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抗癫痫药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阳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23-1025
抗癫痫药的认知功能损害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临床评价和试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各类传统或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多认为新型抗癫痫药较传统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轻。遵循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是减少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黄景 《大家健康》2016,(11):114-115
目前,临床上儿童癫痫主要采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因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药物不合理,则可能导致儿童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新型抗癫痫药物(AED)为临床治疗癫痫患儿提供更多治疗方法,但是新型 AED 应用于儿童癫痫的临床实验比较少,患儿采用新型 AED 的剂量直接根据成人量进行折算,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儿童的特殊性,因此,本次研究对儿童癫痫采用新型 AED治疗的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3.
田聪  李秀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10):1210-1212+1215
近年来,癫痫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不断增加,老年患者因为其生理病理特点合并基础病用药较多,所以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面临着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临床研究其治疗老年癫痫有效、安全、药物间相互作用小,保护认知,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一线用药。本文就左乙拉西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抗癫痫作用机制、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影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认知功能、骨代谢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癫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儿童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渐趋成熟的时期,也是癫痫的高发阶段。认知功能的损害是癫痫治疗中十分关注的问题。癫痫治疗包括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高压氧等多种方法,治疗中需考虑利弊及谨慎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一线的传统与新型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保留率,为癫痫患者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门诊随诊对269例新诊断的癫痫患者按发作类型随机给予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比较它们的一年保留率,并详细记录停药原因。结果一年保留率统计,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分别为苯妥英钠63.5%、丙戊酸钠67.3%、卡马西平68.6%,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分别为拉莫三嗪88.5%、托吡酯74.5%、奥卡西平75%,传统与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一年保留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的原因方面,传统抗癫痫药物(52.5%)比新型抗癫痫药物(26.7%)更容易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停药,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一年保留率较传统的抗癫痫药物高,提示对于新诊断癫痫患者应优先选择新型的抗癫痫药物作为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癫痫发病率高且病因复杂,治疗相对棘手。新诊断的癫痫患者,若接受规范、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大约70%的患者癫痫发作可以得到控制。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逐渐问世,作为目前抗癫痫药物的有效补充,为癫痫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掌握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药动学、疗效、耐受性等特点,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正确、合理、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周东 《四川医学》2006,27(8):788-790
目的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综述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显示传统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明显多于新型抗癫痫药物,且以含苯环结构的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为常见,抗癫药物起始剂量过大、加量过快、多药治疗出现药疹几率高。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一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控制癫痫主要还是采用药物方法。动物癫痫模型在研制抗癫痫药物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自从最大电休克模型(Maximal Electroshock Seizure,MES)首次推出以来,陆续建立的癫痫模型为筛选抗癫痫药物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新型的抗癫痫药物都是首先通过动物模型验证后推荐用于临床的。已经证明所有的动物癫痫模型中无一例外的存在着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活动。因此,了解动物癫痫模型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关系对研究癫痫病因,寻找新的抗癫痫药物无疑有着  相似文献   

9.
癫痫发作多种多样,在治疗中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癫痫发作类型、药物的耐受性、药物的急慢性不良反应等.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增加了癫痫药物治疗的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刘坚 《当代医学》2012,18(24):17-18
癫痫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癫痫与成人癫痫相比,在病因、症状及治疗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癫痫的发作以及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对癫痫患儿的生活、学习和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对儿童的毒副作用较严重,患儿不易耐受。随着对癫痫及抗癫痫药物的研究不断发展,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冷却疗法治疗、干细胞治疗、抗氧化剂治疗以及生酮饮食等,笔者就近年来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用于癫痫治疗的药物均为对症治疗(anti-seizure),不能干预癫痫的发生(anti-epilepsy)及进程,即使服用这类药物,仍有1/3的患者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必须明确癫痫的发生机制以研发新型抗癫痫药物。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和突触可塑性,近年来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得以广泛研究。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亦成为癫痫治疗药物的强力候选者。明确mTOR信号通路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以mTOR信号通路作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靶点,将对癫痫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传统抗癫痫药物代表丙戊酸钠与新型抗癫痫药物代表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与拉莫三嗪组,利用韦氏智能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癫痫患者用药前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分值无明显差异;在用药6个月,丙戊酸钠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分值明显下降,而拉莫三嗪无明显变化,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对患者认知功能有影响,而拉莫三嗪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确抗癫痫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不同的治疗方式、抗癫痫药物种类、用药数量、药物剂量及血药浓度、特殊人群、手术方式对认知功能影响的轻重。抗癫痫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因所选用的治疗方式、抗癫痫药物种类、用药数量、药物剂量及血药浓度、特殊人群、手术方式不同而轻重不等。处理好治疗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和治疗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这对矛盾,依赖于对患者癫痫发作的特征及对各种治疗方案优缺点的掌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药物是目前治疗癫痫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手段。以往的资料均表明,传统的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胚胎发育毒性。患癫痫的孕妇服用后可致胎儿发育迟缓或畸形。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一代抗癫痫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许多以往认为的难治性癫痫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使大部分孕龄期的癫痫妇女能够结婚生育。在这些新型抗癫痫药中,TPM以其多重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卒中再发率。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收治2 315例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93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和208例脑卒中后无继发癫痫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后6个月的卒中再发率以及服用不同抗癫痫药物的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卒中再发率。结果非继发癫痫患者和继发癫痫患者住院期间的卒中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的卒中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卒中再发率高于接受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结论继发癫痫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卒中再发率高于非继发癫痫患者,新型抗癫痫药物引起卒中再发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6.
周世玲 《医学综述》2011,17(15):2321-2325
如何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期难治疗癫痫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新型抗癫痫药的问世和应用,给儿童癫痫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和更多的选择。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新型抗癫痫药比传统抗癫痫药更有效,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它们的抗痫谱广,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和安全性较传统抗癫痫药好。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既有脑保护作用,又有抗癫痫作用。迷走神经刺激术、脑电刺激术、冷却法、放射疗法等物理疗法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拓宽新的思路。改良后的生酮饮食疗法的临床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祥琴  晏勇 《重庆医学》2007,36(9):879-882
自19世纪中期以来,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认为,其认知功能障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是与癫痫自身特点有关:包括发作类型、发作频率及继发于癫痫的颅内改变等。其二是与治疗有关:通过抗癫痫药物及手术等治疗,痫性发作得到及时和满意的控制,从而改善了癫痫发作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但同时治疗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认知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尽管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问世,但10%~20%的儿童癫痫患者中,仍有一半患儿为定位相关性癫痫,且存在耐药性。在确诊儿童难治性癫痫前,必须对其症候群进行仔细地鉴别诊断,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避免医源性错误导致病情加重。合理地联合应用新型抗癫痫药物对某些患儿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大多数难治性定位相关性癫痫患儿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对儿童癫痫的认识不同,最佳的手术时机仍存在争议,目前倾向于早期手术治疗。许多作者认为,正确应用两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持续18个月便可诊断为难治性癫痫。对于癫痫…  相似文献   

19.
鄢波  田林郁  周东 《四川医学》2005,26(11):1326-1327
颞叶癫痫是一种难治性部分癫痫,虽然不断有新型抗癫痫药物出现,但是研究表明他们对颞叶内侧癫痫的完全缓解效果不佳,因此该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现将颞叶癫痫手术的术前评估、术后效果以及结果的预测等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107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5%。大多数病人均需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控制发作。丙戊酸钠是一种新型独特的抗癫痫药,为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效血浓度范围是50-100μg/ml,每位癫痫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个体差异,为做到合理用药不能单纯依靠经验用药,必须进行血浓监测,凭血浓数据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作者对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