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大动脉炎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而动脉僵硬度增加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以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为动脉僵硬度检测手段,旨在研究大动脉炎患者动脉僵硬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9-2016年就诊于阜外医院的大动脉炎患者177例,对其进行baPWV的测定,baPWV≥1400 cm/s认为存在动脉僵硬,并进一步研究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动脉僵硬组患者有74例,其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血脂异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踝臂血压指数(ABI)1.4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动脉僵硬组(均P0.05)。不同受累类型患者动脉僵硬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Ⅴ型受累动脉僵硬比例最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7.247,P=0.003)、病程(B=8.285,P=0.027)、血脂异常(B=112.890,P=0.037)、Ⅴ型受累(B=168.214,P=0.001)、平均动脉压(B=7.339,P0.001)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经激素治疗后临床稳定的患者,baPWV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2(1102~1502)比1346(1099~1720) cm/s,P=0.576]。结论年龄、病程、血脂异常、Ⅴ型受累和平均动脉压升高是影响大动脉炎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重/肥胖青年人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愿接受检查的在校大学生98例,年龄18~29岁,血压均正常.其中体重指数≥24 kg/m2者44例作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指数<24 kg/m2者54例作为非超重/肥胖组.两组均检测脉搏波速度(PWV)以及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超重/肥胖组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高于非超重/肥胖组[(8.30±0.87)m/s vs(7.79±0.79)m/s,P=0.004];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以及颈动脉-足背动脉PWV(CD-PWV)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F-PWV与年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P<0.05),而与臀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ogTG(甘油三酯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Log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值)无相关性(P>0.05).CD-PWV仅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CR-PWV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重/肥胖青年人CF-PWV升高,表明大动脉僵硬度增加,CF-PWV升高可能与体重增加和体内脂肪量的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志广%吕纳强%李牧蔚%高传玉%党爱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4,(9):796-80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大内皮素-1(big ET-1)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的关系.方法 纳入95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其大内皮素-1、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应用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大内皮素-1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年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差)、超敏C反应蛋白、腰围、空腹血糖、血尿素氮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在单因素分析中,大内皮素-1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关系(r=0.014,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也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 本研究没有发现冠心病患者大内皮素-1与动脉僵硬度之间有着独立的显著性相关性,提示内皮素系统可能不是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该院接诊的184例体检者,其中79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10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观察两组MCP-1表达水平及动脉僵硬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数据显示,观察组MC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超声及24 h动态血压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CP-1与IMT及AASI值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89、0.474(P <0.05).结论 MCP-1与高血压者动脉僵硬程度密切相关,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不同糖耐量水平时的大动脉僵硬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糖代谢异常时对大动脉僵硬度是否有叠加作用。方法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132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空腹血糖受损(IGT/IFG)组,糖尿病(DM)组。同期21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彩色超声仪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计算弹性内径(ΔD=Ds-Dd),动脉弹性系数(DC),动脉顺应性系数(CC),僵硬指数(SI),弹性模量(EP)。结果收缩期高血压病人IMT,Ds,Dd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由NGT组向IGT/IFG及DM发展,IMT、SI、EP逐渐增加,而DC,CC逐渐下降。多元逐步回归证明在无血糖紊乱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中,脉压与年龄是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伴有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时,则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也成了危险因素。结论在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伴随糖代谢异常时,动脉弹性进一步下降,动脉僵硬度明显增加,顺应性下降,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当加强对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不同糖耐量水平时的大动脉僵硬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糖代谢异常时对大动脉僵硬度是否有叠加作用.方法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132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空腹血糖受损(IGT/IFG)组,糖尿病(DM)组.同期21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彩色超声仪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计算弹性内径(△D=Ds-Dd),动脉弹性系数(DC),动脉顺应性系数(CC),僵硬指数(SI),弹性模量(EP).结果 收缩期高血压病人IMT,Ds,Dd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由NGT组向IGT/IFG及DM发展,IMT、SI、EP逐渐增加,而DC,CC逐渐下降.多元逐步回归证明在无血糖紊乱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中,脉压与年龄是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伴有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时,则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也成了危险因素.结论 在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伴随糖代谢异常时,动脉弹性进一步下降,动脉僵硬度明显增加,顺应性下降,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当加强对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大动脉僵硬度及血压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一氧化氮参与大动脉僵硬度调节,外源性一氧化氮供体硝酸酯类药物可选择性地降低收缩压,减小脉压。硝酸酯类药物联合传统降压药有助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僵硬度指标动脉波速指数(AVI)在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体检者4 311例, 年龄(57.8±12.8)岁。依据年龄分组为青年组(<45岁)755例、中年组(45~59岁)1 260例和老年组(≥60岁)2 296例。采用袖带振荡波获取受试者的AVI。AVI≥33定义为高AVI, 提示动脉硬化, 其中高AVI组122例和正常AVI组4 189例。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AVI分别为(12.8±3.7)、(17.5±5.7)、(19.8±6.5), 随增龄AVI呈增加(F趋势=767.819, P<0.01)。中年女性高AVI的发生率为2.8%(20/722), 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的0.9%(5/5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超重、高身高和脉搏>80次/min是高AVI发生率的保护因素[OR(95%CI):0.468(0.317~0.690)、0.926(0.895~0.958)、0... 相似文献
11.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动脉僵硬度增加被认为是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导致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6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将受试者分为4组:正常BMI+正常腰围组(正常组,n=194)、正常BMI+腰围增高组(单纯腰围增高组,n=195)、BMI增高+正常腰围组(单纯BMI增高组,n=196)及BMI增高+腰围增高组(BMI和腰围增高组,n=191).测定所有受试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根据受试者的血脂情况,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BMI和腰围增高组受试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2120±263 mm/s)和动脉硬化指数(3.35±0.8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及单纯腰围增高组和单纯BMI增高组(P<0.05).BMI和腰围增高组受试者的踝臂指数(0.72±0.15)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及单纯腰围增高组和单纯BMI增高组(P<0.05).单纯BMI增高组受试者的踝臂指数及动脉硬化指数与单纯腰围增高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BMI和腰围增高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均显著,且二者存在协同效应.结论 腹型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受损程度严重,BMI和腰围增高对动脉弹性功能受损有交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血管钙化和动脉僵硬度升高使慢性血流透析(HD)患者心血管预后恶化,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以及血流动力学负荷变化均可改变动脉壁的功能和结构。慢性肾脏疾病(CKD)时心血管机制的关键成分——自主神经功能常常损害,透析昕致低血压(IDH)应引起重视,近年已证实其能增加HD患者的死亡率。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对HD患者静息和生理应激下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脉搏波速度和增强指数在评估动脉僵硬度方面的敏感性有无差别.方法 选取73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踝臂指数,根据踝臂指数水平分为踝臂指数≤0.9组和踝臂指数>0.9组.通过外周脉压、中心增强压力、增强指数、中心脉压及颈一股脉搏波速度评估大动脉僵硬度.结果 踝臂指数≤0.9组颈一股脉搏波速度明显大于踝臂指数>0.9组(P<0.001),但增强指数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相关分析显示,颈一股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存在很好的相关性(P<0.001),增强指数与踝臂指数不存在相关.结论 增强指数在评估动脉僵硬度方面没有脉搏波速度敏感,临床上使用增强指数评估动脉僵硬度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血糖升高与动脉僵硬有关,但关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动脉僵硬度关系的研究有限。文章意在大样本的中国成人中探讨糖代谢与动脉僵硬的关系。方法利用天宁队列的基线资料分析糖代谢与动脉僵硬的关系,即于2018年在常州市天宁区随机选择5168位常住居民,检测空腹血糖和HbA1c,用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评价动脉僵硬度。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空腹血糖和HbA1c与cfPWV的关系,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睡眠质量、BMI、血脂和血压。结果随着空腹血糖(β=0.14,P<0.001)和HbA1c(β=0.07,P=0.008)水平的升高,cfPWV的平均水平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经性别、年龄、睡眠评分和体力活动等因素调整后,空腹血糖每升高1 mmol/L,动脉僵硬(cfPWV≥8.84 m/s)患病风险增加9%(OR=1.09,P<0.001);同样,HbA1c每增加1%,动脉僵硬患病风险增加6%(OR=1.06,P=0.048)。结论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与中国成人动脉僵硬度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加速动脉僵硬,但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脉压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相关性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初诊的中青年(30~65岁)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18例,平均年龄(47.9±7.1)岁,测量右上臂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肱动脉脉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430例血压正常人群,平均年龄(47.9±8.5)岁,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MDRD公式计算患者的GFR(e GFR),按照数值分布的三分位点分别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B、C三组,同法将对照组患者分为a、b、c三组。结果:随着分组e GFR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肱动脉脉压及血清肌酐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而舒张压在组间比较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肱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TG、TC、SCr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而肱动脉脉压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做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 GFR与观察组患者年龄、肱动脉脉压、SCr、UA呈显著负相关(r=-0.124,-0.150,-0.753,-0.131,P0.05),而与肱动脉舒张压、HDL-C呈显著正相关(r=0.125,0.097,P0.05);e GFR与对照组患者年龄、SCr、TC、TG、ALT呈显著负相关(r=-0.440,-0.749,-0.226,-0.178,-0.121,P0.05),与肱动脉脉压无相关性。结论:相对于血压正常人群,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脉压与e GFR呈负相关,是e GFR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动脉僵硬度反映了动脉的弹性及:叻能。随着年龄增加,在吸烟、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子的作用下,动脉内层弹力纤维发生蜕变、断裂,胶原纤维含量增加,内膜变厚、变硬,可引起动脉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因此,它反映了早期血管功能的改变,并已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Ⅲ型胶原合成与动脉僵硬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的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58例进行血清Ⅲ型胶原前多肽(PⅢNP)和生化指标包括血脂、空腹餐后血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测定,并测定以下动脉僵硬度指标: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cf).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选生化指标、血清PⅢNP与动脉僵硬度指标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WVcf与血清PⅢNP呈正相关(r=0.167, P<0.05),血清PⅢNP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患病年数、血脂、血糖等无相关性(P>0.05).PWVcf还与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合并糖尿病、空腹和餐后血糖相关;C1、C2与血清PⅢNP无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SBP明显相关;(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WVcf仍与患者血清PⅢNP水平有关(P<0.05),与年龄、SBP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动脉管壁Ⅲ型胶原的沉积增加可能在大动脉功能异常中发挥作用,且其作用并非由于增龄所致,但其对小动脉顺应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