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涎腺混合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本文统计了涎腺混合瘤的发病率、发病部位,分析讨论了其诊断及首次治疗的手术方式对复发的影响。结果:以腮腺混合瘤发病最多,此瘤可有包膜内、外浸润及包膜不完整甚至完全无包膜。混合瘤术后复发与首次手术方式有关,多次复发可以恶变,因此应禁忌单纯肿瘤剜除术,至少应带一圈周围正常组织。发生在腮腺者,应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发生在颌下腺者,应同颌下腺一并切除,这样可使混合瘤术后的复发率降到最低。结论: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涎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 ,其组织像具有多形性与混合性。也就是含有上皮组织与粘液样组织或软骨样组织 ,故而得名。我科自 1988年 1月~ 1999年 3月共收治涎腺混合瘤 65例 (均为收住院治疗的患者 ) ,术后全部经病理切片确诊。追踪观察 3年以上者 5 2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65例中 ,男 36例 ,女 2 9例。发病年龄 2 0~ 68岁 ,其中 35~ 5 5岁发病率最高 ,占 65 .5 %。发病部位 :腮腺 38例 (占 5 8.5 % ) ,颌下腺 15例 (占2 3% ) ,腭部 12例 (占 18.5 % )。发病时间 :本组病例从发病时间到就诊时间在 1年以内者 2 8例 ,1~…  相似文献   

4.
涎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是涎腺组织中常见的肿瘤,我们从1978年3月~1996年3月收治涎腺混合瘤208例,均经病理证实,对其中198例进行了术后随访。现就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于女性妊娠期的患者,因肿瘤长势较快,我们对妊娠分别为5个月、7个月的2例患者,在妇产科医师指导下行腮腺瘤切除术,均未出现流产和早产,可以证实妊娠期妇女可以行肿瘤切除术。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共208例,男119例,女89例,年龄15~79岁,平均42.l岁,以28~55岁为最多。肿瘤原发部位:以腮腺最多,颌下腺次之,跨部小涎腺最少。见表1。表1肿瘤…  相似文献   

5.
17例涎腺混合瘤复发原因分析杨震,寿柏泉,孟昭业,郑葆春混合瘤亦为多形性腺瘤,是常见的涎腺肿瘤,由于其包膜不完整或瘤组织穿透包膜的生物学特性,易于复发。我科于1977年至1994年6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混合瘤122例,复发17例,占13.9%,现将17...  相似文献   

6.
混合瘤恶变是指在混合瘤基础上所发生的恶性变,常易与原发性恶性混合瘤相混淆。本文作者结合临床病理实践,着重讨论混合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点。 1 材料与方法材料取自1987年~1989年4月本院病理室的临床病理活检及病房手术标本共18  相似文献   

7.
在对107例腮腺混合瘤术后患者进行随访中,发现复发15例,复发率占14.01%,而15例复发患者中,单纯作肿瘤摘除术后复发12例,复发率占40%,作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占6%,作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后复发为0,复发率与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认为对该瘤首次术式应行腮腺浅叶甚至全叶切除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涎腺肿瘤是口腔科常见肿瘤,发生外周少见,近年来,我科收治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涎腺多形性腺瘤5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柱贤 《海南医学》2005,16(1):67-67
多形性腺瘤是涎腺最常见的肿瘤,其肿瘤易复发、恶变,所以如何避免术后复发是该肿瘤治疗的关键。本文为笔者通过近10年来对5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治疗,总结其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0.
患儿 ,男性 ,7岁。 2年前咽喉部始有异物感 ,逐渐加重 ,睡眠打鼾 ,吞咽不畅 ,说话含糊 ,无明显呼吸困难。院外曾按“慢性扁桃体炎”治疗 ,症状无改善 ,近期发现 ,左侧扁桃体表面有一杏核大小肿物 ,于 2 0 0 0年 5月 1 5日来院就诊。检查 :一般情况好 ,全身无异常 ,相关辅助检查正常 ;专科检查 :左侧扁桃体Ⅱ°肿大 ,上极有一约 2 .5cm× 2 .5cm大小淡红色肿物 ,表面见乳头状颗粒 ,质中 ,无出血及触痛 ,基底广 ,肿物越过悬雍垂下方覆盖右侧扁桃体 ,恶心时肿物向口咽部突出 ,右侧扁桃体未窥清 ,拟诊“左扁桃体乳头状瘤”。予以青霉素、止…  相似文献   

11.
吕新元 《嘉兴医学》2002,18(1):35-36
目的;分析涎腺结核误诊为混合瘤的原因,避免涎腺结核的误治及全身扩散,方法:笔通过近期所遇4例涎腺结核病例的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结果:所有4例均无全身症状,局部表现与混合瘤类似且缺乏特异的检查关系,结论:误诊原因与两发病率的悬殊差异,涎腺结核表现的不典型性,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以及医生的警惕性不够有关。  相似文献   

12.
涎腺混合瘤除好发于腮腺、颌下腺等大涎腺外,也多见于软腭粘膜下的小涎腺(腭腺),但体积巨大且向中颅底、腮腺区及颈部广泛扩展,并发生恶变者较罕见[1],本科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稳静  陈艺 《广东医学》2004,25(9):1106-1106
大涎腺有 3对 ,包括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在其发生一些疾病 ,如肿瘤、炎症或囊肿常需行涎腺切除术。我们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大涎腺常见疾病 15 1例 ,现将其手术后处理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5 1例患者 ,男 97例 ,女 5 4例。其中腮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涎腺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自1987—1997年间收治的34例涎腺恶性肿瘤作了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其中用6mv—X射线照射14例,6mv—X线加电子束照射19例,单纯电子束照射1例。结果与结论: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确能提高局部肿瘤的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发展,超声显象在各种涎腺肿块的诊断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我们对近几来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2例涎腺混合瘤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涎腺多形性腺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大军 《海南医学》2005,16(12):151-151
涎腺多形性腺瘤是外检中较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来源于涎腺病管腺上皮和肌上皮细胞,组织形态复杂多样。以下结合我院4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加深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成分与复发及恶变等问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18.
邱金鸾 《西部医学》2017,29(4):514-518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涎腺混合瘤及腮腺沃辛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 30例正常健康人腮腺,12例沃辛瘤,18例混合瘤的弹性值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腮腺组与沃辛瘤组、混合瘤组的弹性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混合瘤组的剪切波弹性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均大于沃辛瘤(P<0.01)。涎腺混合瘤与腮腺沃辛瘤的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诊断临界值为55.81kPa、20.30kPa、9.05kPa。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提供了组织硬度信息,有助于腮腺混合瘤与沃辛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混合瘤称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由于有浸润性包膜和易复发的特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将混合瘤归入临界性肿瘤。临床诊断不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为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近10年44例手术治疗的腮腺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腮腺混合瘤的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涎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实施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58例大涎腺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放疗组(30例)和单纯手术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肿瘤区CT灌注成像情况、术后3、5年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和复发率,采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检验。结果手术+放疗组术后1年的血流量(BF)、对比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而平均通过时间(MTT)显著多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术后3、5年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rank检验, T分期、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和放疗剂量为影响大涎腺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采用手术+术后放疗的方法治疗大涎腺恶性肿瘤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肿瘤早期、黏液表皮样癌、广泛切除和≥60 Gy的放疗剂量可能是增加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