的相应增减。因此,抑制上述任何一类细胞生长的药物都具有肿瘤治疗作用,前者是以细胞毒药物为主的肿瘤化学治疗,后者则是最近倍受关注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这是当今肿瘤化疗最新治疗模式之一,代表了化疗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