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凝血和纤溶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合理选用能改善其凝血和纤溶状态的抗高血压药物。方法 1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三组 ,①氨氯地平组 8只 ,给含amlodipine 5mg (kg·d)的水 ;②厄贝沙坦组 8只 ,给含irbesartan 5 0mg (kg·d)的水 ;③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和雄性WistarKyoto(WKY)正常血压对照组各 6只 ,以等量蒸馏水代替 ;以上疗程均为 8周。于试验前、喂养 8周后测尾动脉收缩压后于尾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及其合酶水平 ,同时取抗凝血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活性。结果 与WKY组比较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血浆PAI 1活性显著增高 (1.12± 0 .2 2比 0 .83± 0 .31,P <0 .0 1) ,t PA和NOS活性及NO水平显著降低 (0 .32± 0 .0 7,5 3.2± 8.7,32 .5± 4 .4比 0 .4 6± 0 .13,6 4 .4± 10 .1,4 4 .5± 7.4 ,P均 <0 .0 1) ,t PA和NOS活性及NO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凝血与纤溶并存 ,因而有血栓栓塞和 或出血的危险性 ;②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干预能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栓前状态 (PTS) ,改善其已受损的凝血和纤溶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cTnl)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充血性心力表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厄贝沙坦组,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观察cTnI水平及6MwT结果.结果 常规组治疗前后cTnl分别为1.17μg/L±0.87μg/L及cTnI0.35 μg/L±0.18 μg/L(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cTnl分别为1.27μg/L±0.99 μg/L及0.23 μg/L±0.19 μg/L(P<0.05).治疗后厄贝沙坦组cTnI水平比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165.2 m±77.4 m及277.0 m±51.3 m(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162.8 m±76.7 m及307.8 m±55.8 m(P<0.05);厄贝沙坦组6MWT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探讨在改善EH纤溶障碍方面厄贝沙坦是否优于非洛地平。方法 :5 3例 1、2级EH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 2 8例 (厄贝沙坦15 0mg/d)和非洛地平组 2 5例 (非洛地平 5mg/d) ,共服药物 2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 1)含量、D 二聚体 (D 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 (P <0 .0 1) ,但两组之间治疗前后血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后两组PAI 1、vWF和D D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tPA和tPA/PAI 1比值明显升高 (P <0 .0 5 )。两组之间治疗前的tPA、PAI 1、D D和vWF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治疗后的D D和vWF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但PAI 1含量在厄贝沙坦组减少更明显 (P <0 .0 5 ) ,tPA和tPA/PAI 1比值在厄贝沙坦组增加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均能有效改善EH的纤溶障碍 ,但厄贝沙坦优于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4.
现已证实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 HIS)、胰岛素抵抗 ( IR)及纤溶系统功能失调。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们对用缬沙坦治疗前后的 2 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标及纤溶活性指标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其对CHF患者 IR和纤溶活性的影响 ,以及 IR与纤溶活性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CHF组患者 5 9例 ,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 31例 ,非风湿性心瓣膜病 1 8例 ,扩张性心肌病 1 0例。依据美国心脏学会 NYHA分级 ,心功能 级 2 7例 , 级 1 9例 , 级 1 3例。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对原发性高血压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测定4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3例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将4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厄贝沙坦组22例,150mg/d口服;培哚普利组26例4mg/d口服,治疗后6周测Fbg、DD、ATⅢ。结果高血压组治疗前Fbg、DD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TⅢ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后2组Fbg、DD均较用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ATⅢ均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高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CHF患者,停用血管扩张剂,给予口服厄贝沙坦75~225mg/d,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下降(P<0.05、<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国产厄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2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联合用药组(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随访两组的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72.73%比48.95%,P<0.01);治疗后与辛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左室射血分数[(33.6±4.5)%比(45.6±6.8)%]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7.4±5.6) mm比(60.9±5.4) mm]、收缩末期内径[(46.7±3.2) mm比(49.5±3.5)mm],E/A比值[(0.84±0.12)比(1.45±0.31)]显著增大(P<0.05~<0.01);联合用药组BNP水平在治疗3个月时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790.8±91.1) pg/ml比(970.4±99.2) pg/ml,P<0.05~<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高,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溶解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溶障碍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8例 1、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厄贝沙坦治疗 2周前后血压、心率、血浆纤溶性指标 (t PA抗原、PAI抗原和 D-二聚体 )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变化 ,并与 2 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液指标测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结果  2 8例病人经厄贝沙坦降压治疗 2周后 ,血压明显下降 (P<0 .0 1) ,而心率无明显变化 (P>0 .0 5 )。 2 8例病人治疗前血浆 PAI- 1、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后明显下降 (P<0 .0 1) ;2 8例病人治疗前 t PA抗原 ,t PA/ PAT- 1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后明显增加 (P<0 .0 1)。结论  AT1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纤溶障碍 ,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联合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后患者心率、心胸比、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厄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可以作为治疗CHF的基本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Ibesartan)与培哚普利(Perindopril)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102例CHF病人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52):口服厄贝沙坦每天75 mg,培哚普利,每日4 mg;B组(n=50):口服培哚普利每日4 mg.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 分级)评估,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0.05).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1.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变化以及伊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2级患者42例(EH组),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EH患者服用伊贝沙坦150 mg/d,观察对照组及EH组用药前后对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用药前EH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纵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纤溶指标PAI-1显著降低(P<0.01),t-PA水平增高(P<0.05)。结论:EH患者存在血纤溶功能异常,伊贝沙坦可改善EH患者纤溶功能失调,对PAI-1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加味生脉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9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与加味生脉散,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为41.3%,优于对照组的22.7%(P〈0.05)。两组治疗后左房内径(IA)、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ⅦSV)均较治疗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或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加味生脉散治疗CHF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和血压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性好,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对原发性高血压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测定4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3例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将4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厄贝沙坦组22例,150 mg/d口服;培哚普利组26例4 mg/d口服,治疗后6周测Fbg、D-D、AT-Ⅲ.结果高血压组治疗前Fbg、D-D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T-Ⅲ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后2组Fbg、D-D均较用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AT-Ⅲ均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高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7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心胸比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下降[(0.58±0.05):(0.62±0.09),(56.1±9.4)mm:(60.0±8.7)mm,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0.50±0.09):(0.42±0.12),P0.05],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676.8±226.3)mg/L:(878.6±119.8)mg/L,P0.05]。且血清BNP的降低程度与LVEF呈负相关(r=-0.920,P0.01)。结论:厄贝沙坦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而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CHF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凝血指标(APTT、PT)、纤溶指标(t-PA、PAI-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升高,APTT、PT延长,血浆t-PA含量及活性明显升高,PAI-1含量及活性下降.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及100例健康老年对照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及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活性,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浆vWF:Ag、GMP-140、FIB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升高,而AT、PS、PC、t-PA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失衡,这与其病情进展及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原肺水肿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 (HAPE)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选择急进高原患高原肺水肿的患者 6 1例 ,采集空腹静脉血 ,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AI - 1)活性和D -二聚体 (DD)、纤维蛋白原 (FG)及纤溶降解产物 (FDP)质量浓度 ,并与 2 0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HAPE患者DD、FG和FDP质量浓度及PAI - 1活性的变化与病情程度有关 ,且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1)。HAPE组t-PA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但轻型HAPE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APE肿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  相似文献   

19.
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心内科共收治CHF患者193例,入院后病人均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利尿剂作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达到全剂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71例CHF患者,在剔除收缩压〈100mmHg、风心病及肥厚性心肌病病人后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厄贝沙坦治疗组(36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对照组(35例)原治疗不变,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心功能、肾功能、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室短轴缩短率和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心功能分级,6-MWT,超声心动图检查的LVEF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0.01),且治疗组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常规治疗联用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进一步获得有益的疗效,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随机开放选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前、后ET及A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ET、A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厄贝沙坦治疗后ET、AN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ET、及ANP水平明显升高,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但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还能够降低ET及ANP水平,可能有较好的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