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囊性坏死性肿瘤与脓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复查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12例、单发转移瘤10例、脑脓肿9例。行常规MR平扫和增强、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病灶中心坏死区的ADC、FA值。结果:脓肿腔DTI表现为高信号;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中心坏死区呈低信号。在ADC图上,脓肿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6±0.07)×10-3mm2/s;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均呈高信号,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在FA图上,病灶中心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在DTI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表现为较特异的高信号,ADC值较低,有助于和囊变、坏死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扩散张量各向异性分数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DTI)各向异性分数(F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共26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0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6例.行常规MR 、DTI检查.构建 FA 图,并测量肿瘤、水肿区及正常白质的FA值.结果正常白质纤维在FA图上表现为高信号.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多呈低信号,边缘清晰,周围白质纤维呈高信号,信号未见明显减低.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亦多呈低信号,边缘模糊,肿瘤实体区与水肿区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肿瘤实体区和水肿区 FA值与邻近正常脑白质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FA图不能明确区分肿瘤边缘及水肿区,但能将二者和正常白质纤维束鉴别.结论 DTI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的解剖关系,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扩散张量成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MRI扩散张量成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及脑脓肿共46例。行常规MRI扫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病变及周围白质的FA值。结果:正常白质纤维在FA图上表现为高信号。肿瘤多呈低信号。在肿瘤存在时,周围白质纤维可表现为受推压移位或浸润破坏,破坏后FA值降低,表现为低信号。脓肿多呈低信号,其内部若有尚未破坏的白质纤维存在,可呈高信号。这些表现在常规MRI图像上均未清楚显示。结论:DTI可清楚显示占位性病变与周围白质纤维的解剖关系,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脑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5例临床证实为脑脓肿的病人行磁共振常规SE序列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获取ADC图,测定病灶兴趣区的ADC值,3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5个病例常规SE序列扫描共发现8个病灶,7个病灶腔内内容物在T1WI上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在DWI上4个表现为高信号,3个表现为低信号,1个病灶脓腔内出现液-液平面,上半部在T2WI上为高信号,在DWI上为低信号,下半部在T2WI上为等信号,DWI上为高信号,各脓肿腔内容物在DWI上为高信号的区域平均ADC值为(1.15±0.116)×10-3mm2/s,低信号区域平均ADC值为(2.55±0.143)×10-3mm2/s。3例增强扫描T1WI上病灶表现为环形强化。结论:脑脓肿在DWI上可表现为高信号或低信号,信号高低及ADC值高低和脑脓肿病理形成过程有关,脓肿形成早期在DWI上呈高信号,低ADC值的特点有利于与肿瘤坏死或囊变肿瘤作鉴别。  相似文献   

5.
DTI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且髓内无明显T2高信号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影像表现和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DTI均可得到颈髓的ADC图及FA图。其中约90%(36/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ADC值较正常部位升高(P=0.015),约70%(28/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FA值较正常部位降低(P=0.037)。结论DTI对CSM患者早期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及1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MR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I及DTT检查,测量全部受检者胼胝体及脑干的ADC值和FA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TI显示DAI患者除胼胝体膝部外的其他测量区域FA值均明显减低(P<0.01)。ADC值可早期发现DAI的脑部损伤水肿区,但量值随发病时间变化较大;DTT结合弥散张量椭球体图可很好显示感兴趣区白质纤维束,在某种程度上更直观地显示脑白质受损范围。结论DTI联合DTT是目前在活体中诊断与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最敏感、准确的检查方法,并可用于动态观察神经纤维的临床转归过程,提示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亚急性脑梗塞MR扩散张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MR扩散张量 (DTI)中各向同性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ADC)图像、部分各向异性 (FA)图像、各向异性体积比 (VR)图像在诊断亚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 13个亚急性脑梗塞患者 (共 17个病灶 )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 (DTI)、扩散加权成像 (DWI)、T2 加权成像 (T2 WI)FSE序列等技术进行头颅MR扫描 ,并运用原始数据重建出ADC、FA、VR图像。结果 各向同性成像、ADC、FA、VR、DWI、T2 WI均能不同程度地检测出病灶 ,其中各向同性成像技术检测出所有的梗塞病灶 ;而ADC图像由于存在假阴性期 ,所以对部分病灶未能检出。结论 各向同性成像技术能更好的检测出亚急性脑梗塞 ,是各向同性成像、ADC、FA、VR、DWI和T2 WI中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的扩散张量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脑梗死的扩散张量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40例脑梗死患者.影像检查时间从卒中发病后11h至9个月.计算病灶侧与对侧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各向异性指数(AI),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亚急性晚期病灶在扩散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慢性期病灶表现为低信号和/或高信号.急性期、亚急性早期病灶ADC平均值(3.2272±1.0126)低于对侧(7.8861±0.5407),P<0.001.慢性期病灶ADC平均值(11.6629±1.4251)高于对侧(7.7248±0.7164),P<0.001.亚急性晚期病灶ADC平均值与对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814.各期病灶的FA、AI平均值低于对侧,P<0.001.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可快速检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责任病灶,但ADC图不能准确评价各期脑梗死灶水分子的扩散状态.FA和AI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病灶各向异性扩散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脊髓慢性压迫损伤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横轴面DT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32例脊髓压迫损伤患者中13例可见T2WI高信号。压迫部位ADC值增高28例,不变4例,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脊髓组织。ADC值和压迫程度、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压迫部位FA值下降15例,不变11例,增高5例,平均FA值低于正常脊髓组织。FA值和压迫程度、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DTI对判断脊髓慢性压迫损伤有一定价值,ADC值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量分析健康人扩散张量成像(DTI)的部分参数值.方法 使用SE-EPI序列对22名健康志愿者行DTI扫描.在矢状位上分别测量不同节段颈髓各项参数值(ADC、FA、RA)以及本征值(λ1、λ2、λ3);在横轴位同一颈髓节段(C3水平)不同部位分别测量各项参数值.结果 矢状位测得颈髓C3水平FA值及RA值较其余部位高(P<0.05);横轴位测得颈髓前索FA及RA值较其余部位低而其ADC值较其余部位高(P<0.05).结论 使用SE-EPI序列行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检查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图像;DTI可以定量测量颈髓的各项参数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兔轻度脑挫裂伤(CCL)的扩散特征及病理改变.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取30只行自由落体制作轻度CCL模型,另10只仅切开局部颅骨作为对照组.术后1、3、6、12、24、48及72 h行T2WI与DTI,以1 h MRI为基准,测量和比较各时间点CCL区及其周边区的DTI参数.病理学观察CCL区与周边区组织学表现. 结果 1 h时间点CCL区T2WI为高信号,周边区无明显异常信号,但在DTI各参数图上均呈异常色阶.22只兔(73.33%)3 h后周边区T2WI逐渐增高,T2WT示踪图异常色阶更明显.各时间点CCL区和周边区与镜像区FA和Dcavg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CCL与周边区FA值12 h以后均轻微下降.病理学上CCL区组织坏死、水肿及出血均较周边区明显.对照组病理学及MR检查脑组织未见异常. 结论 DTI能敏感地显示轻度CCL及其周边区的损伤性病变,并能以伪彩图方式显示;临床上应常规应用DTI评价轻度CCL.  相似文献   

12.
MRI和DTI评价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观察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方法制作犬T13脊髓左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1周行MRI和DTI(SSFSE序列扫描,b=5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3)检查,测量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ADC值及FA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犬脊髓左、右侧的ADC值为(1.00±0.15)×103mm2/s和(1.01±0.17)×10-3mm2/s,FA值为0.59±0.11和0.60±0.08,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脊髓损伤后手术侧ADC值升高为(1.65±0.45)×10-3mm2/s(t=4.366,P=0.001)、FA值降低为0.30±0.17(t=-3.749,P=0.003);非手术侧无明显变化.结论DTI能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观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采用1.5T MR仪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进行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其量化特征。方法 34名健康志愿者接受DTI及DTT,测量C5~8双侧臂丛神经FA值、ADC值,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分别测量b值为700、9001、1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束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及图像SNR。结果 34名健康志愿者中32名DTI及DTT成功。C5~8神经根平均FA值及ADC值依次为:0.46±0.03和(1.16±0.15)×10-3mm2/s、0.45±0.04和(1.13±0.19)×10-3mm2/s、0.44±0.04和(1.18±0.19)×10-3mm2/s、0.39±0.05和(1.26±0.18)×10-3mm2/s。b=9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最大。b=700 s/mm2时,SNR最大(18.28±7.38);b=900 s/mm2时,SNR是最大SNR的93%。结论采用1.5T临床型MR机b值为900 s/mm2时,能成功完成正常臂丛神经DTI及DTT,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纤维束的FA值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DWI以及ADC值测量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10例)或临床随访(2例)证实的脑脓肿和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在术前或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弥散敏感系数即b值采用:b=0 s/mm2及b=1000 s/mm2),测量了脑脓肿、胶质瘤坏死囊变区、对侧相应正常白质区以及脑脊液的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脓腔于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而胶质瘤坏死囊变区表现为低信号.脑脓肿、胶质瘤坏死囊变区、对侧相应正常白质区以及脑脊液的ADC平均值分别为(0.53±0.15)×10-3mm2/s、(2.92±0.22)×10-3mm2/s、(0.75±0.05)×10-3mm2/s以及(3.16±0.30)×10-3mm2/s,脑脓肿与胶质瘤坏死囊变区之间ADC值存在显著差异(T=78.0,P<0.001).结论 DWI以及 ADC值测量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常规MR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指数(FA)在鉴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组织、水肿及正常脑组织,以及探讨ADC值及FA值在对肿瘤浸润范围中的作用。方法14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在T1WI增强、T2WI上确定肿瘤组织、水肿及正常脑组织,在ADC图和FA图上测量这些区域的FA值及ADC值,用方差分析评定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肿瘤囊变区的ADC值(2.07&#177;0.631)&#215;10^-3mm^2/s最高,其次为水肿区(1.39&#177;0.164)&#215;10^-3mm^2/s、肿瘤强化中心(1.13&#177;0.187)&#215;10^-3mm^2/s、肿瘤强化边缘(1.04&#177;0.254)&#215;10^-3mm^2/s、瘤周正常白质区(0.779&#177;0.088)&#215;10^-3mm^2/s、对侧正常白质(0.748&#177;0.082)&#215;10^-3mm^2/s。对侧正常白质FA值最高(0.538&#177;0.084)&#215;10^-3mm^2/s,肿瘤囊变区最低(0.09&#177;0.028)&#215;10^-3mm^2/s。肿瘤强化边缘与囊变坏死区、水肿区、瘤周正常白质以及对侧正常白质ADC值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瘤周正常白质区与对侧正常白质区ADC值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强化边缘与囊变坏死区、瘤周正常白质区、对侧正常白质区FA值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瘤周正常白质区与对侧正常白质区FA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强化边缘FA值与水肿区F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C值可用于区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正常脑白质、水肿和肿瘤强化边缘,FA值对于组织学鉴别无明显意义,FA值对肿瘤浸润范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的价值.方法6例脑脓肿和13例脑肿瘤(8例胶质瘤和5例转移瘤),行常规MR和DWI检查.应用1.5 T磁共振机SE-EPI序列,取b*1000 s/mm2,b=0s/mm2获得DWI图像.同时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行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6例脑脓肿5例DWI图像表现为高信号,ADC值为(0.33±0.11)×10-3 mm2/s,13例脑肿瘤中12例坏死囊变部分DWI图像表现为低信号,ADC值为(2.46±0.49)×10-3 mm2/s.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为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DTI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区改变情况及高血压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5例抑郁症(抑郁症组)、25例高血压(高血压组)、21例抑郁高血压共病(共病组)患者和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DTI检查,获得FA及ADC参数图,比较4组间不同脑区FA值和ADC值差异;评价差异脑区平均FA值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FA值下降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杏仁核和左侧枕中回;共病组FA值下降脑区包括双侧尾状核、右侧额上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颞极、右侧丘脑、右侧楔前叶和右侧苍白球;高血压组FA值未见明显差异。各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杏仁核,共病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颞极、右侧苍白球、左侧尾状核的平均FA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DTI中抑郁症和高血压共病患者较抑郁症患者FA值下降脑区增多,高血压可能对抑郁症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诊断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的价值。方法 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良性脑膜瘤10例),测量肿瘤实质区与健侧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比较测值,并观察两种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结果 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FA值均较健侧正常脑组织降低(P均<0.05);星形细胞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健侧正常脑组织高(P<0.05),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与健侧正常脑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患者比较,肿瘤实质区ADC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DTT图中,星形细胞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脑膜瘤纤维束呈现为稀疏、移位。结论 测量肿瘤实质区ADC值和FA值可鉴别脑内和脑外肿瘤如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DTT可清晰显示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浸润、破坏和推移,有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3.0T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弥散张量成像(DTI)及T1 mapping技术检测健康成年人肾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前瞻性招募的2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行3.0T MR肾脏IVIM、DTI及T1 mapping扫描,获得左、右肾皮髓质MRI参数,包括IVIM相关参数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DTI相关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及T1 mapping相关参数T1值;观察肾脏不同部位各参数差异,评估其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分析其反映肾功能的价值。结果 左、右肾皮髓质上、中、下份MRI参数及左、右肾MRI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肾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及D均大于髓质,而FA及T1值均小于髓质(P均<0.05);双肾髓质T1值与eGFR中度相关(r=0.718,P=0.013)。观察者间双肾皮质及髓质ADC、D、FA及T1值测值的一致性良好(ICC=0.751~0.896,P均<0.001),双肾皮质及髓质D*、f的一致性一般(ICC=0.489~0.668,P均<0.001)。结论 3.0T MR IVIM、DTI及T1 mapping技术有助于检测健康成年人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