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6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组20例,除给予对照组治疗外,头部给予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实施亚低温治疗后24h、48h、72h心率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降温48h后心率也减慢,惊厥消失得快,呼吸、血压变化不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安全、可靠,积极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临床生命体征的变化.方法:49例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低温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肛温维持在36~37 ℃.低温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于出生后12 h内即给予全身系统性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5~34.5 ℃,持续72 h.治疗期间监测2组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结果:低温组患儿治疗期间心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心率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在检测过程中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组患儿在低温治疗结束后12 h,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密监测下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鲁侠 《中外医疗》2008,27(18):123-124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及护理.结果 采用高压氧治疗及相应护理的患儿脑水肿及高颅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绕出入舱过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同时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惠娟 《吉林医学》2012,33(33):733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儿分别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均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体重、头围、身长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DI评分以及MDI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辅助治疗手段控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值得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度窒息致HIE足月新生儿50例,按选择治疗方式随机分成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神经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监护和泌尿系统监护。观察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2 h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出院时由专业人员对患儿NBNA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24 h和72 h后,两组患儿心率、呼吸、SPO2、MAP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出院时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对患儿的神经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辅以全面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患儿的病情程度对患儿进行分组(中度组、重度组),针对性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措施。分别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SOD活性以及MDA水平,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度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重度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相比中度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但并未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观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病情,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3%,对照组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只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对比2组患儿6个月和12个月的PDI和MDI指数,观察组患儿的PDI指数和MDI指数在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2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能够帮助新生儿在智力和运动能力上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谢筠 《吉林医学》2013,34(2):22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32例,均为足月新生儿且在出生48 h之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以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改善患儿血液流通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型肌酸激酶、红细胞总钙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型肌酸激酶、红细胞总钙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对新生儿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钙超载和清除自由基有关,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并总结监测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72h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具有脑保护功能,对维持新生儿体温及直肠温度,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缩短,DQ得分提高,血浆NSE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上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家属意愿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较高,能明显提升其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4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新生儿。其中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为60%;同时观察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总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总的满意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给予其综合性的护理方式,能够在根本上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黄电芳 《当代医学》2011,17(21):118-1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护理分析与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共245例,根据病情分为中度组与重度组,全部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并按照临床表现与诊断结果给予患儿针对性治疗。治疗前后全部患儿检查SOD活性和MDA水平,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中度组患儿总有效率达93.87%,重度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68%,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复杂严重,给予其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干预,对保证临床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赵芳芳 《求医问药》2014,(17):138-138
目的 :探讨分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的102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6%,观察组为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为6.89±3.0天短于对照组的9.88±2.4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对照组)各20例。二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出生6h内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维持鼻咽部温度(34.0±0.5)℃,肛温(35.5±0.5)℃,持续72h。并以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生后3天血清NSE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和治疗对照组患儿NS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亚低温组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结论:NSE水平是反映脑组织损伤的较好的生化指标,临床上早期用亚低温治疗中、重度HIE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收治的HIE的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并给予患儿苯巴比妥,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总有效率85.0%,对照组65.0%,试验组患者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NBNA评分为39.78±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14±4.32(P<0.05);随访中后遗症发生率试验组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应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确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