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缺陷。先天性巨结的病因,为直肠甚至结肠的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减少,该段肠管丧失了正常蠕动机能,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致使类便通过障碍,临床出现便秘或肠梗阻症状,上位肠管因蓄便积气  相似文献   

2.
<正>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钡透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排钡功能差,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手段,而钡透前灌肠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钡透检查的准确性,2000年1月至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钡透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排钡功能差,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手段,而钡透前灌肠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钡透检查的准确性,2000.01—2007.03本科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5例,将其钡透检查前灌肠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检查法改进的一点体会青海省儿童医院段顺生,雷有链,殷麟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下消化道发育畸形、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孩,主要原因是某段肠管的肠壁肌层内神经细胞先天性缺如或咸少,使该段肠管处于不能松驰之痉挛状态并失去正常的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致肠道平滑肌持续性收缩呈痉挛状态,导致粪便通过障碍;病变肠道近端的正常肠管因粪便滞积而剧烈蠕动,欲将粪便推入痉挛部位,久而久之肠管代偿性扩张、肥厚,形成巨结肠。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45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1].男性稍多于女性,有遗传倾向.巨结肠94%生后排便延迟、便秘、呕吐及腹胀[2],我院采取经肛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术后腹部无切口,患儿恢复迅速.手术的改进对护理亦提出新的要求,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并发症的预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希全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3):17-17,10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dult Hirschsprung's Disease,AHD)较少见,是指在10岁后首次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者。1886年Hirschsprung首先报道了先天性巨结肠,1954年Swenson报道了该病是由于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所致的病变肠管“痉挛”其近端肠管继发性扩张的病因及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闫秀兰  赵芳  唐琳 《华夏医学》2009,22(5):969-970
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该段肠管痉挛性狭窄,表现为出生后无胎粪排出或仅有少量胎粪排出、腹胀、便秘、呕吐等,若不经任何治疗,病死率可达93%。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8年5月对5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一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无1例死亡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造口术是指低位直肠癌、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先天性直、结肠肛门畸形,某些直、结肠外伤及严重的炎症性结肠病变,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不能保留肛门或不易行D-期肠吻合而把病变以上的肠管拉出腹腔,将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Soave根治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该段肠管痉挛性狭窄,表现为出生后无胎粪排出或仅有少量胎粪排出,腹胀、厌食、便秘、呕吐等,若不经任何治疗,病死  相似文献   

11.
兰凤林 《柳州医学》2004,17(1):43-44
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该段肠管痉挛性狭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根治手术是对于情况良好、诊断肯定的新生儿巨结肠采用一期根治术,免除两期手术等待期间的艰难护理。我院于2003年5月收治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经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后行直肠粘膜剥除,结肠鞘内拖出术(soave手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dultcongenitalmegacolon),又称成人Hirschsprung’s病,病因主要是直肠、结肠远端部分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先天性缺如、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导致肠管痉挛、狭窄,并致肠内容物通过困难。该病较为少见,作者近期收治2例伴巨大粪石形成者,总结临床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02-104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外科采用手术诊断确诊先天性巨结肠24例,巨结肠同源疾病22例,均采用超声检测。结果先天性巨结肠24例、巨结肠同源疾病22例,超声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敏感性83.33%(20/24),特异性18.18%(4/22),符合率52.17%(24/46),漏诊4例,均为直径在0.5~1.0 cm者。按照所在部位以及病变范围大小,巨结肠表现为近端扩张肠管伴不同程度的气、粪、粪石混杂强回声,后壁衰减,在交界处,可出现远端管径瘪陷、管径细小情况,范围随着病变范围扩大而扩大,甚至出现直线状气体回声,同时随着管径缩小,肠段走形越来越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论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较高,无创、便捷,敏感性好,但容易将同源性疾病误诊。  相似文献   

14.
非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2002年3月~2004年8月,我院共施行非开腹改良Soave手术6例,将复杂的腹会阴手术转变为一种“微创型”手术,使手术创伤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腹部无切口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巨结肠是儿童最常见的结肠病变。由于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使病变肠段不能松弛,呈痉挛状态,粪便通过障碍。近端肠管逐渐扩张肥厚。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X线表现。以期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顺时针旋转结肠圈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例扩张段延长至横结肠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彻底切除病变肠管,通过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肠圈的方式重建结肠通路,进行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 12例巨结肠根治术均手术成功,未出现无法吻合而造瘘或术后结肠回缩现象,排便功能良好,术后无便秘复发,近中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顺时针旋转结肠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对肠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由于结肠运动功能紊乱,粪便郁滞于近段结肠,以致肠管扩大、肥厚,形成功能性排便障碍;除较轻型外,均需根治手术,因手术之成败关键取决于术前肠道准备。本文就术前肠道准备方面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巨结肠(HD)是由于先天性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乏所致肠道发育畸型,故又称为肠管无神经结细胞症,为小儿最常见的结肠先天性畸型,发病率仅次于直肠肛管畸型,位居第二位[2].  相似文献   

19.
谢萍  王玲 《新疆医学》2011,41(10):38-39
先天性巨结肠症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1500~1/7000,男女比为4:1。本病的发病机理是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功能异常,使肛管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通而不畅,近端肠管代偿性增大,壁增厚,形成巨结肠。  相似文献   

20.
林志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335-1336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消化道畸形,该病的特征是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阙如。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是先天性巨结肠术后需要解决的难题,已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低,近期疗效确切。由于先天性巨结肠病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