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3.
芬太尼因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而广泛用于心脏手术,但多数采用30~100μg/kg的中等剂量或大剂量。我院自1987年3月至10月试用小剂量芬太尼和低浓度异氟醚静吸互补麻醉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66例,麻醉效果满意,对循环影响较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心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高原地区有关心内直视手术的报导尚不多。本文报导青医附院自1981年6月至1991年2月开展心内直视手术435例,其中疑难手术麻醉占24.2%,采用较大剂量吗啡、芬太尼麻醉为主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心电、温度及血钾等,为高寒地区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时芬太尼的合理使用剂量,我们选择50例体外手术病人,按使用剂量10-20μg/kg分为两组各25例进行系统对比观察,结果发现中等剂量组在手术各阶段循环功能稳,值得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6.
7.
8.
我院自1986年11月至1991年4月应用芬太尼—异氟醚静吸互补麻醉、全身中度低温心脏局部深低温行心内直视手术45例,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6~31岁,6~12岁20例,13~18岁19例,18岁以上6例。体重13~55kg.平均33.3±12.9kg.心功能Ⅱ~Ⅲ  相似文献   

9.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袁中文,鞠磊,苏立政,程有贞(沂水中心医院)关键词心外科;麻醉;小儿自1991年来笔者共实施小儿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Ill$床资料男24例,女16例。年龄4~12岁,体重14~36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应用芬太尼、安定、硫贯妥钠复合肌松药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67例经验及体会。此方法诱导平稳,效果确切,安全可靠。67例均采用体外循环血流降温、冠状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等心肌保护措施。同时强调循环和呼吸管理、酸碱及水电平衡维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12例,发生率占同期手术病例的1.04%(12/1157),死亡8例。指出体外循环术后无其他原因的发热超过2周,伴有心脏杂音、心内赘生物、发生体循环栓塞等均是诊断心内膜炎的特征。对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70例心脏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作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其中先心室缺24例,房缺15例,法乐氏四联症6例,法乐氏三联症3例,部份性房室管共同通道2例,右心室流出道肌性狭窄2倒,左房粘液瘤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闭锁不全12例,及其他心脏病4例。12例应用生物人工瓣膜置换二尖瓣。本文重点介绍经右房切口修补室缺的优点,但认为肺动脉千下型及巨大膜部室缺应选择右室切口。介绍了这二种缺损修补方法。本组术后死亡8例,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及术中心肌保护等问题。方法用芬太尼复合麻醉及低温停跳液保护心肌。结果麻醉平稳,心脏自动复跳率高。结论芬太尼复合麻醉及低温停跳液适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11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观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护理与疗效。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病情密切观察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结果 115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治愈114例(99.1%),其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和出血各2例,经积极处理痊愈;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0.9%)。结论 加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在先心心内直视术中应用此法的136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男77例,女59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365±120岁),体重5~18(平均1401±352)。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103例,房间隔缺损12例,法乐氏四联症14例,法三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部分性房室管通道2例,三尖瓣下移1例。结果:全组死亡3例(22%)。术后并发症:低心排2例,支气管痉挛3例,二次止血1例。结论: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是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脏直视手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经相应积极治疗后29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93.55%)。结论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重视术前改善患者基本状况,术中积极保护心肌组织以及术后有效的监护与治疗,能减少心脏手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下心内直视术6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1995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心内直视术中应用此法的 6 5 5例病人进行回顾。全组男 334例 ,女 32 1例。年龄 4个月~ 6 3岁 (平均 16 0 6± 13 16岁 )。体重 5~ 92kg(平均 2 8 5 6± 17 84kg)。病种包括先心、风心和心脏肿瘤 ,其中婴幼儿 87例。 5 13例于浅低温 (鼻温 34~ 32℃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跳动下手术 ,142例于中低温 (鼻温 30~ 2 8℃ )心脏停跳下手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 :低心排11例 ,支气管痉挛 3例 ,二次进胸止血 2例 ,肺膨胀不全 2例 ,脑气栓 1例。住院死亡率 0 91% (6 / 6 5 5 ) ,分别死于低心排3例 ,呼吸衰竭 2例 ,肾衰 1例。结论 :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是临床效果满意 ,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心腔气体排出的技术要予以强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对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静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II级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 (VSD) 2 8例 ,术前一般情况好。以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快速诱导插管 ,以安氟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在劈胸骨前、转流前、转流后、停机后 15min、关胸前和术后2 4h从中心静脉抽取血样 ,立即用i-STAT分析仪检测Na+ 、K+ 、Ca2 + 、二氧化碳总量 (TCO2 )、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 (Hb)、pH、PCO2 、PO2 、HCO3 -、BE和SvO2 的变化。结果 与劈胸骨前相比 ,转流后及术后 2 4h的血钾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5 ) ;转流后TCO2 和PCO2 明显下降 (p <0 .0 5 ) ,停机后至术后 2 4h ,PCO2 明显升高 (p<0 .0 5 ) ;Hct和Hb在转流后和停机后明显降低 (分别为 p <0 .0 1和 p <0 .0 5 ) ,而术后 2 4h则明显升高(p<0 .0 1)。结论 CPB可导致血液稀释、血钾升高、二氧化碳总量和分压增加。提醒我们在转流后 ,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和Hb的变化 ,并在转流结束后 ,及时加大通气量 ,以降低PCO2 。  相似文献   

19.
对11例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再次剖胸止血,2次手术相隔时间为4.5±0.7h,术中发现活动性出血2例,渗血9例;再次手术死亡4例,并就其术后出血原因,再次开胸适应时机,以及开胸前后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