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苓散之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为治太阳蓄水证而设。笔者曾用本方治疗多种内科杂症,随症加减获得了满意效果。兹选录验案数则,聊供同道参考。(一)麻疹(麻疹合并肺炎、肠麻痹)朱某某,男,6岁。以发热全身皮肤出现麻粒状红色颗粒,伴咳嗽气喘。于1987年6月18日来我院就医,门诊以麻疹合并肺炎收入住院治疗。经注射青霉素80万单位1日3次,连霉素0.2克1日  相似文献   

2.
刘静仪 《四川中医》2001,19(10):76-76
“五苓散”系仲景方。具有化气行水兼解表之功。不但用于“太阳病”蓄水,还对各种原因引起膀胱气化失常而致的病证。如暑湿困脾、淋证、水肿、癃闭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五苓散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病症,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 脾虚泄泻 栾某,女,35岁。1994年6月20日就诊。患者脘腹胀闷不舒,大便时溏时泻如水样2个月,每日2~5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伴有口渴、小便不利,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常规检查多次,除偶有白细胞外基本正常,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钡剂灌肠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距肛10cm以下轻度充血、水肿、血管纹消  相似文献   

4.
陈敏  林锦清 《光明中医》2020,(24):3912-3914
目的研究五苓散加减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乙肝肝腹水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常规的恩替卡韦胶囊(甘倍轻)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五苓散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而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ST和ALT水平均有改善(P <0.05),但是试验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ST和ALT分别为(102.13±9.43) U/L和(75.32±7.16) U/L,明显低于参照组的AST(192.33±12.4) U/L和ALT(109.23±10.1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腹水消失时间为(12.35±1.47) d,短于参照组的(18.92±1.26) d,试验组肢体消肿时间为(12.58±1.38) d,短于参照组的(16.17±1.85...  相似文献   

5.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该方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及桂枝组成,具有表里双解的作用。本方用于治疗足太阳经的邪热侵入膀胱,证见发热、恶寒、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以及水肿、身体酸重。  相似文献   

6.
马显振  沈亚飞 《河南中医》2009,29(4):408-408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变腹水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肝硬变腹水患者(脾肾阳虚型为主)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加用西药利水保肝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五苓散加减口服。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五苓散对治疗肝硬变腹水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五苓散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成莲 《四川中医》2009,27(1):123-124
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水,治疗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水泛三焦膜腠的诸多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美尼埃病、荨麻疹、湿疹疗效显著,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异病同治法。  相似文献   

8.
本人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卵巢囊肿、复发性口疮,获得了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都桂珍 《四川中医》2009,(11):97-98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临证将其变通化裁用于治疗儿科多种杂病,疗效颇好。  相似文献   

10.
五苓散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苓散治疗因太阳表邪不解而随经入腑 ,阻碍膀胱气化 ,致发水饮内停的太阳蓄水证 ,已被大家普遍认识 ,并广泛运用。亦因之而使五苓散的其他主治病症而被有些同道所忽视。下面就笔者临症所验 ,试举数例如下。1 癫痫 刘某 ,女 46岁 ,农民。因患头痛半年 ,渐出现左眼视物不清 ,左侧上下肢不自主抽动月余 ,而去某市级医院就诊 ,经“脑 CT”等检查 ,疑为“前额窦骨瘤”。院方建议其行手术摘除。患者因恐于手术 ,而转中医诊治。查其神志清 ,对话自如 ,见左上下肢时有抽动 ,并问知其小便不利 ,口中痰水多。舌色淡、苔滑体润 ,脉弦滑 ,诊为“水癫…  相似文献   

1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研为散,以白饮和服,日三次,有疏风散寒、利湿消肿之功.笔者据其治疗原则,治疗咳喘、水肿等症,收到明显效果.1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张某,女,75岁,2012年11月5日初诊.患者咳嗽气喘三年,伴畏寒,肢冷,头痛身痛,咳嗽痰稀,喘促时作,动则加剧,小便短少,大便溏薄等.二周前因受寒致使上症又作,曾在某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予中西药物治疗十天,诸证仍见,乃来求诊.察患者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迟.此乃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症,当以疏风散寒,宣肺平喘为治,方用五苓散化裁,药取猪苓10g,泽泻20g,白术10g,茯苓10g,桂枝15g,半夏10g,麻黄、细辛、陈皮、甘草各5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2.
<正>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尝期并发症之一,即肝硬化晚期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一般是腹胀大,尿少,腹壁静脉显露,部分严重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等,同时伴有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表现,黄疸、肝掌、蜘蛛痣和肝功能指标异常,病情进展到晚期出现酸碱平衡紊乱、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常用药物有醛固酮拮抗剂作用于肾远曲小管、管袢的利  相似文献   

13.
14.
五苓散[1 ] 方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千百年来历经数十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及笔者多年来临床体会 ,此方确是临床中行之有效的精方之一。现将五苓散的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希望有所裨益。1 五苓散的组成及方义原方组成 :猪苓 (去皮 ) 9g、泽泻 1 5g、茯苓 9g、白术 9g、桂枝 (去皮 ) 6g。用法 :捣为散 ,以白饮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饮暖水 ,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做散剂每服 3~ 6g或做汤剂每日 1剂。方解 :《伤寒论》原用治太阳表证未解 ,内传太阳之腑 ,以致膀胱气化不利 ,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本方重用泽泻为君 ,取其甘淡性…  相似文献   

15.
五苓散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由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症。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婴幼儿腹泻、新生儿黄疸、婴儿湿疹等儿科疾患屡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五苓 (散 )汤加味指导临床治验 3例 ,其经验是小便不利、烦渴 ,内有停水或兼表证 ;舌苔白腻厚为主证的水液代谢障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八珍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聪一  周云洁 《河南中医》2010,30(10):989-989
目的:观察八珍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八珍汤合五苓散,日1剂,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八珍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无锡县西漳镇卫生院(214171)邹兰谷[关键词]五苓散,自汗,眩晕,呕吐五苓散系《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药组成,为健脾祛湿,化气行水之剂。笔者多年来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疑难杂证,颇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五苓散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方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用治太阳汗后表邪不解,入里影响膀胱气化所致的蓄水证。后世医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现代临床运用该方,更是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男、五官、骨伤及杂病各个领域,但凡切合病机,根据病情随证加减,均能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20.
王俭教授执教与行医50余载,博取中西医之精髓,善治痼疾。笔者多年随其左右,每见眩晕病人,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药到病除,现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