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实验室诊断急性心梗(AMI)主要是通过测定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检测是诊断AMI的重要指标.但是“心肌酶”并非心肌所特有,在人体其它组织,尤其在骨骼肌中大量存在,这些组织疾病也可导致“心肌酶”升高,因此其检测在临床运用上仍然有一定缺陷。近几年研究证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在诊断AMI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AP)是外科常见危重病之一,尤其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部分患者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极高。心肌细胞早期发生急性损害时血清心肌酶学标志物有特异性改变且较敏感,因此我们通过对临床心肌酶学标志物检测,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酶谱是;陆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监测AMI的进展及治疗效果评价的一项重要测定指标.但酶学标志物测定存在着许多不足,总酶测定缺乏组织特异性,灵敏度也较低,酶谱分析虽特异性高,但方法繁琐影响测定准确性,且酶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短,为此寻找敏感而特异的诊断AMI的指标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是近几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血清标志物.对AMI特别是非典型的AMI的诊断及不稳定心绞痛(UAP)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心肌肌钙蛋白的生…  相似文献   

4.
精神疾病患者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酶活性有明显改变,临床上一般用于监测心肌功能状态,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我们在临床检测中发现很多精神病患者呈现心肌酶谱异常,为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是否与病种和病情有关,我们对357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联合检测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标法对疑似AMI患者于发病后不同时间进行心肌标志物(Myo、CTnI、CK-MB)的快速检测,并与生化指标心肌酶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95.1%,均高于心肌酶谱的敏感度(69.9%)和特异度(70.7%)。联合检测Myo、CK-MB、CTnI在保证敏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方法的特异度。结论心肌标志物可以取代心肌酶谱对心肌损伤做出诊断,即时检验(POCT)检测系统对于AMI的及时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兴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57-1058,1060
目的评价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I(cTnT/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AMI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和心肌酶谱比较。结果心肌标志物在AMI发病早期升高的幅度较心肌酶谱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I、Myo、CK-MB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8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心电图(ECG)等项目检查,以评价其心肌损害程度。结果:82例中并发心肌损害66例,血清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异常48例。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ECG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酶学标志物和蛋白标志物。酶学最常用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LD、AST;心肌损伤最常用的蛋白标志物为CTnT和CTnI。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约50%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尤其是AMI早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可及时指导、监测溶栓和对预后进行判断,降低AMI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48例AMI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与CTnI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48例AMI确诊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的测定为酶反应速率法及免疫胶体金层析法,分别使用美国Beckman-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美国美迪公司产品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48例AMI患者AST、CK、CK-MB、LD、α-HRD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阳性牢分别达到75%、96%、83%、94%、85%。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48例AMI患者CTnI阳性39例,阳性率达81%,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X^2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③48例AMI患者血清CTnI的阴、阳组的心肌酶谱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酶谱与CTnI联合检测是AMI的较佳血清学诊断指标;其检测能更准确地把握病人的治疗时机,为临床抢救、治疗病人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AMI患者血清cTnI,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学(CK、CK-MB、LDH、AST).结果 cTnI测定敏感性高于心肌酶学测定(P<0.05).结论 cTnI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具佳的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对AMI的诊断价值高于心肌酶学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 (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 AMI 患者87例,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AMI 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与 cTnI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酶谱灵敏度为86.20%,特异度为92.00%,cTnI 灵敏度为89.70%,特异度为96.00%。结论心肌酶谱与 cTnI 联合检测能达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对患者的误诊和漏诊。且 cTnI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出现时间早、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对 AMI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对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90例及对照组20例于入院后1~7d内测定血清水平。结果: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入院后血清心肌酶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尸〈0.05),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心肌酶谱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窒息后因脏器的缺氧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患儿吸入综合征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指标,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结果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心肌酶谱改变更为明显,病情越重心肌酶值越高,心肌酶谱含量与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谱测定有助于判断新生患儿吸入综合征窒息程度和心肌损害情况。心肌酶谱活动改变可作为早期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作为愈后评价的手段之一。心肌酶谱变化特征对于指导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心肌酶谱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应用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按AMI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学、CTnI诊断为AMI40例患者是我院住院及门诊已明确确诊为AMI的病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42~85岁;31例正常对照均为身体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38~80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对63例腹泻患儿及47例正常体检d,JL进行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α-HBD及CK-MB测定。结果腹泻患儿血清AST、LDH、CK.MB、α-HB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K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腹泻与腹泻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比较心肌酶活性存在差异性,尤以CK-MB、LDH为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害;心肌酶带检测可早期发现心肌受损的情况;对于腹泻小儿应常规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同时应早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心肌酶谱在AMI早期诊断,鉴别,预后判断上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目下主要依靠病史、ECG及血清酶类检查等,其中ECG特异性甚高,但其敏感性较低,且出现异常的时间较晚,故涉及多种心肌酶类的心肌酶谱测定现已成为AMI早期诊断与鉴别,乃至预后判断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曾对AMI,伴有冠脉供血不足而无MI的其它心血管疾患等就心肌酶谱进行连续动态观测,现将检测结果摘要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照组选取经体检及有关辅助检查均属正常的献血员73例,其中男56例,女17例,年龄20~40y,平均25.5y,采取空腹静脉血及时检验。1·2AMI组选取诊断明确,有关辅助检验较为全…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明确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于清晨空腹抽血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5项指标,将同期儿科腹泻门诊7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心肌酶谱异常,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测,及时发现对心肌的损害并尽早营养心肌治疗是必娶的.  相似文献   

17.
窒息后新生儿52例血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52例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患者(心肌损害组)与5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酸(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进行对照检测。结果测定的血清AST、CK、LDH及α-HBDH值,心肌损害组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K—MB值心肌损害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时心肌酶谱中CK—MB明显增高,治疗1周后CK—MB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定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及时救治,减少心肌坏死。防止心脏突发事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敏感、高特异诊断AMI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为了更好地开展cTnⅠ测定及其在临床心肌损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胸痛患者血清cTn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cTnⅠ对AMI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54-4254
目的通过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选择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观察组,同期60例非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比较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0例样本,达到心肌损伤标准的41例,阳性率68.3%,对照组中60例样本,达到心肌损伤标准的8例,阳性率13.3%。观察组心肌酶AST、LDH、CK、CK—M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在治疗肠炎的同时需注意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与传统心肌酶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有AMI发病指征的疑似21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时间段有胸痛指征疑似AMI但确诊为非AMI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初诊患者均检测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和传统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3h,3~6h,以3h间隔抽取静脉血离心血清。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0~3h、3~6h的H-FABP、cTn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逐渐升高,升高幅度明显大于传统心肌酶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h的CK-MB、LD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cTnI、MYO敏感度和特异度均相对高于传统心肌酶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ABP在3~6h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最高。结论传统心肌酶用于排除AMI疑似患者,缺乏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采用连续监测法代替判断AMI。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传统心肌酶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