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988-09/2005-04解放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收治的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36例。以针刺平衡穴位——肩痛穴为主作为平衡针灸治疗组168例,以针刺传统穴位为主作为传统针灸治疗组168例。平衡针灸治疗组:主穴:肩痛穴,即足三里穴下2寸,偏于腓侧1寸。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体位:坐位膝直伸。针刺特点:腓浅神经。针刺角度:直刺。针刺手法:提插手法。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毫针直刺1.5寸左右。针感为远距离触电式针感。传统针灸治疗组:取穴:肩贞、肩髑、肩醪、肩井、手五里、手三里、支沟。两组治疗均1次/d,4周为1个疗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评估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第1疗程治疗后,平衡针灸治疗组疼痛消失患者明显多于传统针灸治疗组(平衡针灸治疗组为109例,传统针灸治疗组57例)。第2疗程治疗后,平衡针灸治疗组疼痛消失患者也明显多于传统针灸治疗组(平衡针灸治疗组为136例,传统针灸治疗组102例)。结论平衡针灸是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具有取穴少、痛苦小、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健侧小腿穴位的奇穴特效针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针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01/12在解放军广州疗养院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专科门诊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5例,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奇穴特效针法,取穴以左有病而右畔取,头有病而脚上针为原则,均取健侧小腿穴位,主穴肾关,配穴四肢或地皇。针法采用倒马针法、再配动气针法、削骨针法。对照组主穴取肩三针或肩骨禺、肩孺、肩孺,配穴取巨骨、曲池、合谷等,常规取穴,常规针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次,每次治疗前后分别行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进行量化,0对应无痛,10对应无法忍受)和肩关节运动功能(5级分类,0分为功能无限制,4分为严重限制)评估,1个疗程(5d)后进行综合效果评定,显效为肩痛显著缓解,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2分以上。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保持为80和35例。①疼痛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80&;#177;0.56)分,(2.25&;#177;0.44)分,(t=13.62,P〈0.01)]。②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75&;#177;0.61)分,(1.97&;#177;0.45)分,(t=10.68,P〈0.01)]。③显效率:1个疗程后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34.29%,(X^2=43.75,P〈0.01)]。结论: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奇穴特效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干预效果,其原因可能与奇穴特效针法重视整体观念,能集中定向冲击病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健侧小腿穴位的奇穴特效针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针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01/12在解放军广州疗养院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专科门诊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5例,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奇穴特效针法,取穴以左有病而右畔取,头有病而脚上针为原则,均取健侧小腿穴位,主穴肾关,配穴四肢或地皇。针法采用倒马针法、再配动气针法、削骨针法。对照组主穴取肩三针或肩骨禺、肩、肩,配穴取巨骨、曲池、合谷等,常规取穴,常规针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次,每次治疗前后分别行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进行量化,0对应无痛,10对应无法忍受)和肩关节运动功能(5级分类,0分为功能无限制,4分为严重限制)评估,1个疗程(5d)后进行综合效果评定,显效为肩痛显著缓解,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2分以上。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保持为80和35例。①疼痛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犤(0.80±0.56)分,(2.25±0.44)分,(t=13.62,P<0.01)犦。②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犤(0.75±0.61)分,(1.97±0.45)分,(t=10.68,P<0.01)犦。③显效率:1个疗程后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犤92.50%,34.29%,(χ2=43.75,P<0.01)犦。结论: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奇穴特效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干预效果,其原因可能与奇穴特效针法重视整体观念,能集中定向冲击病灶有关。  相似文献   

4.
焦素芹  吴川碧 《中国康复》2013,28(6):458-459
目的: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经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6ml进行穴位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经穴位注射治疗,能减轻肩痛程度,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Mcgill疼痛量表评定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5—04/2006—0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或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83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苍龟探穴组42例与常规电针组41例。苍龟探穴组:取肩前、肩后、肩髑、阿是穴,选用1.5寸毫针,得气后退至皮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但不进行苍龟探穴手法操作,直接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Hz,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两组均隔天进行针刺1次,5次为1疗程。以疼痛分级指数进行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苍龟探穴组、常规电针组各有2,3例患者脱落,最终苍龟探穴组40例,常规电针组3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显效率为87.5%,常规电针组痊愈显效率6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10,P=0.01)。②疗程结束后苍龟探穴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优于常规电针组(P=0.00)。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优于常规电针法,治疗手段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1方法介绍   外伤性麻痹性斜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采用针灸与高压氧,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36例,疗效显著。   针刺取穴:攒竹透鱼腰、阳白透鱼腰、太阳、瞳子 、四白、球后、睛明、风池、合从、光明。   针刺方法:每次于患侧局部取 3- 5个穴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 25号 1寸毫针直刺或斜刺,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 2min得气后留针 30min,中间行针 1次,睛明、球后穴不行针。远端穴位取双侧,用 30号 1.5寸毫针直刺,行针手法同前,留针 30min。眼球上下转动障碍者加百会透刺前顶穴,左右转动障碍者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cgill疼痛量表评定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5-04/2006-0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或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83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苍龟探穴组42例与常规电针组41例。苍龟探穴组:取肩前、肩后、肩髃、阿是穴,选用1.5寸毫针,得气后退至皮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但不进行苍龟探穴手法操作,直接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II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Hz,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两组均隔天进行针刺1次,5次为1疗程。以疼痛分级指数进行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苍龟探穴组、常规电针组各有2,3例患者脱落,最终苍龟探穴组40例,常规电针组3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显效率为87.5%,常规电针组痊愈显效率6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10,P=0.01)。②疗程结束后苍龟探穴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优于常规电针组(P=0.00)。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优于常规电针法,治疗手段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取穴方法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后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分期取穴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方法,2组患者取穴后行针刺和电针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Brunnstrom分期法对2组患者肩痛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减轻肩痛程度和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结合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及上肢功能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针刺取穴方法和治疗措施对偏瘫后肩痛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资料:150例孕妇均为身体健康;单胎;胎儿正常者。分两组,针刺组75人;艾灸组75人。针灸方法:针刺组由医生操作,取穴(穴位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后,常规消毒,用1寸针灸针,针刺双侧至阴穴,每次30分钟,每回一次,手法平补平泻。艾灸组,由医生在孕妇体上指定穴位后;由本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组和传统康复组,治疗后2个月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组在缓解疼痛和治愈率方面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可改善患侧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针针刺经外奇穴肩前穴为主用于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疗效 . 方法观察组应用长针针刺经外奇穴肩前穴为主 , 对照组采用常规 " 肩三针”取穴针刺 , 两组均结合推拿、拔罐、贴压耳穴等疗法 . 结果观察组 79例 , 显效率 75.95% , 总有效率 93.67% . 对照组 86例 , 显效率 61.62% , 总有效率 89.53% . 结论长针针刺经外奇穴肩前穴为主用于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疗效优于传统 " 肩三针”针刺法 .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腕踝针治疗30例偏瘫肩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腕踝针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偏瘫合并肩痛患者采用针刺肩部及下肢穴位,并在腕踝部选相应点进行留针,3个疗程后观察肩痛程度及频度、上肢功能变化。结果:肩痛程度及频度明显减轻,上肢功能达Ⅳ级由16.7%提高到53.3%。结论:针刺配合腕踝针治疗偏瘫肩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透灸法结合电针与单纯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CSR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透灸法结合电针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主穴为风池、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肾俞、命门,配穴为颈肩部疼痛明显者加肩井、天宗穴,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穴,头晕、头疼明显者加百会、太阳穴;选用0.30 mm×40 mm毫针,取颈部双侧夹脊穴直刺,大椎穴直刺1~1.5寸(同身寸),命门直刺,用补法,肾俞选用0.30 mm×50 mm毫针,直刺,用补法,其余穴位均按照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加用电针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 min,期间用艾条灸大椎穴及一组颈部夹脊穴。对照组取穴同观察组,除不艾灸外,其余处理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15.68±2.01)分比(7.10±1.87)分,观察组(18.13±1.69)分比(7.92±2.14)分,且以观察组的升高程度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83.33%(25/30),P<0.05〕。结论临床使用透灸法结合电针治疗CSR较单纯针刺治疗疗效要好,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痛点注射配合针刺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中医称“五十肩”、“漏风肩”、“肩凝症”。近年来 ,作者采用泰必治A B痛点注射配合针刺和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32例 ,疗效明显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 32例中 ,男性 1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4 3— 70岁 ;病程 0 .5个月— 3年。全部病例排除肩关节骨折、脱位、结核、化脓性炎症和肩外病变 ,以及严重的内科疾病。2治疗方法2 .1针刺治疗 取患侧肩、天宗、肩、肩内陵、巨骨、曲池、合谷等穴。患者取坐位 ,针刺肩穴时 ,令患者抬臂 ,向极泉方向直刺进针 2— 3寸 ,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针刺肩穴时可将患臂…  相似文献   

15.
背景:单纯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效果不够显著,水针由于作用穴位时间长且有药物的协同作用,理论上疗效较佳。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水针结合频谱照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针刺治疗进行比较。 设计:病例对比观察。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 对象:选择2001-05/2004-11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门诊就诊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94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将94例患者分为2组,结合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各47例。 方法:①结合治疗组:穴位注射选取风池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阿是穴、背俞穴、夹脊穴。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每个穴位注射二三厘米。每个患病部位取穴2个/次,隔日1次。30d为1个疗程。频谱照射在穴位注射后,用频谱仪对注射部位进行照射。30min/次,隔日1次。30d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及频谱照射均治疗1个疗程。②针刺对照组选取上述穴位进行单纯针刺治疗,30min/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根据评分进行疗效比较。显效: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80%;有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在20%~80%;无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20%。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 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针刺对照组和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30&;#177;0.90,0.50&;#177;0.40;6.57&;#177;1.21,6.64&;#177;1.13(t=23.958,35.116,P〈0.01)].结合治疗组患者评分下降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93.14&;#177;10.12)%,(80.13&;#177;11.08)%(t=8.764,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93.6%,78.7%(x^2=4.644,P〈0.05)]。 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能显著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而且干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能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减少针刺量的取穴方法。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6针法.共3对配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法,取患侧地仓、颊车等穴位。结果:6针法组每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量平均为81.0针次,优于常规取穴组的130.5针次,每例减少针刺量达38%(P&;lt;0.01);治愈率也略优于常规取穴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针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穴精简,针灸治疗剂量少,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单纯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效果不够显著,水针由于作用穴位时间长且有药物的协同作用,理论上疗效较佳.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水针结合频谱照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针刺治疗进行比较.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对象选择2001-05/2004-11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门诊就诊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94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将94例患者分为2组,结合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各47例.方法①结合治疗组穴位注射选取风池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阿是穴、背俞穴、夹脊穴.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每个穴位注射二三厘米.每个患病部位取穴2个/次,隔日1次.30 d为1个疗程.频谱照射在穴位注射后,用频谱仪对注射部位进行照射.30 min/次,隔日1次.30 d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及频谱照射均治疗1个疗程.②针刺对照组选取上述穴位进行单纯针刺治疗,30 min/次,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根据评分进行疗效比较.显效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80%;有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在20%~80%;无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20%.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针刺对照组和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30±0.90,0.50±0.40;6.57±1.21,6.64±1.13(t=23.958,35.116,P<0.01)],结合治疗组患者评分下降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93.14±10.12)%,(80.13±11.08)%(t=8.764,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93.6%,78.7%(X2=4.644,P<0.05)].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能显著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而且干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穴齐灸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并与针刺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2-05/2005-0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就诊的病程大于半年的脑卒中患者51例,均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艾炷灸组25例,针刺组26例。①艾炷灸:取穴:百会、曲鬓、肩井、曲池、合谷、风市、足三里、丰隆、悬钟、复溜、太冲。将艾炷放在标记穴位上,第一作者和多位助手同时点着以上穴位。患者觉得微烫立即取下,9遍/次,1次/d,5次/周,10次为1疗程,共5个疗程。每个疗程进行1次Fugl-Meyer评分(包括3方面内容:即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运动功能评定共50项,每项2分,满分100分,〈50分为有严重运动障碍。关节活动及疼痛评定均为22项,每项2分,总分4H4分。关节活动度评分标准:0分:被动运动只有几度;2分:被动运动正常。疼痛评分标准:0分:在关节活动全范围或者终末端时感疼痛;2分:关节活动无疼痛)。②针刺组:患者取上述穴位,行针刺治疗。5rain行针1次,留针0.5h后按从上到下的次序起针,疗程同艾炷灸组。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Fugl—Meyer评分。结果5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艾炷灸组患者治疗5个疗程后Fusl—Meger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针刺组治疗5个疗程后Fusl—Meger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穴齐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后遗症期的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疼痛尚有一定改善作用,而针刺对于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干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导致偏瘫性肩痛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肩关节半脱位等,其在脑卒中后发生率极高,据调查可达84%犤1犦。偏瘫性肩痛不但能使肩关节活动度大大减小,还常常影响肩关节的主动运动,许多患者常常是因为肩痛而不是肩关节的控制能力差而无法完成肩关节的某些动作,如肩前屈等。笔者采用反阿是穴取穴法犤2犦进行点穴或针刺止痛,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主动、被动的肩关节运动训练,获得了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1方法介绍(1)先确定导致肩关节活动障碍的疼痛症状所分布的确切部位,并确认疼痛属于哪一块肌肉。如疼痛位于肌肉的起点附近,则其反阿是穴位于该肌肉的止点…  相似文献   

20.
治疗方法①针刺穴位:主穴:子宫取双侧,针刺0.8~1.0寸深(斜刺法);曲骨:针刺0.6~0.8寸(直刺)。以上三个腧穴交替使用,操作时患者要排空膀胱。配穴:肾俞、大肠俞取双侧,直刺1.5寸;三阴交取双侧,直刺1寸。耳穴:常取皮质下穴。②针刺方法:平补平泻,待得气后,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总有效率达97.2%。痊愈与显效者的近期疗效,或长达10年以上者的远期疗效,经随访尚未发现复发者。作者体会,针治子宫肌瘤具有手术与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此法经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