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多态性与人类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98例广西巴马地区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77例巴马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并比较两组人群TGF-β1基因的相应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对象中均未检测出G-800A、G+915C多态位点,G-800A位点的基因型均为-800GG,G+915C位点的基因型均为+915GG。C-509T和T+869C两位点均存在多态性。长寿组的等位基因-509C和+869T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78%和20.90%,P=0.029;35.10%和27.97%,P=0.036)。长寿组基因型为-509CT和+869TT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37%和24.29%,P=0.006;20.20%和10.17%,P=0.007),可能为长寿的有利因素(OR分别为1.86和2.24);而-509TT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54%和67.23%,P=0.007),可能是长寿的不利因素(OR=0.56)。在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基因型组合中,长寿组和对照组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GG-TT-CC-GG,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5.45%和52.54%,P=0.170);长寿组GG-CT-TT-GG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11%和1.13%,P=0.000),是长寿的有利因素(OR=10.94)。结论在巴马人群中,TGF-β1基因内带有-509CT和+869TT基因型的个体可能有利于长寿,而-509TT基因型可能是长寿的不利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869C、G915C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确诊的47例IPF患者和47例年龄、性别、民族、吸烟情况匹配的对照者的TGF-β1T869C、G915C基因多态性。结果IPF组和对照组TGF-β1T869C基因型频率分布趋势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趋势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PF组与对照组比较,TC基因型的OR值为0.421,95%CI为0.184~0.964,与IPF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而CC基因型的OR值为2.374,95%CI为1.038~5.433,与IPF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IPF组和对照组TGF-β1G915C基因的CC突变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TGF-β1 91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PF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而TGF-β1 869位点的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可能与IPF的发生有关,提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TGF-β1 86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PF关联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GF-β1基因-509位点C/T多态性,探讨其与胃癌易感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与102例正常对照者TGF-β1基因-509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TGF-β1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TGF-β1-50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44,OR=1.550,95%C I=1.010~2.379)。胃癌患者TGF-β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无关。结论TGF-β1基因-50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的遗传易感基因,而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位点C/T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和102例对照组TGF—β1基因-509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并对该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肠癌组和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TGF—β1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大肠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肠癌组按Dukes分期后,发现DukesC+D期大肠癌患者-509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DukesA+B期患者(64.9%比39.4%,P=0.033,OR=2.840,95%CI:1.075~7.501)。DukesC+D期大肠癌患者与DukesA+B期相比,-509T等位基因频率有增高趋势(41.9%比27.3%,P=0.07,OR=1.922,95%CI:0.943~3.917),但差异无显著性。大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TGF—β1-50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无关,可能与大肠癌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基因启动区-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并使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组内-148C/T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 e 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均为遗传平衡群体(P〉0.05);冠心病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6.411,P〈0.05);冠心病组血浆Fg水平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t=4.138,P〈0.01);冠心病组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对照组CT+TT(t=2.889,P〈0.05)。冠心病组内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CC型(t=3.066,P〈0.05),对照组内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CC型(t=2.676,P〈0.05)。结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Fgβ-148C/T存在基因多态性并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GF-β1基因-509位点C/T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40例慢性胃炎,38例消化性溃疡,62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TGF-β1基因-509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并对该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将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按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层后,结果提示TGF-β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GF-β1-50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69C/T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关系。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者117例,临床蛋白尿者115例)及126例正常对照者的TGF-β1基因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蛋白尿者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者及微量蛋白尿者(P均〈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31倍(OR=1.631,95%CI:1.136~2.343),临床蛋白尿者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者(P〈0.01)。结论 TGF-β1基因-869C/T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基因HPA-2、Kozak位点多态性,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316例经CT或MR I证实的脑梗塞患者(观察组)及209例无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GPⅠbα基因HPA-2、Kozak位点多态性,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小板GPⅠbα基因HPA-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Kozak位点观察组基因型为CC者20例、CT者113例、TT者169例,等位基因C频率为25.33%、T频率为74.67%;对照组分别为6、28、162例和10.20%、89.80%。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C、T频率相比,P均〈0.05。观察组表达等位基因C者(基因型CC+CT)CD62P表达量为20.94±7.35、CD63表达量为28.62±9.47,不表达等位基因C者(基因型为TT)分别为13.36±6.27、20.27±5.45,二者CD62P、CD63表达量相比P均〈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PⅠbα基因Kozak位点存在多态性,HPA-2位点未发现多态性。GPⅠbα基因Kozak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的活化参与脑梗死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分析脑梗死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患者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用凝血酶原时间法测定血浆F2水平。结果:脑梗死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33比0.243,P〈0.05),血浆F2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脑梗死患者CC和CT基因型亚组比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TT基因型亚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浆飑水平有显著差异,CT、TT和CT+TT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均明显高于CC基因型组(P〈0.05);而在对照组中,TT基因型亚组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亚组(P〈0.05)。结论: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有关,可能是通过T等位基因影响血浆比水平在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Fgβ-148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0.
Hu BC  Chu SL  Wang JG  Wang GL  Gao PJ  Zhu D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81-28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869C、醛固酮合成酶(CYP1182)-344T/C和Oα-内收蛋白Gly460Trp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突变基因分离PCR法,在396例EH患者和214例正常人中分析T869C、-344T/C和Gly460Trp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在单基因研究中,女性E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GF-β1T869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7,0.014);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CC纯合子EH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7,95%CI 1.38~6.32,P=0.004);而男性则两组间T869C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基因联合分析,TGF-β1 CC纯合子中,CYP1182Tr纯合子EH患病率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OR=1.99,95%CI 1.01~3.74,P=0.03)。结论TGF-β1 T869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女性EH相关;在EH人群中,TGF-β1 T869C和CYP1182-344T/C多态性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关系,探索TGF-β1基因+869T/C基因多态性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212例,根据有无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103例,对照组109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结果在房颤组中+869T/C位点的C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19%,P0.05),+869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vs.90%,P0.05)。方差分析显示3种基因型的左心房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54±6.34)mm vs.(39.93±7.70)mm vs.(40.48±7.96)mm;F=5.186,P=0.006],基因型与左心房直径间的关系为:TTTCCC。结论TGF-β1+869C基因型是房颤的易感基因型;同时携带TGF-β1+869C等位基因的人群更易患房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及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00例T2DM患者和101例正常对照(NC)者脂联素基因+4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BMI和HOMA-IR。结果(1)T2DM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1),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1)。(2)在T2DM组中,GG+TG基因型的BMI、HOMA-IR大于TT基因型(P〈0.01)。在NC组中,各基因型间BMI、HOMA-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DM组中,而BMII〉25组的GG+TG基因型频率高于BMI〈25组(P〈0.01),G等位基因频率也高于BMI〈25组(P〈0.01)。结论脂联素基因+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肥胖、IR及T2DM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TGF-β1基因多态性在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及愈后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5例SARS康复人员、37例医护人员和66例健康人员,进行TGF-β1基因多态性与SARS-CoV易感性及与SARS愈后肺问质纤维化关系的分析.采用病例一病例研究设计,在SARS康复患者中分析TGF-β1基因多态性与SARS愈后肺间质纤维化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进行TGF-β1基因多态性检测,数据行t榆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TGF-β1基因+869和+91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SARS康复人群、医护人员和对照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该基因两位点的多态性连锁与SARS-CoV易感性有关.SARS愈后人群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与FGF-β1基因+869和+91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无关,也未见该基因+869和+915位点的多态性连锁与肺间质纤维化相关.结论 TGF-β1基因+869和+91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SARS-CoV易感性无关;SARS康复人员的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TGF-β1+869和+915基因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病史超过10年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4例,分为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65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64例)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DM,75例)。用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DR组VEGF-460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DM组(P〈0.0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M组(P〈0.01);NPDR组与PDR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中CC、CT、TT基因型的DR发生率分别为69.8%、68.9%和42.2%,CC和CT基因型的DR发生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结论VEGF-460C/T多态性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DR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广西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广西人群TGF-β1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对TGF-β1 rs1800469(C-509T)各基因型比较模型(T vs C、TT vs CC、TC vs CC、TT+TC vs CC、TT vs TC+CC)在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情况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有220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和2382例健康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人群TGF-β1 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TC vs CC:OR=1.18;95%CI:1.03-1.36,P=0.02).结论广西人群TGF-β1 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基因型TC增加广西人群罹患HCC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甘肃地区藏族1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128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2)基因-734C/T位点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ACAT-2基因-734T/C位点多态性CC、CT、TT基因型分布及C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种基因型间血脂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ACAT-2基因-734T/C位点多态性与甘肃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有联性,但与血脂水平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7.
VEGF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24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脑梗死组,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VEGF-460T/C、+405G/C、+936C/T3个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患者发病第1、7和14天血清VEGF水平。结果在脑梗死患者中,VEGF+936位点竹、CT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各时段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各基因型对应的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36TT、CT基因型可能与脑梗死发病有关。VEGF基因-460T/C、+405G/C、+936C/T多态性位点对VEGF血浆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是一种基质降解酶,可能参与了血管的重构。本研究旨在探讨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高血压及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分别检测北京宣武医院门诊8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同一地区509例正常对照的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电泳判断基因型并测序。结果高血压组TT+C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7%vs22.6%,15.4%vs12.7%;P〈0.05)。女性中高血压组的TT+C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1.0%vs22.0%,16.6%vs12.1%;P〈0.05),T等位基因对高血压的OR值为1.442(CI:1.057~1.968)。男性中两组基因型无显著差别。老年女性高血压组的TT+C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高血压组、老年女性正常对照组和非老年女性高血压组。结论MMP9基因-1562T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功能性多态-509C/T与重庆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PCR-RFLP)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457例冠心病患者及41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对照者TGF-β1基因-509C/T多态的基因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男性人群中,TGF-β1基因-509C/T多态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没有关联;在女性人群中,-509C/T多态在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式下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矫正后OR=1.515,95%CI=1.045~2.196,Padditive=0.028;矫正后OR=1.937,95%CI=1.008~3.719,Pdominant=0.047),TT基因型显著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矫正后OR=2.36,95%CI=1.11~5.03,P=0.026)。在女性冠心病组中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T和TT基因型携带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体质指数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尤以在TT基因型携带者表现明显,上述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GF-β1基因启动子区功能多态-509C/T与重庆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体质指数水平相关,TT基因型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东乡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对甘肃临夏东乡族EH患者(EH组)和正常人群(NT组)的eNOS第7外显子894位处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方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NOM)水平。结果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EH组G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NT组(P〈0.05,〈0.01);EH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应的GG基因型携带者(P〈0.05)。EH组GT+TT基因型空腹血清NOM低于GG基因型(P〈0.05)。结论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东乡族EH的发生相关联,T等位基因(298Glu→Asp)可能通过影响对应编码的eNOS活性而使T等位基因携带者NOM减少,进而参与EH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