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二丁酰基环磷酸腺苷(dbcAMP)和维生素C诱导金仓鼠恶性转化细胞(BHLB4)表型逆转作用.旨在证明2者效能有协同作用.试验分成4组。对照组(E):细胞接种后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细胞接种24h后分别换成含有终浓度为0.3mM维生素C(V组)、1mM dbcAMP(d组)及1mMdbcAMP 0.3mM维生素C(dV组)培养液。各组经相应处理.连续培养7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C是否能诱导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不同时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检测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25-4)mmol/L]处理细胞15min、30min、1h、2h、5h、8h、12h、24 h不同时段后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0.25 mmol/L维生素C对HeLa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而0.5 mmol/L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24 h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表现出细胞凋亡的特征,MTT检测此时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9.94%,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与流式细胞分析的结果一致.用DCFH-DA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发现不同浓度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15min后,除0.25 mmol/L组外,其他组的细胞内H2O2水平比对照组升高(4mmol/L组为对照组的162.46%),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持续到30min达到高峰(4mmol/L组为为对照组的174.55%),1 h后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已下降,以后各时间段检测到的细胞内H2O2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结论:低浓度维生素C(≤0.25mmol/L)单独处理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不能抑制其生长,而较高浓度(0.5mmol/L)维生素C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与细胞内H2O2水平改变有密切关系 .H2O2积累是维生素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反义全长cDNA(AS-CLB1)对抗Lewis肺癌细胞(LL/2)体内外增殖作用的影响,为将AS-CLB1联合用于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0.01nmol/L~0.1μmol/L)处理LL/2亲本(LP),LL/2空载体(LV)及LL/2/AS-CLB1(LA)三种细胞,分别于1h及24h后用MTT比色法评估对各组细胞的杀伤作用。将上述三种细胞分别接种C57BL/6小鼠,成瘤后用(15mg/kg.d)处理各组动物,3d1次,一共4次,进行成瘤性及动物生存时间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动物肿瘤组织细胞周期及凋亡。 结果: 无论是泰素帝处理1h还是24h,LA细胞存活率较LP、LV两对照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处理1h后,泰素帝80nmol/L组LA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9倍以上,处理24h后,20nmol/L组LA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7倍左右。LA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P<0.05),接种后30天,LP组肿瘤体积大小为1981.29±318.56mm3,LV组为1673.36±297.96mm3,LA组仅为421.68±30.16mm3。LA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在G1期所占比例为(89.7±0.5)%,凋亡率为(79.5±1.2)%,均较对照明显增加(P<0.05)。接种后60天,LA组尚有70%的小鼠存活,LP组仅30%,LV组仅40%存活,LA组动物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 结论: AS-CLB1可以明显增强抗LL/2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作用,此增强效应可能与AS-CLB1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及凋亡,增强了抗肿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经OH-HF复合处理涂层进行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检测,评价纯镁表面微弧氧化经不同符合处理涂层后的细胞相容性。方法纯镁超声微弧氧化-Na OHHF为A组、纯镁超声微弧氧化-Na OH为B组、纯镁超声微弧氧化为C组。MC3T3-E1细胞体外培养于各组材料表面,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CK-8、ALP方法对培养不同时间的成骨细胞生长、黏附、增殖以及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MC3T3-E1细胞培养40 min、80 min、120 min,不同组细胞黏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接种4 h后的形态,A,B材料表面成骨细胞形态良好,均优于C组,A组材料表面细胞伸展性更好;CCK-8培养12 h、24 h、48 h定量检测其增殖,不同组之间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ALP功能活性检测培养1 d、4 d、7d,A组>B组>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和B组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纯镁超声微弧氧化-OH-HF复合处理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凋亡显像剂99mTc-HYNIC-annexin V在肿瘤动物模型中对化疗疗效早期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人膜联蛋白V(annexin V)通过双功能螯合剂联肼尼克酰胺(HYNIC)进行99mTc标记.在正常昆明小鼠右上肢接种Ehrlich腹水癌细胞,至肿瘤生长至1 cm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处理组和环磷酰胺处理组(150 mg/kg),并分别于处理后1 h和24 h时注射99mTc-HYNIC-annexin V.注射后30、60、180、360 min进行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显像.图像分析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右上肢肿瘤部位与右下肢计数比值(肿瘤/下肢).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细胞.结果 在不同处理时间,生理盐水处理组的肿瘤部位仅有少量显像剂分布.环磷酰胺处理组在处理1 h后,肿瘤部位显像剂分布少量增加;24 h后,肿瘤部位显像剂分布明显增加,显影清晰.环磷酰胺处理24 h组的肿瘤/下肢比值(6.27±0.24)明显高于生理盐水24 h处理组(2.36±0.18)和环磷酰胺1 h处理组(4.00±0.38).环磷酰胺处理24 h后,TUNEL染色可见大量癌细胞凋亡.结论 99mTc-HYNIC-annexin V是一种可以早期监测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的核素凋亡显像剂,在化疗药物应用24 h后就可以进行有效探测,并在注射显像剂后60 win即可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6.
VX2活细胞数与兔肝癌模型成功率及成瘤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接种不同数量的VX2瘤株活细胞的成瘤率、成瘤时间。方法制备VX2细胞匀浆,并计数活细胞浓度。将新西兰大兔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低细胞数组):活细胞数1×104;B组(中细胞数组):活细胞数为1×105;C组(多细胞数组):活细胞数1×106。分别于接种后5d、10d、14d、21d、28d做B超观察成瘤情况及瘤体的大小、形态、转移等情况。结果A组:于接种后5d、10d、14d、21d、28d分别作腹部B超未见肝内肿瘤生长(0/10);B组:于接种后第10d(1/10)和第14d(8/10),B超显示肝内接种部位可见体积(0.53±0.02)cm3低回声区,有声晕,血供丰富;1只于接种后5d、10d、14d、21d、28d分别作腹部B超未见肝内肿瘤生长(1/10)。平均成瘤时间为(13.5±0.18)天。成瘤率为90%。C组:于接种后第5d(1/10)、第10d(9/10),B超显示肝内接种部位可见体积为(0.67±0.03)cm3低回声区,血供丰富,成瘤率为100%,平均成瘤时间为(9.5±1.33)天。A与B组及A与C组的成瘤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χ12=16.36,P1<0.05;χ22=20.0,P2<0.05),B与C组的成瘤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χ2=1.046,P>.0.05)。B组与C组成瘤后体积及肿瘤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VX2细胞株是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较好的瘤株,创建模型的成功率及成瘤时间与接种的活细胞数有关,接种活细胞数>1×105则其成瘤率可达90%~100%。VX2活细胞多比活细胞少的成瘤时间早,一般成瘤时间在9天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CD3AK细胞、CI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对已建立的胃癌裸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BALC/c裸鼠皮下,建立胃癌裸鼠模型.将已建立胃癌的裸鼠随饥分为4组,每组5只,A组:用RPMI-1640培养液治疗作为对照组;B组:DC+CIK细胞治疗组,C组:γδT细胞治疗组;D组:DC+CD3AK细胞+γδT细胞治疗组,治疗组每次治疗同时给予IL-26000单位,肿瘤细胞接种第4天开始治疗,以后每3 d进行一次治疗,共3次,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55天结束实验.结果 裸鼠接种5 × 106胃癌细胞后第4天,存接种部位均有肿瘤形成,直径为2~3 mm,成瘤率为100%.荷瘤小鼠经第一次细胞免疫治疗3 d后B、C、D组肿瘤消退裸鼠分别为1、2、1只,第2次细胞免疫治疗后肿瘤消退的裸鼠的数目分别为2、2、2只,末消退的肿瘤体积均有减少,而对照组肿瘤体积不断增大.在第一次治疗后20 d时测A、B、C、D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87、40、45和38 mm3,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存活天数较对照组存活天数长,其中C组与D组存活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长于C组.结论 用胃癌患者的DC+CIK细胞、γδT细胞、DC+CD3AK细胞+γδT细胞治疗胃癌裸鼠能不同程度消退裸鼠已建立的胃癌和延缓其生长.细胞免疫治疗能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其中 D组免疫治疗后小鼠存活天数大于C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HER-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453凋亡,以及Fas和TGF-β1表达的变化.方法:MTT法和Anhexin V法分别用于检测不同浓度VES处理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后生长情况和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免疫组化比较凋亡前后Fas及TGF-β1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VES处理的细胞在不同时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VES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中20 mg/LVES处理组在24 h后受到明显抑制,第4天抑制率即接近100%;10 mg/L VES处理组7 d后细胞生长被抑制89.87%.经VES处理后,Fas及TGF-β1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ES可诱导 HER-2 高表这乳腺癌细胞MDA-MB-453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s和TGF-β1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含有固定的肝细胞癌(HCC)细胞或组织碎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2(IL-2)的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和结核菌素的肿瘤免疫激活剂进行皮内接种,观察对小鼠肝肿瘤的预防免疫作用和预防人HCC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动物实验:C57BL/6J小鼠尾部皮内注射Hepa 1-6肿瘤免疫激活剂两次,第2次免疫注射后7 d,左后肢皮下注射1×107活Hepa 1-6细胞,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临床研究:50例肝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免疫激活剂接种组和对照组.结果 Hepa 1-6细胞注射同源性小鼠后,对照组(A组)18只小鼠全部发展成肝肿瘤;而接种含有固定Hepa 1-6细胞的免疫激活剂(B组)的18只小鼠中有4只无肿瘤生长;接种含有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C组)的18只小鼠中有3只无肿瘤生长:而接种含有固定Hepal-6细胞和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Tuberculin)的肿瘤免疫激活剂(D组)的18只小鼠中12只无肿瘤的生长,67%的小鼠获得保护.在HCC肿瘤免疫激活剂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副作用.24例患者中17例出现了抗HCC迟发型超敏反应.剂量-1、-2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5%(25%)、37.5%(37.5%)和50%(37.5%);剂量-4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年复发率分别为O%、12.5%.而对照组HCC切除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0.8%、53.8%和61.5%.接种剂量-2、-4 HCC免疫激活剂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这种细胞因子缓释微球的肝癌免疫激活剂具有较强的抗小鼠肝肿瘤的效果;可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β-胡萝卜素对丝裂霉素C诱导的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β-胡萝卜素(βC)和维生素E(V-E)对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4组,其中正常对照(A)分别喂予基础饲料和阳性对照组(B),另外2组分别喂含V-E(200 mg/kg·bw)的基础饲料(C组)和含天然β-胡萝卜素晶体(200 mg/kg*bw)的基础饲料(D组).喂养4周后,除A组外,间隔24 h按1 mg/kg*bw腹腔注射MMC(A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2 h后,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胸骨,观察小鼠脾细胞双链DNA剩余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结果:A、B、C、D组脾细胞双链DNA剩余率(%)分别为66.44±5.97,43.06±5.95,58.69±8.28,63.26±7.95,B组明显低于A、C、D组(P<0.01);A、B、C、D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分别为1.87±0.83,31.00±6.32,17.37±2.88,15.25±4.68,B组明显高于A、C、D 3组(P<0.01).结论:βC和V-E可抑制MMC诱导小鼠脾细胞DNA断裂和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C225与60Co γ线对人肺鳞癌细胞系(H-520)的杀伤作用,探讨C225联合照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细胞成克隆实验中单纯照射(对照组)和照射+100 nmol/L C225组(实验组)给予0、1…2 4 6、8、10 Gy照射,培养10 d后计数≥50个细胞克隆.采用多靶单击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增敏比(D.值比).细胞凋亡实验均照射0、2、4、8 Gy后继续培养72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检测设对照组(不处理)、C225组(100 nmol/L)、照射组(8 Gy照射)和C225联合照射组(100 nmol/LC225+8 Gy),照后48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分布.结果 细胞克隆存活实验结果表明,扣除C225毒性影响后实验组存活分数比对照组低(F=6.36,P<0.05),增敏比为1. 35.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C225组4个剂量点凋亡百分率分别为13.75%±0.83%、25.12%±1.60%、46.12%.4-2.60%、50.51%±4.06%,对照组的分别为5.56%±0.62%、13.86%±0.80%、25.36%±1.02%、29.89%±2.09%(F=4.72,P<0.05).细胞周期分布显示100 nmo//L C225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单纯照射阻滞于G2+M期,两者联合后同时出现G0+G1、G2+M期阻滞,三者均使S期细胞比例下降.结论 C225对H-520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G0+G1期阻滞和诱发凋亡有关;结果 为临床上二者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将简单的盖玻片法和人胚纤维母细胞(HEF)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简敏感快捷的UQS方法。也即利用HEF在盖玻片上贴壁生长至细胞触合,经含0.5%小牛血清培养基同步培养24h和10mM羟基脲预处理1h后,以每片盖玻片为单位进行药物处理,加入3~H-TdR培养4h后,盖玻片经8%三氯醋酸和甲醇各处理15分钟完成细胞收获,以每片盖玻片为单位作液闪放射活度计数。本系统利用盖玻片法大大简化了药物处理和细胞收获步骤,使一次完成多样本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脂质体包裹新城疫病毒(NDV)修饰后的H22肝癌细胞抗原,以增进疫苗的抗肝癌效应,探讨有效的抗肝癌手段.方法:NDV感染H22肝癌细胞,氯化钾法提取肿瘤抗原,改进的机械分散法制备脂质体.80只BalB/c鼠腹腔接种H22肝癌细胞后分为2部分,每部分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24 h后,分别腹腔接种脂质体包裹的H22抗原(LAg 组)、脂质体包裹NDV修饰的 H22抗原(LVAg 组)、NDV修饰的肿瘤抗原(NDVAg 组)及D-Hanks(D-Hanks组);1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接种.记录小鼠的生存期.MTT法测定小鼠淋巴细胞毒活性.结果:LVAg组的抗肿瘤效应最强,其生存期为(35.2±5.5) d,脾淋巴细胞毒活性为(30.08±3.03)%,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01;LAg组的生存期为(21.6±4.2) d,优于NDVAg组(15.3±4.3) d和D-Hanks组(15.3±3.2) d,P均<0.05.LAg组脾淋巴细胞毒活性为(20.31±1.47)%,优于NDVAg组(9.38±1.53)%和D-Hanks组(9.33±1.59)%,P均<0.001.NDVAg组和D-Hanks组抗瘤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V修饰可增强脂质体瘤苗对肝癌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旭东  周克元丁航 《肿瘤》2002,22(4):279-281
目的了解高三尖杉酯碱(HHT)诱导CNE-2Z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6、-8的活性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0.125、0.25、0.5、1μg/ml)的HHT分别处理CNE-2Z细胞1、2、4、8、12、24h,用比色法检测其Caspase-6、-8的活性(A405mm表示).结果1μg/ml HHT处理CNE-2Z细胞1h即可见Caspase-8活性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未处理组和抑制剂+药物处理组,P<0.01),2h达高峰.而Caspase-6的活性在4h开始升高,12h达高峰,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的HHT处理CNE-2Z细胞,Caspase-6在12h、Caspase-8在2h时均可见它们的活性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1),且随HHT浓度的增加而活性增强.结论Caspase-6、-8参与了HHT诱导的CNE-2Z细胞凋亡,且其活性升高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化学对体外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对培养的体外肝癌细胞SMMC7721进行治疗.将等量细胞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电量不同又分为4组:3C、5C、10C、20C(C为电量库仑),每组3孔.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每组结果取3孔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结果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流式检测结果:对照组凋亡率0.07%,而治疗组在电量为3C、5C、10C、20C时凋亡率分别为4.51%、16.46%、25.16%、65.97%,治疗后24h:对照组凋亡率2.59%,治疗组分别为5.63%、22.98%、36.78%、83.9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而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随电量增加有增高趋势,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电化学能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电量增加而增加;在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检测结果均提示,随电最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有逐渐升高趋势,而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曹娟  郑杰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2):154-157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胰腺癌AsPC-1细胞不同时间(1d、2d、3d),在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细胞2h、5h、8h、12h、24h后,用DCFH-DA标记细胞后检测荧光强度反映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水平。结果1μmol/LAs2O3处理AsPC-1细胞24h即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特征。As2O3对细胞内H2O2水平影响的结果显示As2O3处理AsPC-1细胞2h后,细胞内H2O2的水平即明显升高(10μmol/L组达79%),到5h达到高峰(增高169%),12h后下降,24h水平与对照组接近,且H2O2水平的变化对As2O3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As2O3能诱导AsPC-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的H2O2水平改变有关,并且H2O2积累是As2O3诱导细胞凋亡途径中的早期事件,H2O2可能在As2O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中扮演类似第二信使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给予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后镇痛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的MMSE评分;术前1天(T0)、术后12 h(T1)、24 h(T2)、48 h(T3)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1天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术后6 h、12 h、24 h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SE评分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与T0时间点对比,对照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在T1、T2、T3点的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在T1、T2点均显著降低,T3点与T0点无差异.在T1、T2、T3点时,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T1、T2、T3点的CD8+与T0对比,组内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不增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ECT)对乳腺癌MCF-7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凋亡、坏死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为0 C(C:库仑),实验组按电量不同分为4组:3 C、5 C、10 C及20 C组。每组重复6孔,用不同电量处理MCF-7细胞后培养6 h和24 h,通过MTT法、GENMED细胞钙离子浓度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分别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内Ca2+浓度、观察凋亡和坏死情况。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应用SNK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应用5×2析因分析探讨电量与时间对细胞的影响。结果不同电量干预MCF-7细胞后培养6 h及24 h,细胞生长抑制率(6 h:F=508.43,P=0.000;24 h:F=232.76,P=0.000)、坏死率(6 h:F=2282.07,P=0.000;24 h:F=2644.60,P=0.000)、细胞内Ca2+浓度(6 h:F=1416.06,P=0.000;24 h:F=2394.26,P=0.000)随电量增加而增加,电量及培养时间之间具有交互作用(F=288.93,P=0.000;F=2305.39,P=0.000;F=1651.96,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在3、5、10 C组明显增高,而20 C组细胞凋亡率降低,电量及培养时间有交互作用(F=51.20,P=0.000)。结论 ECT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并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低剂量ECT主要诱导细胞凋亡,高剂量ECT主要引起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大肠癌HCT-16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1、0.5、1、2和5 mmol/L) NaB处理大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LC3B表达量的变化;单丹磺酰尸胺(MDC)和吖啶橙(AO)染色检测酸性自噬泡的形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1、0.5、1、2和5mmol/L)NaB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76,P<0.001;0.5 mmol/L浓度的NaB作用24 h即能显著抑制大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细胞存活率为(94.00±4.09)%,P<0.05;1、2、5 mmol/L浓度的NaB作用大肠癌HCT-116细胞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9.43±1.83)%、(84.56±4.77)%和(81.00±7.38)%,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2 mmol/L NaB处理24后,HCT-116细胞内酸性囊泡细胞器明显蓄积;不同浓度NaB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LC3B-Ⅱ蛋白的表达量随着NaB浓度增加而增加;2 mmol/LNaB处理HCT-116不同时间(10 min、30 min、1h、2h、4h、6h、12h和24 h)后,LC3B-Ⅱ蛋白的表达量随着NaB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NaB可抑制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急性肝L02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分为对照组,20 mmol/L APAP处理6、12和24 h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MitoSOX和JC-1荧光染料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和膜电位变化,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AK4的相对表达量。在沉默IRAK4基因后按前述方法检测L02细胞活力、凋亡和线粒体活性氧变化。进一步给予10 mmol/L N-乙酰半氨酸(NAC)干预24 h后,用CCK-8法检测L02细胞活力,qPCR检测IRAK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L APAP处理L02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且可明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0.05);20 mmol/L APAP处理12和24 h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0 mmol/L APAP处理24 h后IRAK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APAP组相比,沉默IRAK4基因后,细胞活力增加、凋亡程度减轻以及线粒体活性氧降低(P<0.05)。与APAP组相比,给予NAC后细胞活力增加,IRAK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RAK4可能参与了APAP诱导的急性肝细胞损伤,是APAP致肝细胞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