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0 a,某疗养院服务员 ,于 1999年 10月 5日 ,因右眼被苍蝇蛰伤后 1d,发现右眼痒 ,异物感 ,遂来我院就诊 ,经裂隙灯检查发现右眼外上方穹窿部结膜囊内可见许多乳白色幼虫蠕动 ,滴表麻药后用镊子取出 30余条幼虫 ,经大连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鉴定 ,诊断为眼结膜蝇蛆病。治疗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结膜囊 ,抗生素眼液每日 3~ 5次点眼 ,3d后症状消失、痊愈。2 讨论蝇蛆常寄生于羊、马、牛的鼻腔、眼结膜囊内 ,卵在结膜囊内孵化为幼虫 ,暂时寄生 ,幼虫发育成熟后爬出结膜囊 ,体外成蛹 ,然后羽化成蝇 ,夏秋季节成蝇繁殖 ,在… 相似文献
2.
3.
资料患者女性,20岁。因渐进性左鼻塞20年,于2010年6月18日入院。患者自幼左鼻塞,渐进性加重,无头痛、头昏,无嗅觉障碍。全身检查未见异常,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专科检查:左侧前鼻孔扩大,鼻腔可见粉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无出血,双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鼻窦CT扫描显示,左侧鼻腔 相似文献
4.
5.
6.
结膜蝇蛆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5岁 ,因右眼被苍蝇撞击后疼痛、异物感 3天于2 0 0 0年 8月 19日来我院就诊。自诉 3日前在行走时右眼突然被一苍蝇撞中后感疼痛、磨痒 ,去外院检查取出白色小虫 4~ 5条后症状缓解。 2天后又觉右眼疼痛、磨痒 ,且明显加重 ,故来我院就诊。查 :右眼睑无明显水肿 ,右眼视力 :1 0 ,睑球结膜充血 ( ) ,球结膜上可见多条白色黑头长约 1mm小虫快速爬行 ,上下睑结膜囊内均有同类型小虫蠕动 ,角膜轻度水肿 ,余未见异常。左眼无异常。用 0 4%倍诺喜滴眼液点眼表麻后 ,裂隙灯下用眼科小镊夹取小虫 7条 ,患者诸症明显好转 ,给予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8.
9.
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左鼻腔反复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2周余于2011年12月5日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侧中鼻甲明显肿大,表面黏膜呈暗红色、光滑,触之不易出血,对麻黄碱无收缩反应;中鼻道无法显露;下鼻道见少量脓性分泌物;鼻咽部未见新生物。鼻窦增强CT扫描提示:①左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②左侧上颌窦、筛窦炎;③泡性中鼻甲(图1)。入院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做好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术中剪开中鼻甲黏膜,有大量咖啡色液体溢出。中鼻甲呈囊壁样改变,其内为一大的空腔。充分去除残壁,切除部分中鼻甲,中鼻道及筛窦可见灰白色新生物。切除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6岁,学生。因“左眼疼痛、灼热、异物感,伴流泪3h”来院就诊。患者下午在学校操场上曾被飞虫撞击左眼,撞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左眼,不久后左眼开始疼痛难忍、流泪,遂来院就诊。眼科检查:左眼睑轻微红肿,睑结膜充血较重,球结膜水肿,角膜轻度水肿,结膜囊内数个细小黑点。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左眼后,在裂隙灯下可见结膜囊内十余条线形小虫,身体透明,头部为黑色,在结膜上爬行。 相似文献
11.
鼻腔异物存留1年误诊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善凤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1):62-62
患儿,女,5岁。因左鼻腔反复流浓臭涕1年而就诊。既往无流鼻血,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鼻炎或鼻窦炎,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稍好转,但过几天后又复发,反复发作。检查:外鼻无异常,左侧总鼻道与下鼻道之间有一团暗黑色异物,质稍硬,周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有明显的臭味,右鼻腔无异常。追问病史,1年多前患儿在吃甘蔗时曾自己把甘庶块塞进鼻腔,因无明显症状而未予注意,也未就诊,10多天后出现左鼻腔流脓鼻涕,并有臭味。 相似文献
12.
结膜蝇蛆虫病属于眼部少见的寄生虫病,文献报道较少,其影像资料更为稀少。此病患者在我国多源于牧区,饲养牛羊者多见[1]。在城市中并不多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5岁。2013年6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自述右眼异物感及“虫爬感”,就诊当日上午走路被飞虫迷眼,照镜子自行从结膜囊中取出小虫数条后就诊,于我院又取出此虫十余条。患者右眼角膜清,前房中深,结膜轻度充血,裂隙灯下可见虫体长约1 mm,呈梭形,头部有一黑点(图1、2),于结膜表面和睑周皮肤表面蠕动且行动迅速。外眦皮肤表面近睑缘处有一疑为未发育为蚴虫的虫卵(图3、4)。取出所有可见虫体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结膜囊。确定所有虫体全部取出后,嘱患者局部抗生素滴眼,次日复查,3日后痊愈。
讨论 此寄生虫虫体经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微生物室鉴定,确定为蝇蛆蚴。裂隙灯下所见的虫体头部的黑点,镜下观察实为蝇蛆蚴头部的一对小钩。该病常见于热带地区,也见于我国西北部地区,此种蚴虫多在其成虫飞行偶然撞到人眼,继而将其卵产于结膜囊内。由于蝇蛆蚴在结膜囊移行迅速,可能隐匿在穹窿结膜处而不易被发现,医生需仔细询问病史并翻查结膜囊进行清查。取材时可点表面麻醉药以降低虫体的活动性,以便于取材。 相似文献
13.
结膜蝇蛆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 ,31岁 ,左眼被“马蜂”撞击后异物感、流泪 6小时来诊。患者于 2 0 0 1年 9月 18日 12时许在市区街路上行走 ,左眼被一只“马蜂”撞击后即觉异物感、流泪 ,未经诊治 ,至晚 6时症状无缓解 ,遂来我院门诊就医。当时检查 :双眼视力 1 0 ,双眼压指测Tn。左眼睑无肿胀 ,结膜中度充血 ,颞侧球结膜见 2只头为一黑点 ,体为乳白色梭形幼虫活体 ,长约 1mm ,爬行速度较快 ,左眼前节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为左眼结膜蝇蛆病。治疗 :左眼 1%地卡因点眼 2次 ,用湿棉棒平行接近幼虫 ,旋转蘸取 ,历时 1小时仔细查找 ,共取出幼虫 14条 … 相似文献
14.
冶××,女,27岁,住院号77723。因左眼流泪并溢脓1年,于1994年12月11日入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好,耳鼻正常,心肺未闻及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1.50DS=1.0。左眼内眦部皮肤潮红,结膜轻度充血,挤压泪囊区可见脓性分泌物由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不通,有脓性分泌物返流。右眼正常。诊断:左眼慢性泪囊炎,近视。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正常。入院后给予0.25%氯霉素滴眼,泪道冲洗,青霉素80万u,每日2次肌肉注射。于12月16日在局麻下左侧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常规切口进路,切开鼻腔粘膜时有活动性出血,经用肾上…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较为罕见,可致多系统病变并导致迅速死亡。最近我院遇到1例由鼻腔恶性肉芽肿侵犯眼眶造成眼球突出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患鼻腔恶性肉芽肿7年,双眼球突出伴眼痛1年。曾于1992年行放射治疗及大剂量激素治疗,近2年... 相似文献
16.
宋振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6):343-343
患儿男,3岁。左侧鼻塞,流黄水有臭味2d。门诊检查:左侧鼻道深部有金属异物。诊断:鼻腔异物。麻黄素收缩鼻黏膜后于氯胺酮麻醉下,在前鼻镜下取出一金属异物(钮扣式玩具电池)。术后鼻腔涂红霉素眼膏,静脉点滴先锋霉素抗炎治疗,1wk后复诊,鼻腔仍有臭味。再次在氯胺酮麻醉下行鼻内镜检查,见中鼻道内有较多黑色分泌物,从中鼻道取出圆形塑料薄膜一块(考虑为电池塑料包膜,直径约1cm)。去除分泌物, 相似文献
17.
18.
19.
患者,女,70岁.因右侧鼻塞、流涕1月余,伴鼻出血2wk,于2001年8月22日收入院.患者于2001年7月起自觉右鼻腔有少量清水涕伴轻微鼻塞,无发热、鼻出血及头痛. 相似文献
20.
鼻腔异物(蚂蟥)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剑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1,1(5):130-130
笔者曾遇鼻腔异物(蚂蟥)1例 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14岁,学生.患者在农田劳动时喝生水,3天后左侧鼻孔每天出血1至2次,致头痛、头晕1月余.有时见左侧鼻孔前有一灰黑色蚂蟥尾部滑出,患者家人用钳子夹其尾部时蚂蟥又向鼻腔深部回缩.曾到当地医院求治无法将蚂蟥取出.患者于1999年8月9日到我诊疗所就诊,笔者用鼻镜检查,见左侧中鼻道处蚂蟥吸盘紧紧吸附在鼻中隔上,用钳子无法取出,后来用1%丁卡因及2%麻黄素强的松龙滴鼻液滴入左侧鼻腔内数滴,过五分钟后,再用鼻镜及弯止血钳将蚂蟥取出.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