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炎室性早搏发病年龄高峰及心电图特征。方法 观察分析 137例心肌炎室性早搏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 早搏出现多为中、青年 (2 1~ 4 0岁 ) 92例 ,占 6 7.15 % ;QRS波时限为 0 .10~ 0 .2 0(平均 0 .13± 0 .0 2 )s ,其中波时限 >0 .12s者有 78例 ,占 5 6 .90 % ,≥ 2 0mm 5 6例 ,占 4 0 .88% ;QRS波振幅在 10~ 19mm者 6 0例 ,占 4 3.80 % ;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者 110例 ,占 80 .2 9% ;右室早搏 85例 ,占6 2 .0 4 % ;T、P波发生改变 4 0例 ,占 2 9.2 0 % ;频繁早搏 99例 ,占 72 .2 6 % ;早搏指数平均 1.34± 0 .2 5 ,易损指数平均 0 .5 9± 0 .17;伴有其它心电图改变者 83例 ,占 6 0 .5 8%。结论 心肌炎室性早搏多见于中、青年 ,QRS时限多较宽 ,早搏出现方式多为频发、右室早搏 ,早搏指数大多数 >1.0。  相似文献   

2.
张旭亚  王静莲  王丙增 《医学争鸣》2004,25(10):903-903
1临床资料我科2000-11/2002-02收治毛细支气管炎小儿96例,年龄3~24月龄,男52 例,女4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硫酸镁雾化吸入组(观察组),硫酸镁静脉点滴组(对照Ⅰ组),常规治疗组(对照Ⅱ组)各32例. 平均年龄分别为8.0, 8.3和8.1月龄,平均发病时间为1.7, 1.5和1.8 d;X线检查有肺气肿者分别为26, 24和4例;有肺不张者分别为5, 4和5例;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进行支原体血清学检查. 常规治疗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每日100 mg/kg及穿琥宁80~120 mg/d静滴抗感染及吸氧、镇静、退热等处理. 凡血支原体抗体滴度显著升高者改用红霉素每日20 mg/kg静脉滴注[1],用药前半小时po思密达粉1.5 g以减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 观察组再加75 g/L硫酸镁溶液10 mL超声雾化吸入10~15 min,每日2次,对照Ⅰ组将硫酸镁按50~100 mg/kg配成10 g/L溶液缓慢静脉点滴,疗程皆为3~5 d. 结果显示雾化吸入硫酸镁能提高疗效(表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观察紫杉醇联合希罗达对比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本院确诊晚期转移性宫颈鳞癌患者52人双盲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6)口服希罗达每日1650mg/m2,连服1~14d,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应用,每3周为1周期,连用2~4周期;对照组(n=26)顺铂20mg/m2静脉注射,第1~5天,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应用,每3周为1周期,连用2~4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可评价26例,有效率46.15%(12/26),中位生存时间11.6月,1年生存率43.33%(13/26);安全性方面Ⅲ反应占38.4%(9/26),Ⅳ反应占15.4%(4/26),主要为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毒性。对照组疗效可评价26例,有效率42.31%(11/26),中位生存时间11.9月,1年生存率43.33%(13/26);安全性方面Ⅲ反应占34.4%(10/26),Ⅳ反应占17.2%(5/26),主要为脱发、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结论希罗达联合紫杉醇对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疗效相当,但是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原爱琴 《中外医疗》2010,29(8):109-10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应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连服3~5d,然后改为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连服7d,以后每日0.1~0.2g,维持治疗,听诊患者的早搏次数及观察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4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0%以上者36例占7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姚晓玲 《广东医学》1999,20(6):474-475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作用。方法  70例HIE中 ,5 4例频繁惊厥 (≥ 3次 /h)及持续惊厥 ( >3min)首剂给予负荷量苯巴比妥 10mg/kg,16例惊厥持续状态首剂给予负荷量苯巴比妥 15mg/kg。首剂后 0 5~ 6h惊厥未能完全控制者 ,再追加每次 5mg/kg ,共 1~ 2次 ,给首剂 12h后始给予维持量 5mg/(kg·d)。结果 给首剂负荷量后惊厥得到控制者分别占 5 7%和 63 % ,追加 1次5mg/kg后惊厥均得到控制。结论 HIE频繁惊厥及持续惊厥者首剂苯巴比妥负荷量 10mg/kg为宜 ,惊厥持续状态者首剂苯巴比妥负荷量 15mg/kg为宜 ,追加量以每次 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甲基强的松龙800~1000mg(15~30mg/kg)加于生理盐水500mL静脉点滴3~5d,每日1次。结果疗效的主要观察指标是视力。48例中显效20例,占41.66%,有效22例,占45.83%,无效6例,占12.50%,总有效率达87.50%。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肯定,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应用胺碘酮0.2 g,每日3次口服,连服1周;然后改为0.2 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每日0.1~0.2 g,每日1次维持治疗,听诊患者的早搏次数及观察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 4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0%以上者36例占7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其中7~11个月者20例,1~2岁者5例,3~7岁者13例,体重7~20 kg,手术时间4~6 h.常规禁饮食4~6 h,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3~5 mg/kg,阿托品0.02 mg/kg.肌注氯胺酮5 mg/kg作基础麻醉后,经腰3~4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头向置管3.0 cm.所用药物为1%~1.5%利多卡因,用量为8~10 mg/kg.术中为防止牵拉反应,将哌替啶100 mg加氟哌啶5 mg混合稀释到20 ml按手术要求静注,剂量以哌替啶0.5~1 mg/kg为宜,术中如发现肢动,再辅以氯胺酮1~2 mg/kg静注.常规面罩吸氧,连续监测SPO2、HR及无创血压.全组麻醉效果满意,SPO2均维持在98%以上,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心衰患者联合使用科素亚及卡托普利,观察疗效。方法:将6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科素亚25mg,每日1次,卡托普利12.5~50mg,每日3次;对照组服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Ⅰ级及以上者26例,占86.7%,对照组心功能改善Ⅰ级及以上者21例,占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素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术毕催醒最适剂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珍 《河北医学》2000,6(7):611-611
1 资料与方法本组择期手术796例,需催醒者408例。麻醉方法:麻醉诱导为咪唑安定0.2~0.3mg/kg,芬太尼4~8ug/kg,万可松0,1mg/kg。麻醉维持为1~2%普鲁卡因 0.02~0.04%杜冷丁,间歇吸入1~3%异氟醚,静注芬太尼0.1mg维持全麻,术毕前1h停用芬太尼。手术时间1h12min~6h25min,芬太尼总量0.3~0.7mg,杜冷丁总量25~150mg,术毕常规肌松拮抗,潮气量<6ml/kg,呼吸次数<12bpm,无应答反应,需催醒者408例,给予纳洛酮静注,根据纳洛酮用量随机分为0.1mg0.2mg0.3mg0.4mg四组。催醒效果评定:1满意:潮气量>6ml/kg,呼吸次数14~15bpm,能睁眼,能应答。2欠佳: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早产BP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肠外营养、保暖、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0.3-0.5 mg/(kg·d)地塞米松在氧气驱动下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0.1 mg/(kg·d)地塞米松+10 mg/d氨溴索在氧气驱动下雾化吸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吸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1);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早产儿BPD效果显著,利于患儿早日脱离吸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986年2~9月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83例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71%,显效42%。24小时内心律失常纠正或早搏减少的病例占有效病例的比率为36%,最短起效时间3小时。该药对室上性异位心律的作用优于室性异位心律(0.05>P>0.01);对室早的显效率与心房颤动及扑动的转复率,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300mg/d与600mg/d的剂量比较,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资料提示: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不同疗程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心率及心电图参数的改变。方法时135例经心电图及临床确诊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分为长疗程组(用药3个月)76例,短疗程组(用药2周)59例。剂量从300mg/d开始,不超过600mg/d。分析普罗帕酮疗程与疗效、复发率的关系、不良反应、心率、心电图参数的改变。结果长疗程组及短疗程组有效率分别为76.32%和59.32%(P<0.05);长疗程组及短疗程组停药后随访观察1年。1~6个月、7~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0.35%、65.71%和13.79%、82.86%(P值均<0.005);同组内普罗帕酮不同剂量范围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P>0.05),组间相同或不同剂量范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5);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7%,其中与心脏有关的占2.22%;长疗程组用药后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延长,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绝大多数为正常范围内的延长。结论普罗帕酮长疗程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效果佳,长期观察复发率低,安全度高。因此,普罗帕酮长疗程用药可推荐为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中药验方胃久灵对大白鼠的两种急性溃疡模型、一种慢性溃疡模型及两种胃炎模型用药治疗,证明胃久灵确有抗溃疡抗胃炎作用.其中对慢性溃疡的治疗作用较为突出.经急、慢性毒性实验,未见对重要脏器有任何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15.
生后4天龄正常幼鼠持续应用苯妥英钠50天,观察该药对发育中的小脑形态及体格发育的影响。25mg/kg和50mg/kg两个剂量组动物的小脑,在光镜下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小脑皮层浦肯野氏细胞计数各为141.7±1.99/20um~2和13.62±1.93/20um~2,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动物的体重无明显差异。说明苯妥英钠在本剂量范围及给药时程内对发育期小鼠的小脑形态无明显损害作用,也不影响其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方案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发育的影响,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临床资料,在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负荷量(每天,20 mg/kg)24 h后,分别使用维持量为每天10 mg/kg枸橼酸咖啡因(为观察组)或使用每天5mg/kg维持量 (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β-内啡肽(β-EP)显著降低,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指数(PDI)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且观察组β-EP降低幅度较大。结果说明,枸橼酸咖啡因每天10 mg/kg维持量比5mg/kg更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改善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17.
51只大鼠、15只家犬和4只家猫于实验前24h ip优降宁30~50mg/kg bid,实验时先将动物麻醉,再iv利血平2mg/kg,观察血压变化。主动脉条片40条和离体心耳10例,均取自事先用ip优降宁120mg/kg bid处理的家兔。实验时于水浴中加入利血平,观察主动脉条收缩及心率变化。结果表明预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优降宁处理的动物,利血平的降压作用可明显翻转为升压作用;利血平能轻度收缩主动脉条并使离体心耳跳动频率轻度加快。利血平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氯丙嗪所对抗,其增大脉压差作用可被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所减小。提示升压作用的机制是外周肾上腺素能性质的,本文进一步证明在临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中,优降宁与利血平不能大剂量序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定芬 《医学综述》2014,(16):3072-3072
目的分析早期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的应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湛江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60例,高剂量组在出生24 h内输入至少2.0 g/kg的氨基酸,之后每日以1.0 g/kg递增,直至达到3.6 g/kg;低剂量组出生后先不输入氨基酸类药物,24 h后开始输入1.0 g/kg的氨基酸,之后每日以0.5 g/kg递增,同样直至达到3.6 g/kg。对两组患儿进行有效性评估和生化、血气指标检测比较。结果高剂量组头围增长[(0.94±0.13)cm/周vs(0.82±0.12)cm/周]高于低剂量组,体质量下降百分数[(5.03±0.09)%vs(5.65±0.25)%]、达出生体质量时天数[(10.5±3.7)d vs(15.3±4.8)d]、体质量达2000 g天数[(35.1±11.5)d vs(42.4±8.3)d]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1周,高剂量组前白蛋白[(198.2±11.5)g vs(170.0±10.5)g],血尿素氮[(5.6±0.5)mmol/L vs(4.3±0.4)mmol/L]较低剂量组升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氨基酸的应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较低剂量氨基酸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应在早期对早产儿进行大剂量的氨基酸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Holter技术对60例健康者及112例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其心律失常在健康组中的检出率以房性早搏(68.3%)、室性早搏(58.3%)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8.3%)为高,在心脏病组中以房性早搏(78.6%)、室性早搏(68.6%)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5%)最为多见,95例冠心病检出有缺血型ST段压低55例(57.9%),其中40例为无症状性。指出Holter监测可客观反映心律失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叶酸对妊娠大鼠胎盘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为应用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40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叶酸大、中、小剂量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动物受孕后,叶酸干预组大鼠分别给予2mg/kg/d、1mg/kg/d、0.5mg/kg/d叶酸灌胃,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取妊娠13.5d(E 13.5d)的胎盘,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学染色,观察胎盘的形态结构和胎盘细胞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各叶酸干预组大鼠胎盘组织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CNA阳性物质呈棕黄色颗粒状位于细胞核;各叶酸干预组大鼠胎盘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大、中剂量组大鼠胎盘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叶酸可明显提高胎盘细胞PCNA的表达,提示叶酸可促进胎盘细胞的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