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学习重庆市中医院陈枢燮主任治疗喉喑的经验,结合自己临证体会,简要介绍喉喑辨治方法如下:疏风解表法:肺为娇脏,喉为音声之户。表邪束肺,肺气失宣,气机不利,乃声音嘶哑,喉部干燥,吞咽作哽,形成喉喑。治宜疏风解  相似文献   

2.
失音,是指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本病的病位虽在喉咙、声道,但其病因与肺、肾有着密切关系,因声音出于肺系而根于肾。 病因病机:失音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内伤之分,主要机理有虚实的不同。暴喑多由于风寒客热,情志忧恚,发声过劳;久喑多由于内伤精气,其证属虚。  相似文献   

3.
<正> 《素问·奇病论》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喑,此为何也?’岐伯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这段经文阐明了子喑的症状:怀孕九月、声音发哑;病因:胎儿长大,压迫胞宫;病机:胞宫络脉系于肾,肾的经脉贯肾上系舌根,因胞宫脉络不畅通,使肾之经脉受阻滞,因而音哑:治疗:本病无需药治,到十月后经脉畅通,声音自然恢复。然文献从古迄今均解释为“待十月分娩后其音自复”。对此解说,笔者不敢苟同、因有不  相似文献   

4.
针灸医案4则     
<正> 1 暴喑 徐某,女,32岁。1986年11月19日10时许,患者突然失语,遂到某医院就诊未查出任何异常,以“原因不明待查”治疗,服西药(药不详),1周后症状同前,服中药仍无效。11月29日晚8时余针刺患者右手鱼际、合谷、内关穴,每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当晚9时即能说话,恢复正常,至今未有复发。 按:本病属外感风寒,日久化热,热灼津为痰,客于会厌,气道不能,开合不利,《灵枢·忧恚无言篇》云:“会厌者,声音之户。人卒然无声者,寒气客于会厌,则厌不能发”。治宜肃降肺气,泻胸中郁热。取手太阴肺经鱼际穴与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互为表里,以泻表里之实,内关  相似文献   

5.
失音证治     
<正> 中医称失音为“喑”或“喉喑”。历代医家对失音一症有不少论述。如清·沈金鳌云:“音声病,肺家火热证也,盖声哑者,莫不由于肺热”;朱丹溪说:“风冷能令人卒失音”。在急性失音中,热邪、寒邪皆能令人失音,谓金实不鸣。热邪者,治宜清热泻火,润下通腑法;寒邪者,治宜疏风散寒,切忌误投苦寒。临床医者  相似文献   

6.
舌喑亦称“瘖”,以舌强不语,语言蹇涩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本文试以舌喑为主症的患者,进行分型辨治。 1 风痰蕴结,音窍受阻平素肥胖之体,痰湿内盛,外受于风,痰蕴结,阻于廉泉,致使舌强语蹇,喉中痰鸣,四肢麻木,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滑等症。如果痰湿郁久化热则出现语言不能、口苦口臭、痰多色黄、苔黄厚腻,脉细数。前者宜祛风化痰,宣窍通络。后者则清热化痰,开窍通络。方选神仙解语汤或黄连温胆  相似文献   

7.
一、黄连阿胶汤治慢性肾炎刘××,男,27岁,农民,1987年3月10日初诊。患慢性肾炎3年,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量少,伴有头晕,口干欲饮但饮水不多,口苦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检查:血压146/90毫米汞柱,小便化验: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颗粒管型( )。证属肾水亏于下,相火炎于上之阴虚火旺证,治宜养阴清热。处以黄连阿  相似文献   

8.
曾毅  曾宁 《河南中医》2012,32(8):1003-1004
针对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有清热利湿法,治宜清化湿热为主,兼以疏肝和胃,方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益气活血法,治宜益气化瘀为主,佐以疏肝解郁,方以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治之;益肾解毒法治宜健脾益肾为主,佐以化湿解毒之品,方以自拟益肾解毒汤加减治之。均可取佳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找"喉喑"的中医古籍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从喉喑病名源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3个方面进行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脏腑失调、妊娠致喑、寒邪侵袭、热邪袭肺、阴亏血虚、痰浊阻窍、逆风号叫、多言伤气。辨证论治以疏散风邪、宣肺开音,清泻脏火、利喉开音,清化痰浊、除湿开窍,休声养息为主,此外还有针灸等外治疗法。通过对喉喑古代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喉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失音 ,或称喉喑 ,乃喉部疾患的常见症状 ,临床上以声音嘶哑 ,甚至语出无声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上按其发病情况有“暴喑”和“久喑”之别 ,前者多为实证 ,后者多为虚证。中医认为发音与五脏有关 ,如《灵枢·忧患无言篇》曰 :“肺为音所出 ,而肾为音之根。”以肺通会厌 ,而肾脉挟舌本也。大凡临床上失音分为“金实不鸣”、“金破不鸣”、“金疲不鸣”三大类 ,其临床证候各异 ,临证时需详查病情 ,审势利导 ,以免误治。本文报告之 1例 ,系属“金实”之范畴 ,患者因精神刺激 ,郁怒伤肝 ,肝郁气滞 ,气郁化火 ,木火刑金 ,火气壅遏而窍闭不利之故而致…  相似文献   

11.
<正> 失音又称“喑”、“喉喑”,是喉部疾患的常见症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者多为“金(肺)实不鸣”;内伤者多为“金破不鸣”,其病理与肺、胃、肾、脾,肝等均有关系,尤与肺、肾关系密切。临床上其分型辨治如下。1.风寒型外受风寒后卒然失音,兼见喉痒,咳嗽,恶寒,清涕及头痛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间接喉镜多见粘膜灰白,声带收展不利。此多为风寒客于咽喉,肺气闭塞所致。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开音。方用三拗汤等加减治疗,药如桔梗、荆芥、苏  相似文献   

12.
“五脏之病皆能为喑”出自《景岳全书·声喑》,它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了音喑一证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对后世音喑的分型、施治具有指导意义。中医发音学,经过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的观察、研究,认为声音是以喉气为动力,鼓动喉部声门发出的,正如刘河间  相似文献   

13.
崩漏之治,以益气、清热、止血为常法。笔者谨遵古训,然不泥于一法一方,今就诊疗体会,整理治疗崩漏九法于后,以就正于同道。一、清热凉血法:热入血分所致的崩漏疾患,临床以崩为主。常可分为热邪迫血妄行和热邪伤阴二类。热邪迫血妄行者,其证属实,以阴道下血量多、色红、脉弦滑数、舌红苔黄为主证,治宜直折热势,清热以凉血。方拟芩连  相似文献   

14.
正失音中医称之为"声嘎",轻者声音嘶哑不清,重则完全不能出声,称做"喑",分为"急喉喑"与"慢喉喑"。辨证时,因为骤然起病者多为外邪袭肺,久病迁延者多为肺脏气阴受损,总与肺经关系密切,故古有"金实不鸣,金破亦不呜"之谓。治疗时,风寒袭肺者宜宣肺散邪开闭。  相似文献   

15.
房繄恭教授认为,肺、心、肾脏器受外邪的侵扰,均会影响声音的发出,依据经脉循行及经脉与脏腑的联系,提出治疗暴喑从经络入手.因暴喑属实证,故以清热泻火为主,确立滋阴清热,利喉开喑的治疗原则,结合针刺放血疗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泻热解毒、调和气血等作用.经络辨证时,针刺多选心经通里、肾经太溪、任脉廉泉,放血疗法以肺经的井穴少商、大肠经的井穴商阳以及督脉大椎穴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声病,又称艺术嗓音病,属中医"声喑"、"喉喑"范畴。经传承吁江医学喉科谢氏喉科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对声怯、声弱、声喑、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形成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的方法和经验。艺术用声之声音机能调节主要依赖脏腑精气神支持,故艺术声病是发声器  相似文献   

17.
声嘶是指声音失去其正常的圆润清亮的音调,声音沙哑。其程度有轻重之不同;轻者声音带“沙”,但声音仍响亮,语音清楚,重者声嘶,声低沉漏气,语音不清楚,甚则成为暗哑之证。发生声嘶的病因很多,兹归纳中医对本证的病因病理,及笔者在临床体会,现将分型辨治如下。一、风邪侵犯,邪客会厌风邪外袭,肺气为之壅遏,气机不利,喉部气血滞流不畅,脉络痹阻,声带失去正常的活动功能。本型常见于感冒后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以致声音嘶哑,出声不利,并有咽喉干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若治疗失当,往往迁延时日不能一时复康。检查时,喉部红肿不明显,声带色白或淡红,闭合不良。治宜疏风宣肺,通络开音为主。常用药物如:蝉蜕、千层纸、木贼、僵蚕、羌  相似文献   

18.
子瘖     
王某,女,32岁。1990年9月14日诊。患者怀孕5月有余,怀孕之初,因感冒而致发热,恶寒,咳嗽气急,声音嘶哑,经用西药后感冒发热痊,声音嘶哑加重,甚则音涩不出,伴胸胁胀满,饮食不佳,失眠多梦,心烦口干苦。前医诊为慢性咽炎,治之不效。刻诊:患者表情痛苦,声音不出,吐黄粘稠痰,舌干红苔薄黄,脉弦数,此子喑也。证属肝胆郁热,火灼肺金,肺阴不足,金碎不鸣之症。治当清泄肝胆,润肺  相似文献   

19.
治暴喑验方     
喑者 ,乃音哑失声之谓 ,暴喑则指病起骤然 ,片时之间 ,即声嘶难言 ,系阴寒之邪骤中少阴 ,客于下焦 ,逼其无根失守之火 ,发越于上 ;火虚于下 ,格阳于上 ,阴阳无相接续而发为是证 ,辨证当属虚火阴寒 ,不独外邪客肺也。故治疗若用宣肺通窍之剂 ,往往难获全效。笔者参阅有关文献 ,见载“喉痹姜桂汤”一方 ,临床用之 ,屡试不爽 ,方中药仅肉桂、炮姜、甘草 3味 ,各取1.5 g,共置碗内以沸水泡之 ,待温后徐徐咽下药汁。服二剂后 ,热退痛止 ,液生舌润 ,恢复健康。治暴喑验方@袁丽芳!215312$江苏省昆山市石牌镇卫生院 @吴卫华!215312$江苏省昆山市石…  相似文献   

20.
慢喉喑是以声音不扬 ,甚至嘶哑失音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 ,又称“喉痹失音” ,属“久喑、声喑、喑哑”等范畴。鉴于此 ,我们将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以慢性声音嘶哑为主症的病症均归结于慢喉喑的范围。 (因喉癌及肺部肿瘤等其他疾病引发的声哑除外 )。我院从八十年代至今 ,在中医喉科运用喉疳散局部外敷治疗急慢性喉炎、声带小结、息肉等方面 ,以其疗效显著 ,复发率低而享誉三秦。现将喉疳散在治疗慢喉喑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门诊随机总结 63例慢喉喑病例。年龄 4岁~66岁 ;其中慢性喉炎占 3 7例 ,声带小结 2 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