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陈文备 《健康研究》2011,31(3):183-18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文章分析了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传染件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2.
EB病毒与猩红热、风湿热、肾炎病因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山东省潍坊市卫生防疫站(261041)王桂爱,范玉莲,徐兆云,李汉芳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官立学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均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传染性低,以散发病例出现,流行少见。作者1995年调查...  相似文献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表现及血象有很大的相似性,临床上易将两种疾病混淆,本科将2008年3月收治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IM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近两年来诊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误诊为其它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女各3例,年龄2~8岁。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出现发热,T38℃~40℃,为不规则...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单传),是由EB(EPsteiT]--nalx)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中淋巴细胞总数和异常淋巴细胞增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院从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19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男,136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从2个月至13岁,且岁以内46例(240%),1岁以上至4岁84例O3.70),4岁以上至8岁48例(25.00),8岁以上至13岁14例O.30)12诊断标准(1)发热、咽峡炎、淋…  相似文献   

6.
甲亢性肌病8例误诊分析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内科(264400)王绵乾,王福安我院1983年~1994年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168例(简称甲亢),甲亢性肌病19例,误诊8例,误诊率为4.8%。误诊为周期性麻痹3例,多发性肌炎2例,癔病2例,格林一巴利...  相似文献   

7.
宗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751-3752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表现,提高耳鼻喉头—颈外科对该病的认知,避免误诊。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儿童后经内科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32例儿童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热、淋巴结肿大、咽扁桃体炎、肝炎、肝脾肿大等症状为儿童IM的常见临床表现特征;患儿发病三天以上EBV_lgM,EBV_DNA检测结果呈阳性比例较大,且EBV_lgM检测阳性率大于EBV_DNA检测阳性率。结论对于首次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有短期发热、鼻塞、咽痛或扁桃体发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儿童,应考虑是否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仔细做相关各项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为本地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14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3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白细胞、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肝损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结果 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共有195例(63.9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3-6岁组、男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8.25%,77.77%)高于其他年龄组及女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而发生肝功能损害患儿的病程(7.4±2.5)d、发热时间(8.2±3.6)d及热峰(38.48±1.72)℃明显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儿(4.4±1.3)d、(5.7±3.1)d、(37.49±1.92)℃。并且病情越重,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对肝功能损害高危患儿应加强其监护及早期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方法:对8例SNL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儿童SNL临床表现均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8例中曾有4例误诊,误诊率50.0%,需与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结论:激素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探讨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EB病毒DNA拷贝数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北京友谊医院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按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分组,观察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EB病毒DNA浓度的关系。结果: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治疗IM的抗病毒药物疗效各异。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对确诊的6例患儿使用更昔洛韦(GCV)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衣壳抗原免疫球蛋白M抗体(VCA-IgM)、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DNA)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89名健康体检儿童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及VCA-IgM阳性率、EB-DNA载量,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不同病理分期VCA-IgM阳性率、EB-DNA载量及不同年龄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患病特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CA-IgM、EB-DNA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VCA-IgM阳性率、EB-DNA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DNA载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IgM、EB-DNA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0.919)和特异度(96.63%)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6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急性白血病的误诊,争取对每个病例都能作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今将我院于1974~1978年迂到的误诊病例教训,作一介绍。误诊病例资料及分析例1: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典型EB病毒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非典型EB病毒感染患儿70例作为非典型EB病毒感染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70例作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统计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非典型EB病毒感染组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率分别为60.0%、84.3%、71.4%、20.0%、15.7%,均低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的92.9%、98.6%、91.4%、51.4%、44.3%(P<0.05);非典型EB病毒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异形淋巴细胞比例、CD8+低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非典型EB病毒感染组CD4+、CD4+/CD8+高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P<0.05)。结论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相比,非典型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较轻,白细胞计数和异形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不明显、免疫功能紊乱较轻。  相似文献   

16.
郑瑜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73-127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Epstein—Barr病毒(EBV)为最重要病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较少见于婴幼儿。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收治12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IM病例总结如下,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6例误诊分析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李祖广孙秀玲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utrackerphenomenon),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到机械性挤压后而引起的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自1989年以来,我们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平均体积、淋巴细胞平均电导和淋巴细胞平均光散射等VCS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标本,统计分析WBC、L以及MLV、MLC和MLS等VCS参数结果。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WBC、L、MLV、MLC、MLS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恢复期各参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MLV、MLC与异型淋巴细胞比值(ALY)呈正相关(r=0.315、0.495,P0.05)。ROC曲线分析MLV、MLC、ML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4、0.911、0.756,其中MLC的cut-off值≥114.1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6.5%和88.7%。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淋巴细胞VCS参数存在异常变化,在血常规检查的同时提供MLV、MLC、MLS等参数,或有助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和病情判断。MLC或可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快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它主要由EB病毒引起,属于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该疾病常发生在学龄前、学龄儿童中,下面来了解一下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相关知识。一、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传单”,  相似文献   

20.
丁蓉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51-15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方法 对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9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进行回顾分析:①肝功能(ALT、AST、GGT、LDH水平)和肾功能(BUN、Scr、Cr、GFR水平)指标,并与同期体检健康儿童进行比较;②临床症状.结果 疾病组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Cr降低外(P<0.05),肾功能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IM的临床症状多样,其中均具有发热,其余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扁桃体红肿、淋巴结肿大和肝肿大.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肝肾指标异常,同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缺乏典型性,应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