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cl-2基因家族是一族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在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Bcl-2基因家族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有关。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异常。综述Bcl-2基因家族及雌、孕激素受体与黄体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崔万善  南云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14-4017
目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各种不孕症的子宫内膜增殖变化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子宫动脉RI(Resistane lndex)值与不孕、不育关系。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不孕15例、继发不孕15例和正常组15例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殖变化及子宫动脉血流,对照统计各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动脉RI值的相关关系及各组之间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RI值的差异。结果:正常组近排卵期至黄体初期子宫内膜快速增厚,子宫动脉RI值下降。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组近排卵期至黄体初期子宫内膜增厚缓慢,子宫动脉RI值增高。统计分析结果,月经第6~20天子宫动脉RI值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性(|r|≥0.5)。月经第10天后,正常组与各不孕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RI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之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RI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月经周期中子宫动脉RI值反映卵巢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与子宫动脉RI值呈负相关性,子宫动脉RI值增高可能是不孕症发病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LPD)不孕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应用单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8例组织学诊断LPD的不孕妇女和13例健康育龄妇女尿LH峰出现后6~10 d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两组着床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特点.结果L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PR、ER和间质ER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P<0.01,P<0.05,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LPD组子宫内膜细胞胞膜转换延迟,胞饮小泡发育滞后于正常对照组2 d以上.结论L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与内膜ER、PR降调失败密切相关,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胞的着床,是导致LPD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Bcl—2基因家族及雌,孕激素受体与黄体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cl-2基因家族是一族调控细胞调亡的基因,在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Bcl-2基因家族在正常子宫骨膜中的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有关。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中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异常。综述Bcl-2基因家族及雌、孕激素受体与黄体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体功能不全 (L PD)不孕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应用单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 8例组织学诊断 L PD的不孕妇女和 13例健康育龄妇女尿 L H峰出现后 6~ 10 d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R)及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进行检测 ,同时在扫描电镜 (SEM)下观察两组着床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特点。结果 :L 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 PR、 ER和间质 ER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分别为 P<0 .0 1,P<0 .0 5 ,P<0 .0 5 ) ;扫描电镜下观察 L PD组子宫内膜细胞胞膜转换延迟 ,胞饮小泡发育滞后于正常对照组 2 d以上。结论 :L 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与内膜 ER、 PR降调失败密切相关 ,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胞的着床 ,是导致L PD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12例自然流产和刮宫术后妇女进行两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的观察。年龄25~40岁,以往平均自然流产数=0.5±0.3,刮宫时孕龄始自末次月经的42~95天。4例在自然流产前有子宫内膜活检作为评价不孕的一部分,其中3例均有时相一致的一次宫内膜活检作子宫内膜发育的结果,另一例曾3次连续子宫内膜活检有两次与宫内膜发育的时相一致,一次为黄体功能不足(宫内膜发育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经助孕中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方面表现的影响。方法:服用中药25例,采用服用中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并分别于月经周期促黄体激素生成激素(LH)峰值的-2、+2、+7天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学的分析。结果:排卵障碍性不孕者中内膜组织形态异常者高达84.0%(21/25),中药治疗3个周期具有调经、促排卵、健内膜作用,同时子宫内膜形态学明显改善,促进内膜组织功能活跃旺盛,增殖活性和分泌活性显著增强趋于正常。结论:内膜感受态的协调改善是实现助孕作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体期不足(Luteal phase deficiency L-PD)被视为不孕原因之一且3.4~35%的患者有早期流产。LPD可表现为孕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对孕酮正常水平不反应而呈不合时相型,或异常基础体温(BBT)。可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多次孕酮测定及BBT等确诊。但对单采用月经前子宫内膜活检诊断黄体分泌功能以及黄体期血清孕酮测定次数和雌二醇(E_2)对黄体作用等尚有不少争论。本文目的是研究E_2和孕酮在LPD病因学上所起的作用,提供改进LPD的诊断及治疗。资料和方法:研究病例为不孕门诊就诊者144人,包括对照组32例。年龄均小于35岁,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Integrinαvβ3)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收集经腹腔镜确诊的18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20例确诊仅为男方因素的不孕患者(对照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ntegrinαvβ3和PR的表达。结果:子宫腔上皮细胞Integrinαvβ3表达H-score平均分内异症组较对照组低,内异症组腺上皮细胞PR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腺上皮细胞Integrinαvβ3及间质细胞PR表达H-score平均分比较无显著差別(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ntegrinαvβ3和PR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有排卵型不孕妇女种植窗时期子宫内膜分泌情况及其与月经前期内膜的分泌情况和黄体期孕酮值的关系,对59例不孕妇女进行了种植窗时期(LH+7)子宫内膜活检,采用Noyes法确定子宫内膜时相,并与经前期(LH+12)子宫内膜及排卵后5~9天的血孕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0.5%的患者两次内膜检查分泌改变不一致,45.8%的患者有一次以上的分泌延迟,其中33.3%二次内膜均延迟,48.1%第一次内膜延迟,第二次内膜正常;18.5%第一次内膜正常,第二次内膜延迟;只有两次内膜检查均延迟的患者血孕酮值有下降。结果提示,种植窗时期的子宫内膜活检诊断黄体功能不全较黄体晚期取材及血孕酮测定敏感性高、临床意义大。  相似文献   

11.
黄体功能不全(LPD)系指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影响孕卵的种植,导致不孕和反复流产。LPD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卵泡发育不全有关,但 Keller 氏报导在少数病人中子宫内膜孕酮(P)受体不足。正常卵泡发育决定于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E_2)的连续刺激,并反映在血清和卵泡液中二种激素水平的不断增加。LPD 的诊断一方面依赖于活检所取得之内膜与实际周期的日数相差多于2~+日,此外也表现为黄体期的孕激素水平过低,但对血清孕激素和子宫内膜发育间的关系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探讨。甾体激素对靶器官-子宫内膜-的作用是通过它与胞质内的受体相结合,然后移位及胞核,通过与染色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黏蛋白-1(mucin-1,MUC1)的表达及相关意义。方法:采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MUC1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B亚型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表达差异不明显,在分泌期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位内膜的PRB与MUC1表达趋势相一致,PRA与MUC1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MUC1表达的减少与内膜PRB表达变化紧密相关,其表达变化可能是内异症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象为227例月经周期规则,且既往经基础体温及内分泌测定证实有排卵的妇女。其中包括有正常生育的妇女68例,不孕症159例。每一例均在黄体期(月经周期的第25~30天)作子宫内膜活检,观察子宫内膜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不孕症组均作过下列检查:基础体温,黄体中期血浆孕酮,泌乳素,甲状腺功能,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以及男性配偶精液检查。据检查结果将不孕病人分为四组:①输卵管性组:经造影或腹  相似文献   

14.
黄体功能不足与子宫内膜分化不良是造成不孕及流产的主要原因。黄体期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与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水平有关。作者对第一组18例不孕病人自然周期的黄体期及第二组18例卵巢刺激后的富内膜活检进行比较。第一组原发不孕占61%,继发不孕39%。第二组原发不孕67%,继发不孕33%。卵巢刺激是于月经第三天口服克罗米芬(CC)50或100mg 5天,继之每日个别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2~7天,总量为300~1050IU,直至最大的卵泡最小直径达18mm,随后于月经周期第10~16天注射1次绒毛膜促  相似文献   

15.
126例子宫内膜分泌不良的不孕妇女分别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A组60例),单纯孕激素治疗(B组66例),用流式细胞仪定量观察用药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A组用药后ER、PR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且组织学变化接近正常月经周期内膜或与其同步。而B组用药前后ER、PR含量及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变化(P>0.05,P>0.05),部分病例的ER、PR含量有下降趋势。提示对ER、PR含量低下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者,合理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可提高靶细胞的受体含量、使内膜发育得到改善,是不孕症治疗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测量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积及血流情况的临床价值。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40例为不孕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排卵期和黄体中期时两组超声测量参数:二维超声包括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三维超声包括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结果:两组围排卵期、黄体中期子宫螺旋动脉PSV、PI和围排卵期的RI水平均无差异(P0.05),不孕组黄体中期RI水平(1.01±0.09)高于对照组(0.93±0.14)(P0.05);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容积和子宫内膜、内膜下的VI、FI、VFI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黄体中期,不孕组子宫内膜容积(4.03±1.20ml)小于对照组(5.71±1.98ml),内膜下FI、VFI水平(24.98±3.22和2.30±0.56)低于对照组(29.31±3.74和2.91±0.9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孕组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容积与子宫内膜VI、FI、VFI及内膜下VI、FI、VFI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黄体中期子宫螺旋动脉RI、子宫内膜容积、内膜下FI、内膜下VFI诊断黄体不全性不孕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06、0.761、0.800、0.697,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0%和50.0%、92.5%和60.0%、87.5%和62.5%、95.0%和42.5%。结论:三维超声能够评估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血流情况,子宫内膜容积、内膜下FI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女人的28天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正常的月经具有周期性,一般为21~35天,平均是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经期)一般为2~8天,平均3~5天。一般月经期无特殊症状,但有一部分女性会在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或隐痛等不适,并可出现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则是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具体体现。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中,卵巢发生一系列形态和功能变化,包括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生成以及雌激素、孕激素的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坤汤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对患者黄体功能和子宫受孕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温州市中医院确诊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安坤汤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黄体酮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Salle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主症与次症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高低温差、HPS评分长于(高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P0. 05);移行期天数短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Salle评分大于(高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大于(高于)对照组(P0. 05); RI、PI小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安坤汤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可明显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黄体功能和子宫容受性,提高子宫受孕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过去曾认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形态反映黄体功能,实际上分泌期血孕酮(P)水平正常者并不一定有正常的宫内膜组织像。因此,应从观察与卵巢类固醇激素水平相应的内膜形态与子宫内膜激素受体的变化,讨论有排卵周期的不孕妇女对激素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体晚期给予米非司酮对生育调节的影响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300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5组,每组60例。A、B、C组预期月经来潮前3天口服米非司酮,总量分别为75mg、50mg、75mg,其中A、B组服米非司酮48小时后加服米索前列醇(米索)400μg;D、E组预期月经来潮前5天口服米非司酮,总量为75mg,其中E组服米非司酮48小时后加服米索400μg。观察各组服药的妊娠率、月经变化,电镜下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用逆转录PCR方法半定量检测白血病抑制因子信使核糖核酸(LIFmRNA)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黄体晚期应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组织中LIF表达的影响。结果5组黄体晚期应用米非司酮对月经周期无影响,各组继续妊娠率分别为6.25%、36.4%、55.6%、8.3%、10.0%。LIFmRNA在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黄体早、中、晚期表达的相对量依次增高,黄体晚期应用米非司酮,LIFmRNA表达水平为0.61±0.05。结论米非司酮于黄体晚期应用降低子宫内膜组织中LIF表达可能是其抗生育的机理之一,能有效达到避孕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