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车在外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4月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外科病区常规宣教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采取移动护理车的宣教方法对患者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效果评价指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移动护理车的使用,使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转移到了患者床边,节省了患者信息再次记录、登记、整理的时间和往返于护士站和病床路上的时间。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进行宣教,使患者更易于理解。而高效、丰富的健康教育形式和便捷的工作方法也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其不足之处是,笔记本电脑待机时间短,需定时充电增加了使用的不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院推行床边工作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推行床边工作制的专项工作内容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 ~2011年前后入院患者321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60例与观察组1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使用新型多功能护理车的情况下,采用“将护士责任落实到床边”的床边工作制度进行患者各项护理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满意度、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贯彻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能对责任制护理起到确切具体的实际作用,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及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满意度指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1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孕产妇399例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9~1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孕产妇38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观察组在责任护士完成孕产妇的资料收集、评估、计划和实施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与责任护士协作共同完成孕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组孕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孕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有效保证产科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在骨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呼叫铃声、护士到达患者床边的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均呼叫铃声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士到达患者床边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病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中改革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增设病房健康教育护士岗,探讨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某住院病房试行增设健康教育护士对162例患者(观察组)专职进行健康教育,与同期由责任护士对13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2 d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1 d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房增设健康教育护士岗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和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措施,病房应重视健康教育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住院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放疗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随机的常规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制订CNP,由责任护士按CNP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的实施为护士系统、规范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明显提高了患者对SRS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标识牌在肝胆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4月本科室住院患者284例为对照组,选择同年5~8月住院患者311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实验组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双标识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和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满意度和护士加班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加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病房中应用双标识牌,可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按流程开展护理工作,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余静  金云丽 《当代护士》2018,(2):157-159
目的探讨采用歌谣式强化宣教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由责任护士依照护理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歌谣式宣教并强化指导。出院当日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歌谣式强化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利于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和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责任护士跟医日查房制度对综合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按照传统方式由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每日1次。观察组100例实施责任护士跟医查房制度,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跟医日查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然分娩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产科健康教育的效果,以规范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行为.方法 将16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产妇由责任护士按照自然分娩临床路径护士版和患者版表格上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健康宣教.两组宣教完毕均进行效果评价,按照产妇掌握程度将结果记录在与路径内容一致的健康宣教评价表上.比较两组产妇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度、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24±1.22)d,(6.32±1.23)d;两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 451.03±75.05)元,(1 931.76±134.70)元;相关知识掌握度分别为(97.26±1.23)%,(90.46±2.52)%;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8±1.94)%,(88.56±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14,P <0.05;t值分别为8.074,3.759,5.427;P <0.01).结论 应用自然分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以调动护士的工作主动性,促进产妇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红芬  陈红  施敏 《当代护士》2018,(3):134-136
目的探讨营养评价教育在回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行回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15例,对照组由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并结合营养评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营养评价,同时结合营养评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住院天数下降、造口并发症减少,患者造口护理满意度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回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营养评价,可促进患者对造口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回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梯队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574例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全程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梯队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即利用护士岗位能级为前提,弹性排班为基础,实行责任护士-小组组长-护士长为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梯队健康教育与分层评估,以团队的方式完成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结果、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对血液疾病知识掌握结果、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梯队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优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建立二级护士站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JCI标准要求,由移动查房计算机、掌上电脑、多功能治疗车等构建二级护士站,责任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患者的治疗护理均在二级护士站完成。结果护士日均离开病房次数、时间及患者的呼叫次数均下降,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设立二级护士站可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低钾血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和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变并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达标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低钾血症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其健康知识达标率、自我保健意识和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在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60例患者为对照组,5—7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观察组结合妇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制定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进行交接班,标准化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比较2组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应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后,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有助于提高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临床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容 《护理学报》2003,10(6):61-63
目的探讨临床设置健康教育护士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健康教育组实施健康教育护士负责制的整体护理,兼职健康教育组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的整体护理,210例普通外科住院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组法被分配至健康教育组和兼职健康教育组,分别由健康教育护士和责任护士按我院制定的模式内容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以病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病人的参与意识、病人的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的3项观察指标结果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设置健康教育护士能较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术前应用集体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选择在普外科手术前对其进行集体及微信健康宣教,对照组选择传统方法在外科手术前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随时宣教,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宣教所用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宣教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同类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信息化集体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掌握和自我保健能力,节约医护人员的时间,对术后恢复具有较好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在脊柱外科患者视频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以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为指引,根据患者需求,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嘱单,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对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起到了清晰的指引作用,符合视频教育方式需求,使责任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可视化、标准化,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由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