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后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情况。方法:以9例曾行SRS治疗的脑膜瘤手术标本为研究材料,选取同期年龄相近,病理亚型相同,未行SRS治疗的脑膜瘤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PCNALI)值。结果:SRS治疗组PCNALI为0~4.4%(2.0±1.5%),未治疗组为2~28.9%(8.1±83.%),P<0.05。结论:放射外科治疗后脑膜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IFA)对苏州地区170例散发性脑炎患者240份脑脊液(CSF)标本中单纯疱疹病毒抗原(HSV-Ag)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70例散发性脑炎中,经该项检测而能明确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诊断者42例(24.7%);240份CSF标本中,HSV-Ag阳性率为35.4%,而其中42例HSE患者的96份CSF阳性率为88.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将DIF  相似文献   

3.
星形细胞瘤细胞谱系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ASA)细胞谱系型别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60例人脑ASA的A2B5、GFAP及GC抗原表达和谱系分型。结果:45例ASA为1型谱系星形细胞瘤(T1LA);15例ASA含较高密度的A2B5+细胞。为2型谱系星形细胞瘤(T2LA)。复发性肿瘤A2B5标记指数显著高于非复发性病例,而GFAP标记指数呈现相反的结果。T2LA复发率显著高于T1LA(P<0.02)。12例ASA含有低密度的GC+细胞。结论:T1LA比T2LA常见;以A2B5和GFAP对ASA进行谱系分型,有利于其诊断和复发性估计。GC标记利于识别星形-少枝混合性胶质细胞瘤。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活性B细胞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法检测75例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的活性B细胞(ABL)。结果:感染、脱髓鞘疾病组与CNS其他疾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1.5%和8.7%,其差别极为显著(P<0.005);病毒性脑炎组与细菌性脑膜炎组的ABL>5%的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现CSF中ABL的出现较IgG早。认为CSF中ABL的检测有助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表达水平与肿瘤间质血管(SBV)增生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和HE染色观察了73例人胶质瘤。结果 73例中,仅8例(11%)有少许SBV表达PDGFB mRNA,SBV的PDGFα受体、β受体和酷氨酸磷酸化蛋白(P-Tyr)的阳性率分别为95.9%、34.3%和61.6%,四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62例(84.9%)的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少见原发于眶内卵黄囊瘤的病理学特征.并讨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学鉴别要点.方法 分析l例原发于左侧眶尖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表现.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颅内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 患者男性.2岁.表现为左眼上睑下垂并眼球突出.MRI显示颅底肿瘤侵犯左侧后组筛窦、眼眶及翼窝并蝶骨翼板,左侧上颌窦后壁、筛骨及眼眶尖部骨质破坏,与硬膜分界尚清,未突破硬膜向脑实质浸润.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眶尖区之眶内外,累及左侧海绵窦区,位于硬膜外尚未侵入硬膜下区,无包膜,破坏眶尖区骨质,长人蝶窦和筛窦.肿瘤组织由许多相互交通的间隙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衬覆胞质透亮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深染、不规则且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多见;可见Schiller-Duval(S-D)小体结构.为单个圆形或长形乳头状结构,含有单个血管的纤维血管轴心,被覆柱状细胞,乳头占据的间隙衬覆立方、扁平或"鞋钉"样细胞;肿瘤细胞内或细胞间可见嗜伊红且PAS阳性透明小体.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灶性表达甲胎蛋白、CD99和CD117,但不表达CD30、CD45、胎盘碱性磷酸酶、突触素、嗜铬素A和CD34.连续组织切片HE染色未发现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左侧眶尖原发性卵黄囊瘤(WHOⅣ级).结论 颅内卵黄囊瘤好发于青少年,多生长于中线结构,具有特殊的组织学构象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预后不良,诊断时应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相鉴别,并注意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  相似文献   

7.
结扎犬脑基底动脉后6h,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波的峰潜伏期(PL)及峰间期(IPL)明显延长(P<0.01);脑干神经元形态结构发生缺血性改变(光镜及电镜),脑干组织PLA2活性升高5.8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58.8%(P<0.01)。海风藤300mg·kg-1、氟桂嗪1mp·kg-1、绞股蓝皂甙150mg·kg-1,分别于结扎脑基底动脉前3h经十二指肠造瘘管给药,皆能缩短PL及ⅠPL的延长(P<0.01),明显减轻神经元形态结构的缺血性改变,三者作用相当。与缺血组相比较,三药分别使PLA2活性降低80.2%。74.2%和72.4%(P<0.01),使SOD活性升高2.1、1.95和1.84倍(P<0.01)。上述结果提示三药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PLA2活性和增强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膜脂质、微粘度及血清脂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3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膜CH)、膜磷脂(膜PL)、膜微粘度(膜)及血清脂质进行测定,并与41例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①IS患者膜CH、膜CH与膜PL比值(膜CH/膜Pu及膜显著增高(P<0.01),膜亏与膜CH及膜CH/膜PL呈显著正相关;②IS组血清胆固醇(CH)、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载脂蛋白A_1(APO-A_1)显著降低(P<0.01),膜CH和膜与APO-B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H、APOA_1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76例脑质瘤的p53CerbB-2和PCNA表达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76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CerbB-2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74%(34/76),34.21%(26/76)和80.26%(61/76)。(2)p53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3)p53CerbB-2和P  相似文献   

10.
对130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I型54例、Ⅱ型76例)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下称TD)作了调查。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进行评定,结果表明。TD的总发生率为16.92%(22/130),I型及Ⅱ型患者TD的发生率分别为5.56%(3/54)和25%(19/76),TD组阴性症状综合评价总分明显高于非TD组,T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