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巍然  马宁 《口腔正畸学》2003,10(3):109-111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牙弓间横向关系以及正畸治疗对上颌牙弓的影响。方法 对84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和上下颌颌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对36名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60.7%的患者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的不协调,双尖牙区较易受累。(2)在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不调的患者中,双侧后牙反(牙合)者为60%。(3)正畸治疗后上颌牙弓的尖牙、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的宽度均有显著增加,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不显著。上颌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宽度较尖牙间、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加显著。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颌宽度的发育受到明显的限制,牙弓间横向关系不协调的比率较高,以双尖牙区为主;正畸矫治扩弓的重点应在双尖牙区。  相似文献   

2.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牙弓间宽度不调的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间牙弓宽度不调的研究及对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结该类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 4 8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记录其上下牙弓间的宽度关系 ;根据患者错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中出现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调的比率为 6 0 .4 % ,双侧后牙反为 33.3% ,单侧后牙反为 16 .7%。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2 )宽度不调以双尖牙区为重 ,上尖牙区是扩弓治疗的重点。 (3)磨牙区牙弓宽度的不协调常较轻微 ,一些患者甚至上颌最后磨牙区略宽 ,对 5例患者 (占 10 4 % )进行了上颌磨牙的腭向移动。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中上颌多需扩弓 ,且扩弓潜力较大。对于严重拥挤的患者 ,拔牙决定应在扩弓后作出。扩弓治疗应在牙槽突植骨前进行 ,扩弓后需延长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3.
唇腭裂患者术后常存在严重的错He畸形,其矫治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32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该类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唇腭裂患者术后常存在较严重的错畸形,其矫治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32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该类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得出以下结果:①为获得良好的牙弓形态及牙颌关系常需齿槽骨植骨;②扩弓治疗时间较长且多需不对称扩弓,扩弓效果需长时间保持;③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结束后,患者侧貌的改善主要局限在牙齿-齿槽区;④34.3%的患者需要作正颌外科治疗。研究结果提示,为获得更理想的侧貌改善,应对唇腭裂患者早期应用前方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下颌牙弓关系的协调性,并与亚洲和欧洲几大著名唇腭裂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为唇腭裂继发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和序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52例UCLP患者治疗前的记存模型,按照Goslon Yardstick 评价系统和Eurocleft三分类法进行牙弓协调性评价。与中国台湾长庚医院、日本东京大学医院及欧洲6所唇腭裂治疗中心(A~F)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中心UCLP患者Goslon Yardstick平均等级为3.75 ± 0.93,Goslon Yardstick等级为4的患者最多,占36.5%,59.6%患者属于差及较差的等级。与台湾长庚医院、东京大学医院及欧洲唇腭裂D治疗中心的结果相接近(P>0.05),比其他5所欧洲唇腭裂治疗中心患者的牙弓协调性差(P<0.05)。结论 UCLP患者上、下牙弓协调性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UCLP患者,上下牙弓协调性与台湾长庚医院、东京大学医院、欧洲唇腭裂D治疗中心接近,比其他5所欧洲唇腭裂治疗中心牙弓协调性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后牙反[牙合]患者正畸扩弓矫治后牙弓宽度的稳定性。方法已经完成保持的经过四角舌弓及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手术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20名(男性14名,女性6名),三维测量仪对治疗前、治疗后及保持后的研究模型进行尖牙间、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间宽度以及基骨和牙槽弓宽度的测量。统计方法为配对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Fishe rLSD法。结果经过四角舌弓及固定矫治器治疗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各段宽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颌除第一双尖牙外各段宽度变化不具统计学意义。正畸治疗后上颌牙弓宽度的增加在尖牙和双尖牙区大于磨牙区。保持结束后牙弓各段宽度较治疗后均有减小,其中上颌尖牙间宽度减小1.34±0.82mm(P〈0.05)、第一双尖牙间宽度减小1.52±0.78mm(P〈0.05)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保持结束后上颌各段的牙弓宽度仍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四角舌弓及固定矫治器系统治疗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牙弓各段的宽度均显著增加;保持结束后上颌牙弓各段宽度虽有复发,但是大部分矫治结果能够保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Goslon Yardstick评价系统来评价替牙列期和恒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的差异,为继发牙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和序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患者取牙模型并根据牙列情况分为两组,替牙列期组(n=18)和恒牙列期组(n=22)。用石膏模型,对其牙弓关系行Goslon Yardstick等级评价,并对不同牙列期组间的Yardstick等级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替牙列期组中,22.2%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属于GoslonYardstick等级4和5;Goslon Yardstick均值为2.72。恒牙列期组中,40.9%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属于GoslonYardstick等级4和5;Goslon Yardstick均值为3.46。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恒牙列期比替牙列期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治疗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与疗效。方法临床矫治1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初诊年龄8~17岁,采用HX直丝弓矫治技术,部分配合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矫治后牙列整齐,咬合良好,在患者有限的口腔解剖生理条件下达到最大程度的美观、稳定、健康和功能。结论正畸治疗是单侧唇腭裂患者序列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牙弓宽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关系及牙弓形态特征.方法唇腭裂组为23名第二恒磨牙已萌出的已经完成唇腭裂修复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均为男性;选择23名年龄与唇腭裂组患者相匹配的第二恒磨牙均已萌出的正常(牙合)人作为对照组;制作牙(牙合)模型、记录颌间关系、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各部位宽度并计算牙弓各段宽度与第二磨牙间宽度比,统计分析为两样本T检验.结果 (1)52.1%(12人)的患者存在后牙段的反(牙合),另外13.2%(3人)的患者宽度的不调累及双尖牙段及以前的牙弓.(2)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除第二磨牙外各段间牙弓宽度,均小于正常(牙合)人,差异有显著性;(3)上颌牙弓除第一磨牙远中尖外,其余各段宽度与第二磨牙的宽度比均显著减小,差异显著.(4)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下颌牙弓各段宽度正常.结论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修复后上颌牙弓发育受到明显影响,牙弓缩窄明显并以尖牙双尖牙区显著,后牙反(牙合)发生率较高;上颌牙弓从后向前渐进缩窄,牙弓呈尖型.  相似文献   

10.
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牙弓形态、咬合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用石膏模型对38例乳牙列期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上下牙弓形态、咬合关系做对比分析,发现这些患者在乳牙列期就有上颌骨发育受限、上牙弓左右侧不对称及下牙弓有增大趋势。而唇腭裂早期矫正对上颌骨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儿颜面非对称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莫尔等高条纹分析法检测一组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术后患儿颜面主要结构的非对称笥,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UCLP术后患儿面中份,特别是鼻及口唇部位发生明显的不对称性畸形,说明唇腭列修补术后继发牙颌面畸形是三方面的异常,该研究结构提示对唇腭裂患者进行序列治疗对预防和减轻这种术后畸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磁力扩弓正畸治疗唇腭裂患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选择32例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进行磁力扩弓和固定矫治。制取患者治疗前、后和保持2年后的数字化模型,拍摄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锥形束CT。对上颌各段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和牙根长度进行测量。结果:磁力扩弓后,上颌各段牙弓宽度以及上颌基骨宽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增加最显著(P<0.01);保持2年后牙弓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扩弓后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根长度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力扩弓和固定矫治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扩大唇腭裂患者的上颌牙弓宽度,获得尖窝交错咬合关系和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正畸及手术前后的上腭裂隙变化.方法 对18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先用上颌腭托矫治器(PNAM)术前正畸治疗后,再进行唇裂修补手术.采用模型测量方法,比较患儿初诊时、手术前1个月和手术后2个月时的上腭裂隙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儿唇部外形明显改善,腭部裂隙减小,患侧塌陷的鼻翼穹隆高度恢复.结...  相似文献   

15.
唇腭裂术后正畸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晡 《口腔医学》2000,20(4):197-198
目的 :探讨唇腭裂术后正畸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 :本组 18例 ,替牙期组 12例 (6 6 7% ) ,恒牙期组 6例(33 3 % ) ,平均年龄 12.6岁。采用上颌扩弓治疗配合颌骨前牵引和口内固定矫治器等正畸技术 ,正畸后的保持结合设计多种修复体联合修复。结果 :18例反牙合全部解除 ,替牙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恒牙期组者 ,尤其是原有凹面型侧貌的改善与年龄成反比。平均疗程 2年 6个月 ,随访 1~ 10年 ,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唇腭裂术后应尽早开展系统的正畸治疗 ,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外貌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术后常产生严重的颅,颌、面继发畸形和口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上颌骨长,宽,高三维方向生长发育严重受限,位置明显后缩,呈典型凹面型颜貌,颜面部其它结构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双侧唇腭裂患儿的治疗是儿童口腔医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过去的一些矫治方法(如Mak—Heua矫治器等)难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同时,不合理的整形方法,诸如犁骨切除术等,还将加重小儿出生时原有的畸形。为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矫治设计,并通过石膏模型测量分析其疗效。材料与方法:对25例年龄为3—12岁的双侧Ⅱ°—Ⅲ°腭裂患儿,在唇裂术后(其中  相似文献   

18.
术前正畸在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治疗中的作用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510120)邓利琴王洪涛作者对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患者进行了术前正畸治疗,通过对术前正畸联合唇腭裂手术与单纯唇腭裂手术的比较,观察术前正畸对完全性唇腭裂治疗的作用,报告如下。材料...  相似文献   

19.
唇腭裂患者上颌修补术后由于瘢痕的影响,常导致上颌发育不足、牙弓狭窄,造成严重的错(牙合)畸形.腭扩展是临床上常用于上颌发育不足和牙弓狭窄的治疗方式.本文对于各种唇腭裂患者经腭扩展治疗后牙性和骨性的改变、腭部体积的变化及扩展术后的稳定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毅  王春玲  孙慧芳  王海任 《口腔医学》2011,31(3):132-135,156
目的 通过测量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术后牙牙合、软硬组织的相关数据,观察正畸治疗对患者面型、牙弓及咬合关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例UCLP恒牙晚期(15~17岁)术后患者,采用上颌慢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对治疗前、扩弓保持半年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扩弓治疗前、扩弓结束后、保持半年后牙牙合模型相关数据进行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2组之间的两两比较用最小显著差(LSD)检验。结果 UCLP患者在正畸治疗后,X线头颅侧位片在软硬组织部分测量数据上有显著性变化(P<0.01),牙弓宽度在尖牙和前磨牙区有明显增加(P<0.01),前磨牙区宽度的增加能稳定保持(P<0.05)。结论  恒牙晚期UCLP术后患者经正畸治疗,骨骼、面部软硬组织及咬合关系均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