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克隆也是所谓的核移植,即将供者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个预先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融合成含有供者遗传信息的全能细胞,后者进一步发育成囊胚。当囊胚内细胞取出到体外定向培养产生多能干细胞,这些细胞可进一步分化形成特定的专能干细胞,相应组织甚至器官,即所谓的组织克隆。如将囊胚种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将会得到与供体表现型与基因型完全一样的子代,即所谓的成体克隆。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骨髓移植或脐血移植后微卫星分析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卫星DNA标志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是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技术,它能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和脐血移植后作为移入物标记检测骨髓重建,嵌合体状态评估及早期检测残留白血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DNA标志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是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技术。它能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和脐血移植后作为移入物标记检测骨髓重建、嵌合体状态评估及早期检测残留白血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植入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受者进行移植监测。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15个微卫星DN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受者移植前后的基因型变化。结果经移植后检测微卫星DNA多态性,9例移植后DNA多态性为受者型;55例表现出单一供者型;1例检测出2个供者的混合供者型;3例检测出受者和供者基因型的混合嵌合型。结论复合扩增微卫星DNA技术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植入监测中十分有效,检测方法灵敏、可靠、快速、简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受体内检测到供体细胞嵌合是判断动物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为了研究猕猴移植模型中的造血细胞嵌合状态,本研究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猕猴Y特异性序列,建立检测性别不同供受者猕猴移植模型嵌合体的方法;用体外雄性、雌性DNA混合稀释实验研究该方法的敏感性;用染色体分析法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并对1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猕猴和1例间充质干细胞(MSC)异体输注的猕猴进行嵌舍监测。结果表明:雄性猕猴DNA扩增产物长度为176bp,雌性无扩增产物,敏感性达0.05%(雄性/雌性DNA比例)。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猕猴,用Y特异性序列分析法和性别染色体检测法于移植后7及14天均检测到雄性供者嵌合。输注非亲缘雄性MSC的雌性猕猴,输注后1小时的外周血和30天的骨髓用本方法检出雄性供体嵌合.结果性别染色体检测未发现雄性供体嵌合。结论:采用PCR法扩增猕猴Y特异性序列检测猕猴移植模型嵌合体方法简便,样本需要量少,敏感性高。该法可用于猕猴各种异体器官移植和细胞输注实验的嵌合状态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的供体细胞对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步法"核移植技术将供体细胞核直接注入小鼠卵母细胞,成功构建克隆胚胎.颗粒细胞克隆胚胎经含有10 mmol/L的SrCl2和5 ug/mLCB的培养液中激活处理5~6 h,R1胚胎干细胞克隆胚胎经含有10 mmol/L的SrCl2的培养液中激活处理3h,然后移入CZB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结果:颗粒细胞克隆胚胎体外的激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与胚胎干细胞克隆胚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克隆胚胎体内移植后胚胎干细胞克隆胎儿出生率稍高(2.3%vs.1.2%),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供体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克隆胚胎体内外发育潜能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Schwann细胞具有促进神经元再生的作用,Neuregulin1(NRG1)具有促进神经元再生和Schwann细胞增殖的效应,构建NRG1克隆载体,可为下一步建立NRG1转染的Schwann细胞系,对神经损伤模型进行Schwann细胞移植.观察其对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重要实验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完成。提取幼龄大鼠脑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Xba I和EcoR I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进行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Schwann后转化Top10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取LB(Amp )平板生长克隆菌摇菌扩增,用菌液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目的基因,同时提取质粒与空载体并列电泳验证克隆质粒,进行克隆载体测序。结果:获得一株NRG1克隆质粒。测序结果显示为NRG1新的异构体,用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聚合酶链反应验证是NRG1新的剪切体。结论:构建的NRG1克隆异构体是大鼠NRG1基因克隆载体,可用于进一步的细胞转染、蛋白表达功能检测和细胞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8.
治疗性克隆(therapeutic cloning)是一种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最新的人胚胎干细胞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也是人类医疗历史上革命性的技术。该技术操作方法是先用患者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作为核供体,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人卵母细胞,获得克隆胚胎;然后从克隆胚胎分离建立胚胎干细胞系,并将这些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成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细胞用于治疗目的。目前,已有用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治疗帕金森症、用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报道。干细胞根据分化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及单能干细胞;根据来源的不同,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和成体干细胞。ESC是从着床前的早期胚胎(囊胚)内细胞团中分离获得的一种二倍体细胞,理论上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是迄今研究得最广泛、最成熟的干细胞体系。上世纪80年代,ESC的分离和培养首先在小鼠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人神经前体细胞多巴胺D2受体在体外和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培养人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细胞,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选择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兔10只,随机分为移植hNPC-TERT细胞组和移植Hela细胞组,各5只。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NPC-TERT多巴胺耽受体在体外和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后的表达。 结果:纳入动物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体外培养hNPC-TERT细胞表达耽受体mRNA,而Hela细胞不表达D2受体mRNA。②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Raclopride与hNPC-TERT细胞D2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52&;#177;0.16)nmol/L,最大结合位点为(80346&;#177;4306)个/细胞,D2受体在hNPC-TERT细胞的浓度为(13.34&;#177;0.34)pmol/L。③免疫荧光染色:D2受体在体外培养的hNPC-TER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有D2受体蛋白表达,而Hela细胞无耽受体蛋白表达。D2受体在脊髓内移植hNPC-TER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移植后2d,hNPC-TERT细胞移植组可见人特异核和D2受体双标阳性染色细胞,表明脊髓内移植的hNPC-TERT细胞表达耽受体,低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特异核抗原染色分布,移植部位hNPC-TERT细胞(人特异核染色阳性细胞)未见明显迁移。Hela细胞移植组,人特异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D2受体染色阴性,表明脊髓内移植的Hela细胞不表达D2受体。 结论:体外培养和脊髓内移植2d的hNPC-TERT表达队受体。D2受体是核素显像示踪脊髓内移植hNPC-TERT细胞可能的候选靶点,而放射性标记的Raclopride是可选择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存活检定技术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STR)复合扩增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SCT)存活检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荧光标记引物对15个STR位点和1个性别位点牙釉质蛋白基因(amelogenin)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复合扩增,再用DNA自动测序仪对PCR产物进行分离及分型,并对30例移植后病人做存活鉴定检测。结果 有20例移植后病人的15个STR位点的分型完全表现供者源性,与受者移植前不同;3例表现为供/受体干细胞混合嵌合状态,7例未表现出供者源性细胞在受者体内的植入。结论 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体系特异性强,个体识别力高,检测灵敏、快速、简便,可作为SCT存活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