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槲皮素干预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对肾脏一氧化氮、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给实验大鼠饲以含腺嘌呤饲料2个月造成慢性肾衰;干预组经口给予槲皮素100mg/(kg.d)×42d;按试剂盒指定方法测定肾组织一氧化氮、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结果与肾衰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组织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平均每只肾(570±193)和(263±123)nmol,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显著升高,平均每只肾(7.68±2.98)和(3.26±2.63)Ku,过氧化脂质量亦显著增加,平均每只肾(103.3±16.1)和(39.2±17.5)nmol,肾组织细胞核因子-κBP65丢失情况明显减轻。结论槲皮素干预可显著提高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肾脏一氧化氮、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脂质,提示其可保护肾脏细胞及抗氧化,减轻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药成分槲皮素对慢性肾衰(CRF)大鼠肾脏细胞损坏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CRF组和槲皮素治疗(QT)组以含腺嘌呤饲料喂饲8 w造成CRF;从第15 d开始分别经口给予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d)],共6 w;正常(NC)组未作干预.实验结束时,取存活大鼠肾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损坏细胞和浸润细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C组肾间质仅偶见浸润淋巴细胞(Lc)和多形核白细胞(PMN);CRF组浸润的Lc和PMN数大量增多;QT组浸润Lc和PMN数显著少于CRF组(P﹤0.01).NC组肾小球和肾间质都未见空泡细胞,偶见破损细胞;CRF组肾小球及肾间质中空泡细胞和破损细胞显著高于NC组(P<0.01);QT组肾小球及肾间质中空泡细胞和破损细胞显著低于CRF组(P<0.01).结论 槲皮素对CRF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显著减少肾小球和肾间质实质细胞损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性好、重复性强的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方法应用F344-Lewis近交系雄性大鼠作为供受、体构成实验组,供体双肾切取为两个受体供肾;移植肾动、静脉及尿路重建均采用端-端吻合;术中切除受体左侧原肾以植入移植肾,保留受体右侧原肾,术后3 d体外结扎右肾血管。结果完成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40例,手术时间(90±27)min,取肾时间(25±7)min,植肾时间(37±17)min,供肾热缺血时间(20±5)s,供肾冷缺血时间(37±3)min。20例取肾及40例植肾手术操作均获得成功。获得慢性排斥反应模型35例,移植大鼠存活时间(128±34)d,成功率87.5%。术后10、14 w分别获得移植肾脏轻度及典型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标本。结论正确选择实验动物、熟练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减少供肾冷或热缺血时间、合理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是保障慢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经肾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阿霉素慢性肾脏病(CKD)大鼠的治疗作用,评估不同移植方式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为5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其中2只4周龄大鼠用于体外分离培养BMSC;36只16周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构建CKD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CKD组)、经尾静脉移植BMSC组(V-M组)和经肾动脉移植BMSC组(A-M组),每组各12只;12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经尾静脉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移植BMSC后第7、14天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制作肾脏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肾脏结构病理改变,Masson三色染色评估肾脏纤维化程度。结果 CKD组、V-M组、A-M组在各观察点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P<0.01)。移植后第7天,V-M组、A-M组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CKD组(P<0.05),且A-M组低于V-M组(P<0.05);A-M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低于CKD组(P<0.01)。移植后第14天,V-M组、A-M组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CK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低于V-M组、CKD组(P<0.05)。CKD组、V-M组、A-M组肾组织HE染色呈慢性肾病改变,Masson三色染色示肾间质及肾小囊周围不同程度纤维化,但A-M组纤维化程度较V-M组、CKD组有所改善。结论 经肾动脉移植BMSC可抑制或延缓CKD大鼠肾脏纤维化,并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与BMI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与BMI的关系.方法 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接受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以测定GFR的患者123例,按照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计算BMI(kg/m2),并根据WHO对亚洲成人的体质量标准分组:偏瘦组(BMI< 18.50),正常组(18.50≤BMI< 22.99),超重组(22.99≤BMI< 27.50)和肥胖组(BMI≥27.50).行肾脏局部CT扫描,并测量肾脏深度.利用配对t检验,分析在不同BMI范围内CT测量肾脏深度与Tonnesen公式计算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123例患者中,只有30例BMI正常的患者CT测量肾脏深度与Tonnesen公式计算值[CT左肾:(5.20 ±0.29) cm,公式左肾:(5.06±0.29) cm,=1.88,P>0.05;CT右肾:(5.22±0.28) cm,公式右肾:(5.09±0.29) cm,t=1.69,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CT实测肾脏深度与公式计算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瘦组29例,肾脏深度:CT左肾为(5.38±0.58) cm,公式左肾为(4.43 ±0.26) cm,=9.82,P<0.001;CT右肾为(5.32±0.32) cm,公式右肾为(4.43±0.47) cm,t=6.58,P<0.001.超重组34例,肾脏深度:CT左肾为(7.40±0.94) cm,公式左肾为(6.10 ±0.34) cm,=7.89,P<0.001;CT右肾为(7.30 ±0.88) cm,公式右肾为(6.10±0.35) cm,t =7.41,P<0.001.肥胖组30例,肾脏深度:CT左肾为(8.06±1.14) cm,公式左肾为(7.28 ±0.55) cm,=4.18,P<0.001;CT右肾为(8.11±1.07) cm,公式右肾为(7.18±0.58) cm,t =4.76,P<0.001.结论 BMI在正常范围者,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较好;不在此范围者用Tonnesen公式计算准确性降低,可借助CT图像测量肾脏深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高滤过影响。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糖尿病组(DM组)。DM组模型制备采用链脲佐菌素,饲养至2周时,断头处死。检测两组体重、肾重、24h尿白蛋白定量(放免法)、内生肌酐清除率(苦味酸法)、血浆、肾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肾小球PKC。糖尿病大鼠2周时,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白蛋白量、肾重/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及肾组织匀浆NO、NOS及肾小球细胞膜PK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ET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肾小球细胞浆PKC相差不显著(P>0.05)。两组大鼠肾小细胞膜PKC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正直线相关(P<0.01)。本研究表明肾脏组织PK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高滤过起着重要作用,并同NOS及NO关系密切,由高血糖引起的PKC活性升高可能是引起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肥大、高滤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湿环境对SD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探讨水通道蛋白-2(AQP2)和加压素受体-2(V2R)在高湿环境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湿组,每组10只.高湿组大鼠每日放入人工气候箱10 h[温度25 ℃,相对湿度(RH)为(90±2)%],对照组置常温常湿环境[温度(25±2)℃,RH(55±5)%].处理20 d后,荧光定量PCR检测肾髓质AQP2和V2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髓质AQP2、磷酸化AQP2(p-AQP2)以及V2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湿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显著升高(P<0.05);肾髓质AQP2和V2R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QP2、V2R的蛋白表达水平和AQP2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湿环境可对大鼠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且使V2R和AQP2的表达水平降低,AQP2磷酸化水平也降低,提示V2R和AQP2可能参与了高湿环境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经肾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慢性肾病(CKD)大鼠肾脏炎症的影响。方法 取37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其中2只4周龄用作体外分离BMSC,8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27只制作CKD模型。建模中3只死亡,24只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CKD组(n=8)、经肾动脉移植BMSC组(A组,n=8)和经尾静脉移植BMSC组(V组, n=8)。BMSC移植后7、14 d,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制作肾脏病理切片,苏木精- 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肾组织炎性细胞表达。结果 CKD组、A组、V组与N组相比,BMSC移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移植后7、14 d,V组、A组血肌酐均较CKD组降低(P<0.01),A组在7 d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移植后7 d,V组、A组血尿素氮较CKD组均显著下降(P<0.01),A组变化更为显著(P<0.01),移植后14 d,V组、A组较CKD组稍降低,A组变化更为显著(P<0.01);移植后7、14 d,V组、A组24 h尿蛋白较CKD组均显著降低(P<0.01),A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HE染色病理结果显示A组、V组炎性浸润均较CKD组减轻,A组仅有少量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萎缩肾小球数目减少,肾小管扩张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D组大鼠CD3、CD20呈强阳性或阳性表达,A组、V组大鼠肾间质CD3、CD20表达较CKD组减轻,但A组较V组减轻更为明显。 结论 BMSC通过抑制免疫介导性炎症修复受损肾脏组织。经肾动脉移植效果优于经尾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胰蛋白酶抑制剂萘莫司他(FUT-175)对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压缩气流冲击法建立创伤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加贝酯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考察FUT-175在造模后1 h腹腔注射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腹腔注射FUT-175后可显著提高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生存率(60% vs.30%),降低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6126.5±791.3)U/L]和脂肪酶水平[(203.4 ± 62.5)vs.(646.5 ± 99.3)U/L],同时有效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与阳性对照药加贝酯相比,FUT-175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更高(60%vs.40%),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4111.4 ± 683.1)U/L]和脂肪酶水平更低[(203.4 ± 62.5)vs.(336.7±70.2)U/L]。结论胰蛋白酶抑制剂FUT-175对创伤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钟建国  徐亮  龚建平  张博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2009,24(6):651-653
目的:探讨肾脏体积与性别、年龄及体重参数的关系,确定正常成人肾脏体积CT测量的参考范围。方法:连续选取160例无肾病,无服用肾脏损害药物史,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者的腹部CT资料,分为20~40岁、4l~60岁、6l~80岁3个年龄组,采用阈值法对320个肾脏体积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肾脏体积与年龄及体重参数的相关性,各年龄组、性别及左右间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160例全肾、右肾和左肾的平均体积分别为(325.871±46.211)ml、(159.793±24.221)ml和(166.078±24.734)ml,男、女全肾平均体积分别为(340.232±47.604)ml和(306.933±36.795)ml;肾脏体积与各体重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相关性最强的指标是肾脏体积与体表面积的相关性(r=0.676);3个年龄组间肾脏体积均数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234,P〈0.01)男女性别间肾脏体积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左、右肾体积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体表面积可以作为临床粗略估计肾体积大小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的效果研究。方法:同时期216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前瞻性对照,经桡动脉组106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组)110例,对比观察其成功率、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及对比剂用量等。结果:两组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差异无显著性,经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稍低于经股动脉组(95.4%vs100%,P<0.05),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经股动脉组(3.0%vs 8.2%,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SPECTG—MPI相位图,探讨其在CTO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中国CTO俱乐部的21例CTO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7(平均56.6)岁]。患者术前完成^99Tc^m-MIBIG—MPI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应用G—MPI所测LVEF评价左心室功能,并将患者分为2组:正常组(11例,LVEF〉60%)和非正常组(10例,LVEF≤60%)。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LVEF、灌注/代谢缺损、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分析CTO患者中同步性参数[峰相位,相位标准差(SD),相位图带宽、偏斜及陡度]与LVEF的线性相关性。结果21例CTO患者闭塞时间为3—60个月,相位SD和相位图带宽均高于健康参考值,分别为(30.8±28.3)°与(14.2±5.1)°,t=3.09;(58.1±39.4)°与(38.7±11.8)°,t=2.61,均P〈0.05。这2个参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r=-0.785、-0.883,均P〈0.01),而相位图偏斜和陡度与LVEF均呈正相关(r=0.755、0.666,均P〈0.01)。正常组患者LVEF高于非正常组患者:(69.3±4.7)%与(44.7±13.0)%,t=-5.65,P〈0.01;灌注缺损比例低于非正常组:4.0%与16.0%;Z=-2.23,P〈0.05;代谢缺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P〉0.05)。正常组相位SD及相位图带宽显著低于非正常组,分别为(18.7±19.0)°与(44.2±31.6)°,t=2.21;(36.4±12.7)°与(82.1±45.4)°,t=3.08,均P〈0.05。相位图偏斜、陡度正常组高于非正常组-5.11±0.75与3.55±1.05,t=-3.89;30.77±10.49与15.66±10.12.t=-3.35,均P〈0.01。结论CTO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较健康人差,核素显像相位图同步性参数可有效预测左心室泵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组34例(6.25~25mg/次,bid或tid)和对照组26例。治疗10个月,观察美托洛尔对患者症状、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50%±2%,43%±1%,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下降(133±58,141.2±55,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左心室舒张期容积下降(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40例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行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其中男85例(60.7%),女55例(39.3%)。年龄47~86岁,平均(67.4±9.82)岁。共施行了152条肾动脉支架置入,12例为双侧肾动脉分期介入治疗。分析手术并发症,随访患者的血压变化、服用降压药物种类及血肌酐、尿素氮变化,超声观察支架通畅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肾周血肿5例(3.3%);穿刺部位血肿5例(3.3%);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1.3%)。围术期死亡1例(0.6%)。随访时间24个月,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种类从术前平均(2.9±1.2)种下降至(1.9±1.3)种(P<0.05)。总体上,高血压治愈0例,改善108例(77.1%),无效32例(22.9%)。介入手术后患者血压有所改善[术前收缩压(150.04±16.69) mmHg,术后(137.05±12.58) mmHg,P<0.001;术前舒张压(81.69±12.02)mmHg,术后(79.29±8.71)mmHg,P<0.05];133例术前肾功能正常患者术后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低于术前水平[术前血肌酐(91.63±38.06)μmol/L,术后(87.69±40.31)μmol/L,P<0.001;术前尿素氮(5.97±1.80) mmol/L,术后(5.63±1.83) mmol/L,P<0.05];7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后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明显改善。结论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使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减轻或易于控制,同时有利于维持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管插管患者细菌种类变化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评估护理感染控制措施的临床落实力度对细菌种类变化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统计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插管时间、病原菌种类、插管前后体温等指标,评估临床护理感控措施实施规范化落实程度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2例患者,存活5例,死亡7例,存活组插管后病原菌种类明显小于死亡组(1.40±2.07 vs 3.57±2.30,P〈0.05),两组在气管插管时间、插管前后最高体温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护理气管插管患者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护理措施规范化的落实,才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与加重,从而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AMH)的MRI及超声特征。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依体重大小,采取随机排列表随机分为A、B、C实验组,皮下注射利血平O.4mg·kg^-1·d^-1;a、b、c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每组10只。A、a,B、b,C、c组分别连续注射40、60和80天后停药,行肾上腺MR及超声检查,并和病理研究作对照。结果:注射60天后B组髓质百分数(34.29±5.81)%显著高于b组(25.66±8.94)%(t=2.462,P〈O.05),C组(36.36±7.83)%也显著高于c组(24.80±7.87)%(t=3.104,P〈0.01),示利血平注射60天后AMH造模成功;MR及超声下肾上腺体积B、C组均明显大于b、c组;MR下中心髓质区T2聊信号B组显著高于b组(Z=-3.786,P〈0.01)、C组显著高于c组(z=-3.570,P〈0.01);超声下中心髓质区范围及回声强度B组显著高于b组(Z=-4.226,P〈0.01)、C组显著高于c组(Z=-4.115,P〈0.01);镜下见B和c组髓质明显增厚,细胞数增多、密集,呈实质性片状或条索状分布,形成细胞巢;实验组部分大鼠T1WI下外周皮质信号明显增高,镜下见束状带增生,细胞呈空泡状肥大,富含脂质。结论:MRI和超声能反映大鼠AMH的肾上腺大小及影像学特征,可作为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研究的一种有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使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肾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18例行肾动脉CTA检查的连续病例根据CT扫描管电压分为两组:100kVp组(10例)和120kVp组(6例),记录2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01),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值。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包括:整体图像质量、图像细节(血管锐利程度、MPR显示分支、VR显示分支、MIP显示分支)。图像客观评价包括:目标血管和背景的CT值(腹主动脉动脉、双侧肾动脉、竖脊肌),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两组间辐射剂量及客观评价指标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主观评价指标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100kVp组CTDIv01为(11.19±3.85)mGy,120kVp组为(17.37±2.63)mGy,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kVp组SSDE为(15.48±4.41)mGy,120kVP组为(25.00±2.49)mGy,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两组图像质量整体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0,P〉0.05);两组图像血管锐利程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2,P〈0.05);两组中重组图像在显示血管分支方面,MPR(Z=-0.972,P〉0.05)、VR(Z=-1.696,P〉0.05)和MIP图像(Z=-1.626,P〉0.05)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客观评价:100kVp组腹主动脉CT值为(291±32)HU,120kVp组为(224±20)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kVP组肾动脉CT值为(278±37)HU,120kVp组为(222±15)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CT值及标准差在100kVp组分别为(-992±2)和(9±2)HU,120kVp组分别为(-995±2)和(7±2)HU,两组间2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CNR分别为22±4及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分别为30±7及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肾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且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