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而且,房颤持续时间越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房颤,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可以说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总的来说,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Ⅳ类。可以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ⅠA类(如奎尼丁)、Ⅰ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2007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案例报道第5卷第1期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心率(次/min)QT间期(ms…  相似文献   

2.
郑权秀 《天津药学》2005,17(6):21-22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和胸闷等症状。而且,如房颤持续时间过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和Ⅳ类,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主要作用于心房,可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临床已有报道,采用顿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复房颤,并且安全性较好。为此,笔者采用顿服600mg负荷量心律平的方法,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临床比较。方法我院入选的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37例):将胺碘酮150mg加入葡萄糖20mL,15min左右缓慢静脉推注,继之胺碘酮300mg加入葡萄糖500mL,以0.5~1mg/min静滴维持。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普罗帕酮组(37例):70mg普罗帕酮静脉注射,于15min左右完成。推注完毕尚未转复者,继之140mg以0.5~1mg/min静滴。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所有患者均予持续24h心电监护,记录房颤转复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转复率。结果胺碘酮组37例转复成功27例(72.97%);普罗帕酮组37例转复成功19例(51.35%);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比普罗帕酮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普罗帕酮组28例。密切观察给药前后心律、血压等变化;记录从给药到房颤转复的时间,比较两组转复时间和4~8h的房颤转复率。结果:胺碘酮组房颤转复时间在1.8~7.5h,平均(4.1±1.4)h,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0.5~5.0h,平均(1.8±0.8)h,平均转复时间胺碘酮组大于普罗帕酮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普罗帕酮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4h内、4-8h、8hN的转复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使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分为初发性、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前两者房颤发生时间多〈48h,是急诊经常要处理的心律失常,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伴快速心室率可造成程度不同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心衰)加重。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按其病程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对于阵发性房颤的转复分为电转复和药物转复两种方法。现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在心房颤动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型心率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女性多见,通常40岁前发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焦虑、乏力,甚至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有无基础心脏病。  相似文献   

8.
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长期发作易使心房内产生血栓和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因此,恢复窦性心律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机会,还可降低病死率。伊布利特是一种新近推出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此药主要用于快速转复房颤或房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推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12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62例:胺碘酮5mg/kg10min内静脉推注;普罗帕酮组60例:普罗帕酮70mg静脉推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69·4%(43/62),普罗帕酮组60%(36/60),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  相似文献   

10.
刘雪珍  邹昌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86-308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它是急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率在150~250次/分,可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在健康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普罗帕酮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6例AF患者按就诊及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联合胺碘酮静脉注射序贯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不同时间点转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4、12、24 h的转复率依次为67.4%、79.1%、86.0和51.2%、60.5%、69.8,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8.228、7.459,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AF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罗帕酮联合胺碘酮静脉注射序贯疗法对AF转复率高,加以积极适当的护理可提高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普罗帕酮与西地兰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n=20)和西地兰组(n=20),分别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210 mg、西地兰0.4~0.6 mg,观察两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15例,成功率75%,西地兰组转复成功8例,成功率40%,P〈0.05。结论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心房纤颤(PAF)容易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过长,可形成心房内附壁血栓[1],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并且简便的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对比静脉注射与口服负荷剂量普罗帕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为常用房颤复律药。本文观察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加重心律失常或导致新的心律失常,本组总有效率100%。结论普罗帕酮可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阻断折返,抑制触发活动快速有效地转复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失去收缩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并引起脑栓塞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故应尽早复律。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房颤发生率约0.4%~0.9%。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观察收治的20例静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滴注胺碘酮150~600mg或普罗帕酮70~21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结果:胺碘酮组50例转复成功42例(84%),普罗帕酮组46例,转复成功31例(67.3%)(P〈0.05)。比较在转复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中胺碘酮组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用胺碘酮对器质性心脏病近期内(〈1年)发生的房颤34例进行药物复律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1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平均分为单纯普罗帕酮治疗组(对照组)和普罗帕酮联合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有效率为7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8%,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普罗帕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好,能够提高窦性心律维持有效率,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索他洛尔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0例,应用SAS分析系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索他洛尔组和普罗帕酮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房颤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QT间期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索他洛尔组(P<0.05),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索他洛尔组(P<0.05),两组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QT间期明显延长(P<0.05)。两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QT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他洛尔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普罗帕酮组7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索他洛尔比较,普罗帕酮对持续性房颤短期大剂量应用转复成功率更高,转复时间快,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