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40例接受根治手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术中加做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分为观察组(加做幽门下淋巴结清扫,60例)和对照组(未做幽门下淋巴结清扫,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病理分布情况,以探究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34.5±34.7)min]、术后通气时间[(3.2±0.9)d]、住院时间[(9.1±1.6)d]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13.0±51.3)min、(1.6±1.1)d、(7.8±0.8)d],术中出血量[(88.8±35.1)mL]、清扫淋巴结个数[(28±7)个]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为(65.4±17.8)mL、(22±5)个],术后首次疼痛评分[(4±2)分]明显大于对照组[(3±2)分],胃瘫、胰瘘发生率[分别为6.7%(4/60)、18.3(11/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8(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行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清扫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0年12月
至2012 年12 月行CME 的57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99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手术并发症、2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初步评价CME 清扫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的临床效果。结果 CME 组与对照组总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2.6±2.8)、(14.6±2.7)枚,CME 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CME 组平均出血量为(167.4±20.8)ml,对照组为(205.4±19.3)ml,CME 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 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Ⅲ期患者CME 组2 年局部复发率38.2%、生存率88.2%,对照组分别为64.8%和6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CME 清扫肠系膜根部
淋巴结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纳米碳染色技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中淋巴结精准清扫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普外一科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此两年间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共计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并按照是否行肿瘤纳米碳染色技术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32例,术前1d行结肠镜下纳米碳染色定位)与对照组(32例,不采用纳米碳染色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且前者淋巴结清扫数量高于后者,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患者术前采用结肠镜下纳米碳染色,可以协助术者在手术中精准定位肿瘤,缩短淋巴结清扫时间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淋巴结清扫数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D3淋巴结清扫术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D3淋巴结清扫术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右半结肠切除术并顺行性淋巴结清扫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6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将患者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行改良右半结肠并顺行性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率及腹膜种植性复发率低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6.5%和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并顺行性淋巴结清扫更符合无瘤操作原则,可减少复发、转移,增加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行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清扫幽门下淋巴结分为观察组(清扫,43例)和对照组(未清扫,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观察组不同肿瘤位置患者幽门下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数目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肿瘤标本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出现幽门下淋巴结转移,肿瘤均位于结肠肝曲,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为13.3%(2/1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结肠肝曲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在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建议常规行幽门下淋巴结清扫,以提高肿瘤根治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在该院接受结肠癌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清扫淋巴个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和非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大便时间、肠管切除长度等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可以完整的切除系膜组织及病灶,降低术中出血量、清扫更多的淋巴结,是一种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84例,标本检取淋巴结997个,平均每例检取12个,其中转移淋巴结173个,转移度17.4%,84例中有4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1.2%,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例中7例呈“跳跃式转移”本组资料组,结肠癌第一、二、三站淋巴结的转移分别是48.8%,23.8%,13.7%,第一站淋巴结的转移主要集中的在旁中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距离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对结肠癌淋巴结清扫应持积态 相似文献
12.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84例,标本检取淋巴结997个,平均每例检取12个,其中转移淋巴结173个,转移度17.4%;84例中有4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1.2%,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例中7例呈“跳跃式转移”。本组资料表明,结肠癌第一、二、三站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48.8%,23.8%,13.7%,第一站淋巴结的转移主要集中在旁中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距离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对结肠癌淋巴结清扫应持积极态度,尤其对于肿瘤侵达浆膜层、分化差、有浸润性生长倾向者,除姑息切除外,都应争取R_3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的结果,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2008-2010年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119例,接受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共46例(三野组),接受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共73例(二野组)。结果:三野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58.7%)明显高于二野组(39.7%)(P<0.05),主要
差别在于三野组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1.7%)和较高的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三野组与二野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2%和1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1%和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差别主要体现为三野组患者较高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83.5%,三野组显著高于二野组(P<0.01)。结论: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能更彻底清扫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建议对排除远处转移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差别在于三野组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1.7%)和较高的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三野组与二野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2%和1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1%和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差别主要体现为三野组患者较高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83.5%,三野组显著高于二野组(P<0.01)。结论: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能更彻底清扫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建议对排除远处转移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研究该手术的安全性能、术后的康复情况以及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结果:手术中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手术的平均时间是(164±22.4)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76.12±23.43)ml,辅助切口的平均长度为(5.7±0.7)cm,淋巴结的平均扫清数目为(17.1±3.4)个。术后肠道的平均排气时间为(66.8±12.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3±1.7)d,无中转开腹。结论: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6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28例患者,进行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有效,未出现需手术治疗患者。12个可能与淋巴漏相关的因素中,低体质量指数(BMI)(P=0.026)、淋巴结转移(P=0.012)、术后非限制饮食(P=0.033)、腹腔镜手术(P=0.002)、动脉导向清扫(P=0.013)均与术后腹腔淋巴漏有关,其中低BMI、动脉导向清扫、术后非限制饮食、腹腔镜手术是术后发生淋巴漏的4个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低BMI、动脉导向清扫、术后非限制饮食、腹腔镜手术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中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费用、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227.7±18.3)分钟,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139.6±12.8)分钟,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为(18476.8±2044.7)元,对照组患者住院的费用为(14102.7±1385.4)元,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35.4±7.4)ml,对照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57.8±6.9)ml,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没有显著差异,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瘢痕小等优点,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术者使用腔镜操作缺乏触感,灵活性不足,使患者手术的时间被延长,增加了患者住院的费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9-2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入路以及侧方入路的疗效,旨在为结肠癌的治疗探寻一种安全和疗效最佳的手术方案。方法纳入的52例患者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进行分组,26例采用中间入路设立为中间入路组,26例采用侧方入路设立为侧方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比较分析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方面的差异。结果中间入路组与侧方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入路组与侧方入路组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间入路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明显多于侧方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更彻底。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入路以及侧方入路均具有较好的手术疗效,两种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方面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中间入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外科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42例,作为腹腔镜组;同时分析2009年10月以前例在该院运用开腹手术切除进行治疗结肠癌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开腹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可以采取腹腔镜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胸中上段食管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及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其中50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围术期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数、随访淋巴结复发率以及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指标三野清扫组与二野清扫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清扫组与二野清扫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28.04枚vs 18.23枚)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5.52枚vs 2.25枚)比较,三野清扫组均多于二野清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6个月,其中三野清扫组48例,二野清扫组47例;随访期间三野清扫组患者的淋巴结复发率为37.5%(18/48),明显低于二野清扫组的53.2%(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清扫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6.3%(27/48),明显高于二野清扫组的38.3%(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中上段食管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该术式下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